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去世后,此人立即出言诋毁,结果被刘禅处死!

诸葛亮去世后,此人立即出言诋毁,结果被刘禅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情怀历史号 访问量:3314 更新时间:2024/1/14 16:57:27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冬先后出兵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对于诸葛亮北伐来说,虽然消耗了蜀汉的国力,不过,通过对曹魏的不断袭扰,也打乱了对方的兵力部署,客观上延续了蜀汉的存在时间。换而言之,诸葛亮北伐是有积极意义的。

到了公元234年,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病逝在了五丈原。在他去世后,不管是蜀汉的文臣武将,还是普通百姓,都非常哀伤。但是,有一个人却仰天大呼,表示苍天有眼,蜀国有救了。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人是谁呢?

首先,这个人就是三国历史上比较默默无闻的李邈。李邈是益州本地人士,出自广汉郡郪县。李邈是李朝、李邵等人的兄弟。李邈另有一个弟弟,早亡。李朝、李邵都具有才能和声望,当时人们称李朝、李邵以及李邈早亡的弟弟为“李氏三龙”。李邈却因为性格疏狂率直,并不在“李氏三龙”的行列中。

东汉末年,李邈是益州牧刘璋的手下,担任县令等官职。公元211年,刘璋听说曹操将派兵到汉中征讨张鲁的消息后,心中恐惧,于是在张松的建议下邀请刘备进入益州。当然,后来的事情大家就非常清楚了。对于志向远大的刘备,成功击败了刘璋,拿下了巴蜀之地。在此背景下,刘璋的手下也基本上都归顺了刘备。

不过,面对反客为主的刘备,李邈感到非常不满。虽然迫于形势投靠了刘备,但是,在私下里,李邈还是多次在说刘备的坏话,比如表示刘备是一个忘恩负义、虚情假意之人。如果是其他时候,刘备可能会毫不犹疑地除掉李邈了。但是,因为刚刚入主益州,正是收服人心之际,自然不能因小失大。所以,刘备还是宽容了李邈,该给他的礼遇也没有降低。

通过对李邈等人的厚待,刘备向益州原先的文臣武将展示了自己的大度人心,这成为刘备可以坐稳巴蜀之地,最终建立蜀汉的重要原因。在容人之量上,曹操、孙权等诸侯不一定能和刘备相提并论。公元223年,在刘备白帝城托孤后,太子刘禅即位。在此期间,李邈担任犍为太守、丞相参军、安汉将军。从官职上来看,李邈还是受到了蜀汉的重用,至少没有将他闲置起来。

自公元228年,诸葛亮为了实现匡扶汉室的目标,所以多次北伐曹魏。值得注意的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李邈也跟随在身边。当时,诸葛亮任命马谡统领各军,魏将张郃大败马谡,马谡逃亡。诸葛亮将要杀马谡,李邈劝告诸葛亮:“秦国赦免了孟明视,才可以收服西戎二十余国而称伯;楚国诛杀子玉,不到两代就衰落了。”结果李邈因不符合诸葛亮的意愿,被遣还蜀地。

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遭到了弃用,这导致李邈在内心忌恨对方。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后,后主刘禅穿着白色衣服为诸葛亮举行三天的哀悼仪式。但是,李邈立即出言诋毁诸葛亮,在李邈看来,诸葛亮的去世是一件可以庆祝的事情。本就陷入巨大悲痛之中的后主刘禅,面对这样不合时宜的言论,自然非常生气,立即就将李邈处死了。

总的来说,李邈的言论不仅夹杂了自己不被重用的抱怨,更是对诸葛亮的中伤,也对蜀汉内部团结造成了破坏,所以后主刘禅才痛下杀手。在三国时期的皇帝中,刘禅显然是比较仁慈的一位,也即他轻易不开杀戮。现在他诛杀李邈,显然是李邈触动了自己的底线。

进一步来说,刘禅在北伐曹魏上还是比较积极的。比如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依然多次率军进攻曹魏,这显然离不开刘禅的支持。也即诸葛亮北伐中原没能消灭对方,但是,诸葛亮针对曹魏的攻势防御,还是客观上推迟了蜀汉的灭亡时间。

标签: 刘禅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唯一的金兰兄弟:是东吴大臣,却把刘禅捧上天,结果被孙权修理得挺惨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刘禅

    前几天写刘备、关羽、张飞“义结金兰”,招来了很多明白人的批评。比较委婉的质疑是这样的:“那个义结金兰说的好像是男女结拜,都是男人结拜,好像不叫义结金兰。”这种质疑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很多男女或女士拜把子,也叫义结金兰。还有一种就比较尖锐了:“三个大男人义结金兰?真是啥水平都敢写文章!”本来想回复一句

  • 诸葛亮死后刘禅还能当30年的皇帝,刘禅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刘禅

    刘禅于223年即位当了皇帝,在位四十多年,早年就拜诸葛亮为相父,但是之后因为邓艾偷渡阴平而投降了魏国。而刘禅从223年继位一直到了263年投降一共在位了40年,而诸葛亮是公元234年病逝的五丈原,也就是说刘禅在诸葛亮死后还当了29年的皇帝,为什么世人还都把刘禅说成扶不起的阿斗,如果真是扶不起那又怎么

  • 三国:后主刘禅亲政治国的审时度势和知人善任,延续蜀汉有功

    历史人物编辑:艾伦说史标签:刘禅

    三国历史,历来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研究,成果丰硕。如研究刘禅个人形象及评价的有管维良的《刘禅昏庸说质疑》,文章充分肯定了刘禅的施政措施,并强调他并非昏庸无能,而为“仁敏”“爱德”的“明主”。罗开玉、谢辉在《三国蜀后主刘禅新论》中认为刘禅在位长久,能够任用贤能之才,偏安川蜀,保全蜀汉基业,也是卓有作为。

  • 历史上真正的刘禅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刘禅

    刘禅作了41年皇帝,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然而,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都是“平庸之辈”或“绝非庸才”之类笼统的评价。显然,作为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刘禅应当得到更为全面、细致的评价。权力游戏:历史级 在权力这个事情上,刘禅可能是同时代君王中最优秀的一个。刘禅登基时,“以父事”诸葛亮,“政由

  • 董卓讨伐战—拖拖拉拉,各有打算

    历史人物编辑:细平说教育标签:董卓

    董卓奉何进之命入京后,何进被宦官诛杀,正好迎来了势力洗牌的时候,董卓凭借自己强大的西凉骑兵迅速在洛阳站稳脚跟,兼并了并州丁原的部队,收服了吕布这位大将,之后又想废帝另立来增加自己的声望,中间反对的袁绍被迫离开洛阳,袁绍他不敢轻易动,其他反对的大臣就没这么幸运,于是陈留王刘协登基为帝,董卓势力进一步扩

  • 三国迷局:董卓究竟有多么残暴

    历史人物编辑:姜紫琪标签:董卓

    外戚大将军何进和宦官势力在“角斗”中同归于尽,地方割据势力董卓依靠强兵强势入主洛阳,开启了他对东汉政府数十载的残暴统治。他的残暴统治“对象”遍及于皇室、群臣、老百姓、这些人在他专政,乱政下,苦不堪言。第一,对于群臣进行杀戮,镇压。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御史拢龙宗在拜见董卓的时候,没有把佩剑取下来

  • 汉末诛杀董卓的英雄王允,为何掌权没几天,就被董卓余党杀掉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琐窗标签:董卓

    东汉末期,由于朝政腐败,国家处于混乱不堪之中,汉灵帝死后,其长子汉少帝刘辩继位,由于皇帝年少,所以宦官集团和外戚集团开始争夺朝政大权。后来外戚大将军何进密诏地方军阀董卓进京,企图借助董卓之力帮助其对付十常侍,没想到董卓还路上时,他就被宦官们杀死了,结果董卓率军赶到后,立即控制了少帝刘辩和朝政大权。当

  • 董卓非常成功的两次瞒天过海

    历史人物编辑:时愿历史标签:董卓

    《三国演义》中董卓的形象,是一个满脸横肉,一身肥肉,无勇无谋的酒囊饭袋。他除了专横凶残,没有其他的本事,只所以能够把持朝政、飞扬跋扈,全都是依靠他的手下。其实不然,历史上的董卓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确切地说也是有勇有谋。董卓生于陇西临洮一户富豪人家,由于当时哪里属于汉朝的边远地区,临近西北少数民族

  • 董卓死后陵墓神奇地消失,他的葬地有两个,秘密藏着这样一件宝贝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董卓

    董卓属于东汉末年既得利益集团的头子,他不仅毒杀了不听话的少帝刘辩,还立汉献帝为“傀儡”皇帝。董卓不是没有军事和政治才华,只是他并无远大的理想,他只是想掌握皇帝,然后利用皇帝这笔稀缺资源,“挟天子以令诸侯”干敛财、得官、手握大权等等的坏事。董卓干的一些坏事,曹操也干过,但为何曹操却被称为政治家,而董卓

  • 董卓为何要招降吕布?不仅因为吕布骁勇,丁原在实力上碾压了董卓

    历史人物编辑:张立豹标签:董卓

    ◆文:刚子聊历史◆原创作品,洗稿、抄袭必究前言导语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灵帝刘宏驾崩后,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而何进虽然掌天下权柄,却是个膏粱子弟,靠着妹妹何太后才上位成功,为了诛杀十常侍这帮宦官,他竟然轻易听信了袁绍的谄言,召外藩带兵进了京,最先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