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孔融从4岁让梨的小圣人,到长大以后变成了杀兄弑母大恶人?

孔融从4岁让梨的小圣人,到长大以后变成了杀兄弑母大恶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宋丹丹 访问量:4664 更新时间:2024/1/16 19:51:26

孔融从4岁让梨的小圣人,到长大以后变成了杀兄弑母大恶人?实在不得不说,这又是一个先造神再灭神的大笑话

“融四岁,能让梨”这六个字让孔融成了我们这一代人最早认识的历史人物之二,另一个,只能是砸缸的司马光

我们先来看一下孔融让梨的哥,孔褒,后汉书《孔融列传》里面说到,在党锢之祸中,一个叫张俭的党人遭到通缉,到处都在抓捕他,张简是哥哥孔褒的好友,就逃到了孔家,恰好这时候孔褒不在,孔融就收留了这名义士,后来事发张检逃走,孔融孔褒两兄弟被逮捕下狱

然后令人惊奇的一幕出现了,面对审讯的时候,孔融说人是我收留的,与哥哥无关,孔褒说这是我朋友与弟弟无关,孔融的母亲这时候又说我是大人,家里管事之人,罪责在我,3个人抢着认罚,史称一门争死,最终孔褒被定罪,这明明兄友弟恭,却成了孔融杀兄的证据,略微荒谬,此事之后,孔融没能救下哥哥,但是他友爱兄长、凛然争死的事迹却流传了下来

加之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顶着这层身份,早年又因孝闻名,口才好,文章妙,在当时已为名满天下的名士,所以很多人例如董卓袁绍曹操前后都曾拉拢孔融,虽然最后孔融死于曹操之手,但是这中间也有太多不得不说的事。

孔融职业生涯其实并不短,但是时局混乱,为人过于刚正又一心忠于汉室,仕途并不能说顺利,总的来说,他是一心忠于汉室,184年,何进任大将军的时候就要拜孔融为御史,孔融因为和上司不和,干脆托病归家。之后被任为虎贲中郎将,相当于现在的中央警备团团长了,但当时董卓总揽朝政,想要废掉汉少帝,孔融非常不满,与董卓争辩中也经常说些想要“拨乱反正”的话,董卓怀恨在心,最后把孔融调去北海国做国相,这个调任肯定是不安好心,虽是国相,但是当时的北海国是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地方,以至孔融后来被黄巾军所围,还是刘备发兵为他解了围。

孔融在北海的六年时间,兴办学校,安抚百姓,重用本地名士,颇有治绩,孔北海的名号也也是此时喊出来的,他被黄巾军所围,向刘备求救之时,刘备还惊呼“孔北海乃复知天下有刘备邪”

孔融身为孔子后人,名列“建安七子”之列,名声成就大多在于他“文”的一面,于武,确实有点拿不出手了,建安元年(196年),袁绍的儿子袁谭率军攻打北海,打了半年,已经短兵相接了,孔融还在“谈笑自若,隐几读书”,最后北海沦陷,他才出逃山东,但是妻儿都被袁谭所掳。当然,此刻山东不是现在的山东,而是太行山以东。

同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迁都许昌,征召孔融进朝为官,刚开始是将作大匠,掌管宫室修建,后面升任少府,管理皇室私财和生活事务,并不算什么非常重要的职位。但是他孔子后人的身份,汉室忠臣的代表,曹操还是要给上几分薄面。

只是,献帝迁都标志着汉鼎已经移于曹家了,而孔融入朝,仍抱着兴旺汉室的目的。孔融与曹操之间的政治矛盾也是不可避免了。

孔融初入许时,还曾作《六言诗》三首赞誉曹操接驾救难,是个好人。很快,随着曹汉之间的矛盾加剧,孔融“见操雄诈渐着,数不能堪”,便各种写文嘲讽曹操,“多侮慢之辞”。比如,写《嘲曹公为子纳甄氏书》,嘲讽曹操攻破邺城,为儿子曹丕纳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甄宓

最终,孔曹之间的矛盾发展到白热化。因为孔融的某些言论和忠心汉室的态度,兼之孔融在士人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海内英俊皆信服之”,这样使曹操感到孔融对他的“大业”产生了威胁。

建安十三年的八月(208年9月),河南许昌刑场上日照当头。孔融对他的三大罪行宣读似听非听,自言自语:“馋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这一年,孔融55岁

这一年,曹操自为丞相,攻下荆州

这一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胜而归

这一年,刘备又占领了荆州八郡中的江南四郡

历史的长河还在不断地流动,末朝的故事在其他人身上继续讲述,年少成名的孔融,他的人生就到此结束。

孔融这样的一批汉末士族,只通文教不谙军政,忠心但时逢末朝,实在没有乱世救国之能,《后汉书》评论是“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讫无成功”,如果身在盛世,以孔融的身份才识,应该是能有更大的抱负,而不是仅仅以四岁让梨一事,出现但只出现在后世小学生的课本中。

标签: 孔融

更多文章

  • 孔融让梨!勇士惜败掘金再抬快船,水花三分30中7,穆雷大帽绝杀

    历史人物编辑:匠说NBA标签:孔融

    NBA常规赛收官在即,西部大变天,多队提前挑对手,上演孔融让梨的戏码。在先前结束的一场西部卡位战中,勇士110-112惜败掘金,再次将快船抬升至西部第五,卢指导暗自叫苦。诸葛马龙本场继续轮休约基奇,开场勇士主打传切配合在内线连续拿分,掘金依靠戈登突破造杀伤追分,勇士打得顺风顺水首节取得10分优势。次

  • 孔融得罪曹操即将被处死,恳求饶儿女一命,儿子一句话流传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孔融

    公元208年9月,孔融因“诽谤朝廷”等罪将被处死。行刑前,他哀求曹操:“一切罪过由我承担,请放过我一双七八岁的儿女吧!”曹操嘲讽道:“晚了,斩草除根,全家诛灭!”孔融让梨的故事被写进小学课本,于是很多人都能说两句:“融四岁,能让梨……”可是孔融凄惨的人生结局,知晓的人反而不多。孔融是孔子的20世孙,

  • 为什么老师不讲孔融让梨的后传,孔融长大成人之后到底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孔融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三字经》对孔融让梨的故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我们的幼儿园和小学课本上,也有关于孔融让梨的详细记载。可以说孔融让梨的典故,让孔融获得了极大地荣誉,使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然而大部分人除了知道孔融让梨的典故外,却都不了解孔融成年后的所作所为,接下来笔者就来给大家讲述一

  • 曹操杀孔融其实是一场政治阴谋,是要在肉体上和精神上摧毁孔融

    历史人物编辑:船长趣谈标签:孔融

    东汉末年,曹操掌握大权,而名士孔融却不畏权势,常常和曹操争论,暗讽曹魏一家,很多人认为曹操杀孔融是因为对孔融的明朝暗讽忍无可忍,但是不知道大家注没注意曹操最后诛杀孔融的罪名却是“不孝”、“道德污点”,曹操为什么会如此安排呢?“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是就是如此道德高尚的人最后却被曹操以“道德污

  • 曹操想杀孔融,孔融苦苦乞求放过孩子,孩子说出一句话成千古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柠重标签:孔融

    曹操想杀孔融,孔融苦苦乞求放过孩子,孩子说出一句话成千古名言在历朝历代,孔子的后代都是被供起来对待的,毕竟,圣人之后,就算品德能力上没有什么超人之处,也不能过分冷落了。可在孔融这一代,孔家这只后裔被曹操彻底诛灭,在得知必死后,孔融为了后代也曾苦苦哀求放过孩子,可其子却口出一言成了千古名言,也为自己带

  • “孔融让梨”在美国爆红,被美国人另类解读:孔融这是在作秀

    历史人物编辑:甲午敲钟人标签:孔融

    “孔融让梨”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德育典故,通过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的传播,教育孩子从小就要懂得谦虚礼让。然而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表示:“虚假的谦让一出现,真正的谦让就及时消亡”,当这个中国的美德故事流传到美国,那里的人们就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反面解读。“孔融让梨”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孔融让梨”的故事来

  • 《孔融让梨》在美国成反面典型,孔融被认为是在秀,大家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姜紫琪标签:孔融

    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的美称,历经千年的历史积淀,留下了无数珍贵的传统文化,如唐诗、宋词等。与此同时,古人也为我们留下了不少以此为鉴的榜样故事,诸葛亮的“鞠躬尽瘁”,王祥的“卧冰求鲤”以及孔融的“让梨”。哪怕是现在,也有不少儿童读本将这些故事选作精品读物,让孩子们学习古人的精神和智慧。比如“孔融让梨”的故

  • 曹操下令灭孔融九族,孔融9岁小伙说了8个字,后变成千古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孔融

    曹操和孔融不得都是历史名人,从二人的身份就明白,他们二人根本不会是同一路人,因为曹操我们都知道,乱世枭雄。我们先来看看一号选手,曹操。出生不高,甚至一度成为东汉末年哪些自诩贵族的人看不起,但是凭借自己的出色才能,以及识人用人的能力和对军事的把控,一步一步建立三国时期最强大的魏。我们再来看看二号选手,

  • 孔融,成也孝道,败也孝道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孔融

    孔融是谁?大家知道的最清楚的一件事情莫过于他的一个历史典故,那就是“孔融让梨”。正是因为这一典故,使得孔融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好孩子,因此,孔融也成为了中国很多家庭长辈们教育小辈们尊老爱幼的一个好例子。孔融,字文举,他是东汉时期山东的曲阜人,一看到山东曲阜这四个字,大家可能就联想到了我们的圣贤孔子,

  • 由孔融之死窥汉末政治,原来曹操杀孔融,背后还有这么一层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孔融

    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位杰出的人物,孔子的二十世孙,身为建安七子之一,在文学上面有着极其显著的成就。这样一位名士,他被曹操杀死的原因,可并不是史书上说的那么简单。袁绍欲除,曹公不允《三国志·魏书》中有记载:袁绍宿与故太尉杨彪、大长秋梁绍、少府孔融有隙,欲使公以他过诛之。袁绍与孔融之间不合,曾经想要让曹操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