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维死后惨遭剖腹,是什么原因让曹魏士兵如此痛恨姜维?

姜维死后惨遭剖腹,是什么原因让曹魏士兵如此痛恨姜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叮叮说史 访问量:1884 更新时间:2024/6/17 17:53:27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三国后期,蜀中刘备留下的人才已经凋零,诸葛亮死了,蜀中没有将军,廖化年过七旬都要当先锋,唯一能拿出手的人是姜维。然而,这个蜀国将军的结果却相当悲惨。最后,他被曹魏的士兵杀死了,他的家庭被割裂了。

那曹魏为什么要这么残忍地杀了他?事实上,你也许可以通过看姜维做的一些事情来知道原因。《魏志·高贵乡公纪》记载:“蜀贼陆梁边陲。洮西之战,至取负败,将士死亡,计以千数,或没命战场,噃魂不反,或牵掣虏手,流离异域,吾深痛愍,为之悼心。

其令所在郡典农及安抚夷二护军各部大吏慰恤其门户,无差赋役一年,其力战死者,皆如旧科,勿有所漏。”这是姜维北伐对洮西的一次伟大胜利。据书中记载,可以说曹魏损失惨重,当地魏人流离失所。因此,曹魏也被免税一年,就是休养生息一年时间。

后来,很多人猜测,其实曹魏是故意隐瞒数据的,否则数据就会比这更加严重,真正的损失可能已经造成数万人死亡。这也使曹魏的军队和人民更加憎恨姜维。在曹魏后期的诏书中,最重要的是先消灭姜维。事情总是会变的。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动了对蜀汉的最后一次战争,但他仍未能消灭姜维。

姜维率领军队突破邓艾的包围,在剑阁与钟会作战。可以说已经尽力了。应该有士兵看守的阴平,这里防守容易,进攻难。诸葛亮死后,姜维被开除了军籍。邓艾被迫挺进,最后来到成都,迫使刘禅退位。蜀国就这样灭亡了。至于姜维,在接到刘禅投降的命令后,他知道不可能正面作战,于是他用生命中最后的策略进行了最后的战斗。

他先是假装投降,然后说服钟会等人起义。在给刘禅的秘密戏中,他说:“愿陛下忍辱负重几天,愿官吏安居乐业,日月清明。”刘禅后期昏昏欲睡。在司马昭军队的压力下,他最终选择了投降。然而,刘禅虽然投降了,但蜀汉末代将领为了救国,没有选择,只能被选择反抗。

姜维提拔速度宛如火箭一般,先是提拔为“仓曹掾,奉义将军,当阳亭侯”;又在蒋琬的密信之中,大肆称赞“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他也是凉州军士。”这些还不够,让其总司令五六千虎步军,姜维被提拔为中国西部督军的将军。

仅仅一年时间,姜维就被提拔了好几次。毫无疑问,姜维对诸葛亮心存感激,并已确定为诸葛亮的接班人。姜维没有辜负诸葛亮的期望。诸葛亮死后,在蒋琬的支持下,姜维开始在蜀汉时期塑造辉煌。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自掌管军权。继诸葛亮之后,他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

他曾多次与邓艾、陈泰郭淮等曹魏名将作战。姜维北伐两胜,小胜三次,四连败;大败和小败各一次。首先,姜维多年来对曹魏的砍杀影响了蜀汉的内政,但值得一提的是,姜维出兵骚扰曹魏,煽动羌、胡两族人民共同作战,使他成为曹魏最痛恨的人。

姜维当上蜀国将领后,曾多次进攻魏国,包括一次小败、一次大败、四次大败、三次小胜和两次大胜。虽然成绩不如诸葛亮,但也不算太差。但对曹魏来说,他是继孔明之后最大的敌人。在此期间,他还煽动曹魏一些地方的羌、胡人起义,这对曹魏许多人来说也是非常可恨的。

在曹魏后期的诏书中,最重要的是先消灭姜维。遗憾的是,钟会企图杀害曹魏大将起义的阴谋被泄露,他的部下哗变,直接把姜维和钟会一起杀死。据史料记载,“魏将士愤怒,杀会及维,维妻子皆伏诛”。不仅如此,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曹魏还砍下了姜维的尸体。”《世语》记载:“维死时见剖,胆如升大”。

对曹魏来说,姜维一直是他们最大的敌人和憎恨的人。原来蜀国已经被摧毁,几乎没有战争。姜维甚至煽动他们的内部叛乱,这自然使人们更加愤怒和愤慨。所以他们才这么残忍。就连邓艾也说,洮西的失败影响很大,我们需要小心。

《三国志》记载:“洮西之败,非小失也。破军杀将,仓廪空虚,百姓流离,几于危亡。今以策言之,彼有乘胜之势,我有虚弱之实,一也。彼上下相习,五兵犀利,我将易兵新,器杖未复,二也。彼以船行,吾以陆军,劳逸不同。三也。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各当有守,彼专为一,我分为四,四也。从南安、陇西,因食羌谷,若趋祁山,熟麦千顷,为之县饵,五也。贼有黠数,其来必矣”

至于姜维,他虽不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但也可以说是为蜀汉而死。姜维北伐,终其一生,有胜有败,但魏军从来没有能在战场上杀死他。即使在公元263年,司马昭也决定对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和诸葛绪进攻蜀国。姜维突破了围攻,摆脱了邓艾的包围。他到剑阁去阻止钟会军,这几乎让四川的军队大失所望。遗憾的是,邓艾秘密越过阴平,成功迫使刘禅投降。

标签: 姜维

更多文章

  • 姜维的妻子是谁?文武兼备,曾助姜维举义复蜀!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姜维

    姜维是谁?看过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姜维(公元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汉族人。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军工官衔达到大将军。死后追封为“开明王。”关于姜维的背景会让很多人感到纠结,既是谋士、文官。也是武将,善战。姜维在军事极有天赋,在政治上也颇有才能。归降于国后,为诸葛亮所重

  • 三国杀:姜维两次投降敌人,盘点传奇武将的离谱往事!

    历史人物编辑:三國殺标签:姜维

    三国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那些史诗英雄的故事经久不衰,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唱。这些传奇人物都有着怎样曲折离奇的经历呢?别着急,小编这就为大家娓娓道来。周处周处年轻时任性冲动,是乡间一霸,和河中蛟龙,山上猛虎并称为三害。后来他下定决心要改过自新,就把除三害定为自己的目标。于是他先上山搏杀猛虎,又下水擒

  • 他是姜维的盟友,他的死导致姜维再也无力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柠重标签:姜维

    在蜀汉,诸葛亮死后的三代最高执政大臣,可以说是权力一直在不停的缩水。蒋琬是开府大司马录尚书事领益州牧。而蒋琬之后的费祎,虽然也是大将军录尚书事领益州刺史,不过直到死前的一年才获得了开府资格。而继任蒋琬的姜维,则权力更小了,大将军录尚书事领凉州刺史,不光没开府,连益州刺史都不是了。蜀汉的凉州地,撑死武

  • 蜀国灭亡后姜维的迷信,隐藏这怎样的惊天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姜维

    姜维是蜀汉后期蜀国的大将,也是当时人才凋敝的蜀国唯一能够与魏国相抗衡的大将。在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了其继续北伐的遗志,在他一生中“九伐中原”,但结果也基本如诸葛亮一样,都是无功而返。从客观来说,蜀国是当时国力最弱的一国,在灭亡之时人口也就94万多人,同时期的魏国有500多万人,吴国也有200多万人,

  • 恨有多深?姜维死后,为何被魏国官兵剖腹取胆?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姜维

    后主刘禅宣布向曹魏投降之后,蜀汉实际上还有一支武装力量——姜维部。姜维虽然早年以魏国降将的身份归汉,但观其一生,可知他的确是一位汉室忠臣。面对国破主降的局面,姜维必然不甘心,设计,意欲夺回汉室江山。于是,他先是假意投降钟会,一步步劝钟会陷害邓艾,诛杀魏军将领,最后怂恿钟会在书中自立为王,姜维欲利用钟

  • 姜维北伐中原,哪些人强烈反对?有四位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姜维

    姜维北伐,文学作品中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三国志》中记载,238年—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连年征战,蜀汉的国力耗损过度。在此基础上,蜀汉内部有四位大臣就强烈反对姜维北伐中原。一、费祎诸葛亮北伐时,费祎担任中护军,又转为司马。当时魏延与杨仪不和,经常

  • 姜维拥兵10万 为何守不住刘备的半壁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姜维

    随着诸葛亮的去世,北伐撤兵,魏蜀两国的均衡似乎要被打破,蜀国似乎已难以匹敌魏国,事实并非如此!姜维拥兵10万,却守不住刘备的半壁江山,问题出在哪儿?姜维北伐是否耗尽了国库?回答是否定的。蜀亡之时,国库尚存大量金银和粮食,足够军事开支。可见姜维北伐并没有导致国库空虚,而真正造成民不堪命的,是腐朽的宦官

  • 三国鼎立:姜维北伐出师不利,东吴内乱自相残杀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姜维

    三国鼎立:姜维北伐出师不利,东吴内乱自相残杀越年,诸葛恪复欲出兵伐魏,群僚固谏不从,当即遣司马李衡西行至蜀,约同举兵。蜀大将军费祎方被降将郭修刺死,将佐多不愿出师;独卫将军姜维有志北伐,以为有机可乘,不行何待?乃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进围狄道。诸葛恪得李衡归报,也领兵入淮南,环攻新城。魏大将军司马

  • 诸葛亮如此器重姜维,为何临终前不向刘禅举荐姜维,做蜀汉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姜维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没有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反而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也应了那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想必许多熟读历史的朋友,都对蜀汉和诸葛亮的事迹耳熟能详,特别是蜀汉建立后的一些故事,许多人都从正史或者《三国演义》中了解过,大家有没有想过

  • 曹魏军队到底有多恨姜维,为什么要将姜维剖腹、挖胆?

    历史人物编辑:鹏鹏搞笑标签:姜维

    在《三国演义》姜维是蜀汉名将,最后在与曹魏的战争中战败被捕。他作为俘虏却被曹魏军队开膛破肚,按理来说俘虏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因为那样的话谁还肯向曹魏军队投降。所以姜维只是一个例外,那曹魏军队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他呢?姜维又到底对曹魏军做了什么这么遭人痛恨呢?其实是因为姜维这个人诡诈多变,降而又反,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