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村民种地发现楚汉大墓,专家本以为墓中是范增,没想到另有其人

村民种地发现楚汉大墓,专家本以为墓中是范增,没想到另有其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娱乐有点点乱 访问量:730 更新时间:2023/12/14 21:48:43

在江苏省的云龙山,此地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据传范增死后,楚国士兵为范增修建陵墓,范增的陵墓就埋在这云龙山背面,而且在一些史书中,也有相同的记载。

1969年,江苏省的一队考古学家接到消息,去云龙山勘探,而原因是当地的一个村民,在种地的时候,挖出了一条长长的隧道,考古专家怀疑这可能是一条墓道。

考古队在当天就赶到了村民发现隧道的地方,经过勘探,确定了这确实是一条墓道,而且根据其土层位置和墓道中壁画的判断,这座古墓的年代应该是楚汉时期。

在场的专家都想起了史书中记载的范增墓,莫不是传了千年的传说,是真的,因为无论是这个墓的年代还是地点,都与史书中记载的范增墓,如出一辙,当时有许多考古学家已经断定,这就是范增墓。

考古队立马向上级请示,是否发掘古墓,经过研究,这座古墓已经遭到了破坏,出于对墓中物保护的需要,可以对古墓实施发掘,考古队顺着发现的墓道,一路挖到了古墓之中。

当专家进入古墓后发现,这座墓的规格竟然是黄肠题凑,黄肠题凑多用于帝和帝王的近臣,范增是否有这个资格,专家心里一时间也七上八下,而且随着发掘的深入,专家越来越拿不定主意。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座古墓已经被盗,连墓主的尸骨都已经被毁坏,墓中除了一件银缕玉衣外,专家再没有发现其他完整的文物,但是通过这件银缕玉衣,专家就已经推断出,这座墓的主人,一定不是范增。

因为银缕玉衣属于汉朝贵族的独有,范增身为项羽的谋士,楚国的臣子,绝对不可能穿着银缕玉衣,但是因为墓中除此之外再无他物,专家也无法确定墓主的身份,只能推断出此人可能是汉朝的一个贵族,而且是皇帝的宠臣。

标签: 范增

更多文章

  • 项羽布下鸿门宴为何杀不了刘邦?三位演员功劳巨大,范增差点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团团说历史标签:范增

    导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鸿门宴本身就是为了杀刘邦而设立的。当时刘邦不等项羽,率先攻下了咸阳城,并且在函谷关驻扎了守军,俨然是要在关中称王了。关中的重要性,其实很多人不是很明白。当年秦始皇一统六国以后,将天下财富集中在关中地区,也就是说集全国之力发展关中地区,可见这里的富裕程度。天下十之七八的财富都在

  • 如果项羽听了亚父范增的话,鸿门宴上杀了刘邦,能不能夺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刘翔说历史标签:范增

    秦朝末年始皇帝驾崩于沙丘,大太监赵高联合秦国丞相李斯,篡改始皇帝遗嘱,将遗嘱上的继承人从公子扶苏改为了公子胡亥。公子扶苏受到公子胡亥和大太监赵高迫害,自杀殉国。公子胡亥继位,历史上称之为秦二世。秦二世昏庸残暴,从他的名字叫胡亥就可以看得出来。胡亥这个名字是有来历的,秦始皇日理万机加上胡亥不是长子,就

  • 项羽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为什么范增还要选择离开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范增

    项羽是个有能力也非常自负的人,这导致他多次不听从范增的正确意见,两人在楚汉之争时经常意见不和。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后,变得疑心很重,最终中了陈平的离间计,不再信任范增,范增也看清楚项羽最后会失败,于是离开了项羽。范增是在项梁起义后加入项家军的,他劝项梁立楚王后人熊心为楚怀王,当作项氏集团的形象代言人,使

  • 亚父范增向项羽献过哪些奇谋?此人究竟是一流谋士还是徒有虚名?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范增

    七旬老翁,楚民范增,初登秦末历史大舞台时,还是相当惊艳的。他怀着对故国(楚国)的深厚感情,去投奔起兵反秦的项梁时,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范增虽老,但满腔赤血硬气,这个老翁不一般。给项梁打完气,紧跟着范增就献出了一个极具政治智慧的计谋——陈胜之败败在不懂利用楚国反秦力量,

  • 亚父范增,以70高龄助项羽打天下,最后为何被活活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刘中华标签:范增

    一个70多岁的老头,怀着一生的志愿和智慧投奔你,将一生的赌注全部押上,他为什么要走呢?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之将死,其志亦坚,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谁会拂袖而去呢?所以,范增以古稀之年、力衰之身而决心离开项羽,真相只有一个,项羽害死了自己的这位“亚父”。当年,居鄛(今安徽巢湖西南)人范增,年过70而不仕

  • 鸿门宴上,刘邦和范增等明白人在明争暗斗,只有糊涂虫项羽在看戏

    历史人物编辑:牛姐姐爱生活标签:范增

    鸿门宴作为楚汉争霸时期的一个家喻户晓得历史故事,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可是如果你深读历史就会发现,鸿门宴实际上就是刘邦、张良、范增等几个明白人在明争暗斗的同时陪着项羽这个“糊涂虫”吃了一顿饭,最后胜利的天秤倒向了刘邦一方。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攻入咸阳,当刘邦来到秦朝皇宫后,他就被眼前的

  • 所向披靡的项羽,为何在范增离开后连连战败?刘邦一语道出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刘帅说历史标签:范增

    所向披靡的项羽,为何在范增离开后连连战败?刘邦一语道出原因!(文:浅色夏末)秦末年间,战乱纷起,有不少的军事人才逐渐脱颖而出,而项羽就是其中难得的一位。项羽不同于其他人,他好像天生就是属于战场的,只要有战争,他就十分兴奋,而且总是冲在最前面,身先士卒,所以在他的指挥下,士兵们也都是卯足了劲,越挫越勇

  • 范增和曹无伤出于忠心劝项羽杀刘邦,为何最后落得悲惨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范增

    谁才是多助的得道者?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秦末战争和楚汉争霸,项羽绝对是多助的得道者。龙且、英布、季布、钟离昧、虞子期、陈平、范增、韩信等,韩信在项梁军刚渡过淮河时就持剑前来投奔,可惜一直没有名声,当项梁战败身死,韩信到项羽麾下担任一个不大不小的郎中。韩信在项羽面前表现过很多次,屡次向项羽

  • 范增的谋略水平,到底怎么样?他算不算那时的第一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钱冬霞标签:范增

    “用兵之道,其疾如风,其猛如火。”——范增《鸿门宴》很多人在提到楚汉争霸的时候,就会想到二人在鸿门宴中的交锋。而在鸿门宴中,范增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正是因为其在鸿门宴中的表现,人们也将之称为当时的第一谋士,只是不少人还是有这样的疑惑,范增的谋略水平究竟如何呢?他当真算得上是当时的第一谋士吗?范增首

  • 考古发掘范增墓,一盗洞令专家啼笑皆非,直呼:这盗墓贼太另类了

    历史人物编辑:史张文长标签:范增

    历史上有谋有勇、名留史册的人不少,西楚王朝的范增算其中一个,他助项羽推翻秦王朝,深得士卒的爱戴,但后来当楚汉相争正激烈之时,范增却因受到项羽的怀疑,请求去职回乡,不料未到彭城竟然病死,遂葬于当地。《魏书·地形志》有记载“彭城有亚父冢”(范增别称),《徐州府志》、《铜山县志》中也有相应记载。据说范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