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遗嘱其实就是立胡亥为帝,扶苏根本不是选定的继承人

秦始皇遗嘱其实就是立胡亥为帝,扶苏根本不是选定的继承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风信子 访问量:4216 更新时间:2024/1/24 11:04:15

秦始皇建立的伟大帝国,在他死后三年就土崩瓦解。每每提及此,人们都会感慨:都是因为秦二世昏庸暴虐,才让强盛的秦朝忽然倾覆。如果能是民间声望极高的公子扶苏即位,凭借他的威望和仁慈,一定能让秦朝持续下去,为扶苏的命运而叹息。

司马迁在史记里就记载了这个故事。秦始皇驾崩后,赵高李斯合谋,伪造了遗诏,逼领兵在外的扶苏和将军蒙恬自杀,然后扶植秦二世胡亥称帝。然后在秦二世的残暴昏庸统治下,秦朝土崩瓦解。

可是,根据北京大学收购的一批流失海外的珍贵西汉竹简,却记载了一个截然相反的故事。这批竹简的名字就叫《赵正书》。秦始皇嬴政是秦国王室,嬴姓赵氏,而该批竹简直称其名为赵正,显然对秦始皇没有丝毫避讳的意思,也就不可能存在美化秦始皇的目的。

把《赵正书》的内容和史记对比,出现了很多相似相同的段落,具体文句虽有区别,但大概情节都是一致的,由此说明了《赵正书》的可靠性和可信度:要么史记参考了《赵正书》,要么双方使用的是同样的史料来源。

《赵正书》记载的就是秦始皇的一生,在竹简的记载中,秦始皇驾崩时发生了这样的一段对话: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窘)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是群臣恐怕路远出事,请秦始皇立胡亥为继承人,而秦始皇同意了,压根和扶苏没什么关系!

其实,扶苏是有一个天然的劣势的,就是他的母亲是楚国人。楚人始终是秦国最大的对手,不说最后灭亡秦朝的项羽,就连末代楚王与秦始皇尚且是表兄弟,与秦始皇一起长大,却最终为了国家利益走到了对立面。而扶苏也知道父亲对自己的猜忌这一点,所以当接到命他自杀的命令时,毫不怀疑诏书会是假的。

所以,赵正书的记载是符合逻辑的,丞相李斯、御史大夫冯去疾确实与军勋贵族蒙恬、蒙毅兄弟有矛盾,而蒙毅在秦始皇驾崩时特意被打发出去祭天。恐怕他们口中的“恐大臣之有谋”所说的正是蒙氏兄弟,因为蒙恬手中可是握着三十万大军的长城军团!若是蒙氏兄弟有异心,始皇一死,天下谁人可挡?

所以,秦始皇经过思考与大臣们反复商议,最终同意了他们的建议,立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也就是说,秦始皇遗嘱其实就是立胡亥为帝,扶苏根本不是选定的继承人。

当然,赵正书中也有与史记冲突的地方,并不能绝对认为是百分之一百的正确。像赵高在史记中记载是被秦王子婴杀死,而赵正书则描述是死于章邯之手。

标签: 胡亥

更多文章

  • 秦二世胡亥是合法即位

    历史人物编辑:五千年桑田标签:胡亥

    秦二世胡亥并不是篡位,而是合法即位。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病重,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于是赐诏书给公子扶苏,命扶苏回来料理他的后世,把他葬在咸阳。当时赵高的职位是中车府令,这个官职负责掌管秦始皇的诏书和玺印。这份诏书拟好以后就放在赵高那里。赵高为了自己的利益,于是和李斯发动政变。不过,这更

  • 如果不是因为胡亥的这句话,身为胡亥师父的赵高也许不会杀死胡亥

    历史人物编辑:惜缘小历史标签:胡亥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临死的时候,留下遗诏把皇位传给大公子扶苏,并且把遗诏交给赵高保管。很明显,赵高不是一个好人,赵高和扶苏之间有很深的过节。扶苏当年被发配到边疆,就和赵高有着莫大的关系,要是真地让扶苏继位,那赵高肯定不会有好结果,更何况赵高还是胡亥的老师呢。于是,赵高就联合李斯偷偷地把遗诏更

  • 秦始皇的女儿陵墓被发现,看到尸骨后惊讶:胡亥好狠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胡亥

    封建历史时期,由于高度集中的皇权制度,所以导致人们对于皇权趋之若鹜,因此生在帝王家的孩子们是没有亲情可言的。在历朝历代的皇室中经常会出现同室操戈,甚至是杀兄弑父的现象,这一切都是因为大家对于皇权过度的渴望,对于皇权的渴望,也是对于亲情的一种践踏。作为第一个实现祖国大一统的帝王秦始皇他的一生丰功伟绩,

  • 盘点历代败家子皇帝-胡亥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瞭望标签:胡亥

    盘点历史上最败家的皇帝,可能大家不约而同都会想到这位。他仅用三年时间,便将先辈五百多年的努力全部败光。他是谁呢?没错,他就是秦二世——胡亥。胡亥胡亥生于公元前230年,死于公元前207年,是秦始皇第十八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因此始皇帝对他也较为宠爱,这也无意间塑造了胡亥嚣张跋扈的性格。胡亥本身没有

  • 李斯和赵高同是扶持胡亥登基的功臣,为何胡亥听从赵高将李斯腰斩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驿站哦标签:胡亥

    李斯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他作为法家弟子辅佐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在史书上留下了极为重要的一笔。对于李斯的死,后世的历史学者也认为是非常遗憾的。他在嬴政去世后联合赵高矫诏扶处死了嬴政长子扶苏,扶持胡亥称帝,对秦朝国家命运的走向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作为扶持胡亥登上帝位的大功臣,在胡亥登基

  • 韩信背水结阵大败陈馀,“背水一战”的奥妙你真的看懂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陈馀

    文|司马刘邦手下有三大将领帮着他打天下,英布我们以前都说过了,今天来讲一讲韩信。秦汉之际如果非要选出来两个最会打仗的人,那非项羽和韩信莫属了。这两个人的能力是十分强悍的,但他们打仗的方法手段是不一样的。项羽好比是正宗的少林派,常规的套路技巧运用的十分娴熟。而韩信则像是武林怪侠,不按套路出牌,但身负鬼

  • 楚将丁固:彭城之战时冒死放了刘邦一条生路,为何刘邦却将他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丁固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汉高祖二年(前205年),汉军在彭城之战惨败,主帅刘邦弃城而逃。楚将丁固带人追杀刘邦,却在即将擒获刘邦时而将其放走。为何丁固要放着大功不要而冒着生命危险放走刘邦呢,后来刘邦又为何忘恩负义杀死丁固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投靠项羽丁固

  • 都尉董翳随大将章邯屡败反秦义军,为何没能力挽狂澜拯救秦朝

    历史人物编辑:一颗小土豆标签:董翳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骊山宫阙九天高,六处孱王走衔璧。不信诗书信法家,关东半被鱼书惑。尽卷图籍亦大好,五十年凶都一埽。章邯董翳举如毛,沐猴冠委金陵道。(金·麻九畴)董翳(yi)是秦末时期的枭雄之一,曾随章邯多次击败反秦的六国军队,一度使得秦朝转危为安。然

  • 韩信惨死,谁才是诛杀韩信的幕后黑手?

    历史人物编辑:杨仔爱文史标签:韩信

    公元前196年的一天晚上,西汉开国第一功臣萧何彻夜未眠,他在卧室中走来走去,沉默不语,以至于娇妻同氏多次喊他睡觉,他都没有反应,似乎跟没有听见似的。确实,萧何正在思考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原来,就在天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萧何突然接到宫中吕后派信使传来的绝密情报,当他打开书信看到里面内容时,他惊愕不已,

  • 韩信性格弱点:能忍好功名却不能屈,终致灾祸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韩信

    韩信,汉初三杰之一,作为古代名将的代表,他的结局也是让很多人感到嘘唏。有些人说刘邦是小人,过河拆桥,手段下作。如果站在韩信的性格上分析,韩信的死也有自己的缘故。韩信之死其实与文种,白起等人之死有类似的道理,给职场的朋友也有很多启发。我们从韩信的性格入手,看一看韩信的性格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能忍: 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