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用是“无用”?从学究到军师,他也只能和范增之于项羽一般

吴用是“无用”?从学究到军师,他也只能和范增之于项羽一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徐慧说历史 访问量:1259 更新时间:2024/1/7 23:20:29

/文花开无田/图《水浒传》剧照

《水浒传》中的众多英雄好汉的来历大多很有普遍性,那就是这其中的诸多好汉现实中或者是一方豪杰,或者是为官一方,或者富贾出身,但却最后都是因为种种事端,而被“逼上梁山”。而这逼上梁山的背后主谋便是宋江。宋江也因此而被我们贬斥的一无是处。可现实的情况便是宋江的谋士便就是我们的智多星吴用。

从穷学究到真军师,吴用的发迹来自于他的果决。在《水浒传》中,梁山108将大抵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从卢俊义的棍棒天下第一到鲁智深的力大无匹,再到马上最强的关胜,没有一技旁身又怎么能够在这绿林生存下去。

而吴用的傍身之技便是聪明。但若是你以为他只是文弱书生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会武术,还使得一手铜链,更是在第十四回中将赤发鬼刘唐与雷横分开,要知道这两位可是天罡星,能将二人分开,武艺也定然不差。但在以后的漫长梁山生涯之中他并没有施展武艺,没有其他原因,那就是现实中的,我能够靠智慧吃饭,当上金领,为什么又要去做那些打打杀杀的前台蓝领的生计?这也自是他话。

在吴用得知了生辰纲之事由后,他果断协助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也为自己在梁山的仕途奠定了基础,而在众人总投无路,被官府追缴,被迫上了那梁山之后,面对白衣秀才王伦的不屑,他更是智激林冲,假借林冲之手将那王伦除去,而林冲与吴用的座次差别,便就是文人与武将的区别,更是智慧与武力的高下。

而晁盖做大哥是非常可以的,均分资财,但是在当时的北宋其实他更了解面对的是如何的窘境,自宋江上山之后,他也便早就看清了局势,借机与宋江参悟九天玄女的无字天书而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而自古至今,谋臣明君,便成为一个集团能够成就大事的标准配置,项羽范增而不能用,鸿门宴能杀而作妇人之仁,乌江之下更是自刎了事;而反观刘邦,有张良在侧,韩信为将,也才能够成就大事。

而吴用自比的则是三国之上的诸葛亮,更自号加亮先生,他的经历也更像是诸葛亮辅助之下的蜀汉,非人之罪而是天之过。宋江出身小吏,他的世界里经视治国便是至高的终点,而远非是打破旧秩序,建立新王朝。

而实现这些抱负,需要的又是什么呢?在自己身背罪责之下,也只有不断为自己一方添加砝码,引起朝堂之上的宋徽宗重视才是上上之策,而吴用更是远非我们说的“无用”,帮助宋江取来林冲的压制者卢俊义,拿下原本的朝廷名将双枪将呼延灼,逼来金枪将徐宁,霹雳火秦明这一些人有什么特点呢?

没错,那便是懂谋略,有名声,或者为一方武将而取来这些之后,梁山势大,被征讨即便是活捉了那高俅,也要长亭送别远送二十余里,希冀着打的痛了这高俅也便知道了我的厉害,可是在高俅这边碰壁,想要通过李师师这厮去与那宋徽宗谈招安,都能给出一个摸掉脸上的金印的美容手术的好计谋,这其实是好计谋,而吴用也着实聪明,更能忖度宋江的意思。

或许又有人要说了,为什么你要如此“助纣为虐”?卢俊义又如何呢?其实看过了结局之后,你才会发现,宋江、卢俊义即便是吴用,他们反的不是北宋,而是北宋的佞臣而已。这里的吴用不是“无用”,只是宋江本是“送江”而已。作为一个军师,他也是出谋者,一如范增与项羽之间,能做决定的只能是项羽罢了。

只是可惜了这108位好汉的盛名。

标签: 范增

更多文章

  • 村民种地发现楚汉大墓,专家本以为墓中是范增,没想到另有其人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点点乱标签:范增

    在江苏省的云龙山,此地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据传范增死后,楚国士兵为范增修建陵墓,范增的陵墓就埋在这云龙山背面,而且在一些史书中,也有相同的记载。1969年,江苏省的一队考古学家接到消息,去云龙山勘探,而原因是当地的一个村民,在种地的时候,挖出了一条长长的隧道,考古专家怀疑这可能是一条墓道。考古队在当

  • 项羽布下鸿门宴为何杀不了刘邦?三位演员功劳巨大,范增差点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团团说历史标签:范增

    导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鸿门宴本身就是为了杀刘邦而设立的。当时刘邦不等项羽,率先攻下了咸阳城,并且在函谷关驻扎了守军,俨然是要在关中称王了。关中的重要性,其实很多人不是很明白。当年秦始皇一统六国以后,将天下财富集中在关中地区,也就是说集全国之力发展关中地区,可见这里的富裕程度。天下十之七八的财富都在

  • 如果项羽听了亚父范增的话,鸿门宴上杀了刘邦,能不能夺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刘翔说历史标签:范增

    秦朝末年始皇帝驾崩于沙丘,大太监赵高联合秦国丞相李斯,篡改始皇帝遗嘱,将遗嘱上的继承人从公子扶苏改为了公子胡亥。公子扶苏受到公子胡亥和大太监赵高迫害,自杀殉国。公子胡亥继位,历史上称之为秦二世。秦二世昏庸残暴,从他的名字叫胡亥就可以看得出来。胡亥这个名字是有来历的,秦始皇日理万机加上胡亥不是长子,就

  • 项羽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为什么范增还要选择离开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范增

    项羽是个有能力也非常自负的人,这导致他多次不听从范增的正确意见,两人在楚汉之争时经常意见不和。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后,变得疑心很重,最终中了陈平的离间计,不再信任范增,范增也看清楚项羽最后会失败,于是离开了项羽。范增是在项梁起义后加入项家军的,他劝项梁立楚王后人熊心为楚怀王,当作项氏集团的形象代言人,使

  • 亚父范增向项羽献过哪些奇谋?此人究竟是一流谋士还是徒有虚名?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范增

    七旬老翁,楚民范增,初登秦末历史大舞台时,还是相当惊艳的。他怀着对故国(楚国)的深厚感情,去投奔起兵反秦的项梁时,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范增虽老,但满腔赤血硬气,这个老翁不一般。给项梁打完气,紧跟着范增就献出了一个极具政治智慧的计谋——陈胜之败败在不懂利用楚国反秦力量,

  • 亚父范增,以70高龄助项羽打天下,最后为何被活活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刘中华标签:范增

    一个70多岁的老头,怀着一生的志愿和智慧投奔你,将一生的赌注全部押上,他为什么要走呢?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之将死,其志亦坚,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谁会拂袖而去呢?所以,范增以古稀之年、力衰之身而决心离开项羽,真相只有一个,项羽害死了自己的这位“亚父”。当年,居鄛(今安徽巢湖西南)人范增,年过70而不仕

  • 鸿门宴上,刘邦和范增等明白人在明争暗斗,只有糊涂虫项羽在看戏

    历史人物编辑:牛姐姐爱生活标签:范增

    鸿门宴作为楚汉争霸时期的一个家喻户晓得历史故事,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可是如果你深读历史就会发现,鸿门宴实际上就是刘邦、张良、范增等几个明白人在明争暗斗的同时陪着项羽这个“糊涂虫”吃了一顿饭,最后胜利的天秤倒向了刘邦一方。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攻入咸阳,当刘邦来到秦朝皇宫后,他就被眼前的

  • 所向披靡的项羽,为何在范增离开后连连战败?刘邦一语道出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刘帅说历史标签:范增

    所向披靡的项羽,为何在范增离开后连连战败?刘邦一语道出原因!(文:浅色夏末)秦末年间,战乱纷起,有不少的军事人才逐渐脱颖而出,而项羽就是其中难得的一位。项羽不同于其他人,他好像天生就是属于战场的,只要有战争,他就十分兴奋,而且总是冲在最前面,身先士卒,所以在他的指挥下,士兵们也都是卯足了劲,越挫越勇

  • 范增和曹无伤出于忠心劝项羽杀刘邦,为何最后落得悲惨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范增

    谁才是多助的得道者?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秦末战争和楚汉争霸,项羽绝对是多助的得道者。龙且、英布、季布、钟离昧、虞子期、陈平、范增、韩信等,韩信在项梁军刚渡过淮河时就持剑前来投奔,可惜一直没有名声,当项梁战败身死,韩信到项羽麾下担任一个不大不小的郎中。韩信在项羽面前表现过很多次,屡次向项羽

  • 范增的谋略水平,到底怎么样?他算不算那时的第一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钱冬霞标签:范增

    “用兵之道,其疾如风,其猛如火。”——范增《鸿门宴》很多人在提到楚汉争霸的时候,就会想到二人在鸿门宴中的交锋。而在鸿门宴中,范增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正是因为其在鸿门宴中的表现,人们也将之称为当时的第一谋士,只是不少人还是有这样的疑惑,范增的谋略水平究竟如何呢?他当真算得上是当时的第一谋士吗?范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