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扶苏会比秦二世更好么?会让大秦有更长久的国运么?

扶苏会比秦二世更好么?会让大秦有更长久的国运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胡月芳 访问量:1150 更新时间:2023/12/8 15:37:37

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可惜仅仅历经两代,没有做到他想象中的万世,到了二世就灭亡了。而当时更加优秀的扶苏却没有登基,如果是他成为二世之君,那秦朝是不是就会存在更久呢?

秦是为什么灭亡的

要讨论扶苏能不能让秦朝更长久,首先要明白历史上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在秦朝之前,周朝的灭亡主要是因为他自身的社会原因,他作为一个国家已经丧失了他可以起到的作用,当时的东周,已经无法约束各诸侯国,也没有自己可以威胁其他诸侯国的军队。也仅仅是名义上的一个天子象征,有一个身份而已。而秦国的灭亡,和东周则不同。秦朝首先是陈胜吴广的导火索引起了整个大秦帝国的灭亡开始,算是突发性的事件。

陈胜吴广的事件,不是两个人策划好的,就是因为秦朝的刑法,他们会被问斩,在这样严苛的律法面前,不得不揭竿而起。而他们也说了天下苦秦久矣,说明在秦国的律法面前,天下老百姓还是多有怨言的。

所以,陈胜吴广是导火索,但是背后的原因就是天下的老百姓对于秦朝严苛的法律已经怨念颇深了,就差一个火苗来点燃,并不是秦朝已经失去了他的统治能力。比如秦朝让大批民众去修建长城,如果修长城的民众反抗,还有军队可以平息了他们,就可以看出来,秦朝当时的统治还在。

他灭亡重点还是忽视了老百姓的生活,使得广大的人有了不满的情绪,没有像汉朝建立之初那样,选择与民休养的政策,毕竟是多年的战争后,广大民众的生活还是很艰苦的。而在有了陈胜吴广的导火索开始,以前六国的那些贵族和旧民就又有了重新复国的想法。这样一来,全国多处狼烟四起,使得秦朝走向了灭亡。所以,秦朝如果一开始的政策方向合理,加上本身还有的统治力量,是不会成为东汉那样名存实亡的结果的,秦朝延续下去是完全可行的。

秦二世对于秦朝灭亡的关系

秦二世胡亥,是真正意义上秦朝的最后一位统治者,赵高私立的子婴也仅仅存在了46天而已,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秦朝统治者。前面已经分析到,秦朝灭亡和自己的统治政策有极大的关系,建立大一统的王朝,对天下的民众并没有让他们修养。这也和秦国强大起来的原因有关,毕竟当初他们是靠着法家,用严苛的律法使得秦国强大而一统六国的。在一统六国之后,并没有改变策略,还是延续这样的政策。而他的好处是把度量衡和文字一统,使得文化融合。

其实,有些史实已经反映出秦始皇明白了一些严苛刑法的问题,所以他曾经拜祭过帝,尧帝是上古时期的贤明君主,去拜祭他,也有一些对于当下苛政的改变思过的想法。而扶苏也曾向秦始皇表达过应该利用儒家的思想来统治,否则天下律法太重,会有不安定的风险。

这次扶苏的进言,不仅没有被秦始皇责罚,反而对于他进行了升职,并且把他送到了蒙挚,这位始皇心腹的身边进行保护,可见始皇是有心去改变这个政策,父子两人都有同样的想法。

但是即位的秦二世胡亥的做法呢?他并没有去做类似的政策,反而更多的是无道之举,不仅把江山社稷严重破坏,更加劳民伤财的去重建阿房宫,加上本身严苛的刑法,百姓的生活自然更加的艰难困苦。所以陈胜吴广振臂高呼,天下响应者层出不穷。

如果是扶苏即位呢?

秦朝的灭亡既然是他本身政策的失误,那假设扶苏即位,就要看他本身是否会改变这样的政策了。前面已经说到了他曾经和父亲始皇帝谏言多接受儒家思想,改变严苛的律政,实行仁政,防止天下产生人民的反抗。

这就看出来,扶苏是想要实行仁政的,也是当时的天下人所希望的。而且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是一位仁和的公子,所以如果他真正即位的话,是要改变秦朝当下严苛的律法的。他本身又是一个富有勇气和毅力的人,这样的人,对于改革的决心和能力是非常有好处的,是有很大机会成功的。而且,扶苏和当时的大将蒙恬的关系不菲,有蒙恬的帮助,扶苏的改革将会更加容易。蒙恬也不会被害死,可能也会成就一番伟业。加上秦朝本身的统治力量还在,在这种情况下,扶苏对于以前的问题进行改革,只要最终成功,就是这个强大的朝代,也不会仅仅历经二世就灭亡了,可能会让秦始皇获得一些安慰吧。

标签: 秦二世

更多文章

  • 帮秦始皇一统天下的10大名将,为何不帮秦二世剿灭刘邦项羽呢?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秦二世

    秦国历经十数代君主励精图治,其政治地位、军事实力大幅提高,终于在秦始皇嬴政上位后得以扫清六合,一统天下。当然,秦国的成果除了君王们的功劳,更离不开那些殚精竭虑臣子们。尤其嬴政手底下,那10大能征善战的名将们。秦始皇这里头有件怪事儿,秦始皇建立秦朝后15年就走向灭亡,先被项羽击杀几乎全部的秦朝贵族,后

  • 秦二世若不是胡亥,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司马迁早已给出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近灵说历史标签:秦二世

    秦国一扫六国而建天下,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一个历史事实,可惜的是才建立起大一统的嬴政,还没有来得及安定六国,就在巡视的道路上离世了。秦始皇从20多岁开始就追求长生之术,结果50岁的离世却是因为"风餐露宿"没有顾忌到身体,而寒气入身引得病发,不知道秦始皇死的时候,会不会懊恼不已。不过这断然不会是他最懊悔的

  • 楚人李斯是如何当上秦国丞相的?得罪秦二世被腰斩,是赵高陷害吗

    历史人物编辑:汪国庆标签:秦二世

    李斯原来是楚国上蔡人,入秦后才得到秦王嬴政的重用。他向秦王献策“灭诸侯,成就帝业”后任丞相,是大秦帝国的二号人物。按理说,一个人做到如此,应该心满意了吧!可李斯并不知足,为了权力,让自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代名相,就此身败名裂!我们先看看李斯是如何发迹的,李斯首先在楚国做小史,过着朴实的生活。一天李

  • 历史 李斯 四 焚书坑儒助 纣为虐 误听赵高妖言让秦二世为帝大开杀戒

    历史人物编辑:亚群历史标签:秦二世

    楚国人李斯虽然是布衣平民,但是他有一个远大的抱负,于是就开始为之付出行动。先跟随荀子学习了三年治国之术,学成之后,分析天下的局势,觉得秦国最为强盛,他可以在秦国有一番作为,开创一片新天地。于是就来到了秦国,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成功的赢得了秦始皇的信任,当上了官。秦始皇也采用了他的计谋,经过了二十几年奋

  • 秦始皇和秦二世,谁该为秦朝的覆灭“背锅”,很多人想错了

    历史人物编辑:文化纵横说标签:秦二世

    一件事情搞砸了,总得有人出来背锅,总得有一个人吸引骂声、承担责任。人们都有自己的是非观,都有自己的憎恶观,分析问题的时候未必能保持中立,所以有时不该背锅的人,被活生生地扣上了黑锅。魅力强的人自然占优势,秦始皇名声赫赫,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千古一帝,很多人都是他的粉丝,秦二世与之相比就显得渺小许多了。所

  • 为啥秦二世杀光了所有的直系亲属却留下了子婴,因子婴身世特别

    历史人物编辑:张红燕标签:秦二世

    秦始皇是个拥有着雄才伟略的君王,这是毋庸置疑的。他在世的时候最大的宏愿就是希望秦朝的疆土更大些,朝代的统治更长久些,因此他在选择继承人上面花费了很大的心思。公子扶苏是他的嫡长子,也是他精心培养的皇位继承人,只可惜后期的秦始皇听奸人蛊惑而撤掉了扶苏的太子之位,使得在他死后秦朝落入了残暴无能的胡亥手中。

  • 如果秦始皇还在,昏庸的秦二世没有继位,项羽、刘邦能灭秦吗?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秦二世

    秦朝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秦统一六国后,为人民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客观地说,秦朝的统一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虽然秦朝制定了很多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规定。但与此同时,秦朝的暴政也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人民被某种苦役所压抑,苦不堪言。所以,秦朝灭亡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民间不和。所以在秦始

  • 刘邦项羽灭秦时,秦始皇重用的名将在哪?为何没出手帮助秦二世?

    历史人物编辑:重华读历史标签:秦二世

    秦朝结束从夏朝以来的乱世分裂局面这是名传万年的功业,消灭东方六国和其他小国,使得华夏大地重新归于统一的旗号之下,这是从炎帝黄帝中土大战的时候都不敢相信的事情。因为有当年大一统时代时代的丰功伟绩,所以我们现在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会想着促使中国统一,我们无论陷落到什么境界,中国的百姓都会为了和平和民族崛起而

  • 秦二世对百姓造反气愤,叔孙通一句话解开其心结,结果葬送了秦朝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秦二世

    不可否认,秦始皇是一位难得的英武帝王。他年幼继位,几经隐忍,利用嫪毐事件,一举铲除吕不韦、赵太后、嫪毐三人的势力,最终将秦国的大权牢牢攥在了自己手里。此后,他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将山东六国挨个平定,过程如同秋风扫落叶般,最终一统六合,登基称帝,自称始皇帝。放眼天下,秦始皇深觉孤单,毕竟天下已经握在手

  • 始皇不立皇后,间接致秦二世而亡,“母仪天下”的皇后有多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国学的秘籍标签:秦二世

    在中国古代,皇后作为“六宫之主”,对皇权的统治与稳定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皇后制度是皇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与皇帝制度相辅相成,实现了内廷、外朝之间的有机联动。“皇后”也因此与“皇帝” 一道成为了封建时期权力象征的核心符号。但皇后制度的确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相反,它必须接受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