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迁因李陵投降受了宫刑,李陵却在匈奴娶妻生子,这是怎么回事

司马迁因李陵投降受了宫刑,李陵却在匈奴娶妻生子,这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车辙古迹 访问量:4935 更新时间:2023/12/7 8:56:50

司马迁可谓是比较有名的历史人物,他的一生也是相当的波折。古人说的好“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把这句话用在司马迁的身上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因为司马迁正是因为经历了很多,才编撰了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

说起司马迁所遭遇的劫难,就不得不提他所受到的宫刑。这种刑罚是最残忍的,也是最无人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对人造成的伤害,不仅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特别是对于古代的男人来说,这无疑就是一种断子绝孙的刑罚。

一、司马迁究竟为何受了宫刑?

提到司马迁受到的宫刑,就不得不提一个人李陵。李陵是何人呢?李广将军的孙子,不光武功高强,而且汉武帝也很喜欢他。在对抗匈奴的时候中,他更是一路冲砂上前,英勇敌。5千精兵对抗了3万多的匈奴骑兵,也算是英勇至极。

1、李陵无奈投降

可是谁曾想由于李陵一手下的投降了匈奴,致使李陵深陷孤军,最后虽然拼尽全力,却依然所剩无几。不由得说到“我无脸去见陛下”,说完也只能投降匈奴。匈奴早就听闻李陵的英勇,早就钦佩不已。于是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给他荣华富贵,希望为自己效力。

2、牵连司马迁

李陵的投降,却不曾想这个投降却给司马迁带来了灾难。当时的朝廷听见了李陵叛变的消息后,全朝上下都震惊。汉武帝更是极为生气,随后召集大臣一起来声讨。谁曾想一些阿谀奉承的大臣们不敢说实话,而是纷纷依附武帝,一起声讨汉武帝。

做为司马迁来说,他不愿意与他人一起阿谀奉承,甚至从内心来说是相信李陵将军的。于是站出来为司马迁辩解“李将军以五千步兵大战匈奴骑兵,要不是被逼无奈,弹尽粮绝他是不会投降的,或许日后他就会报答皇恩的”。

从司马迁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说的话也不无道理,可是做为朝堂之上,大部分人都声讨司马迁的时候,司马迁的声辩却显得很另类。正是这种另类,也激怒了汉武帝。汉武帝将李陵的妻儿诛,并且将司马迁打入了天牢。

3、司马迁直言不讳惹得武帝大动肝火

司马迁是一个正直的人,在当时的朝堂之上,坚持真理。他没有和其他的臣子一样像汉武帝虚假的歌功颂德,而是如实的阐述,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直言不讳。面对这种情况武帝当然也不能惯着,对于这种挑战自己皇权的人来说,势必会给他点颜色看看。

李陵这件事情也正好是个借口,汉武帝可以有机会收拾他,为了让司马迁长记,也懂得收敛,便对他实施了宫刑。这种刑罚对于一个男人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剥夺了做男人的权利,也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尊严。

二、司马迁或许本可以避免宫刑

按理说司马迁无非就是替李陵说了几句话而已,不至于让汉武帝这么狠,直接下了宫刑。在当时是可以避免的,虽然司马迁被抓,但是在当时的朝廷只要稍微交一些罚款就可以避免处罚了。可是司马迁是个清官,家里有没有什么钱。

这个时候找人借钱,也不可能有人敢借,因为当时如果跟皇帝做对的人也有人敢帮助的话,那很可能会受到牵连。所以对于司马迁来说,也只能接受惩罚。

事后当汉武帝从回来的士兵口中知道真相之后,才发现自己错怪了司马迁,但是一切都已经成为了事实。即便是汉武帝知道自己错了,也不能让司马迁重新变成真正的男人,而做为司马迁来说也只能是自认倒霉罢了。

三、实施宫刑后的司马迁和李陵不同境遇的对比

在实施宫刑之后的司马迁可谓是下场很凄凉,可是在匈奴生活的李陵却过得不错。甚至成为了驸马,过得可算是比较顺心,并且也成为了右校王,做为一个投降的将领来说受到此待遇也是不错的了。

可是司马迁虽然已经受到了宫刑,背负着奇耻大辱,并没有意志消沉,而是将所有的心血都放在了写《史记》的创作上。他带着自己的残缺的身体,开始着手写《史记》,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他46岁的时候,完成了那部历史著作。

面对司马迁和李陵的不同境遇,不免有些让人唏嘘。可是对于司马迁来说他的这种精神却激励了很多人。整部《史记》全书52万余字,130篇。里面记载的内容更是上到黄帝,下到汉武帝进三千年的历史。这本著作的出现填补了我国古代人物史上的许多空白。

最重要的是这本著作还描写了很多社会最底层的人物,可谓是历史上的一步经典之作。在阅读的时候,仿佛历历在目,亲身经历一样。“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就是对司马迁的真实写照。

了解了司马迁宫刑前因后果,李陵虽然是导致司马迁宫刑的起因。可是从某些程度上来说,与李陵也是无关的。司马迁就败在了自己的直言不讳上,也是他的格造成的。但是他的这种励志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也被后人传诵。

标签: 李陵

更多文章

  • 他是名将李陵的七世孙,曹操的爱将,为何没能成为五子良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李陵

    说起曹操最喜欢的将领,就不得不提到五位好将。五将大家非常熟悉,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但是除了这五位之外,还有很多武将非常出色,比如号称“前世之恶”的典韦,“虎痴”许褚等等。除了这些大家熟知的武将之外,还有还有一些对曹操很有名的将军。很重要,比如李典。李典的身世可以追溯到西汉武帝时期。他

  • 为啥这么多胡人喜欢自认是李陵后裔?

    历史人物编辑:王蓓蓓标签:李陵

    五胡乱华后,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建立北魏统一了北方。隋唐政权,从鲜卑人的统治中吸取了不少经验教训,重建大一统之局面。这个时期发生了一件奇怪的现象,即很多胡人政治人物自认是李陵的后裔。他们真的是李陵后裔吗?还是因为统治需要而随便攀附?从文字记载看,北魏拓跋鲜卑对其先世史的重构很是模糊。但是《魏书·序纪》

  • 李陵遭遇匈奴大军,用了什么方法鼓舞士气?

    历史人物编辑:揭秘时空机标签:李陵

    相信历史爱好者都知道李陵这个充满争议性的人物。他是西汉名将,也是匈奴名将。这正是争议所在。李陵是李广的孙子,和李广一样渴望建立奇功伟业。不过他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害了自己。汉武帝派遣三万骑兵攻打匈奴右贤王,李广利为主将,李陵属于后勤部队。他觉得不甘心,请求让自己的部队脱离李广利,也上战场。汉武帝手里已

  • 李陵到底更爱汉朝,还是更爱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贪吃的骆驼V标签:李陵

    天下的强汉(38)主笔:闲乐生朱晖浚稽山之战,李陵以五千步兵,对阵八万匈奴骑兵,惊天地,泣鬼神,杀敌万余,最终却仍因寡不敌众、叛徒出卖而被俘投降。之后,汉武帝又听信谣言,以为李陵正为匈奴练兵,大怒,遂将其全家处死。消息传到匈奴,李陵既悲痛又愤怒,恰好此时有一位汉使出使匈奴,他立刻跑去质问:“吾为汉率

  • 为何汉武帝要杀李陵全家?这将军的一句谎话,带给李陵一世的悲情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李陵

    李陵,汉名将李广之孙。年轻时受命看管设有汉武帝寝宫的建章宫。后经汉武帝同意,统领一支五千人的军队,驻扎在酒泉和张掖两个郡,防范匈奴入侵。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奉命率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发,征讨匈奴右贤王。汉武帝命李陵统领辎重部队配合作战。年轻的李陵,血气方刚,不愿意在后勤部队辅助作战,

  • 李陵投降后去哪了?一项考古发现揭示了李陵的后半生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李陵

    大家都知道,李陵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悲剧英雄。他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从小就耳濡目染边事,勇敢善战,曾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越过居延塞到今天蒙古国去侦察地形,顺利返还。就连汉武帝都听闻李陵大名。天汉二年(前99年),匈奴右贤王攻入西域,活跃在天山以北地区,汉武帝震怒,立即派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率三万骑兵从酒

  • 李陵是否真投降了匈奴?蒙古出土的汉朝房屋,墙上一行字说明一切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李陵

    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汉武帝时期有一个著名的事件那就是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投降匈奴一事,司马迁就是因为在朝廷上为李陵辩护而遭遇腐刑的,那么李陵到底是不是含有冤屈呢?汉武帝是不是当时太过于武断呢?李陵是不是真的就真心投降了匈奴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先看看匈奴和大汉王朝的历史渊源。大家都知道,从西汉

  • 李陵为何在汉武帝死后也不回汉朝?司马迁当初因他受腐刑还值吗?

    历史人物编辑:嘟嘟说电影标签:李陵

    汉武帝时期有个将领倍受后人争议,那就是汉朝著名的“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李陵因为自己的骄傲轻敌和汉武帝的错误决断,被多于自己十几倍的匈奴骑兵围攻,最后矢尽粮绝被迫投降。之后汉武帝听信误传,认为李陵为匈奴人训练军队,大怒之下把李陵的一家老小都给杀了,后来才知道给匈奴训练军队的另有其人。司马迁为李陵说

  • 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底为什么会投降匈奴呢?李陵是卖国贼么?

    历史人物编辑:浩瀚文史标签:李陵

    汉武帝天汉二年,即前99年,李陵率5000步兵征伐匈奴,遇到匈奴单于亲率的匈奴8万主力骑兵的围攻,激战八天八夜,杀敌万余人之后,武器损坏、箭矢耗尽,突围失败,被俘后投降。李陵被俘,及被俘后有家难回,主要是因为汉武帝对李陵的两个误会,第一个误会让李陵后无援兵,被俘投降;第二个误会让李陵身在匈奴,有家难

  • 如何看待李陵投降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彭鉴之标签:李陵

    可以说啊飞将军李广一家三代都很不幸。李广征战一生不得封侯。三子李敢被霍去病无罪射杀。而孙子李陵被迫投降匈奴。导致户灭九族。李广有三个儿子,长子李当户,次子李舒,三子李敢。而李陵就是李当户的儿子,是李广的长孙。当李陵未出世的时候李当户就去世了,李陵很有乃祖遗风,也许隔代相像,李陵善骑射。武艺超群。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