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朝一员虎将,曾屡次救下赵匡胤,被诬陷谋逆,赵匡胤只说2个字

宋朝一员虎将,曾屡次救下赵匡胤,被诬陷谋逆,赵匡胤只说2个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朱哥爱民 访问量:780 更新时间:2024/2/5 12:40:12

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救命之恩更要舍命回报。但是历史却也无数次的证明,无论什么样的恩情,在权力和地位面前都化为乌有。例如北的这位虎将,他曾经多次解救赵匡胤于危难,但是此人被诬陷谋逆的时候,赵匡胤这样处置他。

这位虎将就是张琼,张琼在后周时期就一直跟随赵匡胤。张琼此人武力过人,精于骑射。在赵匡胤的帐下深受重用。当时赵匡胤跟随周世宗南征,当时他们和敌军在十八里滩砦对战,赵匡胤的大军被敌军的战舰所包围,当时敌军的一名士兵带着甲盾,直接冲上前来,一时间势不可挡。

这时候,赵匡胤就命令张琼直接射杀他,张琼这边马上弯弓搭箭,射死了身披着甲盾的敌军,可见张琼这一箭的威力,震慑了敌军。

张琼对赵匡胤忠心耿耿,跟随赵匡胤南征北战,一直深受器重。曾经在寿春战役中,赵匡胤攻打寿春,率军攻城,当时城头的敌军万箭齐发,眼看赵匡胤就要躲闪不及,此时张琼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赵匡胤。

赵匡胤毫发无伤,但是张琼却身中数箭,昏死了过去。后来张琼被送到营帐里疗伤的时候,军医拔下了其他的箭头,但是分其中有一支箭头射进了骨头里,很难拔出来。当时军医不敢轻举妄动,一是怕一个不慎使得张琼流血过多,另一个就是这支箭头实在太难拔出了。

这时候,张琼就让人端了三碗酒过来,大口饮尽,之后就让军医动手给他拔剑,他的淡定的气势惊呆了现场,人们都赞他,有关羽刮骨疗伤的风范。

后来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后,也是张琼身为他的马前卒,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后来建国之后,赵匡胤对有功之人按功行赏,这时张琼就被分为典禁军。典禁军是赵匡胤担任过的职位,可见赵匡胤对他的重视。

但是张琼虽然在战场上是一员猛将,但是在官场上确实情商很低,得罪了很多人。张琼此人脾气非常暴躁,而且直言快语,再加上他的开国之功,所以经常语言轻慢,得罪他人。在这些被得罪的人中,其中就有石汉卿。

当时石汉卿等人在公开场合受到了张成的辱骂,而对张琼恨之入骨,他们一直伺机报复张琼,终于在乾德元年的时候,石汉卿抓住了机会。石汉卿弹劾张琼自从做官嚣张妄为,私下里豢养私兵,心怀谋逆之心。

赵匡胤听后非常的生气,就召见张琼,但是张琼拒不认罪。此时石汉卿就用铁器击打他的头部,直接把张琼给打昏了过去。这时赵匡胤就将他打入了大牢,说了两个字:赐死。张琼就死在了狱中。

之后,赵匡胤就派人前去查抄张府,但是发现张琼家里没有多的钱财,甚至只有三个仆人。赵匡胤此时才明白过来是自己冤枉了张琼,所以对张琼非常的愧疚。赵匡胤悲痛的说:“你们说张琼豢养私兵,他的士兵在哪呢?”最后,赵匡胤为了弥补张琼,所以就对他的家人非常的优待,让他的兄长张进为龙捷副指挥使。

作为赵匡胤的救命恩人,如果按常理来说,赵匡胤肯定给他特别的优待,但是一切的恩情都抵不过皇帝这个高位,所以作为皇帝的赵匡胤,自然不允许有任威胁皇权的因素存在,所以被人诬陷谋逆的张琼必死无疑。

标签: 赵匡胤

更多文章

  • 赵匡胤做皇帝后发难曹彬,曹彬一番神回答,赵匡胤对他信任有加

    历史人物编辑:字句的青苔标签:赵匡胤

    北宋名将曹彬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他的姨妈是后周太祖郭威的贵妃,但他从来不显摆。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问曹彬:“往日我常想亲近你,你为什么总疏远我?”曹彬一听,心想赵匡胤做了皇帝,这是想报仇啊,但他不怕,因为他足够聪明。曹彬马上叩头谢罪说:“我是周室的近亲,又担任宫内职务,端正做官,害怕有过失,哪里敢妄自

  • 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云夕客标签:赵匡胤

    历史上关于宋太祖赵匡胤是怎么死的,历来说法不一,再《宋史》中只简单记载了一句“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那么宋太祖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宣祖赵弘殷次子,母为昭宪杜太后,赵匡胤有兄弟四人,兄长赵匡济,次子赵匡胤,三子宋太宗赵匡义,四子赵廷美。后周显德七年,赵匡胤的弟

  • 宋史:分析宋太祖赵匡胤两次征讨“北汉”未果的重要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大吉大吃标签:赵匡胤

    文/日尧居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人的容忍都是有底线的,宋太祖赵匡胤在西征后蜀之后,太祖赵匡胤的脾气却变得越发急躁,就目前宋朝的形式而言,稍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灰飞烟灭的后果。几年来太祖赵匡胤如履薄冰的度过了多少次关乎生死存亡的劫难,这让他认识到目前的政策和国策,不能在墨守成规,紧守国门。更不能小心翼翼的四

  • 北宋有一虎将,曾多次保护赵匡胤,被诬陷谋反时赵匡胤只说了2字

    历史人物编辑:从保瑞标签:赵匡胤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那绝对可以算得上是最动荡的年代了,不过俗话讲乱世出英雄,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在这时候脱颖而出。他在乱世之中建立了大宋王朝,而在他登基的路上,总是免不了贵人相助,北宋开国大将张琼就是其中之一。张琼曾两次舍命保护赵匡胤的生命安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或许张琼才是赵匡胤成功的最大功

  • 宋太祖赵匡胤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朱明桂标签:赵匡胤

    我是靖宇读史,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題。宋太祖赵匡胤因为死的太突然,所以正史野史说法不一,令后世争议很大,成为悬疑案之一。记史书记载,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病重,宋皇后派亲信王继恩召第四子赵德芳进宫,以便安排后事。宋太祖二弟赵光义早已窥伺帝位,收买王继恩为心腹。当他得知太祖病重,即与亲信

  • 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要把“武成王”关羽赶出庙堂?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赵匡胤

    关羽,字云长,山西运城常平村人。关羽与刘备、张飞结拜为三兄弟,刘备建立蜀国,关羽守襄阳、定益州、督江陵,被封为前将军。唐朝开始悬挂关公神像,关羽已经被神化。在中国民间的影响力深远,关羽忠孝仁义、智勇两全,简直就是战神的代表。后来又成了财富的代表,无所不能的神。但是这些表象没有遮盖住宋太祖赵匡胤的眼睛

  • 赵匡胤登基的当天,一个武将被满门抄斩,赵匡胤知道后痛惜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赵匡胤

    公元907年,盛极一时的唐朝覆灭,五代十国时期拉开帷幕,中国历史从此进入又一个割据混战时代。在长达50多年的五代十国时期,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小国林立,军阀连年混战,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中原大地沦为血火疆场。直到后周显德元年,一代英主周世宗柴荣登基后,以一统天下为己任,他以非凡的胆识和才干,内修政理外

  • 定都开封赵匡胤一百个不愿意,他为何不选择洛阳?

    历史人物编辑:深更读史标签:赵匡胤

    北宋的都城是开封,不能说开封差,毕竟开封也是古都,位于华北平原的中心位置,处于运河和黄河的交汇处,自古以来就是北方的水运重心,定都这里是很正常的事。但对于北宋来说,却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究其原因就一点,军事压力太大了。一旦游牧民族南下,那么几乎是一马平川,开封几乎没有任何防御能力。赵匡胤登基之后就确

  • 赵匡胤请亲弟弟射箭,弟弟将亲嫂一箭射杀,赵匡胤:贤弟,射得好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赵匡胤

    古人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说的是兄弟之间精诚合作所能够产生的巨大能量,但同时又说“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说的是兄弟之间很容易就会产生种种的矛盾,在历史上关于这两方面的例子有很多,尤其是那一些有着巨大权力,巨大财富的贵族豪门之家。比如周公姬旦辅佐兄长武王,那就是兄弟齐心的典型例子,而李世民发动玄武

  • 赵匡胤为何将皇位传给弟弟而非儿子?因为赵匡胤不想步后周的后尘

    历史人物编辑:舞养生息标签:赵匡胤

    自古帝王多猜疑,开国君主更甚。建国后,清洗老臣饱受千年诟病。而宋朝开国时期,“杯酒释兵权”却悄无声息地完成了一轮权力的交接。赵匡胤也因此落了个“仁君”称号。大将军出身的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替代了由郭威创建的后周。赵匡胤朝堂之上“亲贤臣远小人”,对外勤俭爱民深受百姓爱戴。但英明的君王在历史上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