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辟谣:南朝名将陈庆之,以七千兵马胜北魏四十万大军,是否属实?

辟谣:南朝名将陈庆之,以七千兵马胜北魏四十万大军,是否属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吕晶晶 访问量:4482 更新时间:2024/1/6 22:21:17

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名将陈庆之,无疑是被夸大了。

陈庆之最为出名的战绩便是所谓的“七千大军破四十万”,但这个事件真实吗?这个数字准确吗?

七千和四十万这两个数字,在史料之中只出现过一次,那就是《南史.陈庆之传》中陈庆之自己的口中:

时荥阳未拔,士皆恐。庆之乃解鞍秣马,宣喻曰:“我等才有七千,贼四十余万。今日之事,义不图存,须平其城垒。”

当时的背景是,北朝的皇亲元颢意欲归降南梁,梁武帝派遣陈庆之去接应。根据《陈庆之传》的记载,在陈庆之的帮助下,元颢攻占了荥阳城。陈庆之的这句话,便是在进攻荥阳之前所说。

四十万是个什么概念?曹魏时期,中原尚未经过如五胡十六国时期那般严重的战乱,其政权巅峰时期全国军队不过四十万。此时的北魏,本身就是建立在战争的废墟之上,虽然经过了数年的休养生息,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能集结四十万大军去进攻陈庆之,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太和二十二年,也就是陈庆之北伐之前的三十年,北魏孝文帝下令征发冀、定、瀛、相、济五州兵力北伐,尚且只能征集二十万。此时,北魏境内除了元颢叛乱之外,山东河北一代还有规模远大于元颢的邢杲起义,如果北魏平定元颢能拿出四十万大军,那北魏全国兵力至少在一百万,怎么可能?

再者,根据《资治通鉴》引《北史》的记载,当时北魏政府对于元颢的叛乱并不是很重视,原因正如前文所言,山东一带的邢杲叛乱更为严重:

魏元天穆将击邢杲,以北海王颢方入寇,集文武议之,众皆曰:“杲众强盛,宜以为先。”

而陈庆之之所以能攻占荥阳,则是因为:

“乘虚陷荥阳”

荥阳当时并不是北魏防御的重点,兵力空虚所以元颢能够占领之。至于陈庆之,在《北史》之中始终没有出现过他的名字,至于四十万兵力,《北史》之中也丝毫没有提及。至于《陈庆之传》中所提到的,陈庆之曾经正面击败过元天穆,《北史》之中也丝毫没有提及,唯一能确定的是,当北魏的两员大将尔朱荣和元天穆平定河北,转而攻击元颢之后,元颢便被击败。

如此,则《南史》和《北史》,必有一个记载了虚假的信息,而《南史》进行虚假记载的可能性则大于《北史》。《南史》中的记载,直接来源于南朝史官所修的史料,关于陈庆之的记载直接来源于《梁书》,而梁书中的造假现象非常严重。比如当年萧宏的北伐,因为军政不和而被北魏击溃,但《梁书》中却直接记载称“征役久,有诏班师,遂退还”

将大败改成奉命撤军。由此可见,南朝史官出于种种目的(或是战略上藐视北朝,或是发泄对北朝的愤怒),往往会夸大战绩,小胜说成大胜,败阵说成小胜。因此,对于陈庆之“七千胜四十万”的说法,自然是夸大的结果。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陈庆之的确是一员杰出的将军,但并没有逆天到能以七千人击败北方四十万精兵的地步。

全文完。

标签: 陈庆之

更多文章

  • 陈庆之北伐神话:只用七千人就横扫北魏,为何最后惨遭全军覆没?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挥墨标签:陈庆之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七十八)陈庆之名帅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在有关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网文里,有两个人被后人追捧为了“战神”——一个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冉魏武悼天王冉闵;另一个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梁朝永兴侯陈庆之。有关于冉闵,我们已经论证过,他的“民族英雄”的光环是有一定值得商榷之处的;而陈庆之其人

  •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文弱书生”陈庆之

    历史人物编辑:瑶芦冉标签:陈庆之

    陈庆之,字子云,南北朝时期的一代名将。他为人忠厚,做事公正,不以出身论英雄,备受后人敬仰。而他的这一身傲骨,在后人看来,也是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纵观他的一生,他一生都在为了理想而奋斗。陈庆之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是南朝宋国的一名文官,而母亲则是当地有名的大家闺秀。受家庭环境影响的陈庆之从小就受到了良好

  • 陈庆之:一介书生,如何走向一代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扇新说史标签:陈庆之

    书生成将军的事迹在古代挺多的,三国的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明朝的袁崇焕让后金的努尔哈赤无法踏进山海关一步。那么文武双全真的很容易吗?文官的身体素质从一开始就输了。而且一开始也没有军事经验,所以大多数情况弃武从文,和弃文从武的人都很少。今天要讲的是一个真正文武双全的将军,他总是身穿白袍,又被人称为"白袍

  • 千军万马避白袍——南朝第一名将陈庆之

    历史人物编辑:王涛爱历史标签:陈庆之

    陈庆之,字子云。从幼年的时候就跟随梁武帝。为人宽厚,忠心事主。陈庆之在涡阳一战中以少胜多,连胜十三阵,攻取北魏十三城,一时之间是大名垂宇宙。梁武帝加封为彪勇将军。让陈庆之领兵七千护送北魏宗室元灏北返,但北魏根本没有把这件事当回事,但意料不到的是陈庆之突然攻克荥城,北魏主将丘大千领兵七万对抗陈庆之七千

  • 名震南朝第一将-陈庆之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故事天地标签:陈庆之

    历史上总有些天才会横空出世,以过人的才华,震撼世人要求的功绩改变这个世界的局势,让大家目瞪口呆而又崇拜他,就好像,他们生来就该如此优秀,汉朝时候的霍去病就是这样,以其过人的才华打到漠北无王庭之后,就突然离开了人世。当然,历史的长河不会只有这样一位名将,多年后,在南朝的梁武帝时期也涌现出了这样一位名将

  • 大器晚成的军神陈庆之,率七千人击败几十万敌军,胜利秘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陈庆之

    主席熟读史书,对历史上帝王将相和荣辱兴衰都有非常独到的见解,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主席非常喜爱的将领。这个人生逢乱世,虽然身体孱弱到无法拉开弓弩,不擅长骑马射箭,但这些却没妨碍他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奇才,这个人便是南北朝时代的战神陈庆之。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战神”美誉的军事家不胜枚举,孙武、白起、项羽、

  • 两朝风云副将劝陈庆之杀元顥占据洛阳,陈庆之为何拒绝?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陈庆之

    南北朝时代是战乱频出时代,这个时代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战役和英雄人物。南梁名将陈庆之北伐北魏的战役便是其中之一,此战以少胜多,打得酣畅伶俐,被前辈称赞为“千载之下,令人向往”。陈庆之也因此战成为南梁第一名将,甚至被称为南北朝第一奇将。此战中他率领仅仅七千的南梁军队北伐北魏,先后经历四十七战,平定三十二

  • 北魏六镇起义是怎么回事?扫平六镇起义的尔朱荣又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吕晶晶标签:尔朱荣

    刀能割破肌腱筋肉,让锋刃直接触骨,实际伤害远大于铁棍。故而挨一刀后,很少有人还能继续再战,因为,他的力气会随着目睹自己身体的血如涌泉而流逝。这事,没挨过刀的人,是理解不了的。若遇铁铠坚甲防护之敌,刀砍不入。那么棍、锤等砸击武器的威力,又胜于刀锋。而古代军队,还真的有一个全军弃刀矛不用、人人手执一根大

  • 头铁“傀儡”孝庄帝VS权臣尔朱荣,皇帝终于硬气一次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半仙儿标签:尔朱荣

    书接上回魏宣武帝废除“子贵母死”的旧例,然而却酿出了更大的祸乱,子被母杀,百官集体被屠杀,尽出一些荒唐之事。权倾朝野,再现“傀儡”皇帝上篇“河阴之变”尔朱荣掌权,与之一起谋事的孝庄帝元子攸结果并不如他之意,自己反倒成了傀儡,政令皆由权臣尔朱荣所出。为什么尔朱荣权利如此之大呢?仅仅是因为拥立元子攸登上

  • 邺城之战:尔朱荣率7000人击败数十万敌军,葛荣只是个“暴发户”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尔朱荣

    在南北朝时期,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名场面。一个领头者浩浩荡荡地率领着上百万的大军,却被对方仅仅只有7000人的团队,妥妥的撂倒。这简直是书写了活生生的兵败如山倒,其实这件事情的两个主角分别就是尔朱荣和葛荣。在孝文帝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之后,北魏在发展的过程中,重心都已经从黄河以北的地区逐渐转移到黄河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