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到北宋末年的宋军往往被少于己方数倍的女真士兵追击得仓皇而逃以至于发生靖康之耻时,心中难免会涌现莫名的愤怒,颇有鲁迅先生所说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味道。然而,不仅仅是军备松弛的宋军如此,曾经威压天下的契丹辽国同样如此。
公元1114年,不堪辽国凌辱劫掠的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正式起兵反辽,并先后取得了宁江大捷、出河店大捷以及达鲁古城之战的胜利,整个辽国都为这个“塞外蛮夷”而震动。
公元1115年九月,出于煌煌大国的骄傲,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决意御驾亲征,一举消灭这个番外蛮夷的政权。
耶律延禧大手一挥,便在全国范围内征召了总数高达70万的番汉部队。随后命枢密使萧奉先为御营都统,耶律章奴副之,领精兵2万为先锋.余下部队分为五部正军。另以都点检萧胡靓姑为都统,枢密直学士柴士谊为副,率3万汉军步骑南出宁江州,携数月粮,分道而进。后又遣附马萧特末,林牙萧察剌等率5万骑兵、40万步卒趋斡邻泺。
各路大军齐出,颇有分进合击、围猎女真的意味。
事已至此,此时的完颜阿骨打也自知辽军兵锋难挡,所幸令完颜迪古乃、完颜银术可坚守达鲁古城、修建防御工事,企图以长期围困的消耗战形式来削减辽兵士气,而完颜阿骨打自己则亲率两万女真骑兵轻装简行,在辽国大军的一旁进行游击作战,窥视机会。
也许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就在金辽两家对立、金军倍感压力,看似胜券在握时,辽国的内部却率先发生动荡。
随军出征的辽国御营副都统耶律章奴也许是从辽国看似强大的外表,内部却极尽奢靡以至于民变四起的腐朽内在中看到了属于自己的机遇。一月初十,包含野心的耶律章奴便率兵叛奔辽国上京,预谋拥立耶律淳自立。
外敌固然重要,但内患可是会直接动摇自己的统治地位!气急败坏的耶律延禧当即再也没有心思去剿灭女真这个辽东蛮夷了,而是选择立即退兵平息内乱。然而,正是此时他眼中的塞外蛮夷给予了庞大辽国大军以致命一击。
公元1116年一月十二日,完颜阿骨打得知辽军内乱、天祚帝撤兵的消息后,立即率两万女真骑兵轻装奔袭,及至护步达冈,集中兵力猛攻辽国中军,驰冲横杀,将庞大辽军的中枢指挥系统彻底瘫痪。早已没有战心的辽军在撤退中途碰到凶猛的女真骑兵,又没有了来自上层的作战指挥自是大溃,死者甚众,而天祚帝也不得不慌乱中弃军而逃,一昼夜疾行500里,退回到了长春州。
这场女真金国与契丹辽国之间的战略决战就这样在阴差阳错之中被势弱的女真取得了最后胜利。金辽之间的攻守形势瞬间发生了改变,下一次就在不再是辽灭女真,而是辽国得想办法如何在接下来的金灭辽国征战中幸存,保住这份历经九帝、二百多余年光阴的祖宗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