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桧一生罪恶累累,在靖康之变中却表现出色,受到忠臣李纲的夸奖

秦桧一生罪恶累累,在靖康之变中却表现出色,受到忠臣李纲的夸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贤谈文史 访问量:3903 更新时间:2023/12/21 8:00:20

秦桧是南宋初期臭名昭著的奸相,对金国屈膝求和,杀害抗金英雄岳飞,一生罪恶累累,受到世人的千古唾弃。而李纲则是与秦桧同时期的爱国忠臣,在宋朝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李纲挺身而出,坚决主张抗金卫国,被世人崇敬千年。

乍一看,两人正邪殊途,黑白分明,根本不是一条道上跑的车。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李纲却一度对秦桧印象很不错,对其给予高度评价,称赞他“精忠许国”,“立大节于宗社倾危之秋”。秦桧当上丞相后,李纲还专门写了一篇《贺秦丞相》,夸奖秦桧有“临危著难夺之节”,甚至把他比作历史上的贤相召公、姬旦,已经远远超出了官场客套的范畴。

李纲为何如此高看秦桧?原来,这与秦桧在靖康之变中的表现有关。秦桧虽然后来遗臭万年,祸国殃民,但他也并非生来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胚子,在靖康之变中,他的表现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靖康之变堪称一块人性试金石,正所谓“时穷节乃见”,宋朝的文武群臣也接受了一次空前未有的严峻考验,秦桧意外地表现出色。

秦桧出身于宋朝一个基层官吏之家,父亲秦敏学担任过两任县令,职务卑微收入微薄。秦桧年轻时为了补贴家用,一度靠当私塾先生为生。但秦桧却有着一颗勃勃野心,时刻向往着能出将入相,出人头地。

政和五年(1115年),秦桧高中进士,从此踏上仕途,先后被任命为密州教授、京师太学学正,在宋朝国立最高学府国子监任职,主掌执行学规,考试训导,大概相当于今天的高校训导主任。但其后秦桧的仕途再度陷于停滞,在这个岗位上整整干了十一年。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举南下,一路势如破竹,直逼汴梁城下。心虚胆怯的宋徽宗打起了退堂鼓,把这个烂摊子不由分说扔给了儿子赵桓,是为宋钦宗。宋钦宗不过是个毫无治国理政经验的纨绔子弟,哪里应付得了这个阵势,欲战不敢欲降不甘,游移不定张皇失措,朝中大臣很多人都被金兵吓破了胆,主张屈膝求和。

秦桧却独持偏见,上了一篇奏疏《论边机三事》,坚决主张对金国采取强硬姿态,“不宜示怯,以自处削”,否则会助长金国人的嚣张气焰。但他人微言轻,并未引起宋钦宗重视。

金兵围攻汴梁之际,宋钦宗派使者与金国和谈,金国人提出让宋朝割让太原、河间、中山三大军事重镇。秦桧忧心如焚,再次上书《兵机四事》,力主宋朝应该积极备战,“守御不可缓”,不可轻易把军事重地拱手予敌,他还建议宋朝降低接待金国使者的礼节,以免有向金国示弱之嫌。可惜宋钦宗根本听不进去。

宋钦宗把张邦昌任命为“河北割地使”,让他办理向金国割让土地事宜,让秦桧担任副手。秦桧深以为耻,三次上书宋钦宗坚决不肯赴任。金国人执意要求宋朝割让土地,宋钦宗召集大臣商讨,秦桧在朝堂上与投降派范宗尹等人针锋相对,坚决反对割地。

徽钦二帝被掳走后,金国人计划在汴梁扶植张邦昌当傀儡皇帝,召集宋朝大臣,逼着他们签字表态。面对金国人的威逼,秦桧以惊人的勇气拒绝签字,反对立张邦昌为帝,“抗言请立赵氏宗室”,主张继续让赵宋皇族后人登基,结果触怒金国人,也被金国人带到塞外北方、

到此时为止,秦桧在靖康之变中的表现,不失为一个有气节的忠臣。故此忠臣李纲才会对他刮目相看,对他不吝赞美。但李纲没有想到的是,秦桧在羁留金国期间,思想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忠于大宋的忠臣,蜕变为卑躬屈膝的投降派,甚至可以说完全沦为金国人的铁杆帮凶与忠实鹰犬。他被金国人放回宋朝后,百般钻营取得宋高宗的信任,一步步窃取大权,化身为金国的代言人,干尽了祸国殃民的勾当。人性的复杂多变由此可见一斑。了解更多秦桧与李纲的史实,请阅读《宋史十讲》。

参考资料:《宋史》

标签: 李纲

更多文章

  • 北宋抗金名将李纲,一个两宋之间的主战派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李纲

    李纲是北宋末年官员中少有的主战派,他曾在北宋末年力保东京汴梁不失,也曾在南宋初年严密部署防线抵抗金兵。他曾想要力挽狂澜于不倒,拯救社稷于危难,然而却有些生不逢时,在投降派林立的朝堂之上,他显得太过格格不入,因而屡遭排挤被贬,数次被贬、又数次起复,最终心灰意冷隐居、病逝于福州。 想要力挽狂澜于不倒,然

  • 壮志未酬,抗击金兵的北宋名臣李纲最终是什么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录标签:李纲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国在灭辽之后,以宋朝破坏双方订立的海上盟约为借口,兵锋南指,意欲灭宋。这年十月,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命金军分兵两路,西路军以粘罕(完颜宗翰)为主将,由大同进攻太原;东路军以斡离不(完颜宗望)为主帅,由平州攻燕山。昏君宋徽宗慌忙把帝位传给儿子赵桓(宋钦宗),自己向南逃去。形势

  • 1980年,一名军人在检查修械所时,发现遗失千年的兵器-李纲锏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李纲

    中国有一个流传已久的传统:在春节的时候贴上驱邪保家的门神。在众多门神中,有一位叫秦叔宝的唐朝名将,他的形象通常是身披盔甲怒目而视,手中则持着双锏。锏在一些武术典籍中被分到鞭类,属于短兵器,但是分量重,对使用者的力气要求很高。所以,以锏为武器的将领很少,秦琼是最有名的,但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位宋朝名臣使用

  • 李纲有名无权,宋钦宗一心求和,这样的北宋如何不亡?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李纲

    起初宋钦宗即位时,童贯根本不把钦宗放在眼里,拒绝钦宗任命他为东京留守以保卫开封,而是追随徽宗南逃,逃到江南的镇江后,截住东南的勤王兵和运京的物资及送往朝廷的报告“递角”企图拥立徽宗于东南。及至金军退兵,钦宗为保持自己的帝位将“六贼”中王黼、梁师成、李彦以不同方式处死。蔡京、童贯等虽遭贬斥,但未受到严

  • 史书记载的“神兵利器”竟藏身仓库,抗金名将的“李纲锏”现身记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李纲

    1980年,福建警备区副政委视察金鸡山修械所,在屋子角落发现一把满是灰尘的铁锏。当他看到锏上的七个字时大吃一惊!这竟是历史有记载的“神兵利器”!抗金名将李纲使用的“李纲锏”。01、废铜烂铁里的“宝”这位政委视察的金鸡山修械所里,有一个堆满金属制品的仓库。八十年代那阵,但凡是废铜废铁,最后大多都进了熔

  • 赵构到李纲家吃鱼,为何吃完连说三个“好”字就将李纲罢免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李纲

    说起秦桧,大家就恨得牙痒痒,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奸臣、大汉奸,据说秦桧生的修长貌伟,气质儒雅,冲淡谦和,与人交谈时有如沐春风之感,就是这样一个貌似谦冲的翩翩君子,举手投足之间就能杀人于无形。秦桧是主和派,与朝中主战派势同水火,最令他碍眼的人就是丞相李纲。秦桧欲处之而后快,但李纲是朝中忠臣,为人正直,

  • 历史上三位叫做李纲的名臣,个个刚正不阿、值得尊敬

    历史人物编辑:邓海春标签:李纲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当中,出现同名同姓者可谓再正常不过,甚至还存在同名同姓者身处同一时代,且都拥有很高知名度的情况。举例来说,秦朝末年韩信帮助刘邦夺取天下,他因用兵如神而被后人誉为“兵仙”。与此同时,韩襄王有一个庶孙也叫韩信,在归顺刘邦后,他被封为韩王。同为西汉开国功臣的两位韩信,最终也都难逃被诛杀的下

  • 辅三朝东宫,成一世贤名 “太子杀手”-李纲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李纲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同名同姓,汉朝初年的楚王韩信和韩王韩信(后称韩王信);或者说一些奇葩的政治现象,比如唐朝名臣封德彝,李建成把他当心腹,李世民也是,甚至李渊也相信他;再比如,曾经有个大儒辅助三朝太子而不倒,甚至被称大贤,有趣的是这三个太子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登基,故而号称太子杀

  • 杨存中是岳飞义弟,却为何能掌管禁军四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写乎标签:杨存中

    作者:许云辉1136年秋,淮阳战事吃紧。禁军统帅杨存中奉诏率万名精锐禁军驰援前线,行至藕塘(今安徽定远藕塘镇)遭遇,遭遇伪齐大将刘猊所部伏击。伪齐军“据山列阵,矢下如雨。”杨存中临危不惧,派将领率五千精锐骑兵冒着箭雨冲向山头搅乱敌阵。他趁敌军惊慌失措之际,指挥大军佯攻敌阵,自己率精兵直插敌阵指挥中心

  • 从镇守盱眙到援救六合,毕再遇辗转多个战场,皆发挥极大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久伴成隐标签:毕再遇

    作为一位优秀的将领,想要在军队中立足的最好方式无疑是建立战功。而毕再遇就做到了,在泗州之战结束后,他的军事才华也真正地被发掘出来,后又在攻打盱眙的过程中发挥极大的作用,切断金朝方面的补给线,使得金朝的进攻受到阻碍。在六合之战中,这毕再遇更是表现出色,在他的指挥之下,军队再次挫败金人的入侵,让金人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