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不是因为胡亥的这句话,身为胡亥师父的赵高也许不会杀死胡亥

如果不是因为胡亥的这句话,身为胡亥师父的赵高也许不会杀死胡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惜缘小历史 访问量:716 更新时间:2024/1/17 16:20:59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临死的时候,留下遗诏把皇位传给大公子扶苏,并且把遗诏交给赵高保管。很明显,赵高不是一个好人,赵高和扶苏之间有很深的过节。扶苏当年被发配到边疆,就和赵高有着莫大的关系,要是真地让扶苏继位,那赵高肯定不会有好结果,更何况赵高还是胡亥的老师呢。

于是,赵高就联合李斯偷偷地把遗诏更改,赐死大公子扶苏,立胡亥为皇帝。胡亥继位以后,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十几人全部杀死,一个不留。

胡亥没有秦始皇的雄韬伟略,但是却完美继承了秦始皇的暴戾。在胡亥的统治下,秦国的百姓的生活立刻变得民不聊生。农民纷纷揭竿而起,陈胜吴广振臂一呼,曾经被秦国击败的旧臣纷纷响应,大秦一时之间变得摇摇欲坠。

胡二世虽然昏庸无道,但当时还有秦国名将章邯。章邯临危受命,靠临时组织起来的骊山囚徒,首先打败陈胜手下大将率周文率领的数十万大军,然后又大败齐楚联军,先败后胜,大败楚军统帅项梁,并且在定陶杀死了项梁。章邯打垮了项梁的军队后,楚地有名将领都已经死了,章邯以为楚地的起义军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就准备去进攻赵国,结果没想到,楚国还有一个比他还勇猛的项羽。项羽,大家都知道,打仗异常勇猛。项羽率领楚军,破釜沉舟,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章邯。

章邯吃了败仗,赵高派人追杀章邯,章邯走投无路之下,投降了项羽,章邯一投降,秦国再也没有可以抵抗起义军的将领了,秦军于是节节败退。秦二世胡亥自然极其不满意,于是就去质问赵高,说道:“丞相不是总说关东盗贼不能成气候吗,今天怎么会到了这种地步”?

赵高多么精明的人物,立刻听出胡亥对自己不满意了。于是先下手为强,派自己的女婿阎乐逼宫,历数他屠杀吏民的罪过,让胡亥立刻自杀谢罪。胡亥惊慌失措下,问自己能不能退位当下普通百姓呢?阎乐说道不行,赵高是要你死,你不死我没办法交差,于是胡亥就自杀了。

如果当年胡亥不去质问赵高,也许还会有一线生机。正是他问了赵高,让赵高有了杀心,不过即使赵高不杀他,项羽来了一样会杀死他,毕竟胡亥作恶多端不可能让他活着。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本文为百家号作者无风却起念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胡亥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的女儿陵墓被发现,看到尸骨后惊讶:胡亥好狠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胡亥

    封建历史时期,由于高度集中的皇权制度,所以导致人们对于皇权趋之若鹜,因此生在帝王家的孩子们是没有亲情可言的。在历朝历代的皇室中经常会出现同室操戈,甚至是杀兄弑父的现象,这一切都是因为大家对于皇权过度的渴望,对于皇权的渴望,也是对于亲情的一种践踏。作为第一个实现祖国大一统的帝王秦始皇他的一生丰功伟绩,

  • 盘点历代败家子皇帝-胡亥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瞭望标签:胡亥

    盘点历史上最败家的皇帝,可能大家不约而同都会想到这位。他仅用三年时间,便将先辈五百多年的努力全部败光。他是谁呢?没错,他就是秦二世——胡亥。胡亥胡亥生于公元前230年,死于公元前207年,是秦始皇第十八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因此始皇帝对他也较为宠爱,这也无意间塑造了胡亥嚣张跋扈的性格。胡亥本身没有

  • 李斯和赵高同是扶持胡亥登基的功臣,为何胡亥听从赵高将李斯腰斩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驿站哦标签:胡亥

    李斯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他作为法家弟子辅佐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在史书上留下了极为重要的一笔。对于李斯的死,后世的历史学者也认为是非常遗憾的。他在嬴政去世后联合赵高矫诏扶处死了嬴政长子扶苏,扶持胡亥称帝,对秦朝国家命运的走向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作为扶持胡亥登上帝位的大功臣,在胡亥登基

  • 韩信背水结阵大败陈馀,“背水一战”的奥妙你真的看懂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陈馀

    文|司马刘邦手下有三大将领帮着他打天下,英布我们以前都说过了,今天来讲一讲韩信。秦汉之际如果非要选出来两个最会打仗的人,那非项羽和韩信莫属了。这两个人的能力是十分强悍的,但他们打仗的方法手段是不一样的。项羽好比是正宗的少林派,常规的套路技巧运用的十分娴熟。而韩信则像是武林怪侠,不按套路出牌,但身负鬼

  • 楚将丁固:彭城之战时冒死放了刘邦一条生路,为何刘邦却将他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丁固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汉高祖二年(前205年),汉军在彭城之战惨败,主帅刘邦弃城而逃。楚将丁固带人追杀刘邦,却在即将擒获刘邦时而将其放走。为何丁固要放着大功不要而冒着生命危险放走刘邦呢,后来刘邦又为何忘恩负义杀死丁固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投靠项羽丁固

  • 都尉董翳随大将章邯屡败反秦义军,为何没能力挽狂澜拯救秦朝

    历史人物编辑:一颗小土豆标签:董翳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骊山宫阙九天高,六处孱王走衔璧。不信诗书信法家,关东半被鱼书惑。尽卷图籍亦大好,五十年凶都一埽。章邯董翳举如毛,沐猴冠委金陵道。(金·麻九畴)董翳(yi)是秦末时期的枭雄之一,曾随章邯多次击败反秦的六国军队,一度使得秦朝转危为安。然

  • 韩信惨死,谁才是诛杀韩信的幕后黑手?

    历史人物编辑:杨仔爱文史标签:韩信

    公元前196年的一天晚上,西汉开国第一功臣萧何彻夜未眠,他在卧室中走来走去,沉默不语,以至于娇妻同氏多次喊他睡觉,他都没有反应,似乎跟没有听见似的。确实,萧何正在思考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原来,就在天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萧何突然接到宫中吕后派信使传来的绝密情报,当他打开书信看到里面内容时,他惊愕不已,

  • 韩信性格弱点:能忍好功名却不能屈,终致灾祸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韩信

    韩信,汉初三杰之一,作为古代名将的代表,他的结局也是让很多人感到嘘唏。有些人说刘邦是小人,过河拆桥,手段下作。如果站在韩信的性格上分析,韩信的死也有自己的缘故。韩信之死其实与文种,白起等人之死有类似的道理,给职场的朋友也有很多启发。我们从韩信的性格入手,看一看韩信的性格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能忍: 韩信

  • 为何攻无不克的韩信,最后还是死在了刘邦的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张龙龙标签:韩信

    有件事情有人非常的疑惑,那就是为什么在战场上攻无不克的韩信,最后居然死在了刘邦手里?那是不是说明韩信并没有传言中所说的那么厉害?其实这件事情不能这么看,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人各有志。刘邦这个人最大的长出的就是善于用人,善于驾驭那些事物,也就是刘邦这个人,在政治上,在用人有极高的天赋。而韩信,善于用军,善

  • 萧何月下追韩信,刘邦火箭式提拔韩信,为何韩信还要选择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临溪柚子标签:韩信

    韩信和刘邦的关系,确实非常复杂。韩信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但能赏识他的人确不多。他开始的时候在项羽的手下做郎中。多次给项羽出主意,非常可惜的是,作为杰出军事家的项羽却没有发现韩信的绝世之才。这非常不符合常理。因此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妒忌。韩信一看在项羽的地方不受重视,他就投奔了刘邦。但由于不是名校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