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霍光在政治上犯了多少错误?他是忠于汉武帝的吗?为何非要立刘询

霍光在政治上犯了多少错误?他是忠于汉武帝的吗?为何非要立刘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零历史 访问量:2959 更新时间:2024/2/7 1:13:39

汉武帝,大汉朝最会打仗的一个皇帝。打出了大汉朝的气势,也将对手匈奴打得载歌载舞,从此笑脸相迎。

霍光,汉武帝亲任的辅政大臣之首,一生经历4任皇帝,辅佐3任皇帝。执政期间,创造了大汉朝少有的太平盛世。

01霍光对汉武帝,应该属于感恩戴德的那种。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去病我们都知道,他是汉武帝最心爱的将领。17岁就带兵打仗,19岁就成为了汉武帝的骠骑大将军。可惜的是,他23岁就因病去世。汉武帝为此非常伤心。

于是霍光就被接入宫中,得到了汉武帝的照料。霍去病在家中的地位其实并不高,因为他是父亲霍仲孺的私生子。等到霍去病成为了骠骑大将军,他这才与父亲相认。

而霍光也因此被霍去病带到了长安,作为重点栽培对象。由此可见,霍光是得到了霍去病和汉武帝两个人的信任和栽培,这才有如此大的成就。

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汉书》

如果没有这两个人,尤其是汉武帝的话,那么霍光会有怎样的命运呢?以霍仲孺的身份地位,霍光顶天了也就是地方上的一个县吏,绝不会太高的地位。

毕竟那是一个看世家的时代,你没有强大的家族背景,只能轮到到底层好好呆着。所以说霍光后来成为了汉武帝最信任的大臣,他一定是感恩戴德,对汉武帝无比尊敬。

去病大为中孺买田宅、奴婢而去。还,复过焉,乃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稍迁诸曹、侍中。---《汉书》

尤其是后来汉武帝在临终前,加封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作为辅佐刘弗陵的头号辅政大臣之后,霍光感激涕零,发誓要用一生的努力报答汉武帝的恩情。

在这里,我们看不到霍光对汉武帝的害怕,更多的是一种敬意。他知道千古以来,像这样的千古一帝,并不多见,他能遇到也算是幸事。

02汉武帝是霍光的老师,霍光是汉宣帝的老师。

汉武帝雄才大略,那是没的说的。政治手段也是一流,所以他在任数十年,经历的朝臣不急其中。那么多奸诈的朝臣,都玩不过汉武帝,可见汉武帝的厉害之处。

所以霍光从小在汉武帝身边长大的话,绝对是得到了汉武帝的真传。汉武帝为什么选择霍光作为辅政大臣?难道仅仅因为他是霍去病的弟弟?

当然不是,霍光能够担当如此重任,主要就是因为霍光本人比较争气。他从汉武帝那里学来了一套政治手段,这是很难得的事情,

立十三年,昭帝崩,无嗣,大将军霍光征王贺典丧。玺书曰:“制诏昌邑王:使行大鸿胪事少府乐成,宗正德、光禄大夫吉、中郎将利汉征王,乘七乘传诣长安邸。”夜漏未尽一刻,以火发书。其日中,贺发,晡时至定陶,行百三十五里,侍从者马死相望于道。郎中令龚遂谏王,令还郎谒者五十余人。---《汉书》

汉武帝知道霍光是一个谨言慎行的人,足以堪当大任,而且对自己足够忠诚。所以才会放心地把大汉朝的江山交给他来打理。

数十年以后,汉武帝的曾孙汉宣帝刘询登基称帝,他是一个平民皇帝,年轻的时候还坐过牢。虽然说岳父给他请过师傅,可是所学的东西总归不太实用。

汉宣帝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明君,其实主要是因为他从霍光那里学到了太多政治上的手段。霍光的确是最好的老师,历经四朝而不倒,这样的老师到哪儿去找呢?

所以汉宣帝也不着急跟霍光斗法,他知道斗也斗不过,可能也会落得汉废帝刘贺的下场,所以他只有等待。

在霍光这位高手面前,汉宣帝只能选择等待。他不知道的是,霍光之所以如此厉害,那都是得到了汉武帝的真传。

03霍光始终忠于大汉,更忠于汉武帝。

汉昭帝刘弗陵运气不好,二十出头就去世了。大汉的皇位空了出来,不少诸侯王都跃跃欲试,因为汉昭帝没有生下一儿半女。

这个时候霍光站了出来,他表明了一个态度,新皇帝一定要从汉武帝的子嗣中去选拔,这是硬性条件。

因为老刘家的诸侯王实在是太多了,汉武帝的兄弟们比较多,他们生的孩子就更多了。比较出名的是中山靖王刘胜,据说他生了一百多号儿子,而他恰好就是汉武帝的兄弟,是汉景帝的亲儿子。

光自后元秉持万机,及上即位,乃归政。上廉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汉书》

所以如果这么选的话,范围太广,谁都有机会。霍光秉持着要为汉武帝着想的态度,坚持要立汉武帝的子孙作为皇帝,这才将昌邑王刘贺给接进了宫中。

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他老爸昌邑王刘髆早早就去世了,所以这才让他占了便宜。不过他自己不争气,做了二十几天皇帝就被霍光赶走了。

刘贺下台以后,大汉朝的皇位又空了出来,这个时候该轮到谁来做皇帝呢?霍光还是那个原则,必须要从汉武帝的子孙中做选择。

最终将戾太子刘据的孙子,汉武帝的曾孙刘询扶上了皇位,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由此可见霍光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这就表明了霍光对汉武帝的崇敬和怀念。

总结:晚年的霍光,没有安排好身后事。

霍光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人,他专权多年,居然没有为自己安排好身后事。试想一下,哪个专权的人,能够得以善终的呢?

霍光的老婆毒死了许平君皇后,霍光没有加以制止,这是非常严重的过失。汉宣帝对许平君感情非常深厚,绝不会就此罢休。霍光的儿子地位不断攀升,这应该也是霍光授意的。他可能是希望让自己的儿子接替自己,这样可以保证霍家能够世代荣耀。可是他忘了,他教出来一个好徒弟汉宣帝。汉宣帝是不可能容忍另一个霍光继续成长的,所以霍光没有早早将家里人撇清官场,也是一生最大的失误。

书报闻,会事发觉,云、山、明友自杀,显、禹、广汉等捕得。禹要斩,显及诸女昆弟皆弃市。唯独霍后废处昭台宫,与霍氏相连坐诛灭者数千家。---《汉书》

夺权未必就是坏事,曹操夺权,传位给儿子曹丕,继而曹丕可以代汉称帝。可曹操遇到的皇帝是懦弱的汉献帝,而霍光所遇到的,是聪明绝顶的汉宣帝。

这两者之间有本质区别,这就是霍光不得不功成身退的主要原因。

霍光没有早点离开官场,没有早点松开手里的权力。利欲熏心之下,霍光甚至想要更多权力地位,这才导致了最后家族的悲剧。在这种教育下成长起来的霍禹,能够成为一个清心寡欲的人吗?所以霍光一死,霍禹就打算抢班夺权。很可惜的是,他的本事远没有他老爹那么大,结果也就显而易见了。

参考资料:

《汉书》

标签: 刘询

更多文章

  • 康熙灭鳌拜,万历抄张居正家,都不算高明,真正让人佩服的是刘询

    历史人物编辑:从保瑞标签:刘询

    历代权臣上位的例子实在是数不胜数,权臣就是凌驾于百官之上,仅次于皇帝的那种大臣。他们稍有不慎,一个不小心就爬上了龙椅。随后非常无奈地改朝换代,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比如说西晋的开国老祖司马懿,他就是权臣。他几乎杀光了曹操的后人,这才让儿孙安安稳稳地坐了江山。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他也是权臣,把东晋

  • 一句话评西汉皇帝:穷兵黩武汉武帝,完美皇帝刘询,背锅侠海昏侯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刘询

    前一篇文章,我们介绍了西汉的前六位皇帝。刘邦最会用人,汉惠帝最仁慈,刘恭因一句话而丢了性命,后少帝刘弘没干过坏事,却被史书抹去。天上掉下一个皇位砸到了汉文帝的头上,能力平庸的他,竟开创了大汉盛世,成为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汉景帝继续“文景之治”,成为西汉最有钱的皇帝。同是帝王家

  • 汉宣帝刘询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张海林标签:刘询

    汉昭帝死后,由于没有留下子嗣,所以群臣围绕皇位继承人问题展开了争论。当时,在武帝的儿子中,只有广陵王刘胥还健在,大多数人主张立刘胥为帝。霍光经过慎重考虑,还是决定立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为帝。但刘贺即位后,荒淫无度,仅做了二十多的皇帝,就被霍光等人废掉了。在群臣的推荐下,霍光最终决定立武帝前太子刘据的

  • 汉宣帝刘询从蹲监狱到当皇帝就是个意外,因此看到霍光就如芒在背

    历史人物编辑:姜亮亮标签:刘询

    汉废帝刘贺只做了二十七天皇帝,就做了一千多件坏事,因“荒淫无行,失帝王礼宜,乱汉制度”,被以霍光为首的大臣废黜为海昏侯。海昏侯刘贺的出名估计不是因为只做了27天皇帝,而是他的墓葬出土了超过10000件(套)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简牍、木牍等各类珍贵文物。他的墓葬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

  • 华夏朝史:汉朝最被忽视的皇帝刘询,他统治时期才是汉朝的最巅峰

    历史人物编辑:无心镜一标签:刘询

    华夏朝史:汉朝最被忽视的皇帝刘询,他统治时期才是汉朝的最巅峰【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刘询来,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如果说起汉宣帝刘病已来,估计多多少少有些人会知道。不过,看到刘病已这个名字,可能大家都很难把这个名字和汉朝的明

  • 从囚犯到皇帝,深情不移,斗权臣、破匈奴、收西域—刘询开挂了?

    历史人物编辑:韦继涛标签:刘询

    孩提入狱,身陷囹圄之际承蒙周围义士多方庇护而大难不死;命运垂青,少年时代登基为帝;一往情深,不惧威逼立发妻为皇后;沉稳隐忍,智斗权臣终掌权柄;励精图治,大破匈奴而开疆万里,成就不世功业……别怀疑,这不是网文写手笔下的爽文故事,而是记载于正史的真实经历,主角就是汉宣帝刘询。襁褓入狱,大难不死,少年登临

  •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庙号为“宣宗”的皇帝都有谁?汉宣帝刘询

    历史人物编辑:夜秦灵标签:刘询

    我只选择大王朝帝号为宣帝(宗)的当朝皇帝,追谥的就算了(比如晋宣帝司马懿),小王朝在位不到二十年时间的也不列出(比如北齐文宣帝高洋)。这样算来,自秦朝以后,只有汉宣帝刘询(刘病己),唐宣宗李忱,明宣宗朱瞻基,清宣宗昊宁四位。分别简介如下:汉宣帝刘询他是流落民间的皇室后裔即汉武大帝的曾孙刘病己,后改名

  • 汉宣帝刘询文治武功真的都比汉武帝高吗?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刘询

    西汉的国力,在汉宣帝时代,达到了巅峰——之前虽然汉武帝出击匈奴,但是在汉武帝穷兵黩武的政策下,武帝在位后期,西汉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无奈之余的汉武帝,只能与民休息。之后,在汉昭帝和汉宣帝两代帝王的统治下,汉朝出现了“昭宣中兴”,并且,汉宣帝时代,汉朝国力抵达巅峰。汉宣帝的成就照比汉武帝要高:汉宣帝时

  • 大汉四百年,起点最低的皇帝汉宣帝——刘询

    历史人物编辑:小旭爱旅游标签:刘询

    望苍穹,诸雄并起;挑破狼烟,缥缈人影山巅立。立足星空,人杰多少?一朝成道,睥睨群雄。欢迎阅读卓人书拙人说,今天我们来说一说一位汉朝中兴之主的汉宣帝刘询。当然他还有个更为大家所知的名字刘病已,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刘病已影视图出生遭难不同于其他的天子,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刘询在出生几个月以后就因为武

  • 人们只知刘邦、刘彻,宣帝刘询——我的江山也分外妖娆

    历史人物编辑:菲哥侃娱乐标签:刘询

    在西汉历史上有两个皇帝的功劳太过耀眼,一是开国君主平民皇帝刘邦,一位是开疆拓土,征战匈奴的汉武大帝刘彻,以至于汉武帝的曾孙——中兴之主汉宣帝的功劳被遮掩。而事实上汉宣帝的功劳丝毫不逊色他的曾祖父汉武帝。汉宣帝终年43岁,亲政25年,是西汉四位拥有庙号的皇帝之一,庙号为中宗,其他三位分别是汉高祖、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