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身边有蒙恬大将,还有三十万的秦军,扶苏为何要自杀呢?

身边有蒙恬大将,还有三十万的秦军,扶苏为何要自杀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鸿讲古今史 访问量:3057 更新时间:2023/12/7 12:20:36

秦始皇很有可能认为扶苏是没有当皇帝的能力的,因为扶苏的想法跟秦始皇的想法是相悖的,可谓是一个天一个地,而秦始皇在后来把扶苏派去上郡去当了监军,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是当时秦始皇“坑儒”的事件的产生,因为当时秦始皇要的仙药卢生等术士没有办法炼制,然后就偷偷的议论秦始皇的为人处世,在到后来把经费都带着逃跑了,秦始皇知道了这间事之后就十分生气,不管别人的意见,就坑杀了当时的四百多名术士。

而扶苏也是因为劝谏秦始皇不要意气用事坑杀那些术士,还引用了孔子的言论,让本来就很生气的秦始皇更加的生气的了,所以秦始皇一气之下才发配扶苏到上郡去监军。秦始皇的这个做法很显然就是处罚了扶苏,从政治中心发配到了遥远的北方,最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扶苏的理念真的跟秦始皇完全不一样,政治观点上发生了冲突。

秦国从来就是依法治国,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每一任君主都是依法治国,而秦国本身就不排斥儒家,儒家的一些观点还是有一些道理的,所以扶苏当时才会引用儒学经典,但扶苏会被贬很可能就是扶苏直接用了儒学的思想,而不是用了儒学的观点来佐证自己的想法。

扶苏的性格本来就是不同于秦始皇的,扶苏支持儒学理论得到有效的发扬,站在他的背后有一大批的儒家学者和原来六国的遗留下的一些人,因为扶苏的母亲是楚国人,而扶苏背后的的政治权利目的是为了推动分封制的推行,以儒治国,而秦国当时用的是郡县制度,以法治国,跟扶苏的理论可谓是大相径庭,产生了根本上的政治矛盾。

所以扶苏才被贬到北方去,这个可能不是为了让扶苏去历练,而是实实在在的被贬,目的就是为了打击儒学势力的发展,维护当时法学的一个正统的地位,这是秦始皇治国的国策,不允许任何人动摇,而当时秦始皇也没有选定自己的继承人,很有可能是扶苏,因为扶苏是最有能力实力最强的,但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仁慈”。

所以当赵高李斯合谋将假的诏书传递到扶苏和蒙恬的手上的时候,扶苏蒙恬一看他们也不敢反抗,因为当时他们又身处遥远的北方,不知道秦始皇早已去世,这一份是一份假的诏书,所以手握重兵的蒙恬也不敢造次。在当时能调动军队依靠的是虎符,虎符是有两块组成的,一个在将领手中,一个在皇帝手中,只有当两个虎符都凑齐了,才能够调动那些人马,当调兵完成后,皇帝是要收回属于自己的那个虎符的。

在那个朝代调兵是只认虎符不认人的,任何人只要手握虎符都是可以调动百万大军的,所以后来才有了信陵君窃取虎符的事,拯救赵国。

扶苏和蒙恬当时想要造反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没有另一半的虎符,没有权力调动当时的军队,要不就是拿回虎符,要不就是赌一把,学习赵高李斯一样写下假诏书起兵造反,但是这事还是需要长久的谋划,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当那份假的诏书到达扶苏和蒙恬的手上的时候,他们才会那么的措手不及。

况且当时身处北方的蒙恬和扶苏,压根不知道秦始皇已经去世了,在没有消息来源的情况下,哪里敢贸然的就发起行动造反呢,万一惹怒了秦始皇那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另一方面如果要造反也需要提前的安插人马和眼线,随时随地的获取那些消息,才能保证万无一失,而且还要有合理的借口。而当时扶苏是监军,蒙恬是大将军,即使需要造反,也是扶苏去指挥,因为扶苏有这个权力,因为最后当皇帝的只会是扶苏,但扶苏深受儒学的影响,绝无可能有造反之心,所以才会在诏书以来,就和蒙恬一起自杀而亡了。

标签: 扶苏

更多文章

  • 如果扶苏顺利登基,接下来历史会怎么发展?秦朝还会二世而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宪宪爱美食标签:扶苏

    如果没有沙丘政变,扶苏顺利登基的话,秦朝会不会灭亡不好说,但是爆发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所以,问题的关键,其实就在于扶苏接下来能不能平定叛乱。如果他能平定叛乱,然后开始进行体制改革,并且开始休养生息,那秦朝自然就能继续延续下去。但是如果不能平定叛乱,那秦朝自然就会亡在他的手里了。至

  • 作为丞相的李斯,为何不帮英明的扶苏,而去帮纨绔子弟胡亥?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扶苏

    秦朝丞相李斯为何不辅佐扶苏,反而去和宦官赵高以及纨绔子弟胡亥混在一起呢?这个问题也一直是很多人奇怪的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归根结底就两个字,私心。李斯是一个名利心十分重的人,他认为人无所谓能干不能干,聪明才智本来就差不多,富贵与贫贱,全看自己是否能抓住机会和选择环境。李斯早年

  • 扶苏埋怨嬴政:没有赵高,秦朝不会那么快灭亡,甚至不会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茶小姐说历史标签:扶苏

    假如历史上没有赵高,秦朝会灭亡这么快吗?在另一个世界见到赵高的嬴政,淡定的说了一句:如果没有你该多好如果没有赵高的存在,我认为秦国不会灭亡那么快,甚至是不会灭亡。历史的假设,都是我们今天的个人推断,历史不会重来,但是历史却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让我们从中去探寻一些我们不知道,却很好奇的问题。秦朝的

  • 公子扶苏如果做对这三件事,历史或许会有转机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扶苏

    题/公子扶苏如果做对这三件事,历史或许会有转机文/夜雨未央配图声明/本号所使用配图均来源于互联网,且难以查证著作权人,若有来源我们定会标记,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号,我们会认真解决!原创声明/不易君子为文史地理爱好者原创投稿征文平台,文章原创性均通过作者保证与原创工具检测,若您发现作者文章有抄袭、洗稿

  • 扶苏不死秦朝绝对不止传二世?这么想真是太天真!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晓东标签:扶苏

    题/扶苏不死秦朝绝对不止传二世?这么想真是太天真!文/一恒独步,永恒的历史,新鲜的今日,她总在悄悄的暗示你我怎样前行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前言:秦朝的灭亡从他实行的一系

  • 秦始皇长子扶苏,2000年前惨死陕北,2000年后坟墓仍然荒凉

    历史人物编辑:一零历史标签:扶苏

    天下第一太子扶苏,死后竟然葬在边疆,他的墓穴相比他父亲秦始皇的墓穴也小得可怜,甚至不足十分之一。扶苏的情态,怎是一个残字可以形容?那么扶苏的墓中究竟有什么?扶苏墓中的东西,能不能帮助我们了解2000年前,秦始皇去世之后,扶苏与胡亥之间的真相呢?欢迎点赞评论收藏。扶苏墓纪念碑公子扶苏寒酸至此在陕西省榆

  • 如果扶苏继承大秦的帝位,刘邦项羽还有机会成功吗?

    历史人物编辑:憨豆侃影标签:扶苏

    秦始皇是一个任性又极度自信的人。他会不惜一切代价实现他的想法。同时,他又是法家的坚定拥护者,主张以严明的法治百姓。秦始皇在世时,那些一统六国、一统天下的秦至睿,是他施政的坚实后盾。但人总会老去。没有强大军事力量的支持,在暴政面前,黎族百姓一定会反击。历史上,陈胜吴广起义就在秦始皇死前后爆发,恰恰说明

  • 如果秦始皇计划得当,让扶苏当秦二世,秦朝是否还会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扶苏

    贾谊的《过秦论》分析到:“陈胜、吴广并不比六国的君主更有权势,然而秦灭了六国,陈胜、吴广却灭了秦朝。这是因为秦朝不施行仁义,而导致‘攻守之势异也’。”百姓都是喜欢过安稳日子的,秦朝的统治却让他们苦不堪言,男子费尽全力耕种,地里的收获却不够交赋税。女子费尽全力耕织,却不能保证家人都穿得暖和。连年的战争

  • 为什么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儿子却叫扶苏和胡亥?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扶苏

    嬴政这个叫法在汉之前是没有这种称呼的,因为先秦以前对于姓氏都是分开的称呼的,男子称氏,女子称为姓。嬴姓的由来最早是被舜赐姓赢,到了周缪王时期,赢姓里有一个叫造父的因为有功,被周缪王封在赵城,他就是赵氏的祖先。赵氏再往后有一个叫非子的因为养马养得好,被周孝王以秦地受封,所以就被称为赢秦。为什么会被称为

  • 如果公子扶苏不死,成功当上皇帝,那么秦朝会灭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揭密标签:扶苏

    大家好,这里是古今中外言历史,以后小编会每天为大家讲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右上方关注一下。秦始皇建立的大秦帝国,是我国两千年来首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然而,秦国强也快,亡也快。始皇死后,二世而亡。由于二世胡亥的所作所为着实让人失望,于是古往今来,总是会有学者提出这样的观点:如果公子扶苏没有死,成功地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