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陕西发现蒙恬墓,深挖三米遇碎石,考古队赶忙撤离

陕西发现蒙恬墓,深挖三米遇碎石,考古队赶忙撤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倩爱历史 访问量:2671 更新时间:2024/1/2 18:23:04

秦国名将蒙恬,祖籍齐国,其家族本为姬姓。公元前221年,嬴政拜蒙恬为上将军,让其主持讨伐齐国之事。秦国统一天下后,嬴政特命蒙恬率领三十万秦军,北上征讨匈奴。匈奴战败后,秦国顺利收复了河南之地(如今的内蒙鄂尔多斯地区)。随后再得嬴政诏命的蒙恬,又开始率军修筑万里长城与直道。当时蒙恬率军修筑的秦直道,不但解决了中原与边境地区的交通闭塞问题,还促进了北方的民生经济,使中原文化与北方各族文化得到了交流、融合的机会。

如果说蒙恬是秦国末期的名将,那么他的兄弟蒙毅便是秦国末期的贤臣。秦国末期,嬴政还曾拜蒙毅为秦国的上卿。因蒙毅执法公正,从不依附权贵,得罪了内使赵高,这也让蒙氏家族从此与赵高结仇。嬴政执政三十七年冬,东巡到平原津地区的嬴政突患重病,重病中的嬴政,特派身边的蒙毅前往会稽,祭祀山川为自己祈福,但嬴政依然没能与命运抗衡,病逝于沙丘。嬴政死后,惧怕扶苏继位的赵高,第一时间对外封锁了嬴政的死讯。

赵高担心扶苏成为秦国新君后会重用蒙恬兄弟,正因如此,决定拥立胡亥为帝的赵高,选择与李斯等人合谋,篡改了嬴政遗诏。胡亥成为秦国新主后,赵高又怂恿胡亥囚禁处死了蒙毅。蒙毅身死的同时,赵高又以嬴政的名义,给扶苏送去了一道诏命,诏命所写的内容正是让扶苏自尽。没有人能够想到,身边有名将辅佐,麾下有十多万秦军的扶苏,竟然不听蒙恬的规劝,最终选择了遵从诏命——自尽。扶苏死后,蒙恬也被赵高派去的人解除兵权押回咸阳。

因赵高等人的逼迫,囚禁在狱中的蒙恬最终也选择了吞药自尽。蒙恬死后,痛不欲生的秦军将士,特意将其遗骸运到如今的陕西绥德地区安葬。此后感念蒙恬为秦国所立战功的上郡百姓,便经常前往蒙恬墓祭祀。资料显示,清朝时期,蒙恬墓的封土高度曾达到了惊人的五十多米。只可惜,经历了两千多年时光的蒙恬墓,竟然在风雨的侵蚀下逐渐荒废。直到上世纪60年代,蒙恬墓才被考古队发现。

上世纪60年代,绥德一位农民在自家地里干活。农民发现田地旁莫名其妙地多了个大洞。于是该村民便将发现大洞的情况,告知当地村长。随后经村长上报,田间发现大洞的情况又被陕西省文物局得知。陕西省文物局的考古专家猜测,田间莫名其妙出现大洞,很可能是一座地下古墓发生坍塌造成的。于是考古专家立即前往。考古专家到达现场后,当即推翻了前面的猜测。原来大洞的出现,并非是地下古墓发生坍塌所致,而是盗墓贼留下的盗洞。

在场的考古专家向上级汇报完情况,陕西省文物局决定,再次派出大量考古工作人员,帮助对发现的古墓进行试探性的勘测、挖掘。通过前期勘测以及土壤样本得到的结果分析。考古队确认盗洞下的古墓是一座秦代墓,而从一块断裂石碑让考古队得知,这座秦朝古墓的墓主人正是秦国名将蒙恬。

在考古队挖到地下三米,即将打开蒙恬墓时,土层却突然消失了。与此同时,考归队还见到了一层坚硬的碎石。见到碎石层后,考古专家们的情绪,莫名变得兴奋起来。考古专家们为何兴奋?这是因为他们推测,盗墓贼只打通了夯土层,并没有挖穿蒙恬墓的主墓室。换言之,盗墓贼并没有得手。研究过后,考古专家判断,碎石层很可能是古人为保护古墓所使用的防盗手段。碎石层的防盗功效与积石流沙墓的防盗功效十分相似。出于安全考虑,考古队立即从蒙恬墓中撤了出来,并对已发掘的地方进行了回填。

考古队为何要这样做呢?这是因为,当时的考古技术相对还很落后,为了保护墓中的文物,专家们一致认为,应该暂时放弃发掘该墓。现如今这座秦朝墓,就在绥德某中学校园内。呈馒头形状的该墓原有两方石碑,其中一方石碑高约1.4米,另一方已经断成两截。1.4米高的石碑系乾隆年间陕西知州张元林所立,其上篆刻着“秦将军蒙恬墓”六个字。

标签: 蒙恬

更多文章

  • 蒙恬被害时想的还是国家,临终前的1句遗言,曹操都为之动容落泪

    历史人物编辑:江辰雨标签:蒙恬

    今天我们要讲讲秦朝的一员大将,可以说那会的大将要是搞个排名的话,就算他不是第一,那么至少也得是第二了。他不仅仅自己很厉害,他的家族也是相当的厉害,他的父亲,祖父都是统帅,所以说到了他这一代,他们家三代都是名将。这个真的是不多见,而且尤其他的功劳最为显赫。而且秦始皇对于他也是特别的喜欢,可以说也很尊敬

  • 蒙恬的弟弟曾得罪赵高且蒙恬掌握兵权故赵高矫诏将蒙恬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趣读标签:蒙恬

    蒙恬是秦朝的一代名将,为秦国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最后却落得身死的下场。他的死,与秦二世及奸臣赵高有直接的关系。北伐匈奴,修筑长城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秦始皇大举发兵三十万,北伐匈奴。秦军总司令蒙恬有显赫的家族背景,蒙家三代都出名将,从蒙骜到蒙武到蒙恬,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蒙恬北伐,势如破竹

  • 唐太宗都觉得蒙冤死的蒙恬

    历史人物编辑:牛姐姐爱生活标签:蒙恬

    秦始皇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离不开身边人才的辅助:文有李斯等人,武则有当时的“中华第一勇士”——蒙恬。蒙恬,祖籍齐国,山东人,是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传说他曾将毛笔改良,是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的第一人。蒙恬出生于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为秦国名将,事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二年(公元

  • 司马迁:蒙恬该死,罪有应得!蒙恬究竟犯下了什么罪行?

    历史人物编辑:邝志龙标签:蒙恬

    司马迁:蒙恬该死,罪有应得!蒙恬究竟犯下了什么罪行?蒙恬是秦朝最著名,功劳最大的大将之一,无论是为当时的秦朝,还是为后世的几千年封建统治,都做出重大的贡献。最后蒙恬死在了胡亥与赵高的阴谋之下,他的冤枉程度仅限于岳飞。然而,有一个人对他给出了负面的评价,这个人就是司马迁。那么蒙恬究竟是犯下了什么样的罪

  • 扶苏手握“两王四个二”,为何一手好牌打个稀烂?

    历史人物编辑:张旭阳标签:扶苏

    《史记》中记载扶苏接到假诏时泣不成声,但并没有丝毫怀疑,准备自裁。蒙恬及时出现制止:“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蒙恬的言语并未打动扶苏,简短的一句“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留下了千古遗憾。这

  • 身边有蒙恬大将,还有三十万的秦军,扶苏为何要自杀呢?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扶苏

    秦始皇很有可能认为扶苏是没有当皇帝的能力的,因为扶苏的想法跟秦始皇的想法是相悖的,可谓是一个天一个地,而秦始皇在后来把扶苏派去上郡去当了监军,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当时秦始皇“坑儒”的事件的产生,因为当时秦始皇要的仙药卢生等术士没有办法炼制,然后就偷偷的议论秦始皇的为人处世,在到后来把经费都带着逃跑了

  • 如果扶苏顺利登基,接下来历史会怎么发展?秦朝还会二世而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宪宪爱美食标签:扶苏

    如果没有沙丘政变,扶苏顺利登基的话,秦朝会不会灭亡不好说,但是爆发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所以,问题的关键,其实就在于扶苏接下来能不能平定叛乱。如果他能平定叛乱,然后开始进行体制改革,并且开始休养生息,那秦朝自然就能继续延续下去。但是如果不能平定叛乱,那秦朝自然就会亡在他的手里了。至

  • 作为丞相的李斯,为何不帮英明的扶苏,而去帮纨绔子弟胡亥?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扶苏

    秦朝丞相李斯为何不辅佐扶苏,反而去和宦官赵高以及纨绔子弟胡亥混在一起呢?这个问题也一直是很多人奇怪的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归根结底就两个字,私心。李斯是一个名利心十分重的人,他认为人无所谓能干不能干,聪明才智本来就差不多,富贵与贫贱,全看自己是否能抓住机会和选择环境。李斯早年

  • 扶苏埋怨嬴政:没有赵高,秦朝不会那么快灭亡,甚至不会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茶小姐说历史标签:扶苏

    假如历史上没有赵高,秦朝会灭亡这么快吗?在另一个世界见到赵高的嬴政,淡定的说了一句:如果没有你该多好如果没有赵高的存在,我认为秦国不会灭亡那么快,甚至是不会灭亡。历史的假设,都是我们今天的个人推断,历史不会重来,但是历史却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让我们从中去探寻一些我们不知道,却很好奇的问题。秦朝的

  • 公子扶苏如果做对这三件事,历史或许会有转机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扶苏

    题/公子扶苏如果做对这三件事,历史或许会有转机文/夜雨未央配图声明/本号所使用配图均来源于互联网,且难以查证著作权人,若有来源我们定会标记,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号,我们会认真解决!原创声明/不易君子为文史地理爱好者原创投稿征文平台,文章原创性均通过作者保证与原创工具检测,若您发现作者文章有抄袭、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