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皇帝也憋屈,管谁叫爹是大学问,刘秀被迫认大他69岁的汉元帝为父

皇帝也憋屈,管谁叫爹是大学问,刘秀被迫认大他69岁的汉元帝为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捌斗文轩 访问量:1924 更新时间:2024/2/5 1:55:16

一、

看题目有点让人摸着头脑,叫爹能有什么问题呢?那就先讲个故事吧。

汉哀帝刘欣登基后,奶奶傅氏就迫及待地向他提了个要求:追封刘欣的父亲定陶王刘康为皇帝,同时加封他母亲为太后,加封自己为太皇太后。

原来汉哀帝的皇位并不是从父亲手中继承的,而是继承了伯父汉成帝刘骜的帝位,他父亲刘康只是一个藩王,汉成帝无后,他捡了个便宜。

按现代人的想法,既然刘欣当皇帝了,追封父亲为皇帝并不为过,加封母亲和奶奶也是理所当然。刘欣是个孝顺孩子,他老老实实地按祖母的意思办了。

可是没想到,汉哀帝的提议遭到了大臣们的激烈反对:刘康已经不是你的爹了,你的爹只有一个——汉成帝刘骜!

这是哪门子的道理?继承了伯父的皇位就得做他儿子?不光如此,连自己的亲爹也不能认了!还有没有天理了?

还真不是大臣们胡搅蛮缠,法律就是这么规定。刘欣想找回自己的亲爹就是不合法!这部在现代人眼里不近情理的法律叫“宗法制”。

二、

“宗法制”由我国第一位大思想家周公创立。它首先规定一家之中只有一个女主人,即男主人的“嫡妻”,嫡妻生的儿子叫“嫡子”,男主人的其她妻妾叫“庶妻”,庶妻是主人的财产,没有权利,庶妻生的儿子叫“庶子”。

“宗法制”还规定,嫡子拥有对父亲的财产继承权,并且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即长子拥有继承优先权,庶子没有继承权。嫡长子这一支的家族就叫做“大宗”,其它儿子这一支的家族叫做“小宗”。大宗继承父亲的政治遗产,小宗则降格,形成一个金字塔结构。

比如,刘骜是汉元帝的嫡长子,所以他继承了汉元帝的政治遗产,他当了皇帝。刘康则因为是庶子,没有继承权,没资格当皇帝,但他可以降格当个王,于是他被封为定陶王。刘欣是刘康的嫡长子,即定陶王一系的大宗,将来他有资格继承定陶王位,他的弟弟们作为小宗,则降格为侯。

这种金字塔结构,对维护皇(王)权稳定意义重大,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宪法”,影响了中国三千年。

三、

汉成帝刘骜比较悲催,他既没有嫡子,也没有庶子,绝后了,怎么办?

这种情况宗法制也有规定:为了维护大宗的长期优势性,可以从近支小宗中过继一个侄子为子,继承大宗的政治遗产。

汉哀帝刘欣就是这条法律规定的受益人。

既然享受了利益,那么相应的约束也就跟着来了。都有哪些约束呢?就一条:跟原来的小宗彻底断绝关系!

也就是说,当刘欣从小宗的身份升格为大宗后,他原来的小宗身份必须被清除。刘欣就必须跟他父亲划清界限,断绝父子关系,从此他的父亲只能是汉成帝刘骜!这就是大臣们反对的理由,不是胡搅蛮缠。

这么规定有两个意义:

一是为了维护皇权的稳定。如果因为大宗绝嗣而断绝,面临的将是所有小宗都可以觊觎皇权,就可能形成夺位之争。有了这条规定,就等于说大宗永远不会断绝,即便没有子嗣也可以由皇帝从小宗过继子孙,小宗们就不会有非分之想。

二是古人迷信,认为死后必须得有子孙祭祀,自己才不至于当个孤魂野鬼。刘欣过继给汉成帝,他就得负责给汉成帝定时“送饭”,至于刘康反而没有资格享受到刘欣的祭祀了。

四、

不过,不管法律怎么规定,都隔断不了人的亲情,因为管谁叫爹的问题,历史上上演了多次“保卫亲爹”的战争,最有名的一次是嘉靖皇帝与群臣的“大礼仪”之争。嘉靖皇帝的情况跟汉哀帝完全一样,为了亲爹,嘉靖皇帝跟大臣们斗了三四年,大臣们被打得血肉横飞,多人丧命,最终不得不向皇权低了头。

刘欣的这次“保爹”战争也不顺利,三四年间他罢了好几位大司马、丞相、御史大夫级的高官,让他的亲爹刘康,从兴献王升格到兴献皇,再升格到献皇帝。他祖母从乳母升格到兴献太后,再升格到帝太太后,再升格到皇太太后,死后竟然以皇后礼入葬汉元帝陵园。

也许傅氏心满意足了,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身份,但她哪想到事情远远没结束。汉哀帝驾崩后,王莽以定陶王一族“僭越”为由,废除了刘康、傅氏及丁氏(刘欣生母)的皇家身份,并毁了刘康的祭庙,傅氏和丁氏甚至被掘开坟墓,拔掉不合礼仪的着装,毁掉印玺,以贱妾身份重新安葬。

对王莽这种过激的行为今人无法理解,但放在古代礼法森严的社会,这也是合理合法的行为,要怪只能怪傅氏当初太作死了。

五、

理解了宗法制,就能解释历史上很多“古怪的事”。比如汉宣帝即位后,只追封爷爷刘据为“戾太子”而不是皇帝;再比如光武帝刘秀即位后,把自己过继给汉元帝为子。我们来稍加论述。

有人说汉宣帝不追封刘据是因为对霍光的畏惧,这种说法是没道理的,答案还在宗法制里。汉宣帝继承的是汉昭帝的皇位,汉昭帝21岁驾崩,没有子嗣,汉宣帝是作为汉昭帝的孙子身份继位的,尽管两人年龄相差无几。刘据原来身份是太子,但他因巫蛊之乱被废了太子位,也就失去了大宗身份,汉昭帝则变成了大宗。

所以汉宣帝此时的身份不再与刘据有关系,他成了汉昭帝的孙子,如果追封刘据为帝,就意味着他的身份依然是小宗,皇位就不合法。

即便追封刘据为戾太子,汉宣帝都因此受到后人的诟病。戾太子陵园曾经发生火灾,大臣们就说,火灾就是上天安排的,是在指责汉宣帝加封刘据不合法。

东汉光武帝刘秀以西汉汉元帝为父则更有意思,这段历史很少人知道。汉元帝去世是公元前33年,刘秀出生于公元前5年,也就是说刘秀出生时,汉元帝都已经去世28年了,两人八竿子打不着。

玄机就在东汉政权的合法性论证上。其实,东西汉政权中间隔了新朝,两者完全没有继承关系,实际上是两个朝代。刘秀为了说明自己建立的政权是合法的,他借助自己皇族后裔的身份,强行把自己并入西汉皇族大宗之列。这样一来,他的东汉政权就成了西汉政权的延续,就是合法的。

按照皇家族谱,刘秀与汉成帝刘骜是一个辈分,于是他就自认是汉元帝的儿子,把自己变成了大宗,而他的亲爹只能有其他的兄弟负责祭祀了。

六、

这种死板的制度,一直到满清才有所变动。大概满清受汉文化影响相对较小,对宗法制的变动较多。比如皇位继承抛弃了“嫡长子继承制”,而是改成以“立贤”为主的“秘密立储制”。再比如对“嫡母”和“庶母”,采取两宫皇太后制,嫡庶一起尊。

不得不感慨,中华文化真是太博大精深了!

标签: 汉元帝

更多文章

  • 因为这位美女的一句话,汉元帝随手一指,却断送了百年西汉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树人谈史标签:汉元帝

    汉元帝刘奭有个英明神武又痴情的老爹汉宣帝,但是他自己却一样都没继承。治理江山的水平没有多少,偏偏还喜欢上演爱江山不爱美人的戏码。在汉元帝刘奭还是太子的时候,曾经非常喜欢一名妾氏。这名妾氏复姓司马。良娣是当时身为太子府上,作为太子娶进府中的一种封号。因为位份仅仅低于太子妃。因此也是一种宅院女人名分过高

  • 她连克2位未婚夫,依旧能成为汉元帝的皇后?颜值即正义真好使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汉元帝

    王政君是著名“疑似穿越者”王莽的亲姑姑,也是大汉王朝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汉元帝可能大家不熟悉,毕竟属于青铜级别的皇帝,他老爹汉宣帝刘询也就是刘病已,那可是最强王者了。早年王政君被老爹嫁给了一个普通人家,结果还没过门,这男人就挂了。王政君的老爹王禁不免皱了皱眉头:这闺女克夫的潜力啊!于是乎王禁又把王政君

  • 昭君出塞前,匈奴向汉元帝还提了一个要求,过分之极

    历史人物编辑:毛姐说历史标签:汉元帝

    昭君出塞这个故事想必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曾经有个电视剧就演了这段时间的历史,剧中昭君是因为清高不肯贿赂画师,导致一直没有被汉元帝宠幸,最后阴差阳错下嫁给了匈奴。与剧中不同的是,昭君并不是自愿嫁去匈奴的,而是被汉元帝赐给匈奴的。《汉书》中曾记载过,呼韩邪在被其兄打败后,自愿归入汉朝,并且想要与汉朝联姻

  • 汉光武帝刘秀,为什么认比他大69岁的汉元帝为父?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汉元帝

    #头条创作挑战赛#汉光武帝刘秀,之所以认比他大69岁的汉元帝为父是为了名正言顺地登上皇位,在古代特别讲究血统跟传承,只有认汉元帝为父才能证明皇位的合法性。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但是由于王莽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太过激进,使得民怨四起,统治基础分崩离析,导致各地叛乱不断,最终号称汉高祖刘邦九世孙

  • 令汉元帝悔恨莫及,嫁给祖孙三代的王昭君,为何依然受人敬仰?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青竹标签:汉元帝

    由于西域副校尉陈汤意外地完成了一件前人耗尽毕生心血都未曾完成的大事—兵贵神速斩匈奴首领郅支单于,使得汉朝威震西域。连带着汉元帝刘奭也飘飘然起来。这个时候,郅支单于的死让他的老对头—本已依附于汉朝的呼韩邪单于—在欣喜之余更多地感到了恐惧,更加不敢对汉朝再起什么别的心思了。为了表示自己的臣服,也为了防止

  • 汉元帝为何一直下罪己诏?他任用儒生治理天下,却将西汉带入没落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汉元帝

    汉元帝刘奭之所以有点名气,应该是因为两个人。一个是他那位伟大的父亲,也就是汉宣帝刘询。还有一位就是被他送往西域的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而汉元帝刘奭本人,似乎并不被大家所熟知,主要是因为他没有太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流传后世。他父亲刘询就不一样,一生都是传奇,所以才会被大家所铭记。不过这位皇帝这辈子有一件

  • 王昭君远嫁匈奴后,为何给汉元帝写信表示:我想回家,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汉元帝

    其实做女人很苦,尤其是做古代的漂亮女人,毕竟历史一再重复着这样一个主题,当一国灭亡时,总会有漂亮女人出来背锅,比如妲己等。而当一国兴盛后,同样也会有漂亮女人惨死,比如汉刘邦的戚夫人等。至于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称,其实谁都明白无非是种“工具”,比如西施和貂蝉,这是最牛卧底,而杨贵妃却跟安禄山有了关系,以

  • 汉元帝“饱暖思淫欲”,孤苦伶仃的小寡妇还能替朝廷做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古古历史标签:汉元帝

    汉元帝“饱暖思淫欲”,孤苦伶仃的小寡妇还能替朝廷做什么呢?元前36年,西汉朝廷的日子越来越殷实,不再像文景年代那样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尤其是如今的匈奴正在窝里斗,分红南北两部。南匈奴,接近华夏,既接近,又温柔;北匈奴,不服天朝限制,幸而远在漠北。然后没战乱,真是太平盛世。汉元帝“饱暖思淫欲”,便动起

  • 汉宣帝选错接班人,导致逐渐走向下坡路,汉元帝独尊儒术

    历史人物编辑:昆锅美食标签:汉元帝

    全文共1598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你们也许还记得罗斯福总统的一句名言,它的意思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有更多的财富,不是增加更多的金钱,而应该增加更多的生活保障。这句话,即便是现在,也是经久不衰,用这句话来审视西汉王朝,也是无可替代的。过去的西汉,给人的感觉是强大而雄伟的,我们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永远繁荣

  • 此人是萧何后人,汉宣帝将他留给儿子,汉元帝却将他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观史标签:汉元帝

    自古,帝王在死前都需要做出最后一道考题,即如何给下一任皇帝铺路。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能耐与心胸。汉宣帝是个有能耐的皇帝,这一点在三方面有尤其突出的体现:其一,他继位时局势并不稳定,但是继位后,广陵王被压制,霍家被肃清(此时霍光已死),连霍成君都被打入冷宫。其二,刘贺被废,接受监视,却并没有决绝地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