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羽分封诸侯,燕赵齐为何第一时间就反了?

项羽分封诸侯,燕赵齐为何第一时间就反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地图帝 访问量:4509 更新时间:2024/1/10 5:59:55

公元前206年五月,项羽刚从关中回到彭城,齐、赵、燕三地就打起来了。我们从北往南,来看看燕地、赵地、齐地的情况。

项羽将燕国一分为二,徙燕王韩广为辽东王,立燕将臧荼为燕王。辽东王韩广据有燕地东部右北平、辽东、辽西三郡,建都无终,人口减少一半以上。燕王臧荼据有燕地西部广阳(汉初拆分出涿郡)、上谷、渔阳三郡,建都蓟,这是对他追随入关最好的奖赏。

燕国地方很大,但人口很少。战国时燕国定都蓟(今北京市),秦灭燕后有六个郡,除蓟城所在的广阳郡,其余五个都是人口稀少的边郡。战国后期燕赵大战,燕国屡遭大败,人口一直呈下降趋势。秦朝时乌桓、匈奴连番入侵燕国北方,掳掠人口财货,燕地人口进一步减少,总体还不如中原一个大郡人口多。

图-臧荼的燕国和韩广的辽东国

韩广本是赵国人,曾任秦朝上谷郡某县令史(官职十五品)。陈胜的部将武臣建赵国,自称赵王,韩广便去投奔。韩广对燕国比较了解,赵王武臣便派他率军北上,燕国郡县望风归服,燕地大定。

韩广自称燕王,迅速平定燕地,并非用兵如神,因为燕人最大的敌人是乌桓、匈奴,若韩广能帮助燕人抵御外敌,燕人当然欢迎。

臧荼是韩广的将军,是燕国实际兵权掌控者,奉韩广之命率军两万南下救援赵国的巨鹿。臧荼从巨鹿之战起就追随项羽,后来入关中,封燕王。

辽东王韩广虽然不用去辽东地广人稀之地,却必须离开蓟都(燕国旧都)去右北平郡的无终,他怎会咽得下这口气。由于早前建立燕国的过程气决泉达、一气呵成,后来又统治燕国两年,韩广早已傲世轻物、目空一切。

当臧荼率三万多人马北上燕国,韩广还是提前率军撤出了蓟都。不过大部分城邑都被韩广搬空了,除了山里的百姓,几乎都是空城。韩广的如意算盘是,等臧荼分兵去控制三个郡广大的地盘,便立刻起兵夺回蓟都。

然而韩广太小看臧荼了,征战两三年,臧荼和麾下将士不但身经数十战,自信心也爆棚了。臧荼当然没有分兵去控制广大的封地,而是直接开赴韩广的新都无终。

燕王臧荼大概只用了两三个月,就平定燕地,杀了辽东王韩广。

燕国的局势朝项羽有利的方向发展,赵国和齐国的形势却反过来了。项羽将赵国一分为二,太行山以西是代王歇,以东是常山张耳

图-赵歇的代国

项羽徒赵王歇为代王,据有太行山以西的代郡、雁门郡、云中郡,建都代。立赵将张耳为常山王,据有太行山以东的邯郸郡、巨鹿郡、恒山郡,建都信都,改名襄国(今河北邢台)。立赵将陈馀为南皮侯,建都常山国巨鹿郡的南皮,领三县。

入关前的六王当中,项羽最想杀的当然是楚怀王,但最恨的必然是赵王歇。巨鹿之战,项羽拯救了赵国,是赵王歇的救命恩人。但战后赵王歇立刻就迁都信都,带走了一万多军队,不肯派军队随项羽南征章邯。项羽和章邯对峙的数月中,赵王歇在李左车等辅佐下,实力迅速膨胀。当项羽迫降章邯,并开始西进关中,赵王歇趁机填补空缺,几乎占据大半个赵国。

赵王歇徒代国后,他的三个郡可谓是阽危之域,有一半土地在匈奴人的控制下,危急存亡。

项羽和章邯对峙过程中,友军当中数张耳的兵力最盛,而且张耳还派司马卬和申阳翻越太行山,从背后攻击章邯,建丘山之功。项羽军团入关中的过程中,张耳的兵力仅次于项羽,是友军中实力最强的。

不过为了牵制张耳,项羽又封与张耳反目的陈馀为南皮侯,从张耳的领土上挖出三个县。

项羽分封诸侯后,李左车力劝赵王歇,先去代地就国,等待机会南下。

代国的机会很快就来了,在南皮只有三个县的陈馀,憋了一肚子气。他把张耳当亲爹,心甘情愿让张耳兼并两万多军队,并以此为基础迅速扩张。结果张耳把陈馀当养子,丝毫不见有福同享的意思,两人再无回旋的余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图-张耳的常山国

陈馀的南皮城紧邻距齐地济北郡,当时齐王田市派人联络陈馀起兵反张耳,愿意提供部分粮草辎重,一起推翻项羽的分封。陈馀则立即派人北上联络代王歇,双方一拍即合,南北夹击张耳。陈馀借道齐国,南下从平原津渡黄河,打了常山国守军一个措手不及。代国的军队在李左车的指挥下,更是神鬼莫测,高歌猛进,几个月后代王歇重夺赵地,常山王张耳南逃到刘邦营中。

项羽将齐国一分为三:齐国、胶东国、济北国。徙齐王田市为胶东王,建都即墨。立齐将田都为齐王,据有齐郡,建都临淄。立齐王建孙田安为济北王,据有济北郡,建都博阳。

齐国自春秋齐桓公起就有五都制度,鼎盛时期的五都是:中都临淄,东都即墨,西北都高唐,南都莒,西南都平陆。五国伐齐时期,齐国只剩东都即墨和南都莒附近区域,后来田单复齐,齐国收复了中都临淄、东都即墨、西北都高唐,也永久失去了南都莒和西南都平陆。

南都莒给了楚国,换取楚国不干涉齐国复国,西南都平陆被魏国和鲁国瓜分,不过平陆建都时间不长,本来也是为了灭宋才建的。总的来说齐国复国后,还是恢复了大半个鼎盛齐国,一直保持到秦国灭齐国。

战国最后五十年,齐国没有派出一支军队走出国门。齐国坐拥渔盐之利,国泰民安,歌舞升平。民间吹竽鼓瑟,斗鸡赛狗,尽是骄奢淫逸之风,与战国之势诸侯龙争虎斗的形势完全不同。可以说人口众多,经济繁荣,一片兴旺。

秦国灭齐国,几乎是一战而下,对齐国人口和经济影响不大。齐王田儋和齐王田市经营几年之后,齐国的军事与经济实力接近战国末的水平,而齐国的南面就是项羽的西楚国。

卧榻之侧怎能有此等强国,项羽便把齐国一分为三。当初秦灭齐后,大致按照齐国固有三都,分成济北郡、临淄郡、胶东郡,项羽同样延续这个架构,将齐国分为济北国、齐国(临淄郡)、胶东国。

以人口和经济实力而言,齐国>济北国>胶东国,齐王田市改封胶东王后,综合实力不如原来的1/3。

图-齐国一分为三

新的齐王田都和济北王田安,东走的速度很慢,一路收容散兵游勇。从四月到五月,两支队伍先后进入济北国。

济北国的都城博阳,位于泰山以南,战国时鲁国地盘。秦朝将鲁国一分为三,主要区域是薛郡,北部划分给济北郡,东部划分给琅琊郡。

济北王田安定都博阳,与临淄之间隔着泰山、鲁山,两山之间的孔道过于险峻,春秋战国齐鲁动兵,多绕行泰山西侧走。济北王田安宣布济北国各城邑守将原地就任,城头换一面旗帜,田安打算用怀柔的手段,逐渐控制济北国。

田安只有一万多人,但他的济北国与胶东国中间还隔了个齐国,高枕无忧。齐王田都就没这么幸运了,他想就任齐王,就必须赶走齐王田市和齐相田荣,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立二王。

齐王田都率三万余人马沿着济水东进,一路经过济北国的卢县、历城、于陵等重镇,没有任何齐军干涉。大军抵达于陵,齐王田都得到消息,齐王田市与齐相田荣已经离开临淄,正在去即墨的路上。根据骑哨亲眼所见,一路车水马龙,至少有几万人。

齐王田都顺利来到临淄城下,一半人马入城,一半驻守城外,互为犄角。

田都是齐王田儋(齐王田市之父)派去救援巨鹿的,是第一批赶到巨鹿城下的诸侯军。项羽率军开赴巨鹿后,田都一直非常配合,再加上他有三万多人马,项羽认为田都赶走田市如拔丁抽楔,难度不大。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再加上西楚国都城彭城距齐国也不算远,项羽还可派兵增援。

然而齐王田市可不是燕王韩广,在两个叔父田荣和田横的辅佐下,赶走了田假、田安等齐国宗室,厉兵秣马,实力与日俱增。

两天后齐相田荣之弟将军田横率五万余大军杀来,田都仍城里城外结成互补阵型。谁也没料到,当田横发动攻势,城外的田都军一部就反戈一击,自相残杀起来。

田都在城头上看得目瞪口呆,骇然失色,但也不敢打开城门迎战。

也就一炷香功夫,城外田都军大多数人选择投降,丢下兵器伏在地上等待被俘。

田都正不知所措,忽然对方阵内一阵震天欢呼声传来。田都侧头看去,只见临淄一座城门打开,一个熟悉的身影策马率众而出,一路上丢掉头盔和长枪,显然是去投降了。

接着田横军如潮水般涌入临淄,田都到这一刻才明白,为何赵王歇可以死守巨鹿,他田都却一刻都守不住临淄。两年前齐王田儋派田都率兵两万,前去赵国救援巨鹿,经过巨鹿之战、与章邯的攻防战、入关过程,田都原来的军队损失了七八千人,入关后及从关中回齐国的过程中,兵力扩张到三万余。田都军约有2/3不是齐国人,这些人以流寇居多,与田都旧部迅速爆发冲突。当田都看到亲信打开城门投降,瞬间明白了,齐国人不想让外人踏足。

当年五国伐齐、田单复齐后,齐国人痛定思痛,对诸侯国都深怀戒心,以至秦国灭掉六国中的五个,齐国都没有发兵救援。

胶东将田横重夺临淄,齐王田都兵败被杀,胶东相田荣随后也重回临淄。胶东王田市,却加快速度,带着数千随从,向即墨进发。

田荣、田横是亲兄弟,田儋是他们的堂兄,田儋之子田市,关系要疏远一层。田市虽然年轻,却看得明白,名义上田市是齐王,田荣是齐相,田横是齐将,但田荣还有一个小朝廷,齐国大臣退朝后,在田荣的小朝廷上也是大臣。

如今项羽封田市为胶东王,他也知足常乐了,齐国留给田荣,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田荣早就想废掉田市,苦于师出无名,这回可找到借口。即墨的将士,谁不知道田荣才是齐国的掌权者,将校多为田荣亲信。

田市的王师到了胶东国即墨城外,竟无人迎接。守将早得到消息,关门不纳。田荣派人迎回侄儿田市,却遭到拒绝。田市只想做个胶东王,不敢惹项羽。

没几天田荣便率军杀了胶东王田市,自称齐王,以亲弟田横为齐相,统一齐国三郡,恢复到战国末齐国的疆域。

标签: 项羽

更多文章

  • 项羽兵败,为何选择自杀而不是重整旗鼓?原来是遗传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项羽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上千年里出了不少的圣明君主或是能臣干吏,但其中可以被后世称上一句英雄豪杰的却不多,项羽就是那少数之一。令人可惜的是他的下场不怎么好,与汉高祖刘邦角逐天下,垓下之战兵败,于乌江自刎身亡。很多人都不明白他当时已逃出生天,为何部重整旗鼓,而是选择自杀。接下来看看的他的长辈们

  • 西楚霸王项羽的西楚国,地盘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地图帝标签:项羽

    项羽入关中后,尊楚怀王为义帝,所谓义帝,是天下共主,而非一国之王。类似东周天子,战国七雄都有灭亡东周的实力,但也都尊东周天子为共主。不过此为项羽权宜之计,因楚怀王手中尚有不少军队,项羽要杀义帝,还需要时间。除了义帝外,项羽封了二十个诸侯王。项羽征关中百姓修封王赐爵台,累死数万人,尸填高台之下,昼夜不

  • 项羽封的义帝在湖南?如何被杀的

    历史人物编辑:地图帝标签:项羽

    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在关中分封诸侯,尊楚怀王为义帝,所谓义帝,是天下共主,而非一国之王。类似东周天子,战国七雄都有灭亡东周的实力,但也都尊东周天子为共主。不过此为项羽权宜之计,因楚怀王手中尚有不少军队,项羽要杀义帝,还需要时间。随后几个月,项羽忙着解决内部矛盾,项羽最急于杀掉的是义帝(楚怀王)。

  • 项羽为何被评为千古无二?他创下三项战绩,至今无人超越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项羽

    人们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尤其在以成王败寇为准则的战争年代,“第二”意味着失败,意味着被人遗忘。但泱泱中华史中有一个人,明明以失败结束人生,依旧被评为“千古无二”,被无数人纪念缅怀,他所创造的三个第一,时至今日无人超越,此人便是西楚霸王项羽。力气最大历史上力气大的人并不少,例如用几百斤铁锤做武

  • 楚汉之争项羽为什么要自刎?

    历史人物编辑:纪承来标签:项羽

    关于项羽为什么在还有生路的情况下依然选择自刎乌江,我也曾做过一定面的思考和总结,现就本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与诸君互通有无,还望不吝赐教!一:因为骄傲,死又何惧之有?相比于出生低微的刘邦,项羽是毫无疑问的高富帅。煊赫的家族地位,高贵的家族血统,良好的贵族教养和仪态使他在那个群魔乱舞的大乱之世中显得如此卓

  • 项羽为什么要在鸿门宴放走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项羽

    关于项羽为什么会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这也是记载在史书上的一件事,所有一致性的评论都说项羽有勇无谋,鸿门宴中那么多人劝他杀掉刘邦,也能掉以轻心,其实不然,不论任何时候,在古代能做王的绝对不简单,更不会是愚蠢的人。表面上看这就是项羽的优柔寡断妇人之仁,放走了自己未来的心腹大患,但是如果你深入的分析下就会

  • 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写乎标签:项羽

    作者:李大奎"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诗中的霸王指的就是抗秦名将西楚霸王项羽,他因在古代有名的宴会"鸿门宴"上没有杀登门谢罪的刘邦,导致后来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打败,自刎乌江,留下"无颜见江东父老"、"妇人之仁"等千古骂名。以致唐代诗人杜牧在《题乌江亭》时感叹: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 刘邦最大的对手,不是项羽而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野风信子标签:项羽

    在秦末汉初,有一员猛将于巨鹿之战中一马当先,让项羽得以威震诸侯;他截杀义帝,使天下陷入“无主”境地;他毅然起兵反汉,虽然失败被杀,但也让刘邦在战斗中受了箭伤,并于第二年一命呜呼。他就是淮南王英布——刘邦的真正对手。 英布剧照 一英布是六安(今安徽六安)人,出身于平民家庭,年轻时有人给他看过相,预言他

  • 若韩信投靠项羽,项羽会夺得天下吗?还会落个功臣被杀的下场吗?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项羽

    字符不匹配这东西有点像风水先生。可以排除一切风水先生的意外,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八字不合吧。简单的说,就是你不喜欢他,他也不喜欢你。韩信和项羽就是这种状态。韩信第一次见到项羽就非常高兴,认为自己遇到了绝世好汉,觉得自己以后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于是韩信兴冲冲地追随项羽,希望能跟随项羽打天下。项羽见了韩信

  • 项羽自刎后,刘邦没杀他族人,却用了一阴招,估计项羽会死不瞑目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项羽

    垓下之战,曾经的楚霸王项羽在精锐丧尽又四面楚歌的情况下,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选择了拔剑自刎,终结了楚汉争霸的混战局面,最后天下便宜了刘邦。刘邦和项羽是完全不一样的战斗风格,项羽动不动就是屠城,杀降兵,而刘邦却是以怀柔为主。在项羽死后,楚国一直还有抵抗汉军的战争,一直到项羽兵败身死的消息传开来,楚国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