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宰相张齐贤的性格如何?历史如何评价张齐贤?

北宋宰相张齐贤的性格如何?历史如何评价张齐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搞笑的哈皮哥 访问量:2435 更新时间:2023/12/24 6:48:15

张齐贤(942年—1014年),字师亮,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南)人,徙居洛阳(今属河南),宋代著名政治家。 进士出身,先后担任通判、枢密院副史、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分司西京洛阳太常卿等官职,还曾率领边军与契丹作战,颇有战绩。为相前后21年,对北宋初期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都作出了极大贡献,还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赠司徒,谥号文定。有《书录解题》、《洛阳搢绅旧闻记》传于世。

北宋宰相张齐贤的性格如何

张齐贤容貌丰硕,议论慷慨,有大略,以忠君为己任,留心刑狱,被他救活的人很多。喜欢提奖寒门隽士。年轻时家里贫困,父亲去世无法埋葬,河南县吏替他办丧事,齐贤非常感激他,以兄礼奉侍他,即使显贵也不变。仲兄张昭度曾经教他经书,张昭度去世后,张齐贤上表请求追赠他光禄寺丞,又曾经投靠太子少师李肃家,李肃死后,替他办理丧事,逢年过节祭祀他。赵普曾经向赵光义推荐齐贤,未被重用,赵普就在皇上面前述说上述事实,说:“陛下如果进用齐贤,那么齐贤今后感恩,更会有过于此。”赵光义非常高兴,于是重用他。

种放的受重用,是张齐贤推荐的,齐贤四次任职两府,九次任职八座,以三公衔退休,康宁福寿,当时很少有人可与比拟。任宰相时,兴起几宗大案,又与寇准互相倾轧,人们有时因这件事看不起他。

历史如何评价张齐贤

《宋史》:《诗》云: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实为阿衡,实左右商王。言有是君则有是臣,有是臣则足以相是君也。太宗励精庶政,注意辅相,以昉旧德,亟加进用,继擢蒙正、齐贤,迭居相位;复进黄中,俾参大政。而四臣者讲顺德美,修明庶政,以致承平之治,可谓君臣各尽其道者矣。君子谓李昉为多逊所毁而不校,蒙正为张绅所污而不辨,齐贤为同列所累而不言,黄中多所荐引而不有其功,此固人之所难也。而况四臣者皆贤宰辅,又能进退有礼,皆以善终,非盛德君子,其孰能与于斯?

赵匡胤:我幸西都,唯得一张齐贤尔。我不欲爵之以官,异进可使帗汝为相也。

司马光:倜傥有大度。

王夫之:夫齐贤既知其不可,而不以去就争之,何也?呜呼!舍此,而宋之事无可为矣。

标签: 张齐贤

更多文章

  • 宰相吕端看望病重赵光义,发现只有2人在身边扶持,心知大事不妙

    历史人物编辑:史学无涯标签:吕端

    宋太宗赵光义病重,宰相吕端过去看望,发现只有李皇后和太监王继恩在身边服侍,吕端顿觉不妙:可能要坏事儿。吕端担任宰相多年,那双眼睛非常毒辣。皇帝马上就要龙御归天,皇太子却不在身边,这两个天天和皇太子作对的人却待在这里。如果皇帝死亡,他们拿出个啥东西硬说是先皇遗诏,让皇长子赵元佐继位,谁能知道是真是假?

  • 会做官的人,头脑多厉害?看宰相吕端智斗李太后的故事,思维提升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吕端

    997年,宋太宗赵光义驾崩。新皇帝宋真宗在朝堂上召见群臣,按惯例,群臣应跪拜大呼万岁。但宰相吕端一动不动,朝堂上鸦雀无声。这时,端坐帘后的李太后质问道:”为何不拜见皇上!“身为宰相的吕端见太后质问,也不害怕,反倒是拖着年迈的身躯,缓缓走向李太后与宋真宗。群臣看得目瞪口呆,纷纷猜测老宰相玩的是哪一出?

  • 吕端大事不糊涂,他的冷静,让一场大战消弭于无形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侃历史标签:吕端

    导语:“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是明代的思想家李贽写的一幅对联,里面也借用了两个古人的事迹。上联中的的诸葛亮想必大家都十分的熟悉,但是下联中的吕端就有些陌生了,那么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可以和诸葛亮放到一起对比,他又是怎么在大事上不糊涂的呢。吕端是宋朝的一名官员,在宋太宗期间,他做到了右

  • 大事不糊涂的宋朝宰相吕端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吕端

    古代一个国家要想稳定,除了要有一个贤能的皇帝以外,还需要有忠心的大臣和有能力的名将来辅佐,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国家的长久,稳定社会的繁荣发展。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宋朝的一位宰相,他曾经被别人说糊涂,但是皇帝仍然极力推荐他为宰相,称他在大事上不糊涂,这个人就是吕端。吕端的父亲也是在朝为官,虽然说官职不大,但

  • 宋真宗即皇帝位,吕端以身犯险验明正身,昭示大事不糊涂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侃史V标签:吕端

    从唐朝中期开始,一群太监粉登场,王权经常变得无用,朝鲜政府被太监打乱,进入第五代,杀了吴张太监,分离,国王,饥饿的人结束这一切,直到雄珠赵允出现,让国家回到正轨。赵光允很伟大。他结束了民众的苦难岁月,奠定了宋的基础,但当赵光义掌权时,一切都变味了。老主去世了,新主还在观望,赵光义在皇位势力一定在烛光

  • 吕端做了什么事,被世人称赞“大事不糊涂”?

    历史人物编辑:邵仁贵标签:吕端

    我们常用“吕端大事不糊涂”,来形容一个人办事坚持原则,在重大问题上明断是非、头脑清醒。提起“吕端大事不糊涂”,多数人就会自然而然想到这句话的上一句:“诸葛一生惟谨慎”。其实这两句话,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李贽撰写的格言式联语,就像很多人为了自勉,而题写座右铭一样。“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

  • 北宋初年宰相吕端有什么政绩?他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带你观遍世界标签:吕端

    吕端(935年-1000年5月9日),字易直,幽州安次县(今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人。北宋初年宰相、诗人,后晋兵部侍郎吕琦之子、尚书左丞吕馀庆的弟弟。 吕端出身官宦之家,好学上进。后晋时期,凭借父荫,候补千牛备身。后周时,担任著作佐郎、直史馆。北宋建立后,历任浚仪知县、定州通判、、太常少卿、成都知府。

  •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里面的吕端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吕端

    李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泰州学派”的宗师。他曾写了一对流传千古的联语:“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后来,很多人借这句话自勉。前面的“诸葛”大家都知道是指诸葛亮,对他比较了解,那么“吕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吕端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父亲是后晋的兵部侍郎,哥哥曾担任后晋尚书左丞。他从小

  • 吕端大事不糊涂,看一代名相吕端如何玩转官场

    历史人物编辑:帝哥说史标签:吕端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两句话,出自明代思想家李贽的自题联语。毛主席曾评价叶剑英,说他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其实当中的吕端大事不糊涂,是借吕端夸赞叶剑英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果断。诸葛亮的谋略缜密自不用说,那么吕端大事不糊涂中的吕端是谁呢?为什么他能媲美诸葛亮得到这样的称赞?

  • 千古悠悠一“圣相”:为平衡君臣关系,李沆的做法完美且不可复制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烟波标签:李沆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纵观历史,宋朝几乎是最独特的朝代。在宋朝之前,所有皇帝都是孤独的;在宋朝之后,所有臣子都是没尊严的。其中最独特的尤属宋朝士大夫,无论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是张载的“横渠四句”,都具有帝王气象,假如敢在明朝或清朝发出这样的声音,结局恐怕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