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期为“二把手”的萧何,政治水平到底怎么样?

长期为“二把手”的萧何,政治水平到底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世界 访问量:4000 更新时间:2024/2/14 20:13:19

起叔读史记

-1-

萧何是幸运的…

在他还只是区区一沛县科级干部时,他绝没想到有一天能成为大汉王朝的男二号…

但萧何也是不幸的…

因为彼时已然是国家级干部、身处金字塔顶尖的他,却比常人更要谨小慎微、以防随时而来的性命之忧…

毕竟,他还只是一个“二把手”…

而纵观萧何一生,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从政之不易,也更能够想来刘邦为何要诛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

萧何与刘邦

-2-

汉元年八月,刘邦用韩信计策,引兵东出陈仓击章邯,而萧何以丞相身份镇抚巴蜀…

汉二年,刘邦还定三秦后,萧何复以丞相身份坐守关中,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

汉三年,刘邦与项羽对峙于京索之间,岁余不能取胜,再当粮道被劫之后,更是有了倾覆之危…于是在此情形下,刘邦便不由得会担心后院再失火…

可是镇守后方的萧何毕竟是他嫡系中的嫡系,无端怀疑反可能引发乱从中起,不得已,他一遍又一遍的遣使慰劳萧何,以让他自己去体会…

战争场面

然而萧何终究不是一个很有政治智慧的人,对刘邦之举,他的第一感觉竟是过意不去,于是他每次在遣返使者时都让传话给刘邦:“关中这边情况很好,倒是圣上那边才要多加注意”…

无奈的刘邦,只能再一遍又一遍地遣使…

后来还是萧何手下一个姓鲍的人看出了端倪,他对萧何说:“汉王在外风餐露宿、兵连祸结,却时时遣使慰劳,其意是怀疑于你,为今之计,最好是将您子孙亲属派往前线,方能解汉王之虑”…

萧何于是听其计,选自己直系亲属数十人送往前线,汉王这才大喜…

萧何

-3-

汉十一年秋,巨鹿郡郡守陈豨谋反,刘邦大怒,自将往伐。而斯时,淮阴侯韩信又想在长安制造内乱,却不幸被萧何用计擒拿…

当该消息让刘邦得知后,甚喜!但未久却又转而为忧,因为自己毕竟将兵在外,而萧何主内,如今他计擒韩信后,接下来会不会又有什么动作呢?

不得不说,刘邦不无担心…无猜忌,不帝王嘛…

萧何与刘邦

但也因为同样的顾虑,刘邦也只好故技重施…有所不同的是,这次不是慰劳,而是直接给实在的:加封五千户,配五百卫士,并改丞相官职为相国…

圣旨下达后,朝野上下,均纷纷向萧何道贺,而彼时萧何之志得意满,也是可想而知。但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一个叫昭平的人前来报丧。他对萧何说:“圣上征剿在外而君主内,今君并未有何大功,但圣上却如此加封,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圣上在怀疑于你。所以如今之计,君不如辞掉圣上的美意”…

萧何听其计。刘邦又大喜…

-4-

第二年后,就在黥布谋反时,类似此前两次的事件又再一次上演,而那一次,还是在旁人的提醒下萧何才得以避嫌…

或者说避难…

需要说的是,为了这一目的,这一次萧何做了最为违心的事——他通过大量地贱买民田来刻意抹黑自己,以示自己不得民心…

而在刘邦征剿黥布归来时,被强征土地的老百姓将状告到了他那里,刘邦当时异常高兴地又将他们打发到了萧何那儿…并传话给萧何令其给老百姓一个解释…

但这时的萧何仿佛彻底开始犯浑了…他竟然又跑到刘邦那里为民请地,说长安地势狭窄,倒是陛下您那上林苑有不少空地,与其空闲,还不如分给百姓,别净养活那些禽兽了…

萧何这一说,让刘邦龙颜赫然大怒!萧何你特么几个意思?弄来弄去,最后竟弄到我刘邦头上了…特么我奢侈?然后你拿我的东西去取媚于民?

刘邦是越想越不是个滋味儿…于是一气之下便将萧何打入大牢!

当然数日之后刘邦还是将萧何给放了…但他始终认为萧何还是不会做事…而作为男二号的萧何经此一灾之后,也是醉醉的,从此愈发谨小慎微,才得以善终!

萧何

至此,不知诸位以为萧何够不够精明…

文:起叔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联系即删

起叔读史记

标签: 萧何

更多文章

  • 汉朝的第一次考核,萧何名列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萧何

    文 / 子玉一个公司中,有些人的作用是肉眼可见的,最显眼的当然是业务人员。但往往那些决定公司前途命运的人你可能很少看见他们的身影,这些人的主要工作只有一点:给团队搭建组织框架,选道路,保证公司在正常运转的同时在市场上有核心竞争力。汉朝的萧何就是这样的人。许多人总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刘邦彭城之战败得

  • 历史小故事:萧何为什么要月下追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科技趣说人标签:萧何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很多人耳熟能详,今天我们就重温一下这著名的历史典故。韩信齐国人,时逢乱世,诸侯混战,早年家境贫寒,颠沛流离,又身无一技之长,时常饥一顿饱一顿。可即便是这样的周遭环境,他也不忘饱读诗书熟读兵法,始终怀揣着出人头地的梦想。他忍辱负重,不惜忍受“胯下之辱”也要千方百计保全自己性命,因为

  • 听到萧何抢夺民财,刘邦才彻底放心了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萧何

    萧何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刘邦死后,他辅佐

  • 张良和萧何,谁的历史地位更高?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萧何

    萧何与刘邦萧何与刘邦很早就认识了,他们两个还是上下级的关系,作为上级的萧何非常欣赏和重视刘邦,觉得他的谈吐想法还有长相都具有贵人的风范,生活上也时常接济他。后来战起,萧何毅然决然追随刘邦,为他招纳贤才,更是招来了韩信这个能将,在平定天下之后,刘邦论功行赏,打算定萧何为首功,封他为酂侯。在现在看来,萧

  • 韩信的逆袭之路,萧何的赏识有功

    历史人物编辑:苏小米观影标签:萧何

    项羽刚平定了天下,把各路诸侯王给分封。齐地的田荣就开始闹事了,他又拉拢上对项羽分封不满的彭越、陈馀等人。这些人可都是当时的英豪。令项羽感到不安的,还有刘邦。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刘邦大大怎会安于现状呢?来看看我们的男主角刘邦是如何咸鱼翻身的?刘邦不得已暂时退居汉中,跟着他去的士兵有上万。可是很多官兵去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才是历史上真实的萧何!

    历史人物编辑:谭红意标签:萧何

    今天,我们来谈谈萧何这个人物,萧何生于公元前257年,死于公元前193年,他是一个地道的汉族人士呢,他的身份是西汉时期的大宰相,也是著名的政治家,还是西汉时期的开国功臣之一呢。萧何这个人呢平日非常好学,对一些历史呀律令呀都很有研究呢,而且他平时勤俭节约,从来不会有奢侈浪费的行为了。因为他非常擅长识人

  • 疑忌的刘邦,萧何尽心辅助却屡遭试探

    历史人物编辑:楠者电影解说标签:萧何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最早是范蠡留给文种的书信所说的。历朝历代开国功臣的宿命大都如此。范蠡在帮助勾践复国后,留给文种一纸书信,便功成身退了。而文种最终未能逃脱宿命,被勾践赐死。悲哀!当下,有一句话说的好:教养与文化无关。的确,有学历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有教养。套用一下“成就

  • 没起义前,刘邦官比萧何小,造反后,应该是萧何带领刘邦才对,为何却反过来?

    历史人物编辑:云水静禅心标签:萧何

    其实是由于造反并不是一件好事,那么想要去当这个老大的话,必定是要拥有着一定的勇气的。毕竟在我国古代的法律之中就有着这样的规定,如果说抓住了主犯的话,那么必定是会追究他重大的责任的。那么在当时那样一种状态之下,自然会去选择刘邦,其实不能够认为是刘邦他的官职比萧何小。那么在造反的时候就应该是由萧何来带领

  • 汉初三杰,文终之始-宰相萧何

    历史人物编辑:汉字背后的故事标签:萧何

    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这是刘邦对于这位宰相的认可,也是历史的功绩,从一帮市井之徒到君临天下,刘邦的路,很难被后人复制,毕竟武将易得而文臣难求,尤其是萧何这样的,在刘邦早期,这样的人也只有一个,从沛县开始就跟随刘邦,直到平定天下,甚至死后还被曹参依靠律法继续治理大汉朝,端的上一

  • 萧何的改变,让人很无语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标签:萧何

    萧何是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精律法,善调度,长经济,为刘邦建立大汉立下了不世之功。西汉建立后,他成为西汉的首任相国,生活俭朴,为政清廉,执法公正,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为了西汉的稳定和发展毫无保留,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 但是,这样的付出换来的却是刘邦的猜疑。为什么?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