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初三杰,文终之始-宰相萧何

汉初三杰,文终之始-宰相萧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汉字背后的故事 访问量:667 更新时间:2024/2/14 20:13:00

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这是刘邦对于这位宰相的认可,也是历史的功绩,从一帮市井之徒到君临天下,刘邦的路,很难被后人复制,毕竟武将易得而文臣难求,尤其是萧何这样的,在刘邦早期,这样的人也只有一个,从沛县开始就跟随刘邦,直到平定天下,甚至死后还被曹参依靠律法继续治理大汉朝,端的上一代名相。今天,就让我们看看这位大汉文终候。

萧何,年轻时候勤奋好学,担任沛县的官吏,算是低层官吏,生性勤俭节约,不喜欢奢侈,喜欢结交朋友,因此结实了同样生性豪迈的刘邦等人,刘邦那时候游历魏国回来,见多识广,言吐不凡,自然得到了萧何的看重,萧何经常凭借自己的权利偏袒,照顾刘邦。刘邦在沛县这里也算是过得逍遥快活,直到,刘邦被朝廷征兆,带着七十多名囚徒前往骊山服役。又因为大雨等众多原因,刘邦明白肯定不能按期到达,所幸把这群人都放了,和他们一起流浪在芒砀山为寇,也算是乐得逍遥。随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首次打出了起义的名号,号召大家反抗暴秦,本来嬴政死后,秦国就有些动乱,再加上农民起义的爆发,一瞬间点燃来六国贵族的心。然而更多的是那些郡守,县令也想着造反,沛县县令也是如此,他自以为萧何等人会跟随他,不想萧何和刘邦等人来往密切。那位县令前脚命令萧何召回刘邦,后来又害怕刘邦夺权杀人,就想着杀死刘邦等人,于是派人关闭城门,同时前去诛杀萧何,萧何得到消息后慌忙逃窜,和刘邦会合。

这时候的萧何只是走投无路,并没有把刘邦当成自己的主君,他也好奇刘邦何去何从,强攻肯定不行,刘邦向城中射出箭绑着书,上面说唯有诛杀县令才能保全沛县。不然会被起义军诛杀,本来沛县县令就不得人心,加上刘邦恐吓,很快城中三老就杀了县令,迎接刘邦入城,而萧何,也开始正视这个自己看中的人(毕竟萧何在当地是大族,不可能带头造反),因此萧何等人尊刘邦为沛公,就此起义。随后刘邦作为起义军中不起眼的一支,归顺在项梁麾下,而这其中,萧何的统筹军马的能力也让刘邦惊讶,毕竟打仗后勤非常重要。后来,楚义帝为重振军威,提出先入关中为王的建议,在宋义等人掺合下,刘邦带军西征,这时候刘邦身边已经有了张良,那位谋划形势的高手,和萧何平分秋色。秦国这时候已经失去了抵抗的心思,所以张良的攻心之论百战百胜,能打就打,不然招降,一路横推,直到咸阳。这个时候的项羽还在和章邯大战,刘邦进入咸阳后疯狂享乐,纵兵狂欢,能保持清醒的只有两个人,萧何和张良,萧何指点樊哙后忙着自己的事儿了,张良劝说刘邦,夺取天下不能贪图眼前,刘邦恍然大悟,约法三章,严肃军纪,而萧何,在整理秦朝留下的户籍,典籍人口,将各种书籍归册,保护起来,留下备案,当时还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用,谁能想到这是刘邦东山再起的资本。

随后,便是避让项羽,撤出咸阳,进入关中,刘邦心有不甘,但是屡次战败,看着项羽麾下五子良将,龙且,钟离昧,虞子期季布等人,个个都能独当一面,龙且更是大将之才,自己麾下冲锋陷阵尚可,至于其他,只能说难以争雄。在撤往汉中途中,不断有汉军半路逃亡,有一天,刘邦得到萧何逃亡的消息,大惊,连忙派人去追,甚至自己都打算去了,却看到萧何回来了,一脸的开心。刘邦连忙问原因,萧何说他去追一个士兵,刘邦说逃亡的将军都不去管,管一个士兵干嘛,萧何问刘邦,你想夺取天下吗?刘邦说这不废话吗?萧何说,那你需要一个大将军,一个百战百胜的大将军,我就是去追这个人了。刘邦在萧何建议,或者说强烈要求,毕竟萧何对他太重要了。那一日,登坛拜将,韩信成为了大将军,而刘邦看着萧何,我还是相信你。随后的刘邦在韩信辅助下出兵关中,进攻项羽,而萧何,作为后方留守,可以说是掌权者,开始在后方推行改革。残破的咸阳,迎来了一个懂民生的治理者。一方面颁布新的法律,安定民心,重新确立政府的权威,让百姓相信政府,另一方面减免赋税,分发土地,鼓励生产,同时在每个地方设立三老,或者说,就是拉拢地方实力派。就这样,关中的生产力迅速回复,能够源源不断的为前方运送粮草,物资。

随后,刘邦在前线战事不利,节节败退,又是萧何一个人撑起了后方,不断派出新的士兵,粮草,同时稳固后方军心,辅助刘盈治理关中,可以说,如果当时萧何稍微有点其他心思,刘邦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刘邦也因此不用为军队,后勤而思考,专心战事。随后,刘邦在韩信等人帮助下,不断扩充势力,将中立都变成自己的盟友,垓下一战击败项羽,随后一统天下,建立了汉朝。而萧何,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顺理成章接任宰相。随后刘邦分封重臣,萧何被称为“天下第一候”,兄弟十多人都加封,一时间天下闻名。之后,都城问题刘邦派给了萧何,萧何在咸阳基础上,重新修整,建立了长安。之后便是飞鸟尽,良弓藏,刘邦对这一个个异性王下手,最可惜的是,萧何向韩信发出了邀请,萧何是为了子孙后代,而韩信,想来是不想让萧何为难吧。最后韩信死于长乐宫中,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但是,刘邦此人可以说帝王心性,开始怀疑萧何了,不断给予萧何赏赐,萧何得到人指点后,开始兼并土地,自污,最终刘邦只是训斥,而心里开心,之后的朝堂斗争让这个贤能的宰相不敢出声,刘邦多次拿他立威,后来萧何在朝堂上已经不在发言。最后的最后,掺合进进国本之争,极力支持刘盈登基,刘邦死前任命曹参接替他。以后萧何也病故,谥号文终候。可以说,汉初三杰,张良下场最好,萧何勉强,韩信最差,只能说,功成身退才是良道。当然,作为宰相,萧何不能退缩,一手制作的汉律,才是汉朝强盛的关键吧我想。之后的千年,少有人可以与他比肩,巍巍文终候。

标签: 萧何

更多文章

  • 萧何的改变,让人很无语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标签:萧何

    萧何是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精律法,善调度,长经济,为刘邦建立大汉立下了不世之功。西汉建立后,他成为西汉的首任相国,生活俭朴,为政清廉,执法公正,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为了西汉的稳定和发展毫无保留,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 但是,这样的付出换来的却是刘邦的猜疑。为什么?因为

  • 萧何为什么不能高抬贵手,非要实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萧何

    秦朝存续的时间很短,连年战争和暴政让秦统治下的人民怨声载道,甚至在众多官吏中不满的情绪也有高涨的态势,众多因素的加持下,秦朝末期各地揭竿而起,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起义开始。由于农民起义光有热情而缺乏实战,所以这场起义以失败告终,但是后来的多地起义却有很大的进展。以沛县为初始的刘邦起义就是成功的案例

  • 刘邦曾经多次怀疑萧何有不轨之心,萧何是怎么样化险为夷的?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烟波标签:萧何

    萧何跟随刘邦,一直以来恪守臣子之道,但刘邦对萧何还是不完全信任,曾经三次怀疑萧何,那萧何又是怎么消除刘邦的怀疑呢?下面我就给你讲一下刘邦和萧何的故事。1:楚汉之争期间,刘邦第一次怀疑萧何,刘邦在前线项羽打成了僵持战,刘邦心里在想:我在前方和项羽打得这么吃力,如果萧何在关中有了异心,那我就全完了,但萧

  • 萧何:资质中等者想要成功的模板

    历史人物编辑:茶小姐说历史标签:萧何

    这老汉儿,妥妥的一枚人生大赢家。 汉初三杰,惟萧何资质一般,司马迁说他“録録未有奇节”。大汉定天下之后,论功行赏,他却是排名第一,而且封妻荫子,别的“侯”传几代就完事了,老刘家却让他家传了17代,210年。究其为人,其成功之处在以下几点。一,跟对了人,而且终身不渝。司马迁说

  • 君臣博弈:看萧何、刘邦如何过招

    历史人物编辑:蔡振标签:萧何

    要说汉高祖刘邦最怕的人是谁,很多人都会说,肯定是西楚霸王项羽啊,再不就是兵仙韩信。都不对,汉高祖刘邦最怕的人,恰恰是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萧何。怎么会呢?当年刘邦还是地痞流氓的时候,萧何就对他青睐有加。史记: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后来刘邦做皇帝之后,就是因为当初多送了两文钱,还给萧何增

  • 最好的友情,是萧何月下追韩信,最薄凉的友情,是萧何皇宫杀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萧何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刺客列传》韩信与萧何是历史上一对有名的好基友,好的到什么程度呢?有个很有名的故事,叫萧何月下追韩信。当时的萧何追回来的是一个怎么样的韩信呢?蹭吃蹭喝被南昌亭长妻子摆脸色,街边蛮横的少年信口一说,就得受胯下之辱,在项羽那里当差,却一直不得重用只得逃跑。在刘邦处当差

  • 萧何:定丹书铁券律例,护西汉王朝根基

    历史人物编辑:七秋往事标签:萧何

    #历史#(本文大约1700字,阅读需要5分钟)萧何,原为秦王朝下沛县的行政吏。陈胜起义后,沛县县长打算响应,萧何、曹参试图说服县长联合刘邦一起,县长起疑,决定不跟随,准备杀萧何这二人,认为他们是内鬼。萧何曹参害怕,立即逃跑,投奔刚起义不久的刘邦等人。【攻占秦王朝宫殿,搜户籍档案和地理图册】公元前20

  • 韩信把萧何当成自己的知己,为何在关键时刻,萧何却选择下死手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萧何

    韩信把萧何当成自己的知己,为何在关键时刻,萧何却选择下死手文/大国鉴史 图/来源网络韩信、张良、萧何,这三人都是刘邦打天下必不可少的功臣,他们也因此被称为“汉初三杰”!韩信视萧何为知己,但是萧何未必视韩信为知己,同时萧何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啊。韩信视萧何为知己,但萧何未必视韩信为知己。早期的韩信其实挺惨

  • 萧何诛杀韩信后,刘邦赏他500卫兵,萧何却惊恐道:我家要灭族了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八个字便足以概括韩信的一生,当年萧何一眼便看中了韩信的才能,眼见韩信心灰意冷出逃竟如此张皇失措,以致于上演了一出“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好戏。萧何是否在月夜之下追赶韩信,我们很难从斑斑驳驳的史册中窥探其真实性,但毫无疑问的是,萧何是韩信一生中最为重要的知己。然而,萧何这个伯乐又充当

  • 韩信想当齐王,刘邦不想答应,萧何说了8个字,刘邦吓得赶紧答应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萧何

    韩信很多人都知道,会用兵,被称为兵圣,是汉初三杰之一。韩信带兵能做到攻必克战必胜这6个字,把汉军的战斗力提升了不少。众所周知,刘邦得了天下后,韩信被吕后设计杀害了,死的很惨。刘邦对韩信这样有能力的人,肯定是要防备的,那么刘邦第一次对韩信不满是什么时候呢,是在韩信封齐王的时候,下面听我慢慢道来。当年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