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怎么想的,他善待老柴家,就不怕人家报复?

赵匡胤怎么想的,他善待老柴家,就不怕人家报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深更读史 访问量:4980 更新时间:2024/2/5 12:40:14

赵匡胤是后周的大将,趁着新皇年幼,发动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大朝。不过赵匡胤这个人与其他开国皇帝不太一样,他不像刘邦等人大杀功臣。赵匡胤不仅不杀功臣,甚至连对后周的皇族老柴家,都没杀,还好好的养着。

功臣吧,也就算了,已经夺了兵权,掀不起什么大浪。可老柴家的怨气显然更大,毕竟人家原本可是皇帝,被废了,能不恨赵匡胤?

那么,赵匡胤怎么想的,他善待老柴家,就不怕人家报复?

首先需要说明一点,赵匡胤的确没有赶尽杀绝,这一点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值得夸赞一番的,尽管老柴家的日子并没有那么好,但相比较之下,已属不易了。

但给人的感觉赵匡胤胆子还挺大,万一人家造反重新夺了皇位咋办。

其实,赵匡胤对老柴家绝对没有多好。

柴宗训被降为了郑,起先还在开封,被监视,后来柴宗训被迁往了房州(今湖北省房县)。赵匡胤还命辛悦为知房州事,别看他在外地,柴宗训平在干什么,赵匡胤一清二楚。

可以说赵匡胤一直在监视他,对于他的一举一动都是非常了解的,一旦柴宗训有异动,那么赵匡胤显然不会手软,到时候他就有了处理他的理由。

当然,这些只不过是小细节,最关键的是赵匡胤还拥有庞大的禁军,这些军队最主要的就是负责内部的暴乱。

所以,就算柴宗训有什么想法,甚至拉拢了一批人,要想与大宋作对,难度是非常大的,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可以说赵匡胤压根不怕老柴家,既然那个时候能够黄袍加身,不杀他们。赵匡胤到了皇位坐稳的时候,更加不会怕他们。

标签: 赵匡胤

更多文章

  • 宋朝一员虎将,曾屡次救下赵匡胤,被诬陷谋逆,赵匡胤只说2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朱哥爱民标签:赵匡胤

    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救命之恩更要舍命回报。但是历史却也无数次的证明,无论什么样的恩情,在权力和地位面前都化为乌有。例如北宋的这位虎将,他曾经多次解救赵匡胤于危难,但是此人被诬陷谋逆的时候,赵匡胤这样处置他。 这位虎将就是张琼,张琼在后周时期就一直跟随赵匡胤。张琼此人武力过人,精于骑射。在赵

  • 赵匡胤做皇帝后发难曹彬,曹彬一番神回答,赵匡胤对他信任有加

    历史人物编辑:字句的青苔标签:赵匡胤

    北宋名将曹彬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他的姨妈是后周太祖郭威的贵妃,但他从来不显摆。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问曹彬:“往日我常想亲近你,你为什么总疏远我?”曹彬一听,心想赵匡胤做了皇帝,这是想报仇啊,但他不怕,因为他足够聪明。曹彬马上叩头谢罪说:“我是周室的近亲,又担任宫内职务,端正做官,害怕有过失,哪里敢妄自

  • 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云夕客标签:赵匡胤

    历史上关于宋太祖赵匡胤是怎么死的,历来说法不一,再《宋史》中只简单记载了一句“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那么宋太祖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宣祖赵弘殷次子,母为昭宪杜太后,赵匡胤有兄弟四人,兄长赵匡济,次子赵匡胤,三子宋太宗赵匡义,四子赵廷美。后周显德七年,赵匡胤的弟

  • 宋史:分析宋太祖赵匡胤两次征讨“北汉”未果的重要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大吉大吃标签:赵匡胤

    文/日尧居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人的容忍都是有底线的,宋太祖赵匡胤在西征后蜀之后,太祖赵匡胤的脾气却变得越发急躁,就目前宋朝的形式而言,稍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灰飞烟灭的后果。几年来太祖赵匡胤如履薄冰的度过了多少次关乎生死存亡的劫难,这让他认识到目前的政策和国策,不能在墨守成规,紧守国门。更不能小心翼翼的四

  • 北宋有一虎将,曾多次保护赵匡胤,被诬陷谋反时赵匡胤只说了2字

    历史人物编辑:从保瑞标签:赵匡胤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那绝对可以算得上是最动荡的年代了,不过俗话讲乱世出英雄,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在这时候脱颖而出。他在乱世之中建立了大宋王朝,而在他登基的路上,总是免不了贵人相助,北宋开国大将张琼就是其中之一。张琼曾两次舍命保护赵匡胤的生命安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或许张琼才是赵匡胤成功的最大功

  • 宋太祖赵匡胤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朱明桂标签:赵匡胤

    我是靖宇读史,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題。宋太祖赵匡胤因为死的太突然,所以正史野史说法不一,令后世争议很大,成为悬疑案之一。记史书记载,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病重,宋皇后派亲信王继恩召第四子赵德芳进宫,以便安排后事。宋太祖二弟赵光义早已窥伺帝位,收买王继恩为心腹。当他得知太祖病重,即与亲信

  • 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要把“武成王”关羽赶出庙堂?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赵匡胤

    关羽,字云长,山西运城常平村人。关羽与刘备、张飞结拜为三兄弟,刘备建立蜀国,关羽守襄阳、定益州、督江陵,被封为前将军。唐朝开始悬挂关公神像,关羽已经被神化。在中国民间的影响力深远,关羽忠孝仁义、智勇两全,简直就是战神的代表。后来又成了财富的代表,无所不能的神。但是这些表象没有遮盖住宋太祖赵匡胤的眼睛

  • 赵匡胤登基的当天,一个武将被满门抄斩,赵匡胤知道后痛惜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赵匡胤

    公元907年,盛极一时的唐朝覆灭,五代十国时期拉开帷幕,中国历史从此进入又一个割据混战时代。在长达50多年的五代十国时期,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小国林立,军阀连年混战,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中原大地沦为血火疆场。直到后周显德元年,一代英主周世宗柴荣登基后,以一统天下为己任,他以非凡的胆识和才干,内修政理外

  • 定都开封赵匡胤一百个不愿意,他为何不选择洛阳?

    历史人物编辑:深更读史标签:赵匡胤

    北宋的都城是开封,不能说开封差,毕竟开封也是古都,位于华北平原的中心位置,处于运河和黄河的交汇处,自古以来就是北方的水运重心,定都这里是很正常的事。但对于北宋来说,却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究其原因就一点,军事压力太大了。一旦游牧民族南下,那么几乎是一马平川,开封几乎没有任何防御能力。赵匡胤登基之后就确

  • 赵匡胤请亲弟弟射箭,弟弟将亲嫂一箭射杀,赵匡胤:贤弟,射得好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赵匡胤

    古人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说的是兄弟之间精诚合作所能够产生的巨大能量,但同时又说“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说的是兄弟之间很容易就会产生种种的矛盾,在历史上关于这两方面的例子有很多,尤其是那一些有着巨大权力,巨大财富的贵族豪门之家。比如周公姬旦辅佐兄长武王,那就是兄弟齐心的典型例子,而李世民发动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