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孔融让的梨,吃了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孔融让的梨,吃了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波和栗子 访问量:2663 更新时间:2024/2/15 0:34:44

古有孔融让梨,今有烟雨写梨。大家好,今天又给大家科普一种水果——梨子。

科普之前,先说孔融让梨。古道“融四岁,能让梨”,大概的意思,就是孔融在四岁的时候,已经学会了“公序良俗”,把大的梨子让给哥哥吃。延伸出来的教育意义就是普通生活中,我们应该懂得遵守公序良俗,遵循道德,学会谦让。

但是也流传着一些另类的解读,就是如果孔融不把大的梨子让给年长的人,就可能会挨打。至于具体是什么意思,看官也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细节,细细思考一番,必有一番趣味!

好了,话回正文。梨子,是生活中很见的水果,而且某些北方地区,还会做成“冻梨”吃。梨子也是一个很亲民的水果,每家每户的都能吃得起,但是,梨子相关的信息,却有不少人存在疑惑,哪些人群不能吃啊?吃了有什么营养啊?又有什么做法啊?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

产地:

国际惯例,先说产地。在我国,仅次于果子的常量,全国都能看到种植梨子的地方,但是,能产出又大,又好的梨子,却仅仅只有少数地区。因为梨子对环境要就比较严格(喜温,喜光,需水,土质要求疏松),同时也有一定的栽培技术要求。而地理位置上来说,河北,辽宁,安徽,山东四省,是我国盛产梨子的地方。从数据上说,全国六成以上的梨子,都产出这些地方。

种类:

梨子的种类,也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香水梨,水晶梨,鸭梨,雪花梨,圆黄梨,红梨,酥梨,大黄梨等等,上述就是比较常见的梨子,品种其实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细数了。

营养:

梨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C),还有很多钙,磷元素,有机酸也比较多,水分那是非常丰富,一口下去,满口爆汁,清爽可口,清香宜人。炎炎日,吃上一个梨子,可以减轻疲劳,保护血管,增加食欲,保护肝脏,好了,听到有这么多好的功效,是不是马上想吃上一个梨子?先别激动,因为有些人群也是不能吃或者要少吃的。

我能吃吗?:

好了,又到了“我能吃吗”的环节了。首先,对于梨子的特性,以下人群是不适宜多吃或者是不吃为妙:

(一)糖尿病患者少吃或者不能吃。因为梨子中,含有丰富的糖分,多吃会增加患者的血糖水平。

(二)肠胃功能较差的人少吃或者不能吃。中医的角度看,梨子比较凉,食用会影响肠道不适。

还有,对梨子过敏的人,也不能吃。

煮法:

相对于果子,梨子有清润的功效。所以,第一道菜就想到了冰糖炖雪梨:

(一)冰糖炖雪梨。糖,梨子(去皮较好)若干,放进去炖的容器,小火慢炖一小时左右,即可食用。

(二)雪梨银耳糖水。这是一道甜品,做法很家常,冰糖,银耳,雪梨即可。

梨子由于其水分充足,口干软脆,都是适合做甜品或者是炖汤的。炒菜的话一般较少。

最后:

我是烟雨,每天分享一些生活小知识。

如果你觉得小哥不错,点个小红心支持一下吧!

标签: 孔融

更多文章

  • 曹操将孔融夷灭三族,为何后来还会有“衍圣公”?

    历史人物编辑:妙笔历史标签:孔融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枭雄之一,不可否认的是,曹操建立曹魏之后,成为了三国实力最强的诸侯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三国最强的诸侯国,原因就是曹操唯才是举。在这样的情况下,曹魏走向了强大。曹操吸引了众多人才,包括荀彧、郭嘉等等。在曹魏所有的人才中,有一人肯定是不得不说的,他就是孔融。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的七世

  • 如果你是曹操,你也会这样杀了孔融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孔融

    在汉末三国历史上孔融是个名气很大的人物,他是鲁国人,孔子的二十世孙,他的父亲叫孔宙,当过泰山郡都尉,孔融小的时候就有与众不同的天赋,“孔融让梨”的典故家喻户晓。这个故事最早见于《世说新语笺疏》所引融别传:“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头顶“孔子后人”的光环,加上

  • 世界上最讽刺的事情:年仅四岁就能让梨的孔融,最后却死于不孝

    历史人物编辑:寂寞火炉标签:孔融

    估计大家和我一样都很不相信,曾经那个四岁就会让梨的孔融,最后却是因为不孝而死,简直太讽刺了。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子孙,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的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年仅四岁就知道长幼尊卑,懂得谦让这个礼仪的一个乖孩子。成为了当时聪明、道德的代表。但是,成年后的孔融并没有小时候的那样乖巧懂事

  • 孔融让梨,究竟是注水鸡汤,还是童趣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安全教育漫谈标签:孔融

    文/猴妈孔融让梨,对大家而言,是一则耳熟能详的故事。妈妈们听着这则故事长大,然后再讲给宝宝听。老故事听多了,总会有一些新的解读。一些暗黑系的解读比如孔融是心机boy,让梨是为了避免被哥哥们揍……当然这些时髦解读,博人一笑,并无多大实际意义。仔细推敲,孔融让梨其实是古代大家族中的一则小故事,当年的大人

  • 为什么有的人不喜欢别人指出孔融的缺点?

    历史人物编辑:小忠娱评人标签:孔融

    为什么说到孔融的问题会引起很多人士的强烈反对孔融是三国时期的名士,当然名气很大,但是每每与曹操唱反调,后来被曹操给杀掉了。他的很多故事在历史资料里都有记载的。这些年,有很多人直言不讳地指出孔融的缺点与不足。但是,这些无疑引发了孔融家乡人的不满。认为是给孔融抹黑了。当然还与其他的群体,也表达了极其强烈

  • 唯才是举的曹操,为何要杀掉孔融?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孔融

    提到孔融的名字,简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我们立马就会想起两个字:让梨。除此以外,可能还有一个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白面书生形象。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可以从《世说新语笺疏》中找到。这里就讲讲另一件奇事吧。孔融十岁时随父亲到了京城洛阳。当时,名士李膺在洛阳任职,孔融登门拜访,门人看他是个小孩不让他进去。他

  • 建安七子之首是王粲,还是孔融?

    历史人物编辑:胡轻松标签:孔融

    首先,王粲绝对不是建安七子之首,笔者也不知道这个评价是从何而来。历史上的建安七子分别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史书原文出自魏文帝曹丕所著《典论》。《典论》:今之文人,鲁国孔融、广陵陈琳、山阳王粲、北海徐幹、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东平刘桢,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骐

  • 孔融从被人夸赞到遭人唾弃,一生荣辱与共

    历史人物编辑:潘华毅标签:孔融

    东汉末年文学家孔融,四岁让梨,名扬天下,晚年却发表言论‘父母不算亲人,子女不必报恩’,后在家喝酒招来灭门祸事。孔融,鲁国人,从小聪明好学,谦卑礼让,也是“圣人”孔子的世孙。《三字经》中也有赞扬他的“融四岁,能让梨”,没想到十岁时,却显现出惊人的言行。十岁那年,孔融与父亲一同来到洛阳,听闻太守李元礼是

  • 孔融被曹操杀死后为什么还有衍圣公家族传世?

    历史人物编辑:方轩标签:孔融

    在三国时代,曹操本来是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后来,北方割据,曹操通过秩序武力战争逐渐地统一了北方,而他的父亲却再回到他都城的时候,意外的被孔融手下杀死。曹操因为孔融的不正当行为以及反抗朝廷统治,最后将它除以诛杀三族的极型,可孔融的三族都已经没了,为什么到后世的朝代还是有人供奉衍圣公的传人了。曹操为了维护

  • 曹操杀孔融,为何选择在赤壁之战前?

    历史人物编辑:袁军标签:孔融

    孔融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孔融让梨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小时候孔融就天下知名,是有名的神童。长大后孔融名声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士人的领袖,孔融心怀汉室,始终把自己当作汉朝官员,所以和曹操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六月,曹操杀死孔融,七月曹操挥师南征刘表,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