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襄樊之战,孙权为何倒戈相向?攻下荆州又何以对关羽赶尽杀绝

襄樊之战,孙权为何倒戈相向?攻下荆州又何以对关羽赶尽杀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家兴说史 访问量:1809 更新时间:2024/6/17 18:25:58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已稳定汉中、益州局势。荆州守将关羽开始北伐曹操,趁襄樊空虚之际,发动了襄樊之战。

同年十一月,孙权西征任命吕蒙为前部,从背后夹击关羽,并一举拿下荆州。关羽率十余骑出逃,在快要突围至益州时,遇潘璋埋伏被擒,和长子关平一起被害。

素材来源于网络

什么样的原因使得孙老二放弃联盟利益,一定要攻占荆州呢?刘备估计也在心里骂街,自己的大舅子占了自己地盘不算,目的达到了还把自己的结拜兄弟宰了?

今天我就跟大家唠一唠这点事儿背后所暗藏的风起云涌。

赤壁之战后,天下三分,刘备和孙权的联盟,大大压制了曹操的势力。虽说孙刘是名义上的盟友,一同抵御北曹的入侵,看起来两者像是唇亡齿寒的关系。

但实际上,东吴集团对蜀汉集团的提防从来没有停止,特别是刘备势力日渐扩大后,孙权更是将其视为威胁东吴存亡的最大隐患。

荆州作为孙权最早的势力范围,意义重大,这里人口众多对于政权的发展和存续十分重要。

素材来源于网络

有句歇后语大家也都知道,刘备借荆州就等于肉包子打典韦,有去无回。而且在借荆州之后,获利自然都进入了刘备的口袋里,对于孙权来讲无疑是巨大的损失。

加上荆州战略地位独特,南下可危及孙权的统治中心,北上直达中原腹地,向西可以挺进川蜀,这也难怪诸葛亮会将荆州列为蜀汉统一天下的跳板。

随着刘备的势力日益壮大,孙权担心借荆州变成失荆州,自然是格外紧张。如果孙权只是想要收回荆州的话,不应该死死盯着关羽不放,而应该是放他一条生路,以此避免彻底得罪刘备。

但是实际情况是孙权出动多位将士围追堵截,切断了关羽撤退到益州的道路,最终瓮中捉鳖,从而斩杀了关羽、关平等人。下手之决绝,让人不免怀疑是不是有什么深仇大恨?

这其中避不开的要谈及一下孙权的性格,一定程度上来说,孙权并不是心胸豁达之人,也就是俗称的小心眼子。

跟随他一起为东吴立下赫赫战功的陆逊,因为立储问题深受其猜忌,最终因为被孙权派人责备,不堪受辱而愤懑离世。而关羽也是多次踩到了孙权的雷点上,曾公开羞辱过孙权,这无疑是在孙权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对于陆逊这样的栋梁之臣,都难以网开一面,这也就想通了为何孙权会对关羽赶尽杀绝。

根据《三国志》记载,孙权曾经派遣使者去荆州,为儿子做媒,求娶关羽之女,结果被关羽一句”女安肯嫁犬子“回怼了过去,还大骂来使。这无端被骂狗,孙权可谓是气得牙痒痒。

素材来源于网络

而最后的导火索是关羽在水淹七军斩杀庞德,俘获于禁后,因为粮草不足,多次派人“擅取湘关米”,这无疑触碰了孙权的底线。不仅结为姻亲要被你关羽辱骂,就连我东吴的粮草也要被你擅自拿取。来来来我这东吴大都督给你当了呗????

以此为名,愤怒的孙权派遣吕蒙偷袭荆州,正式决定和关羽展开对决。

也就是在这时曹操找上了门,因受关羽襄樊之战打压的影响,曹操苦不堪言,向孙权提出割地的条件作为交换,请其背后出兵。

本来这也是个坐地起价的买卖,但是硬生生被孙权谈出个俯首称臣的结果。

素材来源于网络

为何画风会如此突变呢?主要原因是孙权在最初的谈判中暴露了想要讨伐关羽这一”非分之想“。被老曹扯住了底裤,到最后不仅要乖乖听话,按照曹操的要求出兵,还得高举白旗,表露忠心。

美其名曰为了避免日后两线作战,孙权向曹魏递上了投名状。于是,斩杀关羽,成了自己表态的不二之选。

公元219年,关羽兵败被潘璋擒杀。同年,曹操任命孙权为假节兼荆州牧,骠骑将军、并且封为南昌侯。孙权派出使者向北魏朝廷进贡,又将之前俘虏的曹军将领朱光等人送还北方。

素材来源于网络

刘备这边痛失爱将,自然是要找机会复仇。公元221年刘备开始讨伐孙权,孙权派出陆逊前去迎战,等到次年刘备发起夷陵之战的时候,没有关羽这一猛将镇守,孙权很快就大破蜀军,将刘备逼回白帝城,稳固了东吴统治下的荆州疆土。

至此”老狐狸“孙权想要夺回荆州的愿望终于达成。但实际上”斩杀关羽“不仅仅是为了收回荆州和解决个人私怨,更多的是对关羽实力的忌惮。

素材来源于网络

如果当时孙权没有杀掉关羽的话,那么如今的结局将会被彻底改写,那他又该怎样稳固自己的荆州?

在同时期的武将中,关羽绝对是首屈一指的。白马之战中,关羽单枪匹马斩杀敌军主帅颜良;南郡之战时,率领少量军队在江陵打击北魏的援军。

就拿威震华夏的襄樊之战看,关羽在兵力没有优势的背景下,依然可以重创曹魏,这充分体现出他在指挥作战上的顶尖水平。

公元219年,关羽留下太守糜芳守卫江陵,自己则率领大军攻打襄阳的吕常和樊城的曹仁。曹操从汉中战场撤出后,立即派遣于禁率七军3万人救援樊城。此时,樊城尚未被关羽包围,曹仁便命令于禁等人屯驻在樊北。

素材来源于网络

但是天公不作美,连续十余日的暴雨给关羽创造了绝妙的进攻机会,利用汉水暴涨水淹七军,随后关羽乘船攻之,进而逼降于禁、擒获庞德。

因为之前和庞德交手时,被其射中前额,所以对于庞德的英勇,关羽格外欣赏,想要任用他做自己的将领,但遭到了庞德的拒绝,所以关羽将其斩杀。

素材来源于网络

至此,救援樊城的曹军全部被歼灭,曹仁驻守的樊城变得岌岌可危。关羽凭借一己之力,打得北魏几乎要迁都。

而曹操占据的中原地区,也因为关羽在襄樊之战中的英勇表现开始蠢蠢欲动,不断有人反叛投靠关羽,比如宛城的侯音与卫开,邺城的魏讽等人。

因为一场战役就可以掀起整个中原地区局势的不稳定,也只有关羽可以做到了。

素材来源于网络

所以如果当时孙权放任关羽回到益州的话,那么,指挥夷陵之战的主将很可能就是关羽了,他对战陆逊的话,胜负就真的很难说了。

当时的关羽,完全可以说是刘备麾下的第一名将。对于孙权来说,关羽这颗随时会爆掉的雷,有他的存在攻占荆州将变得遥不可及。出于这些考虑,孙权肯定不会放关羽一马的。

而孙权的野心也不仅仅止步于此,通过斩杀关羽将自己和北曹捆绑在一起,夷陵之战后刘备大势逐渐散去,步步为营皆是为了后续打压蜀汉做打算。

标签: 孙权

更多文章

  • 三国曹操刘备先后死去,年富力强的孙权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孙权

    在整个三国时代,吴国的实力都排在第二位。关羽北伐时,东吴与蜀汉反目,攻打荆州,杀了关羽。曹操死后不久。为收复荆州,刘备东征,双方爆发夷陵之战。刘备战败后不久就死了。此时蜀汉与东吴矛盾重重,蜀汉实力大减,东吴也好不到哪里去。此时,东吴和蜀汉联手也打不过曹魏。三个国家国力悬殊是客观事实。当然,实力弱不代

  • 孙权麾下有三位主簿:一位被杀,一位被封为大司马!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孙权

    主簿,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也即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三国时期,三公等大臣开府治事,主簿因为经常参与重要事务的处理,所以权力逐渐扩大。特别是各个诸侯麾下的主簿,更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孙权麾下的三位主簿。一、顾徽顾徽,字子叹,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的兄长顾雍后来

  • 三国后期曹操刘备相继去世后,孙权为什么没有趁机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孙权

    孙权作为三国时期的吴国君主,与曹操、刘备相比,存在感比较低。但他的能力也非常出众。他联合了刘备,赤壁击败了曹操,奠定了三国之基;刘备全胜时期,刘备大败刘备,刘备只能在益州割据;占领交州(今越南)大部,派人勘探发现益州(今台湾);他在位时,对内发展农业,促进经济发展。在军事领域,就连曹操也感叹“小时候

  • 三国时期的六大保镖:曹操、刘备、孙权各得其二!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孙权

    古代不少地位高的人都死于刺杀,因此非常需要贴身护卫在旁边保护,按现在的说法,就是需要保镖。比如在三国时期,董卓、孙策、费祎等著名人物都死于刺杀,而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位诸侯,为了确保安全,他们的保镖更是个个武艺高强,忠心耿耿。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保护这三位诸侯的的六大保镖。一、典韦典韦(?-197年

  • 历史上孙权比《演义》孙权强多少?一起来比比

    历史人物编辑:枕籍历史标签:孙权

    孙权,孙坚的二儿子,孙策的弟弟。18岁从孙策手里接过政权,47岁正式称帝,一生都在和魏、蜀周旋,熬死了曹操、刘备接着再和曹丕、刘禅斗;等曹睿和诸葛亮死了,孙权依然还活着!孙权一共活了71岁,驾崩后谥号“大皇帝”。孙权早年英明神武,晚年就有点昏庸无能。如果刘备是草根的逆袭史;曹操是官富二代的奋斗史;孙

  • 三家争雄:孔明过江说服孙权,周瑜历数曹犯三忌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孙权

    三家争雄:孔明过江说服孙权,周瑜历数曹犯三忌话说刘备奔走途中,幸有张飞断后,始得脱难。及见赵云救回甘氏母子,又闻糜夫人伤亡,禁不住百感交萦,潸然泪下。到了张飞驰至,报称毁桥拒敌,刘备失声道:“桥梁不断,曹军尚恐有伏,未敢追来,今已拆去,彼料我胆怯,必然追我,不如速走罢!”遂带领残众,从小路斜投汉津。

  • 为什么说孙权是三个枭雄中最差的?看了你就知道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孙权

    六、孙刘联盟破裂当初,刘备入蜀时,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镇守荆州,后因军情变化诸葛亮等都入蜀支援作战,而关羽留镇荆州。关羽为人强梁,“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对待孙权方面更是傲慢无比,还曾辱骂孙权求婚使者。[13]鲁肃在世时尚能以大局为重,稳住关羽。鲁肃死后,孙权方面群臣对关羽多无好感。吕蒙就

  • 孙策把政权给了孙权,孙权如何对待侄子侄女?用心良苦

    历史人物编辑:谭永来标签:孙权

    江东基业的开创者孙坚与嫡妻吴氏一共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孙策、孙权、孙翊和孙匡。除了孙权长得像西域胡人以外,其他三兄弟都继承了父亲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征。个个容貌俊朗、英气勃发,而且也遗传了凌厉豪放的性格。当时的人还因此特别称孙策为“孙郎”。作为长子,孙策少年时就跟随父亲孙坚征战,受父亲的影响特别大,坚

  • 赤壁之战后,孙权为什么要放走刘备?难道孙权不怕放虎归山?

    历史人物编辑:读史奇闻录标签:孙权

    公元208年,曹操在平定北方边境游牧民族作乱,铲除袁绍手下势力并收编,稳定好北方局势后,他决定出军南征。于是他集齐曹魏大军,直奔荆州,当时的荆州牧刘琮畏惧曹军实力,只能出城投降,而本在荆州的刘备深知曹操不会放过自己,于是在鲁肃的撮合下与孙权结为联盟,后来赤壁一战以孙刘联军的获胜结束。在赤壁之战获胜后

  • 浅谈孙权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奶思时尚潮流标签:孙权

    前言孙权(182年-252年),是中国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孙权一生跌宕起伏,经历了从东吴的太子到统一南方的吴国皇帝的辉煌历程,也经历了诸多艰难险阻,本文将从孙权的早年生活、统一江东、称帝建国以及晚年治国等方面对孙权的一生进行浅谈。一、早年生活孙权出生在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