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北朝唯一的平民皇帝刘裕

南北朝唯一的平民皇帝刘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海晓舟 访问量:1298 更新时间:2024/1/27 1:57:06

都说中国的历史上只有两个平民出身的皇帝,一个刘邦,一个朱元璋。其实还应该有一个就是刘裕,只不过刘裕没有统一华夏而已。所以才没有提他。刘裕和朱元璋十分相像。都是社会最底层出身,他们残忍,宽厚,恶毒,仁慈。各种难以融合的性格在他们的身上完全体现出来。但就个人能力,军事才华,治理国家,驾驭百官,刘裕比起朱元璋还是差的不少。

平定后秦以后,在后秦宏大的皇宫里,刘裕对王镇恶说,平定天下使吾得王霸之业者,唯卿尔。王镇恶虽然是王猛之孙,刘裕麾下第一名将,但性格处事与檀道济截然不同,王镇恶爱财如命,冲进后秦府库大肆掠夺金银,刘裕对此也不计较。官员贪财说明胸无大志,容易掌控。

刘裕在长安经营一段时间以后,怕东晋朝廷有异动,率军北返,在返回建康之前,刘裕让次子刘义真为安西将军统领雍,梁,秦诸军事。王修为长史辅佐儿子,王镇恶为司马,领冯翊太守。沈田子,毛德祖为中兵参军。沈田子领始平太守,毛德祖为秦州刺史,傅弘之为雍州治中从事史,如此安排军政大事不过是让这些高官勇将辅佐自已的儿子,一个十二岁的小娃娃。这些将领在刘裕在长安的时候,还能彼此合作,谨守本分。刘裕一走,各种矛盾就爆发了,尤其是王镇恶虽说是名门之后,但却性格粗鄙,而且王镇恶为人嘴不好,天天胡说八道。众人尤其厌之。刘裕返回建康的时候,暗中嘱咐沈田子和傅弘之,王镇恶老家是关中的,人望颇高。你们要多加注意。(意思是监督王镇恶别造反)切勿使王镇恶成为钟会第二。

一直垂涎关中的大夏王赫连勃勃得知刘裕东归,只是一个12岁的小娃娃守长安,精神头也来了,积极筹备准备趁此机会攻取关中,待刘裕真的走了以后,立即让自己的儿子赫连贵为先锋带兵两万直取长安,小儿子赫连昌攻取潼关,王买德为抚军右史屯兵青尼,。自己带领主力部队为总后援。,气势汹汹杀奔关中。

由于东晋攻占后秦时间不长,赫连贵所到之处降者无数,东晋龙襄将军始平太守沈田子率兵迎敌,被杀的大败,退兵刘回堡驻守待援。求救信报道长安以后,王镇恶对于沈田子怯敌十分不满,对实际掌控关中的长史王修说:现在如此畏敌,大事何可得济。沈田子对于王镇恶不向着自已讲话十分不满,心中之愤恨可想而知,虽然不满。但二人却又不得不合兵出长安迎战大夏军,沈田子为除掉王镇恶,在自己的大营埋伏亲兵,然后请王镇恶来此议事,王镇恶设立有丝毫防范,刚刚走进大营,就被沈田子的亲信沈敬仁一刀斩杀。但沈田子冒用刘裕的名义,以王镇恶要谋反的才奉命诛杀。随后立即派人把王镇恶兄弟七人全部杀掉。沈田子如此过份,也引发其他将领的不满,他的死期也不远了。傅弘之得知此事以后,大惊失色,如此窝里反实在太过分了,立即派人告诉在长安的最高领导12岁的刘义真和监护人王修。

而沈田子还真不怕刘裕来处罚他,一是他知道刘裕也反感王镇恶,再就是现在属于战争期间,刘裕需要自己卖命,王修得到禀报以后,立即让长安戒严。沈田子带兵十几个人来到长安报告自己为何要啥杀王镇恶满门的原因:王镇恶要谋反。我替主上分忧。王修见沈田子带的人不多让其进城,沈田子一进城,立即被王修锁拿。斥责沈田子无故宰杀国家柱石,罪不可赦。一声令下,沈田子身首异处。大夏军还没走,自已家里却死了两员主将。

这时侯,只有傅宏之一个主将了,但总算不错,先后在池阳,寡妇渡击败夏军,长安转危为安。远在建康的刘裕得知王修窝里反的报告以后,也是吃惊非小,刘裕立即以朝廷的名义宣布,沈田子突发狂症,残害忠良。罪无可赦。刘裕登基以后追封王镇恶为壮侯。王镇恶十三岁的时候随家人避难于一个叫李方的人家。李方当得知王镇恶是王猛的孙子时,立即言道:你是名门之后,日后必为万户侯。你以后发达让我当本地县令就行,二十年以后,王镇恶攻取洛阳,立即前往李方家,看见李方之母,跪倒磕头。授予李方县令。如此人物死于自己人之手,实属遗憾。王镇恶死的时候不过是46岁。

刘义真12岁,正式爱玩的时候,王修作为长史多次规劝,刘义真气不过,派人把王修给杀了,王修这一死,长安算是乱套了,军队无人掌控,到处惹事生非,地方部队投降大夏赫连勃勃的不少。刘裕看到傅弘之的禀报以后,立即把宝贝儿子召回,另外派遣右司马朱灵石总督关中诸军事,做镇长安,又派人去关中平息各地驻军。郝连勃勃得知以后,立即派兵追杀刘义真。而刘义真一天天走得很慢,完全当旅游。左右一再催促,刘义真不听。这时候郝连勃勃大军已经杀到了,傅弘之,毛修之都被活捉,傅弘之不屈而死,毛修之投降,乱军之中,刘义真小孩目标小,躲在树木丛中被中护军段宏发现,两个人骑上马狂奔而逃得以活命。

郝连勃勃此时立即回兵攻取长安,把十几万晋军的人头推积一处,表彰自己的功勋。长安守将朱灵石败退之际把长安的皇宫给烧了。自己带着残兵败将退守潼关。刘裕得知报告以后震骇不已,他首先想的是自己的儿子,而不是为国捐躯的将士,刘裕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领兵杀敌的大神了,私心太重,没有了当年的智勇了,从此以后,南朝四国宋齐梁陈没有一个再次攻取长安。而刘裕得知爱子安全返回建康以后,大喜过望,待段宏甚厚。刘裕现在马上就六十了,加紧篡位步伐,派人毒死傻子皇帝司马德宗。可以说,自刘裕秉政以后,高门大户,豪门士族是一辈不如一辈。而且自身随时都会被抄家灭族。寒族与平民逐步登上历史舞台。

刘裕毒死安帝司马德德宗以以后,立司马德文为皇帝,史称恭帝。恭帝登基以后,恭帝加封刘裕为宋王,但宋王刘裕假惺惺的上表退休。中书令傅亮脑瓜灵活,明白咋回事,知道刘裕要当皇帝了。立即安排皇帝禅让,天命在宋的把戏。公元421年六月,东晋皇帝司马德文禅让于刘裕。至此东晋立国103年,经十帝而亡国。。刘裕建康南郊祭天而登基。国号宋,改元永初。刘裕就是宋高祖武皇帝。

司马德文禅让以后。认为自己会是第二个汉献帝,蜀汉后主刘禅,北魏的末帝曹焕。交除皇帝位,安度晚年。但现实很残酷,仅仅一年以后,刘裕派人要毒死司马德文,司马德文漠然道:自杀不可转世为人,几个杀手用棉被把司马德文活活闷死,时年36岁,从此以后,刘裕开始了一个最恶劣的先例,历朝末帝再无善终者。有样学样,齐国灭宋的时候,刘裕的子孙也被毒杀。一报还一报。而且还有刘裕后世子孙的那句名言:"来世投胎生生世世不生帝王家"。

刘裕自所以杀前朝皇帝,首先是不自信,寒门出身他和朱元璋一样,强烈的自卑感,和不安稳全感,使得刘裕想把一切危险消灭在萌芽中。而曹丕,司马炎,包括短期登基的恒玄,以及谢安,王敦都是贵族出身,良好的教育和和高贵的气质。使得他们不愿也不想,更不懈于这样去做。教育和出身的不同才使得处理方式的不同。南北朝第一朝宋正式拉开帷幕。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标签: 刘裕

更多文章

  • 刘裕机智退敌的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刘裕

    南北朝时期的国家非常多,是有十六国估计能说全这十六国的人不多,当时南方是有东晋,晋安帝时期是刘裕掌控了朝政大权,刘裕出身并不好,只是一个小军官,是没有什么地位的,不过他的能力很强啊,硬是爬上来了,爬上来之后那肯定就要树立威望啊,不然别人对他不服气,所以刘裕就决定北伐来树立威望,当时刘裕首先要打的就是

  • 刘裕:最硬核皇帝与他的绕指柔

    历史人物编辑:呼延犇史标签:刘裕

    作者:扬灵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寄奴谈笑取秦燕,愚智皆知晋鼎迁。独为桃源人作传,固应不仕义熙年。——陆游“气吞万里如虎”、“谈笑取秦燕”,光从诗中的只字片言就能想象到一个豪迈英雄辉煌的一生。少时读辛弃疾和陆游这两首诗词时,就在想能让南宋两位大文豪

  • 为积弊已久的东晋注入一剂强心针,“盗国者”刘裕的艰辛复兴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邓海春标签:刘裕

    刘裕,一手终结东晋政权的北府军义士;篡夺司马氏百年江山的汉高祖刘邦之弟楚王刘交之后。背负“盗国者”之名,刘裕建立的刘宋一平南方,光复洛阳、长安两都,与北魏划黄河为界,“气吞万里如虎”;同有谋逆之心,刘裕武过曹丕,志高司马炎。可惜最终输天半子,刘裕倒在北伐前期,华夏大地的统一也再度遥遥无期。一、从戎讨

  • 刘裕如何一步步掌控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姜权标签:刘裕

    南北朝时期,各个地方割据,局势混乱。刘裕作为一个有野心的人物,看准了荆州的重要性,开始了自己的争夺之路。第一步:平定桂阳刘裕在荆州的争夺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桂阳。桂阳是当时荆州的一处重要基地,是一个政治、军事、经济都十分发达的地方。为了能够顺利掌控荆州,刘裕必须先将桂阳平定。刘裕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

  • 此人是刘裕最好的朋友,如果没有去世,或许刘裕可以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不敢飞得太远标签:刘裕

    南北朝时出现了一个非常出色的军事家,他就是刘裕;此人是南朝宋的建国君王,他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也可以说是战友刘穆之。他们两个人同时起兵,一起进行北伐,彼此都是对方最信任的人。刘穆之掌握着军队的多种军务,当刘裕在前方作战时,他是刘裕强大的后盾,管理着后方的各种事情,还要给刘裕出各种作战策略,两个人配

  • 刘裕临死前托孤,为何4位托孤大臣在皇帝死后还是把幼主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刘裕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提到的“寄奴”就是南朝刘宋武帝刘裕。刘裕从一个卖草鞋为生的贫民逆袭成为刘宋的开国君主,一生堪称传奇。刘裕在东晋时期平定内乱,统一南方;对外收复失地,拓展疆域。在其称帝后止戈息战,重视

  • 刘裕已经掌握大权,却还是灭了司马懿后人满门,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震旦说标签:刘裕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如果说哪个朝代最让人感到无语和厌恶,司马家建立的晋朝一定位列三甲。从司马懿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得曹魏大权到东晋最后一位皇帝司马德文被杀,一共经历了将近200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中原大地硝烟弥漫,战火不断,朝廷内部由世族把持,腐败不堪,外族入侵,生灵涂炭,惨不忍睹。东晋时期,北府军

  • 西晋初立:有人谓司马篡魏,后嗣亦为刘裕篡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刘裕

    西晋初立:有人谓司马篡魏,后嗣亦为刘裕篡华夷混杂,宇宙腥膻,这是我国历史上,向称为可悲可痛的乱世。其实,华人非特别名贵,夷人非特别鄙贱,如果元首清明,统御有方,再经文武将相,及州郡牧守,个个是贤能廉察,称职无惭,就是把世界万国联合拢来,凑成一个空前绝后的大邦,也不一定就是难事,且好变做一大同盛治了。

  • 气吞万里如虎-大器晚成的刘裕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刘裕

    刘裕是谁?相信不熟悉中国历史的国人都不一定知道。但此人的的确确是一代雄主,辛弃疾曾有诗云:“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说的就是他。刘裕在东晋末年,以平民之身从军,平定叛乱,剪灭群雄,最终建立了刘宋王朝,是为南北朝时期南朝疆域最大的政权。只可惜天不假年,如果刘裕能够多活几年,收复北方失地应该不是

  • 两朝风云刘裕攻陷长安后得而复失,刘义真是其中罪魁祸首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驿站哦标签:刘裕

    刘裕率领大军攻占关中长安,平灭后秦,是东晋建立以来北伐最大的成果。在刘裕之前东晋朝廷的掌权者有过屡次北伐的经历,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他们不要说占领长安这种政治上极具象征的大城,即便是将军队开到旧都洛阳附近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的。可以说刘裕占领长安是他此生最为巅峰的时刻,也是南朝军事上对北朝最具战略优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