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论功行赏,为什么刘邦只给张良“留侯”。张良满意这个封赏吗?

论功行赏,为什么刘邦只给张良“留侯”。张良满意这个封赏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生活给予 访问量:4200 更新时间:2024/1/22 5:49:01

毫无疑问,张良不仅仅对这个封号无比满意,甚至还认为这个封号就好,不然就过分了。

我们来看《史记-留侯世家》里面,有关刘邦给张良封赏的记载: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原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汉高祖六年,刘邦正式封赏和自己一起打江山的哥们儿们。其中第一是萧何,第二是曹参。张良的次序虽然没有明确,但是从他在《史记》中的排位(排在萧何、曹参之后,陈平周勃之前),他应当是第三。

而在赐食邑的时候,张良就更多了——名列第二的曹参,刘邦也只给了他一万零六百三十户而已,而张良则是三万户,并且是“自择”(自己挑),足可见刘邦对张良的重视和青睐。

也许有人会说,怎么只给张良封侯呢?为啥不封个公爵或者王爵?这就要从汉初的政治格局说起了。汉初不是没有异姓王,但是那些基本都是自己早就自成一军的诸侯(包括韩信),和刘邦的关系与其说是君臣更不如说是合作伙伴。而刘邦称帝以后的主要工作,就是剪除这些异姓王。

如果刘邦把张良封了王,那我想张良恐怕不但笑不出来,还要跪在地上诚惶诚恐,请求皇帝宽恕了吧?

您对张良封侯还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吗?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互动。

标签: 张良

更多文章

  • 刘邦为什么会对张良言听计从,张良何德何能?

    历史人物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张良

    《周易》里面有句话说得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这都是啥意思啊?意思就是,刘邦和张良这两大忽悠碰到一块儿了。没有最能忽悠,只有更能忽悠。刘邦为什么对张良言听计从?你能忽悠,我也能忽悠,咱俩儿加一块儿,是不是就更能忽悠了啊?张良起先只是个单干户,身边也就一个大力士。

  • 与刘邦同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卢绾,在汉朝危难之际选择造反,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云夕客标签:卢绾

    同日生、相伴长大的挚友要说秦末天下谁和刘邦关系最好,是绝对的死党,非卢绾莫属。卢绾和刘邦同是沛县丰邑人,还是同一里的邻居。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放在卢绾一家和刘邦一家是再恰当不过的。卢绾的父亲和刘邦的父亲关系非常要好,等到两人的妻子生刘邦和卢绾的时候,又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刘邦和卢绾一同长大成年,也是

  • 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卢绾和刘邦为何最终掀翻了友谊的小船?利大难久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烟伯标签:卢绾

    有一种哥们感情叫刘邦和卢绾之间的交情,这两人的交情好到什么地步呢?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咱别看历史上刘邦从丰沛地区带了一大票老兄弟出来打江山,为了笼络人心,平时跟谁都称兄道弟的,但其实在刘邦心目之中,真正能被他视为手足的却只有卢绾一人,也就是说,真正能让刘邦把哥们感情走心的外姓人其实只有卢绾一人。

  • 卢绾和刘邦穿一条裤子长大,为啥最后也反了?吕雉脱不开干系

    历史人物编辑:汪家兵标签:卢绾

    刘邦和卢绾的家在同一条巷子中,两人的父亲是关系亲密的朋友,刘邦与卢绾又恰巧是在同一天出生的。既是世交又是邻居,还生在同年同月同日,这两人似乎是注定要成为兄弟的。到了读书年纪后,两人在同一间私塾上学,有了朝夕共处的机会,才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卢绾一直都是以小弟的身份跟在刘邦身后的,《史记》记载,刘邦身

  • 本没有背叛刘邦的燕王卢绾,为何在刘邦死后却选择了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刘规说娱乐标签:卢绾

    说到卢绾,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他与刘邦是同乡,甚至是在同一天出生的。他们小时候一起玩耍,长大一点后“俱学书,又相爱也。”后来卢绾跟随刘邦起兵,虽然没有立下什么战功,还是被厚待,他被允许随意出入刘邦的居所,这是连萧何都无法做到的。汉高祖五年,他被封为燕王,但七年后,他却选择了造反,那么,卢绾为何要选择

  • 刘邦和卢绾:60年兄弟情义,敌不过相互猜忌

    历史人物编辑:一品文史汇标签:卢绾

    秦朝灭,汉朝立,刘邦在建立汉朝的过程中,他的众多沛县老乡出力甚多。刘邦称帝后,也没亏待众人,萧何、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等都皆得到了重用。在众多沛县老乡中,有两个人拥有“特殊待遇”,他们分别是周昌和卢绾。 对于周昌,根据《史记》记载,刘邦称帝后,对所有大臣呼来喝去,对周昌却非常忌惮(“然尤惮周昌”

  • 刘邦沛县起兵兄弟众多,称帝后为何单给卢绾封王,两分钟读懂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生活给予标签:卢绾

    刘邦白手起家,原始股东很多。到他坐上皇帝之后,这些人熙熙攘攘来要功,有些人等的不耐烦,还用剑拍起了柱子,如同一帮围着桌子等待开饭用筷子敲碗的孩子。最终,刘邦以一篇“功人功狗论”开场白过后,拉开封赏大幕。于是从沛县起兵就追随刘邦的萧何、曹参、夏侯婴、周勃、樊哙等等众人被封侯,赐食邑。封赏结束,统计13

  • 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卢绾,被刘邦封为燕王,为何最终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香茗史馆标签:卢绾

    卢绾与刘邦不仅是同乡,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两人,更是自幼交好。刘邦称帝建国后,燕王臧荼起兵反叛,刘邦平定叛乱后,卢绾虽然功劳不够显赫,但刘邦还是册立其为燕王。然而,自幼交好的两人,最终却是反目成仇,这又是为什么呢?燕王臧荼谋反被杀,刘邦册立卢绾为王 臧荼本是战国末期燕国旧将,秦末天下大乱时,陈胜派武臣经

  • 卢绾为何造反?他是被人冤枉的,还是真的想谋反呢?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卢绾

    卢绾,是刘邦从小玩到大的兄弟。刘邦称帝后,无论对其然功臣如何残忍,但是对于他,刘邦还是十分宽厚的。比如说萧何、韩信、张良三人。刘邦称他们为自己夺得天下的关键,他们三人也因此被称为汉初三杰。可是,韩信最后被封为淮阴侯,张良被封为留侯,萧何被封为酂侯,而卢绾则是被封为燕王。细究刘邦分封的其他异姓王就可以

  • 独享刘邦深情,被吕后逼着造反,卢绾死后,他的家人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卢绾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驶进,变的是那份岁月,不变的是那种永恒的足迹,在公元前202年的7月份,距离刘邦登基,刚刚过去了半年左右的时间,燕王就反了。自从打败了项羽成为了世界一哥之后,刘邦的信心爆棚,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就带着大军亲自去找燕王算账。这个燕王本身就是一个降将,没有什么根基,跟其他的军事大臣也没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