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这个故事想必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曾经有个电视剧就演了这段时间的历史,剧中昭君是因为清高不肯贿赂画师,导致一直没有被汉元帝宠幸,最后阴差阳错下嫁给了匈奴。与剧中不同的是,昭君并不是自愿嫁去匈奴的,而是被汉元帝赐给匈奴的。
《汉书》中曾记载过,呼韩邪在被其兄打败后,自愿归入汉朝,并且想要与汉朝联姻永结同好。于是元帝便选了后宫里一个叫王嫱的良家女,把她赐给了匈奴,呼韩邪看到她的第一眼就被迷住了,非常喜欢,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故事。
但其实,很少有人发现,其实呼韩邪除了要求和亲外,其实他还准备了一个要求,只是皇帝没有同意。他得到昭君后,又上书给元帝,提到了自己的条件,这个条件所有的大臣都同意了,只有一个人不同意,后来因这个人没有通过,如果通过了,可能汉朝就更早亡了。那么单于到底提了什么要求呢?
“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之民。”大家看出这句话的意思了吗?他的意思是,愿意保护东起上谷、西至敦煌这段的汉朝边境安全,希望能撤销这段边境的守塞将士和官吏,让汉朝边境的这些小民可以休息休息。
话说得非常冠冕堂皇,但其实就是请求罢免边境所有防务,撤销守在边境的将士。这要求在我们来看是无理的,能看出狼子野心,但元帝却认真考虑了,他让大臣思考讨论下这个建议,参与讨论的这些大臣都表示这个建议可行,只有一人不同意,这个人就是侯应。
侯应本来就是边疆人,自然熟悉边疆事物,他觉得这件事考虑都不用考虑,根本不可行,为什么呢?看看他给出的理由。
其一、自周、秦开始,和匈奴就一直打打杀杀,匈奴强悍暴戾,经常侵扰边境,尤其是已经到了汉朝手里的阴山,是他们最重要的养兵地盘,易守难攻,还特别隐蔽,所以匈奴要是开始抢边境的时候,都是从这出发的。如今他们失掉了这个地盘,每次路过都伤心痛苦,撤销这地方的防务,就是对他们有利。
其二、匈奴本就是遇强则弱,遇弱则强,每到贫困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暴露本性,而且边境本来已经撤销了不少的防务,现在也只能起放哨的作用,所以为了以后考虑,不能再撤。
其三、单于可信,部众不行。万一他的部众不听话违规呢?有些匈奴旧部也会因思念旧土逃亡。更何况还有些汉朝的小吏,总是强抢边塞一些部落的牲畜和妻子,容易引发叛乱。再就是如果按照他的要求撤销了,以后如果边境安稳,单于会不会觉得这是他的功劳,然后一直请求赏赐,要是赏赐不满意,还容易让两国关系闹掰。
元帝听了他的建议后,这才赶紧叫停讨论撤销边境这回事,然后对匈奴说了一句话,非常经典。那句话就是:“汉朝设置关卡要塞,不是为了防备你们的侵扰,而是防备奸邪之徒跑到外面去,对你们做出伤害。”哈哈,说出这句话的元帝嘴上说的是不针对你们,心里可能想的是“就是防着你们呢!”
呼韩邪听了嘴上说很感激,没想到这是有这么重大的作用,你们对我真好,其实心里“妈卖匹”。不过,汉朝也幸亏没有同意这个要求,不然会不会有可能导致汉朝更早灭亡也说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