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不给筷子,周亚夫走后,汉景帝:此人绝不能留

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不给筷子,周亚夫走后,汉景帝:此人绝不能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贤谈文史 访问量:4375 更新时间:2024/1/23 7:22:24

提起汉朝的重臣名将,一系列名字跃然纸上。霍去病李广等等。但是很少有人也能够记得周亚夫。周亚夫对于整个汉朝的作用是无限大的,但是谁又能想到一顿饭竟然无意中决定了他的命运。

甚至汉景帝一次设宴不给周亚夫筷子,而后以一种莫须有的罪名定罪了这名朝廷重将,寒了这名为国效力,鞠躬尽瘁老将的心。多年以后,周亚夫的是非功过到最后还是得交由后世来评说。

其实周亚夫最后不得善终的原因也是可以猜测的,因为周亚夫虽然为官忠诚不二,战绩更是无可争议,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不能够顺从皇帝们的意志。而为官最重要的并不是功绩,而是对于皇帝的忠诚。但是周亚夫却达不到皇帝的标准。其实纵观周亚夫的一生,他的结局其实早已初现端倪。

一、骁勇忠诚

周亚夫最为人熟知的主要有两件事,第一件是驻军细柳营。第二件平定七国叛乱。而周亚夫这两件事主要是在两位皇帝在位时期所出现的。这两件事令周亚夫的人生出现了两个巅峰。

要说到这两个巅峰其实还要从周亚夫的整个人生经历说起。周亚夫是汉朝的开国将军周勃之子,所以笼罩在他身上的名将光环从不曾退却。周亚夫是周勃的次子,在周勃去世后,长子继承了他的侯位,而周亚夫作为次子本身就没有承袭官位的可能。

其实周亚夫还没有承袭父亲的侯位前的生活也可以说得上是无忧无虑的,有本领傍身,有家庭名望。如果按照他这样的人生轨迹来发展的话,他的人生戏剧色彩可能就没有那么浓烈。但是也许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样的生活并不适合他,或者说周亚夫的命运注定不凡。

根据历史记载,周亚夫曾经找过巫师卜卦,而巫师告诉他,他的未来要承袭父亲的侯位,也会官至丞相。但是却不得善终。可能是无意间知道了自己的命运以后,周亚夫对自己的命运开始有了一个懵懵懂懂的认识。

从以后的历史来看,周亚夫的命运出门的确是都无一例外的践行者巫师的预言。如果站在历史这个巨人的肩膀上的话,就可以看到周亚夫的人生轨迹的确是这样走了下来。

二、驻军细柳

驻军细柳营其实是周亚夫人生的第一个巅峰,因为从这里开始,他逐渐受到皇帝的赏识,人生走在了上升期,一时间风光无限,人人羡慕。如果跳脱于历史限制的话,可能周亚夫会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状态。但这样的可能却并不存在。

将军外出征战时,有这样的一句话一直流传至今,这其实也是为什么军队的力量要一直被中央掌管的重要原因之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忽视当权统治者的命令才是真正令统治者不满意的。

周亚夫的话绝对没有表示反对或者表示自己要去叛变的意思,可是为人朝臣最害怕的就是皇帝听出话外之意,不管你有没有。据《史记》记载,周亚夫在驻军细柳时,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据人民教材称将周亚夫驻军细柳这篇文章替换之前的陈涉世家,其实也不无道理。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塑造了一系列能官巧匠的名字。至于周亚夫驻军细柳这体现了周亚夫作为将帅的深刻个人魅力,在面对汉文帝时能做到不卑不亢。

汉文帝作为皇上不仅没有怪罪周亚夫要求自己的军队在军营中不能听从皇帝的命令,而是只能听从将军。这也从另一方面呈现出了一个赏识人才的好皇帝这样的形象。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能够像汉文帝一样开明。

汉文帝考察过周亚夫的军队之后,将周亚夫提拔为督位,足以体现汉文帝内心对他的赏识。其实后来周亚夫也证明了自己在军营时对于汉文帝的所谓的“不尊重”的结果,因为周亚夫驻军细柳之后,匈奴很久之后就不敢再犯大汉。

细柳营是周亚夫的第一个巅峰,正是因为他这一个巅峰,汉文帝临逝时,他对汉景帝交代,周亚夫是一个可以值得信赖的人,而景帝其实也做到了真正的重用周亚夫。

可是景帝的度量并不能够比得上汉文帝,这也是周亚夫的结局最终无比凄凉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这些也都是后人们的猜测而已,到底是周亚夫后期狂妄自大,还是汉景帝自己的度量太小。

三、平定叛乱

周亚夫的名望之最应该是当七国叛军打出口号“请诛晁错以清君侧”这样的借口发起了七国叛乱之时。汉景帝在刚开始建立权利时期,并没有在战争方面的经验。

但是由于汉文帝之前交代过如果国家发生战乱的话,周亚夫是一个可以信任的人。所以在紧急时刻汉景帝也想到了周亚夫,于是任命他去平定七国叛乱。周亚夫作为一个有着严格军纪且有着丰富经验的行军打仗经历的武将,周亚夫后来轻松平定了叛乱。

而事实也证明平定七国叛乱后,周亚夫也走向了自己人生最后的辉煌。平定七国叛乱后,周亚夫的威名开始名声大噪。两年后,周亚夫开始担任当朝宰相一职。担任宰相其实也是他自己最后的辉煌时刻。

因为周亚夫各个方面都不去顺从皇帝的要求。长期的影响下,汉景帝对周亚夫只能是日渐生出嫌隙,无论是主张不要废立太子(这一举措得罪了景帝),又或是主张不要赏封匈奴降将,以及到最后周亚夫与汉景帝的最后一餐。

周亚夫向皇上劝谏无果后,最终对官场心灰意冷,开始不再涉足于官场。可能是景帝觉得自己也有所不是,又或者是周亚夫意识到了自己过于高傲的姿态,于是后来皇帝宴请周亚夫去赴宴,宴席丰富。

可是宴席上,其余众大臣的面前都放着吃饭用的筷子,唯独周亚夫的面前空荡荡的只有酒菜。周亚夫于是就问景帝要筷子,可是景帝最后并没有给他筷子,还羞辱了他一番。被羞辱的周亚夫也是愤然离席。周亚夫走后,景帝对周围的人说,这并不是为人臣的样子。

离宴后的周亚夫的确也不知不觉中走向了自己的没路,其实也起因于周亚夫的儿子给他买了500甲胄,以此来置办父亲的生日,因为古代并不允许百姓置办军队用的装置。

后来周亚夫被人举报,景帝听闻后觉得周亚夫有反动之心,便将其逮捕,可是尽管听完周亚夫的解释后,他并不相信,并称他就算现在不反,那他在日后一定会反,就这样以一种莫须有的罪名定了这样有功之臣的罪。被定罪后的周亚夫5天不吃不喝以此抗议,最终吐血而死。

四、总结

其实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像周亚夫这样的忠臣良将,下场都是令人唏嘘。为整个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要么被奸臣所害,要么被自己衷心信仰的皇帝所抛弃。

但是,那些忠臣们还是用自己的一片忠心去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国家的富强以及民生安定才是他们心之所往,也是他们的目标,他们努力的方向,所以忠臣才是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

标签: 周亚夫

更多文章

  • 西汉名将周亚夫:汉景帝请吃饭,却不给筷子,这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动鉴历史标签:周亚夫

    周亚夫乃是西汉名将,此人治军有方,领兵打仗更是了得。所以汉文帝刘恒临终前,就把汉景帝刘启叫到身边,叮嘱汉景帝:如果遇到什么紧急情况,你大可重用周亚夫,让他领兵打仗。而周亚夫也果然没有辜负汉文帝的厚望,后来帮助了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也稳定了大汉江山。于是乎,汉景帝也学汉文帝,想让周亚夫辅佐自己的儿子。

  • 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不给筷子,周亚夫走后,汉景帝长叹一口气

    历史人物编辑:树人谈史标签:周亚夫

    关于汉朝有这样一句如雷贯耳的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为什么汉朝有这样的底气呢?因为汉朝有着一位又一位出色的将军。霍去病,卫青等为汉朝立下铁马功劳。除他们之外,还有一位汉朝将军也是声名远扬,这个人就是周亚夫。 细柳将军周亚夫 卫青和霍去病他们的身世并不好,他们都是奴婢之子

  • 汉景帝设宴,不给周亚夫筷子,结果却对周亚夫起了杀心

    历史人物编辑:小柏聊历史标签:周亚夫

    历朝历代,皇帝对武将可以说是又爱又恨,皇帝需要靠他们维护治安,保家卫国,又担心他们掌握兵权,密谋造反。所以皇帝表面重用武将的同时,又得想法子来压制武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就是出自汉朝的周亚夫,汉文帝时期,被派驻守细柳,维护边疆安全。周亚夫的细柳军就只听将军号令,见到皇帝,因身穿甲胄,可

  • 相士告诉周亚夫“9年后你会饿死”周亚夫不信,9年后果然如此

    历史人物编辑:以史为鉴的背后标签:周亚夫

    我们在中学的课本上都曾学过这样一篇文章,《周亚夫军细柳》,从这里我们完全能够看到,周亚夫治军严谨,赏罚分明,而在周亚夫前半生,曾有一个相士告诉周亚夫“9年后你会饿死”周亚夫不信,没想到的是,9年后周亚夫果然饿死。许负是秦末汉初著名的一位相士,汉文帝曾拜她为义母,因为许负的名声太大,周亚夫也曾被许负算

  • 为什么汉景帝因为一双筷子选择放弃了周亚夫?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周亚夫

    后世人总以为汉景帝很仁慈,但实际上,他比汉武帝要狠得太多。周亚夫,西汉开国功臣周勃的儿子,周勃官至太尉,而周亚夫也争气,自己在汉景帝一朝也当上了太尉,而且还因为平定吴楚七王之乱立下不世大功,在整个西汉的地位中,丝毫不逊色于父亲周勃。可就是这么一个功臣,最终却无奈地“绝食而死”。事实上,周勃的晚年也过

  • 细柳有名,强汉之始-太尉周亚夫

    历史人物编辑:聊聊知识标签:周亚夫

    提起汉朝名将,很多人想到的都是那两位传奇,卫青和霍去病,再有就是李广等人,但是在开国元勋韩信,曹参等人和李广,卫青这些人中间,还有一批将领,他们出生在大汉朝刚刚确立的时候,成长在名将众多而时局纷纭的大汉初年,可以说,年少时就见证了政治斗争的复杂,同时对外战争处于防守状态,而且刘邦的痛下杀手也让他们心

  • 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不给筷子,周亚夫走后,汉景帝:这人绝不能留

    历史人物编辑:浅梦墨晞标签:周亚夫

    西汉朝,绛侯周亚夫是开国功臣周勃之子。然而,相比于他的父亲,周亚夫似乎并没有继承到那份雄才大略,他只是一个河内郡守,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华和抱负。为了找寻人生的出路,周亚夫去拜访了当地极有名望的老太太许负,希望她能够为他解答迷茫。许负精通面相,看了看周亚夫的相貌,惊讶地说出了一番预言:周亚夫的命格尊贵,

  • 司马迁虽遭宫刑,但后裔显赫八百年,帝王将相辈出

    历史人物编辑:孙聪标签:司马迁

    天汉二年,大将李陵兵败漠北,被迫投降匈奴,汉武帝震怒之下,将李陵一门族诛。太史令司马迁因“欲沮贰师,为陵游说”,被处以宫刑。此后司马迁发奋写完《史记》,留名青史,但鲜为人知的是,司马迁虽然遭到宫刑,其后裔显赫八百年,名人辈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看【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独孤雁一一道来!司马迁遭到宫刑是

  • 司马南自称司马迁是他们家老祖宗,话说你本名不是叫于力吗?

    历史人物编辑:乡姐晓霞标签:司马迁

    大家好,我是老丁。一位朋友今天发来的有关司马南的节目视频,可是把老丁乐坏了。在这段视频里,司马南说:“根据我们家亲戚,我们家老祖司马迁写的那本书叫《史记》。知道吧?我们家老祖宗司马迁?2150年之前,司马迁,汉朝,汉武帝时代写了本书叫《史记》。”啥玩意儿?司马南竟红口白牙地说司马迁是他们家“老祖宗”

  • 司马迁为什么会受到腐刑?又为什么要坚持写史记?

    历史人物编辑:南南历史标签:司马迁

    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他受到过极刑还坚持完成了一份史学巨著。他编写的《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他为什么会遭受到宫刑,他为什么在极刑之后还坚持要完成史记?首先先简单介绍一下司马迁的出身背景。司马迁字子长,今陕西人,父亲是司马琰,他少年时候就表现出聪慧过人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