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帝“饱暖思淫欲”,孤苦伶仃的小寡妇还能替朝廷做什么呢?
元前36年,西汉朝廷的日子越来越殷实,不再像文景年代那样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尤其是如今的匈奴正在窝里斗,分红南北两部。南匈奴,接近华夏,既接近,又温柔;北匈奴,不服天朝限制,幸而远在漠北。然后没战乱,真是太平盛世。汉元帝“饱暖思淫欲”,便动起了“选秀”的歪点子。说白了,即是把全国美女,都往他自个床上拽。
刚刚16岁的王家女儿便出落成了明眸皓齿、天生丽质的佳人。美,是娘胎里带来的本钱,谁也抢不走。方圆百里,都知道王昭君“南郡一枝花”。王昭君名冠南郡,连叫花子都知道:她定然是郡守大人和县令老爷瞄准的榜首猎物。
《后汉书》透露了王昭君在宫里的一个细节:“(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苦等三年,音空信渺。
穷途末路的王昭君流浪到了这一步。见皇上,没门;待诏,等于缓慢自杀。好歹挪挪窝儿,总比如今强。这一天,总算盼来了!
公元前33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第三次来朝,他附带了一个政治条件迎娶汉女,自请为婿。说来可笑,呼韩邪大概40岁,与汉元帝年纪相仿。正本两边“相约为朋友”,是等量齐观的好哥们儿,一旦结亲,单于岂不小了一辈?
汉元帝舍不得将自个的女儿远嫁匈奴,所以想了坏主意,封"王昭君"为公主,前去与呼韩邪单于和亲。
公元前33年,王昭嫁于呼韩邪单于。昭君好像应当满足了,呼韩邪单于并非“只识弯弓射大雕”,反倒是个地道的性情中人,颇有几分侠骨柔肠。老夫少妻,各样恩爱,这也算“摸黑”撞上了好姻缘。哪儿成想,刚热汤热水地过了一年多,阎王爷便招走了呼韩邪。被窝儿还没暖热乎呢,就守起了寡。昭君身边只躺着刚刚出生的小男孩儿——伊图智伢师。孤儿寡母,无依无靠,往后的日子怎样过?
游牧民族的习俗,在汉人眼里极为粗野。《汉书·匈奴传》里记载:“匈奴父子同穹庐卧。父死,妻其后母;朋友死,尽妻其妻。无冠带之节,阙庭之礼。”也即是说,养子有权得到后妈。
王昭君朝思暮想的即是回华夏。呼韩邪死了,冷漠的政治游戏也该收场了,她刻不容缓地上了一道表章。孤苦伶仃的小寡妇还能替朝廷做什么呢?开开恩,放我回家吧。
按理说,这点请求并不过火,皇帝一句话,王昭君的愿望便完全了啦。此刻,汉朝皇帝已经是汉成帝,他继位不久,需求安靖边远地方,非常困难匈汉烽火平息,必定不想多事,所以敕令王昭君"从胡俗",无法之下王昭君又嫁给了复株累单于,好在复株累单于对王昭君这位"小妈"照旧非常宠爱。
复株累持续老单于呼韩邪的方针,不扰汉境,指令胡民逐步扔掉游牧,由王昭君教他们出产,不幸,平沙落雁的美女王昭君,完全的沦为了政治牺牲品,好在复株累对她也非常好,两人心情生活了11年,而且生了两个女儿。
复株累单于身后,他的后代年幼,由弟弟栾提且麋胥继位,称为搜谐若鞮单于,这家伙早就觊觎王昭君的美貌,就任后就霸占了王昭君为妻,连请示的时机都没给她,搜谐若鞮单于容许王昭君,照旧坚持不打扰汉民,不幸一个早被汉朝扔掉的女子,为了国家安靖照旧是冤枉了自个。
史书记载"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边境五十年无战事的背面,是一个弱女子,嫁给父子三人换来的平和。
她只要33岁。这个美貌绝伦而又多灾多难的奇女子,曾斗胆地挑选了自个的命运,她扎根在苍茫的高原草地上,像一棵耐旱而健壮的野草,坚强地活了下来。她一嫁再嫁,生儿育女。12年,无边年月,远比大家的想像更凄惨、更苍凉。
路上黄沙滚滚,飞尘漫天,战马嘶鸣,鸿雁哀怨,公主不知出息怎么,心绪难宁,命人拿来琵琶,遂演奏一曲《琵琶怨》,曲声凄美动听,长风猎猎下佳人衣袂飘飘。此情此景,令南飞的群雁忘记了拍动羽翼,纷繁落于平沙之上。”一首《琵琶怨》道出了太多无法与悲痛!
昭君出塞,给边疆带来了几十年的和平,百姓受益,值得歌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