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扶苏顺利登基,接下来历史会怎么发展?秦朝还会二世而亡吗?

如果扶苏顺利登基,接下来历史会怎么发展?秦朝还会二世而亡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宪宪爱美食 访问量:4286 更新时间:2023/12/7 12:20:10

如果没有沙丘政变,扶苏顺利登基的话,秦朝会不会灭亡不好说,但是爆发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所以,问题的关键,其实就在于扶苏接下来能不能平定叛乱。如果他能平定叛乱,然后开始进行体制改革,并且开始休养生息,那秦朝自然就能继续延续下去。但是如果不能平定叛乱,那秦朝自然就会亡在他的手里了。

至于说为什么会爆发战争,这事其实和当时的社会矛盾有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当时秦朝内部的矛盾,已经大到无法调和的地步了。而且,在秦朝的旧有体制下,除了战争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种手段,能够解决这种矛盾。

秦朝灭亡这件事,其实还得从当年的商鞅变法开始说起。虽然秦朝的历史,只有15年的时间。但是秦作为一个政权的历史,则是长达几百年的时间。

而在这几百年当中,秦国也曾经有过崛起和衰落。后来到了战国中期的时候,秦国则是发生了一场标志性的改革,这就是著名的商鞅变法。

可以说,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绝对是难以想象的,甚至可以直接当做一个分水岭。商鞅变法之前的秦国,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奴隶制国家。但是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却开始向封建国家转型了。

但凡对中国历史稍微有点了解的人,基本上都明白这里面的区别。奴隶制和封建制相比,最大的一个不同,就在于土地问题。在奴隶制社会,土地基本上是公有的。但这里所说的公有,不是指全民所有,而是指周天子个人所有,或者说是整个奴隶主阶层公有。

但是到了封建制社会,土地则是属于地主阶级。在封建制的社会体系下,土地逐渐私有化,而且可以买卖。

土地制度的不同,会导致很多社会问题,都变得截然不同。

而秦国历史的角度来看,正是从商鞅变法开始,秦国整体开始进行制度转型。自此之后,秦国逐渐进入了封建制社会,土地彻底私有化。

同时,商鞅活着的时候,又为秦国打造了一套完整的耕战体系。在这套体系下,秦国的老百姓可以通过打仗,获得军功,得到国家授予的爵位。同时,仗打赢了之后,秦国可以从其他国家手里夺取土地,再把土地分给有功的士兵。

正是靠着这套制度,此后近百年当中,秦国人对于打仗这件事,一直非常热衷。因为对于普通秦国人来说,打仗几乎是唯一的上升通道。只要你在战场杀敌立功,要爵位有爵位,要土地有土地。虽然这事有点危险,但好歹比一辈子吃不饱饭强。

而这样一来,秦国对外扩张的动力,自然就越发充足。后来,到了秦始皇在位期间,秦国终于攒够了足够的家底,开始横推山东六国,彻底统一了天下。

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国的这套耕战体系,其实都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随着秦朝开国,情况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因为秦朝开国之后,中原地区绝大多数地方,都已经被秦朝占领了。想要再往外扩张,那就只能去打匈奴和百越。但是同时,这两个地方,又无法提供大量的耕地。

这样一来,一个巨大的问题就出现了:没有仗打,就意味着秦国的底层老百姓,没有了上升通道。而没有对外扩张,就无法获得新的耕地。当一个政权无法再做大蛋糕的时候,势必就会陷入内卷状态。而一旦内卷情况出现,率先掌握优势资源的地主,就会全力压迫底层农民。

所以,时间长了之后,底层百姓受到的压迫越来越大,自然就会起来反抗。到了这个时候,一个王朝也就到了尾声了。

历史上后来的那些朝代,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不过,其他朝代到这个时候,一般都是开国两百年之后的事情了。秦朝则不一样,因为秦国自身的历史很长,内部矛盾本来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之前秦国用不断扩张,不断做大蛋糕的办法,掩盖住了这个矛盾而已。

而如今,当秦朝没有了扩张空间的时候,这个矛盾自然就迅速暴露了出来。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个矛盾,其实才是秦朝灭亡的根源。至于说六国亡国贵族的煽风点火,以及秦朝搞得那几个大工程,都只能说是加速了这个矛盾的激化而已。

当一个相对封闭的文明,内部的矛盾达到无法调和的状态时,战争几乎就铁定会爆发了。因为大家都需要这样一场战争,来进行重新洗牌,重新进行社会资源分配。

所以,不管扶苏能不能接班,秦朝接下来会爆发战争这件事,几乎是没有疑问的。甚至哪怕秦始皇不死,那些六国贵族都不敢轻举妄动。只要这个矛盾无法解决,还是有可能会发生小规模的兵变,然后会迅速演变成一场超大规模的战争。

战争,这是秦朝末期的历史趋势,不是单纯一两个人,靠个人能力就能改变的。当然,如果扶苏是穿越过去的,直接在秦朝搞出了蒸汽机。短短几年之内,就能大幅提升秦朝的生产力。生产力的迅速提升,倒是也能掩盖这些问题,不过这显然不现实。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扶苏登基之后,能否迅速平定叛乱,继而开始进行改革。同时,扶苏进行的这场改革,还必须得是正确的。不但要对国内的土地打乱分配,最大程度上满足底层百姓的利益诉求。同时,还得建立起察举制或者科举制之类的制度,给底层百姓上升通道。

而顺着这个思路推演下去,扶苏如果登基的话,接下来的历史,大致其实有四种发展方向。

第一种可能,平叛失败了。

在这种可能性当中,扶苏登基之后,还是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同时,农民起义爆发之后,六国的亡国贵族,也开始迅速强大起来,重演那场‘大泽乡起义’的剧本。

而这场农民起义爆发之后,尽管扶苏竭尽全力,想要镇压叛乱。奈何山东六国的复国力量太强,秦朝还是很快失去了对山东六国的控制。

所以接下来,六国纷纷复国,秦朝退守函谷关以西,也就是恢复到战国时期的秦国地盘。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秦国内部,同样出现阶层固化的现象。很多秦国高层官员,在镇压起义的时候,出工不出力。因为在他们看来,就算打赢了仗,对他们也没什么好处。

等到六国复国之后,出于仇恨原因,六国开始团结起来,一起反攻秦国。而秦国内部,又存在巨大的矛盾,根本无法一致对外。所以最终,六国的复国军攻破函谷关,彻底灭了秦国,秦朝也就彻底亡在了扶苏的手里。

第二种可能,平叛失败了,但是秦国保住了。

在这种可能性当中,因为扶苏之前去北方边境历练了几年,个人的军事能力大幅提升。所以接下来,尽管起义爆发之后,秦国还是很快失去了对山东六国的控制。但是接下来,扶苏却靠着自己的军事才能,扼守住了函谷关,确保山东六国,无法打进关中。

如此一来,秦国的基本盘,就彻底保住了。

此后,扶苏可以暂时等几年,等到那些起义军内部,开始出现内乱之后,扶苏再指挥秦国大军,逐个击破,重新平定中原。在这个过程当中,秦国的耕战体系,再次发挥作用。同时,扶苏也可以借助这场战争,利用平叛得到的土地,缓解内部矛盾。

但是这种办法,只能暂时解决问题。只要秦国的耕战体系还在,矛盾就没有从根本上被解决。所以最后,秦朝不会在扶苏这一代人的手里灭亡,但是再过一两代人,还是会再次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然后再次重演秦末的剧本。

第三种可能,平叛成功了,但是改革失败了。

有可能扶苏上位之后,借助秦朝的强大国家机器,完美镇压了农民起义。在陈胜吴广发展壮大之前,就彻底把起义军镇压下去。

然后,在这种高压状态下,秦朝可以暂时保持稳定。而接下来,扶苏则是利用这段难得的和平时间,取消所有的大工程建设,休养生息。同时,扶苏还要发明一个类似科举制或者察举制之类的制度,给平民上升通道。

最关键的是,扶苏需要进行土地方面的改革,从权贵阶层的手里,争取到大量土地,分给普通平民。只有这样,底层百姓的利益诉求,才能得到满足,秦朝的统治也能重新恢复稳定。

但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其实比第二种可能性难度更大。因为改革这件事,是要对自身动手的。所以,在改革过程当中,秦朝高层很有可能会直接发动叛乱。而叛乱爆发之后,六国贵族再迅速响应。这样一来,扶苏面对的军事压力,会比直接面对农民军更大!

所以最后,扶苏的改革,极有可能会以失败告终。而改革失败之后,要么秦朝高层直接叛乱,干掉扶苏,秦朝自此灭亡。要么下面再次爆发农民起义,秦朝还是会灭亡。

总之,只要改革失败,秦朝就必亡无疑。不管扶苏怎么镇压起义军,都不可能成功。制度上的失败,不是单纯军事上的胜利,就能够弥补的。

第四种可能,则是平叛成功了,改革也成功了。

在这种情况下,扶苏需要超高的军事才能,而且需要完成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建立起类似科举制和察举制的上升通道……

一旦改革成功,秦朝的内部矛盾,被极大的缓解。那么接下来,秦朝就可以彻底进入休养生息的状态。老百姓有地可种,高层政府执行‘无为而治’的思路,直接照搬文景之治的剧本。

在这种情况下,扶苏才算能够彻底保住秦朝。而接下来,秦朝也会和其他封建王朝一样,重演历史剧本。直到两百年之后,因为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秦朝再次面临亡国的危机。不过那个时候,已经和扶苏没什么关系了。

所以,按照这个推演思路,我们可以发现:即便扶苏顺利接班,他也很难避免秦朝二世而亡的结局。因为只有当他完美平定了起义叛乱,然后又进行了一场完美的改革,秦朝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

而这个课题的难度,显然是太大了。如果扶苏真的能做到的话,那他在历史上的地位,恐怕就足以和他爹秦始皇比肩了。因为在后来两千多年的历史上,一直到封建制社会结束,都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皇帝,既会打天下,还会搞改革。想要让扶苏达到这个高度,这对扶苏来说,确实有点太困难了。

标签: 扶苏

更多文章

  • 作为丞相的李斯,为何不帮英明的扶苏,而去帮纨绔子弟胡亥?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扶苏

    秦朝丞相李斯为何不辅佐扶苏,反而去和宦官赵高以及纨绔子弟胡亥混在一起呢?这个问题也一直是很多人奇怪的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归根结底就两个字,私心。李斯是一个名利心十分重的人,他认为人无所谓能干不能干,聪明才智本来就差不多,富贵与贫贱,全看自己是否能抓住机会和选择环境。李斯早年

  • 扶苏埋怨嬴政:没有赵高,秦朝不会那么快灭亡,甚至不会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茶小姐说历史标签:扶苏

    假如历史上没有赵高,秦朝会灭亡这么快吗?在另一个世界见到赵高的嬴政,淡定的说了一句:如果没有你该多好如果没有赵高的存在,我认为秦国不会灭亡那么快,甚至是不会灭亡。历史的假设,都是我们今天的个人推断,历史不会重来,但是历史却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让我们从中去探寻一些我们不知道,却很好奇的问题。秦朝的

  • 公子扶苏如果做对这三件事,历史或许会有转机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扶苏

    题/公子扶苏如果做对这三件事,历史或许会有转机文/夜雨未央配图声明/本号所使用配图均来源于互联网,且难以查证著作权人,若有来源我们定会标记,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号,我们会认真解决!原创声明/不易君子为文史地理爱好者原创投稿征文平台,文章原创性均通过作者保证与原创工具检测,若您发现作者文章有抄袭、洗稿

  • 扶苏不死秦朝绝对不止传二世?这么想真是太天真!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晓东标签:扶苏

    题/扶苏不死秦朝绝对不止传二世?这么想真是太天真!文/一恒独步,永恒的历史,新鲜的今日,她总在悄悄的暗示你我怎样前行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前言:秦朝的灭亡从他实行的一系

  • 秦始皇长子扶苏,2000年前惨死陕北,2000年后坟墓仍然荒凉

    历史人物编辑:一零历史标签:扶苏

    天下第一太子扶苏,死后竟然葬在边疆,他的墓穴相比他父亲秦始皇的墓穴也小得可怜,甚至不足十分之一。扶苏的情态,怎是一个残字可以形容?那么扶苏的墓中究竟有什么?扶苏墓中的东西,能不能帮助我们了解2000年前,秦始皇去世之后,扶苏与胡亥之间的真相呢?欢迎点赞评论收藏。扶苏墓纪念碑公子扶苏寒酸至此在陕西省榆

  • 如果扶苏继承大秦的帝位,刘邦项羽还有机会成功吗?

    历史人物编辑:憨豆侃影标签:扶苏

    秦始皇是一个任性又极度自信的人。他会不惜一切代价实现他的想法。同时,他又是法家的坚定拥护者,主张以严明的法治百姓。秦始皇在世时,那些一统六国、一统天下的秦至睿,是他施政的坚实后盾。但人总会老去。没有强大军事力量的支持,在暴政面前,黎族百姓一定会反击。历史上,陈胜吴广起义就在秦始皇死前后爆发,恰恰说明

  • 如果秦始皇计划得当,让扶苏当秦二世,秦朝是否还会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扶苏

    贾谊的《过秦论》分析到:“陈胜、吴广并不比六国的君主更有权势,然而秦灭了六国,陈胜、吴广却灭了秦朝。这是因为秦朝不施行仁义,而导致‘攻守之势异也’。”百姓都是喜欢过安稳日子的,秦朝的统治却让他们苦不堪言,男子费尽全力耕种,地里的收获却不够交赋税。女子费尽全力耕织,却不能保证家人都穿得暖和。连年的战争

  • 为什么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儿子却叫扶苏和胡亥?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扶苏

    嬴政这个叫法在汉之前是没有这种称呼的,因为先秦以前对于姓氏都是分开的称呼的,男子称氏,女子称为姓。嬴姓的由来最早是被舜赐姓赢,到了周缪王时期,赢姓里有一个叫造父的因为有功,被周缪王封在赵城,他就是赵氏的祖先。赵氏再往后有一个叫非子的因为养马养得好,被周孝王以秦地受封,所以就被称为赢秦。为什么会被称为

  • 如果公子扶苏不死,成功当上皇帝,那么秦朝会灭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揭密标签:扶苏

    大家好,这里是古今中外言历史,以后小编会每天为大家讲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右上方关注一下。秦始皇建立的大秦帝国,是我国两千年来首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然而,秦国强也快,亡也快。始皇死后,二世而亡。由于二世胡亥的所作所为着实让人失望,于是古往今来,总是会有学者提出这样的观点:如果公子扶苏没有死,成功地继

  • 秦始皇真正中意的继承人,真的是公子扶苏吗?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扶苏

    秦朝作为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先河,也留下了谜团。比如秦二世而亡,人们多讲的是胡亥继位、赵高专权、李斯谋私,可秦始皇作为一个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君主,不该没有选择继承人的眼光,《陈胜吴广起义》中说的"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真的吗? 扶苏才是真正的继承人 如果想要弄清楚扶苏继位后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