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极度愚蠢的胡亥,生不逢时的子婴,无比愤慨的司马迁,这一切怪谁

极度愚蠢的胡亥,生不逢时的子婴,无比愤慨的司马迁,这一切怪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震旦说 访问量:3943 更新时间:2024/1/18 16:50:37

胡亥初即位

话说胡亥在“骗死”哥哥扶苏、回到咸阳即位为秦二世皇帝后,第一件事不是掌握权力让自己这个皇帝名副其实,而是劳师动众、花数不尽的珍奇异宝安葬秦始皇帝,把秦始皇那些没有子嗣的后宫姬妾全部殉葬,另外再将建筑秦始皇陵的工匠和努力全部处死,陵寝周围种满革木。秦二世的做法一点都不像一个皇帝,反而像个过家家的小孩子,或者说胡亥从未学过帝王治国之术,父亲嬴政从未想过让他继承大统。接着的事,倒像皇帝该做的,秦二世提拔扶自己当上皇帝的赵高为郎中令,代替自己处理国家事务。但是紧接着做的事,又让人匪夷所思,感觉他在表达对秦始皇的愧疚之情,“二世下诏,增始皇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令群臣议尊始皇庙”,又好像是在转移朝臣的注意力。

孤独的秦二世

皇帝当一段时间后,胡亥感到“高处不胜寒”和自己能力不足的恐慌心虚,跟赵高商量怎么去威服天下。秦二世遂带着李斯向东巡行,而赵高无桎梏地在咸阳城内为所欲为,壮大自己的势力。秦二世巡游不像秦始皇帝,唯一相似就在镌刻金石碑文。秦二世东巡是先至碣石,沿海而行到会稽,再到辽东便返回咸阳。返回途中,赵高给胡亥出了个馊主意,继续去用严刑酷法镇压天下,胡亥同意。秦二世觉着此次东巡不过瘾,没有带来足够的威信统治朝臣们和公子们,便询问赵高该怎么办。

赵高出了个狠招:“今上出,不因此时案郡县守尉有罪者诛之,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今时不师文而决於武力,原陛下遂从时毋疑,即群臣不及谋。”并且以“明主收举馀民,贱者贵之,贫者富之,远者近之,则上下集而国安矣”为堂皇借口劝服秦二世去实施。“乃行诛大臣及诸公子,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而六公子戮死於杜。公子将闾昆弟三人囚於内宫,议其罪独後。”

但是嬴政有个儿子将闾质问秦二世的使者,为什么要杀自己,自己一点逾越没有,秦二世的使者说不过,便说自己是奉命行事,不知道别的。然后将闾仰天大呼:“天乎!吾无罪!”与另外两个兄弟落着眼泪自尽。“宗室振恐。群臣谏者以为诽谤,大吏持禄取容,黔首振恐。”影响极为恶劣,胡亥却没感觉到什么。抵达咸阳,秦二世以不修建秦始皇没完成的阿房宫,那就是表明秦始皇做的事是错的,所以继续修建阿房宫。“郦山事大毕,今释阿房宫弗就,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

之后秦二世继续瞎折腾,让关中百姓没粮食吃闹饥荒。此时,赵高说什么胡亥不经大脑听什么。赵高说面见群臣有损陛下威仪。胡亥便蜗居深宫不再见大臣。天下开始大乱,义军蜂拥而去,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进谏秦二世停止阿房宫的工程,减少百姓屯戍和运输的徭役。胡亥一听不乐意了,说出各种歪理,表示天下混乱是你们这些人的错,我要处罚你们。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被囚禁,冯去疾、冯劫没多久自杀狱中,李斯却没厚脸皮活着,宁愿受着各种刑罚也不自杀,没见到秦二世便被处死。

天下是赵高的天下

从此,赵高独揽大权的障碍全部清除,秦朝变成了赵高的秦朝,胡亥天天在皇宫里沉迷酒色。秦朝的大臣好似麦子般,一茬一茬地被杀,杀到没有人再跟赵高作对,杀到所有人都听赵高的。帝国的余晖,赵高派士卒围杀胡亥,胡亥进行四问挣扎,“丞相可得见否?吾原得一郡为王。原为万户侯。原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均被拒绝。史书说是自杀,然而是“麾其兵进。二世自杀”,秦二世应该是被杀的,说自杀不过是保存颜面。

赵高杀了胡亥,还昭告天下秦二世的罪状,让秦国宗室子婴自废皇帝、降为秦王。这赵高实在太不像话了,说他不是仇恨秦朝的六国遗民我都不信。赵高下场是什么呢?赵高派人来请新秦王子婴去宗庙祭拜,子婴不去,然后赵高亲自去请。子婴与两个儿子合力刺死了前来的赵高,诛杀了赵高的三族,将其头颅昭示咸阳。你没看错,赵高就这么简单的被解决了。可惜,子婴刚处理完赵高一党的事,屁股还没坐热乎,刘邦就打进关中兵临咸阳城下。子婴耻辱地请降:“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一个多月后,项羽统率的诸侯联军进入关中,杀光嬴氏血脉,劫掠焚毁咸阳城。

司马迁对秦朝的灭亡表现出无比的愤慨,评价道:始皇既殁,胡亥极愚,郦山未毕,复作阿房,以遂前策。云“凡所为贵有天下者,肆意极欲,大臣至欲罢先君所为”。诛斯、去疾,任用赵高。痛哉言乎!人头畜鸣。不威不伐恶,不笃不虚亡,距之不得留,残虐以促期,虽居形便之国,犹不得存。斥骂胡亥是:极度愚蠢,长着人头说话却像畜牲。是啊,谁能想到秦国十数代国君如此英雄,最后生出胡亥这么个东西,令人愤慨。

参考文献:《史记》

标签: 胡亥

更多文章

  • 秦始皇遗嘱其实就是立胡亥为帝,扶苏根本不是选定的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风信子标签:胡亥

    秦始皇建立的伟大帝国,在他死后三年就土崩瓦解。每每提及此,人们都会感慨:都是因为秦二世昏庸暴虐,才让强盛的秦朝忽然倾覆。如果能是民间声望极高的公子扶苏即位,凭借他的威望和仁慈,一定能让秦朝持续下去,为扶苏的命运而叹息。司马迁在史记里就记载了这个故事。秦始皇驾崩后,赵高和李斯合谋,伪造了遗诏,逼领兵在

  • 秦二世胡亥是合法即位

    历史人物编辑:五千年桑田标签:胡亥

    秦二世胡亥并不是篡位,而是合法即位。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病重,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于是赐诏书给公子扶苏,命扶苏回来料理他的后世,把他葬在咸阳。当时赵高的职位是中车府令,这个官职负责掌管秦始皇的诏书和玺印。这份诏书拟好以后就放在赵高那里。赵高为了自己的利益,于是和李斯发动政变。不过,这更

  • 如果不是因为胡亥的这句话,身为胡亥师父的赵高也许不会杀死胡亥

    历史人物编辑:惜缘小历史标签:胡亥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临死的时候,留下遗诏把皇位传给大公子扶苏,并且把遗诏交给赵高保管。很明显,赵高不是一个好人,赵高和扶苏之间有很深的过节。扶苏当年被发配到边疆,就和赵高有着莫大的关系,要是真地让扶苏继位,那赵高肯定不会有好结果,更何况赵高还是胡亥的老师呢。于是,赵高就联合李斯偷偷地把遗诏更

  • 秦始皇的女儿陵墓被发现,看到尸骨后惊讶:胡亥好狠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胡亥

    封建历史时期,由于高度集中的皇权制度,所以导致人们对于皇权趋之若鹜,因此生在帝王家的孩子们是没有亲情可言的。在历朝历代的皇室中经常会出现同室操戈,甚至是杀兄弑父的现象,这一切都是因为大家对于皇权过度的渴望,对于皇权的渴望,也是对于亲情的一种践踏。作为第一个实现祖国大一统的帝王秦始皇他的一生丰功伟绩,

  • 盘点历代败家子皇帝-胡亥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瞭望标签:胡亥

    盘点历史上最败家的皇帝,可能大家不约而同都会想到这位。他仅用三年时间,便将先辈五百多年的努力全部败光。他是谁呢?没错,他就是秦二世——胡亥。胡亥胡亥生于公元前230年,死于公元前207年,是秦始皇第十八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因此始皇帝对他也较为宠爱,这也无意间塑造了胡亥嚣张跋扈的性格。胡亥本身没有

  • 李斯和赵高同是扶持胡亥登基的功臣,为何胡亥听从赵高将李斯腰斩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驿站哦标签:胡亥

    李斯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他作为法家弟子辅佐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在史书上留下了极为重要的一笔。对于李斯的死,后世的历史学者也认为是非常遗憾的。他在嬴政去世后联合赵高矫诏扶处死了嬴政长子扶苏,扶持胡亥称帝,对秦朝国家命运的走向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作为扶持胡亥登上帝位的大功臣,在胡亥登基

  • 韩信背水结阵大败陈馀,“背水一战”的奥妙你真的看懂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陈馀

    文|司马刘邦手下有三大将领帮着他打天下,英布我们以前都说过了,今天来讲一讲韩信。秦汉之际如果非要选出来两个最会打仗的人,那非项羽和韩信莫属了。这两个人的能力是十分强悍的,但他们打仗的方法手段是不一样的。项羽好比是正宗的少林派,常规的套路技巧运用的十分娴熟。而韩信则像是武林怪侠,不按套路出牌,但身负鬼

  • 楚将丁固:彭城之战时冒死放了刘邦一条生路,为何刘邦却将他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丁固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汉高祖二年(前205年),汉军在彭城之战惨败,主帅刘邦弃城而逃。楚将丁固带人追杀刘邦,却在即将擒获刘邦时而将其放走。为何丁固要放着大功不要而冒着生命危险放走刘邦呢,后来刘邦又为何忘恩负义杀死丁固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投靠项羽丁固

  • 都尉董翳随大将章邯屡败反秦义军,为何没能力挽狂澜拯救秦朝

    历史人物编辑:一颗小土豆标签:董翳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骊山宫阙九天高,六处孱王走衔璧。不信诗书信法家,关东半被鱼书惑。尽卷图籍亦大好,五十年凶都一埽。章邯董翳举如毛,沐猴冠委金陵道。(金·麻九畴)董翳(yi)是秦末时期的枭雄之一,曾随章邯多次击败反秦的六国军队,一度使得秦朝转危为安。然

  • 韩信惨死,谁才是诛杀韩信的幕后黑手?

    历史人物编辑:杨仔爱文史标签:韩信

    公元前196年的一天晚上,西汉开国第一功臣萧何彻夜未眠,他在卧室中走来走去,沉默不语,以至于娇妻同氏多次喊他睡觉,他都没有反应,似乎跟没有听见似的。确实,萧何正在思考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原来,就在天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萧何突然接到宫中吕后派信使传来的绝密情报,当他打开书信看到里面内容时,他惊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