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朝宰相吕夷简的过人之处

宋朝宰相吕夷简的过人之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彭鉴之 访问量:3596 更新时间:2023/12/31 14:32:43

历朝历代的兴旺都离不开明君和忠臣,皇帝清正英明,若没有忠臣等得力助手的帮助,也难以保全一个朝代长久不衰。宋真宗的皇后刘氏曾想效仿武则天专揽大权,弄得人心惶惶,天下不安,年幼的宋仁宗虽想将皇权握在自己手中,但是无奈于刘氏势力强大,在这复杂的关系之中周旋,稳固国家的人正是宋朝有名的宰相吕夷简

第一,出身名门的宰相

吕夷简出身于仕宦之家,年纪轻轻就考中了进士,入朝为官。他才识卓越,善于发现贤能人才并用在合适的地方,很快就得到了宋真宗的重用。他不仅头脑聪明,更是有一颗爱民如子的赤诚之心。宋真宗曾经想修建建筑宫观,吕夷简知道后批评宋真宗此举劳民伤财,实在不明智,宋真宗感受到了吕夷简真正爱民为民的心,日后与他十分亲近,常和他商量大事。

第二、制衡太后的权力

宋真宗驾崩后,宋仁宗即位,由于他年纪太小,所以不能独断朝政,只能由刘太后来帮扶着,而刘太后又有些刚愎自用,喜欢大权在握的感觉,因而朝政大事都要经过她的批准才能生效。

刘太后虽然权力大,但是出身贫寒见识短浅的她,很难稳定大宋朝,这时吕夷简又主动站出来,平衡刘太后的独断专行和国家的稳定发展。吕夷简平日里小心照顾刘太后放纵的习惯,又暗地里想办法周旋,在小事上吕夷简往往会迁就刘太后,让她尽享大权在握的乐趣,而在关于国家命运的大事上,吕夷简确实丝毫不退步,经常因此惹的刘太后生气。

第三、一个主意彰显过人之处

刘氏之所以能把持朝政,是因为她是宋仁宗的养母,也就是“狸猫换太子”中偷了李氏孩子的那个刘氏。宋仁宗正是“狸猫换太子”的主角,宋仁宗的生母是李氏,原本是刘氏贴身侍女,因为意外怀孕诞下了皇子,刘氏当时是皇后,心里自然不痛快,不过,李氏出身低微,没有资格抚养皇子,刘氏便把皇子接到自己身边,这在当时是名正言顺的。

这些事情宋仁宗毫不知情,直到刘太后驾崩,有人告诉他,他才知道生母是李氏。宋仁宗得知后十分心痛,立刻派兵包围了刘家,当宋仁宗看见自己的生母李氏被水银涵养着,珍宝玉器一样不少的时候,内心对刘氏的仇恨便消除了,并同样将刘氏厚葬。而刘氏最开始并未打算厚葬李氏,在这时,吕夷简说了一句话,彰显了他的过人之处。吕夷简建议刘氏厚葬李氏,面对刘氏的质疑,他只是说了一句“如果想在未来保全刘家,便厚葬李氏”。刘氏这才幡然醒悟,用最高规格将李氏葬了。

第四、辅佐新皇,任劳任怨

吕夷简作为一朝宰相,任劳任怨辅佐仁宗,在宋仁宗掌权之前一直帮他稳固江山,在仁宗手握大权之后又不断为仁宗出谋划则,解决难题。宋仁宗十分敬重吕夷简,也经常把吕夷简的教诲铭记在心,虚心学习。吕夷简晚年时常发病,病重时还会昏迷过去,仁宗让吕夷简好好休息,养好身体。待吕夷简身体好了些的时候,他又常去帮仁宗出谋划策,讨论国家大事。仁宗为此感动,并将自己的胡子剪下赐给了吕夷简。在古时候有胡须能治病的说法,仁宗这一举动,也十足地体现了他对吕夷简的器重。

吕夷简一生都在为大宋朝效力,忧国忧民是他宝贵的品质,在历史上,几乎无人不称赞他的聪明才智和爱民如子之心。从宋真宗到宋仁宗,他辅佐了两代帝,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名垂青史。

标签: 吕夷简

更多文章

  • 《清平乐》权相吕夷简,扒一扒牛掰的吕氏家族

    历史人物编辑:杨雷说历史标签:吕夷简

    一部以宋朝仁宗朝故事的热播剧《清平乐》,勾起了许多人对那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的宋朝的关注。剧里有一个老谋深算的权相吕夷简,吕夷简这人确实不简单,他所在的家族河南吕氏更不简单。这个家族显赫来自吕夷简的伯父吕蒙正,他是吕氏家族荣耀的开创者。如果你们对他不熟悉,我就说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

  • 江苏女排集训新动态!昔日拦网王随队集训未退役,一人恐难战排超

    历史人物编辑:踏路已美食标签:王随

    正值周末之际,江苏女排依旧没有丝毫的松懈,正进行着紧张的集训工作,而就在江苏女排最新的集训动态当中,江苏女排的两大悬念也算是呈现在众多球迷的眼前,其中曾被认为将要退役的副攻悍将王辰玥,依旧在随着江苏女排挥汗如雨。昔日联赛拦网王状态复苏,反传出退役传闻早在2017年之时,王辰玥凭借着出色的表现,斩获联

  • 在阎罗王随佛教传入中国以前,中国的阴间主宰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芸汐说历史标签:王随

    世间万物都会经历生与死,大到我们的恒星太阳,小到一个细胞没有任何一样可以逃脱这两个命运。而人类由于有思想被称为站在生物链顶端的物种,但也终会入土为安。相信大部分同志都看过《西游记》,其中孙悟空大闹地府到阎罗王主管的《生死簿》上划去了自己的名字。这个情节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相信很多同志就是从这儿

  • 他的朋友圈里大咖云集,被欧阳修点赞,为晏殊作序,与苏轼同游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晏殊

    国内著名一线女星唐嫣在《梦幻诛仙》中饰演过一个角色叫做花弄影,这个名字正是出自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写这首词的人,名字叫做张先。张先的另一名句是“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并且因此被称为“张三中”。然而,他对这个外号并不满意,于是说道:“何不称为‘张三影’,‘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

  • 很多人在研究一个问题,为什么宋朝能出包拯,能出欧阳修,能出晏殊,能出柳永

    历史人物编辑:大大餐饮标签:晏殊

    很多人在研究一个问题,为什么宋朝能出包拯,能出欧阳修,能出晏殊,能出柳永,能出范仲淹,能出苏轼。很简单,因为出了仁宗这样的皇帝。仁宗十三岁登基,一直干了四十二年,是两宋期间坐龙椅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的眼光很独到。仅凭一篇策论,他就判断苏轼兄弟大有前途,对皇后说:“又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历史上有“仁

  • 北宋名相韩琦的一首诗,比起晏殊或范仲淹,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历史人物编辑:南南历史标签:晏殊

    韩琦:情绪空缭乱,不是稳重花北宋一朝是文臣的天堂,但声名显赫之人必是以诗文显天下,这一时代的文臣几乎个个都能诗能词,这同他们步入政坛的经历有关,因为他们都是通过科考入仕,而诗词是必考之科目,特别是在北宋前期所占比例还相当大。要当官必须先进“作协”,这在宋代大概是个铁则,但有些名臣虽然也混进了“作协”

  • 晏殊,21岁时亲弟自尽,22岁时妻子病逝,两年后父母又相继过世

    历史人物编辑:小三说史标签:晏殊

    北宋向来是个集浪漫主义与悲剧色彩于一体的朝代,在这个绚烂而颓靡的朝代,有“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三变,有“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秦观,有“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的晏几道,有“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的范仲淹,有“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李清照……这些婉约而哀愁的辞藻充斥着北宋的诗词世界,将这个朝代

  • 北宋伯乐,晏殊发掘范仲淹,欧阳修提携苏轼,苏轼弟子黄庭坚!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晏殊

    北宋的科学文化水平在我国古代达到了最高峰,涌现出了一大批大文豪,文坛领袖,词派宗祖等大师级的人物。例如,晏殊,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等数不胜数,灿若星辰。这些人才的出现,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大公无私的相互提携。这些人不但在文学,政坛上取得很高成就,现实生活中,还是一名慧眼识珠的伯乐。我们来了

  • 晏殊的这首代表作很多人知道,却不知其中的名句只有一半是他写的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晏殊

    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也是文学史上最璀璨的两颗明珠,唐人爱诗,宋人爱词,与之不同的是,唐诗只是达官贵人的玩物,而宋词却是上到皇帝,下到百姓,人人爱词,人人会词,就连宰相、大官,也是著名的词人。宋词中,辛弃疾的《青玉案》、柳永的《蝶恋花》、晏殊的《浣溪沙》都是宋词中的经典篇章,也是很多

  • 晏殊闲情雅致,写下最冷门艳词,描绘了仕女春梦,被称此词绝艳

    历史人物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标签:晏殊

    在华夏文明历史上,宋代一直都是不可忽视的存在,这与当时社会“重文轻武”的风气大大有关,可以说是因果关系。唐宋八大家之中,就有五位是宋代人: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和曾巩。而且千古文章四大家里,其中两位也是宋代人:欧阳修和苏轼。足以说明了宋代的文化高度繁荣,明显在文化上胜于唐代。相信大家一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