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的儿子刘禅可能不是你想象中“扶不起”的阿斗

刘备的儿子刘禅可能不是你想象中“扶不起”的阿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蹴鞠亚洲女足 访问量:2085 更新时间:2023/12/6 11:05:55

对于刘禅,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买不起的阿斗”。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刘禅昏庸无能,不思进取,成天只顾寻欢作乐。纵有诸葛亮等名臣辅佐教诲,也于事无补,最终江山落入他人之手。

不过纵观三国历史,刘禅在位41年,成为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孙权229年称帝,一共在位24年)。刘禅得以与魏、吴维持三国40多年,维护了蜀汉政权的稳定。既然他能做到这一点,不点天赋也说不通。

刘备有四个儿子,刘封、刘禅、刘永、刘礼。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因没有救出关羽而被刘备处死。刘禅,他的生母甘原是刘备的妃子。由于刘备曾多次守寡,甘氏“一贯兼顾内政”,所以刘禅可以算是长子。生母不详的刘永和刘莉比刘禅还小,而且都是妃子所生。

章武元年(221),刘备称帝。此时,刘封已经死了,而刘备又有了三个儿子,所以刘禅并不是太子的唯一选择,但是刘备还是选择了刘禅为太子。刘备是个精明的人,对于他的继位想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ThereasonwhyLiuChanwaselectedwasthattheidentityoftheeldestsonwasofcourseveryimportant,andhisintelligencemustalsobeconsidered.试想,如果刘禅的智商真的很低,那么刘备很有可能会选择一个小儿子。宁可当小孩子,也不要交给傻子。

刘禅登基之初,由于刘备的死,蜀汉境内多次发生叛乱。

为稳定局势,刘禅对外“遣尚书郎邓之固,胜于吴”,对内“耕田种粮,退民”。这些都是合理可行的措施。

刘禅遵照刘备的遗嘱,“政事无大事小事,凭光定事”。刘禅即位时十七岁,诸葛亮死时二十八岁。时年20岁,刘禅作为一国之君,政治上的一切决策都交给了诸葛亮,君臣之间并没有爆发出太多的猜疑,这确实不是一般君主能够达到的境界。

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诸葛亮病逝。在古代,皇帝与权臣自相残杀的例子不胜枚举,但阿斗并不喜欢像其他皇帝那样“清算”权臣。他依然遵从诸葛亮的遗嘱,重用蒋琬费祎董允等,诸葛亮的后代受到优待和重用。然而,刘禅立即停止了浪费国力的北伐。

后来,为了防止臣民权力过大的问题,刘禅没有再任命丞相。费祎被任命为尚书,主管政务,蒋琬被任命为司马长,主管军事。.这些显然不是一个平庸的君主能做到的。

曹魏夏侯霸投降的事情,刘禅也处理得很好。早年,夏侯渊被蜀汉打败而死。夏侯霸与蜀汉有仇杀父,故“常切齿,欲报蜀”。夏侯霸前来投降,刘禅亲自接见。他先是淡化了夏侯霸的仇恨,说:“庆父是在行间儿被杀的,不是我祖宗杀的。””又指着自己的儿子对夏侯霸说:“这位是夏侯的侄子。也就是说,你父亲死于战乱,并非死于我祖宗之手,何况我儿子还是你们夏侯家的侄子。因为张飞娶了夏侯渊的侄女生下了张皇后嫁给了刘禅,而夏侯霸又是夏侯渊的次子,所以说刘禅是夏侯的侄子。

夏侯霸后来被封为车骑将军。这个军职仅次于骠骑将军、将军和大司马。刘禅的岳父张飞和叔叔吴仪都在任。斗争。

后期,刘禅开始偏袒宦官黄皓,导致朝政大乱。景耀六年(263),邓艾偷渡到银平,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对于刘禅的投降,历来众说纷纭。他的“扶不起的阿杜”称号,多半源于此。毕竟事实是,蜀汉的政权是埋在了刘禅手里,而刘禅又率先投降了魏国。投降后,刘禅在洛阳城回应了司马昭那句“我在乐此,莫思蜀”,加深了世人对刘禅昏庸无能形象的认识。

不过仔细想想,蜀汉的灭亡是必然的,根本原因不在刘禅。

蜀汉的疆域最小,只占一个益州;再看曹魏,占据了冀州、徐州、豫州、幽州、并州、荆州的一部分等,占据了大半个中国;再看孙吴,占据扬州、荆州、胶州大部。

蜀汉人口也最少,经不起连年征战。蜀汉的人才也是最弱的。蜀汉后期人才太少,缺乏接班人的力量。这些先天条件,注定了蜀汉不能长久,自然不能把一切都归咎于阿斗。

总的来说,刘禅在位四十多年,蜀汉内部虽有小波折,但与曹魏、孙吴相比,总体上还是比较和睦的。这也是蜀汉能够与曹魏、东吴抗衡的重要原因。有人将这一切都归结为诸葛亮的辅佐,但前期诸葛亮只执政了十几年,后期二十余年刘禅才逐渐掌权。如果他没有相当的智慧和能力,那是说不通的。

那么,能不能说刘禅不是“买不起的阿斗”呢!

标签: 刘禅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去世后,此人立即出言诋毁,结果被刘禅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刘禅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冬先后出兵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对于诸葛亮北伐来说,虽然消耗了蜀汉的国力,不过,通过对曹魏的不断袭扰,也打乱了对方的兵力部署,客观上延续了蜀汉的存在时间。换而言之,诸葛亮北伐是有积极意义的。到了公元234年

  • 诸葛亮唯一的金兰兄弟:是东吴大臣,却把刘禅捧上天,结果被孙权修理得挺惨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刘禅

    前几天写刘备、关羽、张飞“义结金兰”,招来了很多明白人的批评。比较委婉的质疑是这样的:“那个义结金兰说的好像是男女结拜,都是男人结拜,好像不叫义结金兰。”这种质疑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很多男女或女士拜把子,也叫义结金兰。还有一种就比较尖锐了:“三个大男人义结金兰?真是啥水平都敢写文章!”本来想回复一句

  • 诸葛亮死后刘禅还能当30年的皇帝,刘禅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刘禅

    刘禅于223年即位当了皇帝,在位四十多年,早年就拜诸葛亮为相父,但是之后因为邓艾偷渡阴平而投降了魏国。而刘禅从223年继位一直到了263年投降一共在位了40年,而诸葛亮是公元234年病逝的五丈原,也就是说刘禅在诸葛亮死后还当了29年的皇帝,为什么世人还都把刘禅说成扶不起的阿斗,如果真是扶不起那又怎么

  • 三国:后主刘禅亲政治国的审时度势和知人善任,延续蜀汉有功

    历史人物编辑:艾伦说史标签:刘禅

    三国历史,历来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研究,成果丰硕。如研究刘禅个人形象及评价的有管维良的《刘禅昏庸说质疑》,文章充分肯定了刘禅的施政措施,并强调他并非昏庸无能,而为“仁敏”“爱德”的“明主”。罗开玉、谢辉在《三国蜀后主刘禅新论》中认为刘禅在位长久,能够任用贤能之才,偏安川蜀,保全蜀汉基业,也是卓有作为。

  • 历史上真正的刘禅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刘禅

    刘禅作了41年皇帝,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然而,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都是“平庸之辈”或“绝非庸才”之类笼统的评价。显然,作为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刘禅应当得到更为全面、细致的评价。权力游戏:历史级 在权力这个事情上,刘禅可能是同时代君王中最优秀的一个。刘禅登基时,“以父事”诸葛亮,“政由

  • 董卓讨伐战—拖拖拉拉,各有打算

    历史人物编辑:细平说教育标签:董卓

    董卓奉何进之命入京后,何进被宦官诛杀,正好迎来了势力洗牌的时候,董卓凭借自己强大的西凉骑兵迅速在洛阳站稳脚跟,兼并了并州丁原的部队,收服了吕布这位大将,之后又想废帝另立来增加自己的声望,中间反对的袁绍被迫离开洛阳,袁绍他不敢轻易动,其他反对的大臣就没这么幸运,于是陈留王刘协登基为帝,董卓势力进一步扩

  • 三国迷局:董卓究竟有多么残暴

    历史人物编辑:姜紫琪标签:董卓

    外戚大将军何进和宦官势力在“角斗”中同归于尽,地方割据势力董卓依靠强兵强势入主洛阳,开启了他对东汉政府数十载的残暴统治。他的残暴统治“对象”遍及于皇室、群臣、老百姓、这些人在他专政,乱政下,苦不堪言。第一,对于群臣进行杀戮,镇压。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御史拢龙宗在拜见董卓的时候,没有把佩剑取下来

  • 汉末诛杀董卓的英雄王允,为何掌权没几天,就被董卓余党杀掉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琐窗标签:董卓

    东汉末期,由于朝政腐败,国家处于混乱不堪之中,汉灵帝死后,其长子汉少帝刘辩继位,由于皇帝年少,所以宦官集团和外戚集团开始争夺朝政大权。后来外戚大将军何进密诏地方军阀董卓进京,企图借助董卓之力帮助其对付十常侍,没想到董卓还路上时,他就被宦官们杀死了,结果董卓率军赶到后,立即控制了少帝刘辩和朝政大权。当

  • 董卓非常成功的两次瞒天过海

    历史人物编辑:时愿历史标签:董卓

    《三国演义》中董卓的形象,是一个满脸横肉,一身肥肉,无勇无谋的酒囊饭袋。他除了专横凶残,没有其他的本事,只所以能够把持朝政、飞扬跋扈,全都是依靠他的手下。其实不然,历史上的董卓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确切地说也是有勇有谋。董卓生于陇西临洮一户富豪人家,由于当时哪里属于汉朝的边远地区,临近西北少数民族

  • 董卓死后陵墓神奇地消失,他的葬地有两个,秘密藏着这样一件宝贝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董卓

    董卓属于东汉末年既得利益集团的头子,他不仅毒杀了不听话的少帝刘辩,还立汉献帝为“傀儡”皇帝。董卓不是没有军事和政治才华,只是他并无远大的理想,他只是想掌握皇帝,然后利用皇帝这笔稀缺资源,“挟天子以令诸侯”干敛财、得官、手握大权等等的坏事。董卓干的一些坏事,曹操也干过,但为何曹操却被称为政治家,而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