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仓之战:章邯与韩信进行的一场较量,楚汉战争拉开帷幕

陈仓之战:章邯与韩信进行的一场较量,楚汉战争拉开帷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白某观文史 访问量:128 更新时间:2023/12/24 12:17:46

孙子兵法曰:兵者,诡道也。任何一场战争,都不是简单的武力对抗,而是智谋的大较量,考验的是指挥官的攻防能力。

每一个朝代的兴创,都离不开战争。西汉,是中国古代浓墨重彩的大一统王朝。刘邦,一个苏北乡村的混混,成功跃升登顶,成为一国皇帝,也是伴随着血雨腥风的战争。经历了秦末战争之后,刘邦又与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四年,成皋之战、彭城之战、垓下之战,皆是经典战例。

但在此之前,刘邦突破围困,重出汉中的陈仓之战,则更是出彩。

项羽占据咸阳,杀秦王子婴后,大封诸侯王,共计分封18个王(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韩成、殷王司马卬、代王赵歇、常山王张耳、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辽东王韩广、燕王臧荼、胶东王田市、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之后,“沐猴而冠”的项羽,率楚军返回东边,以彭城为国都,建立楚国。而刘邦则被他封为汉中王,封地在偏僻的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有杀刘邦,并不代表他完全信任刘邦。在东归之前,项羽特意分封三王,来盯住刘邦,他们是:雍王章邯,都废丘(今陕西兴平);塞王司马欣,都栎阳(今陕西西安市阎良区),翟王董翳,都高奴(今陕西延长县)。

章邯势力范围最大,据有咸阳以西的关中地区,并且领有陇西郡、北地郡。塞王司马欣,据有咸阳以西至黄河间区域;翟王董先,据有咸阳以北部分地区。

章邯的军事才能本来是不弱的,不过他是个倒霉蛋儿,碰到了强劲的对手——韩信,似乎是冥冥之中,天意的安排。

公元前206年(汉元年七月),坐镇废丘的雍王章邯,不断接到军报,西南方向的汉王刘邦,小动作不断:先是在境内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又封锁住汉中与关中的各处要隘关卡,严禁人员出入。后来听说,刘邦又拜韩信为大将军,总揽一切军事行动。

按照惯例,两国一旦要关闭隘口要塞,八成就是有一方要发动战争。章邯久带军队,当然明白其中的玄机。

他联络塞王司马欣,两国共同协防,防御汉军出汉中。不过,章邯并没有过于在意韩信,他还有些嘲笑刘邦:拜无名之辈韩信为大将军,这是把汉军放在火上烤,有点自寻死路的味道。章邯如此轻视韩信,不是他的错,韩信以前并没有什么出色的军事表现,他在项羽手下时,不过就是一名执戟卫士。

进入当年七月,函谷关以东,战火重燃,田荣在齐国旧地举旗反叛项羽,将军彭越也积极响应,与项羽对着干。在项羽领军征讨叛乱时,谋士范增没有忘记叮嘱章邯:务必要注意防范刘邦。

章邯对严密防范刘邦,深以为然。刘邦当初能率先攻入秦都咸阳,自然是能力出众的。章邯对刘邦的野心也是心知肚明,敏锐觉察到刘邦必定很快东出。他的军事行动,就是最明显的信号。

很快军报显示,陇西郡发现汉军沿汉水行进,并对下辨县城展开攻势。另一支汉军,则由樊哙统领,攻打上邽县城。看似汉军想要攻占陇西郡,走祁山道,从六盘山方向,进入关中。

不过,章邯觉得这招很愚蠢,汉军从这里行军,是绕远路搞动作,即使他们攻破陇西郡,能够翻过六盘山,进入到关中,也只是到达关中最西边境,汉军将面临以逸待劳的三秦军队,胜算极小,三秦军队如果能够兵合一处,兵力总数并不比汉军少。

汉中与关中之间,隔着巍巍秦岭,共有五条道路相通:子午道(在塞国境内)、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祁山道。

傥骆道、褒斜道,属于民间小道,道路险狭,山野农夫、贩夫走卒,少数人群走走还可以,携带兵器骡马、粮草辎重的军队,想从这条道过去,根本不可能。章邯早就派出两支千人的军队,居高临下,把两个道口卡死。

由此看来,刘邦想从汉中进击关中,只能从子午道、陈仓道、祁山道。祁山道最偏远,若走这条道,最耗时费力,不符合“兵贵神速”的兵法原则。

可是,仅仅一个月之后,在白水(今甘肃天水)的祁山道,汉军突然出现,将守卫此处的雍军击溃,并攻打关城。与此同时,塞王司马欣给章邯传来紧急军报:汉军正在抢修子午道的栈道,他们大规模集结在子午道入口处。放眼看去,人马无数,好像是主力部队。

接到这份紧急军报,章邯并不吃惊,反而颇觉欣慰,看来自己的判断是准确的,汉军主力必出子午道。他回信给塞王司马欣,嘱咐其要加强防守。

坚定了自己的判断后,章邯也没有忽视陈仓道,他派出一部分军队,加强了陈仓道的防守,预防汉军从此出关。

章邯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将雍国军队主力集中在都城废丘,随时支援子午道,或陈仓道。

很快,司马欣再次发来紧急军报:汉军猛将灌夫率军攻破了子午道入口,业已进入子午道中,气势汹汹地向塞国杀过来。

看过这份军报后,章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汉军百分之百要兵出子午道。事不宜迟,他当机立断,把部署在废丘的主力部队,全部调往子午道出口,重兵布防杜县。

在章邯主力部队往杜县开拔后,远方传来军报:汉军一部已出陈仓道,正在攻击出口的要塞。“围魏救赵”?章邯不为所动,他认为韩信在跟自己耍花招,目的是想把自己的主力部队引回去,以便攻破子午道出口。

想到这里,他督促军队全力以赴,尽快赶到子午道杜县,找汉军主力决战。

当章邯大军全部布防子午道口时,汉军突然停止了攻击,他们不进也不退,只是结营固守。而祁山道方面的汉军也停止了进攻。与此同时,汉军主力似乎一下子全飞到了陈仓道,他们迅速攻占了谷口县城,并北上渡过渭水,包围重要城隘陈仓。这支汉军营中树立起刘邦的王旗,与韩信的大将军旗。

章邯得到军报,急令军队回防,当他花了两天时间返回陈仓时,汉军已经占据这座城隘。章邯不顾一切,誓要夺回陈仓,他命令军队进攻城外的汉军阵地。汉军以逸待劳,心中早就憋着一口气,他们以百倍的勇气,全力拼杀雍军。章邯军队大败,只得退守废丘。

韩信没有苦攻废丘,他命令部队对废丘围而不打,而派灌夫、樊哙、周勃等勇将,相继攻占好峙、咸阳,以及塞国都城栎阳。同时,韩信采取“围点打援”方式,将前来增援雍国的塞国、翟国军队主力全歼。

形势向着汉王刘邦方面发展。他听从谋士建议,派出使者,并许以优厚条件,招降了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三秦”之中,只剩下雍王章邯还在负隅顽抗,但他已是无力扭转整个战局,时隔不久,汉军攻破废丘,章邯誓死不降,兵败自杀。至此,汉王刘邦将三秦地区全部平定,为自己全力东出,与项羽争夺天下,打下坚实基础。

如果刘邦没有拜韩信为大将军,他很难如此顺利地进入关中地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韩信下的一招绝妙的棋,他声东击西,吸引敌人将主力集结于错误的地点,而汉军则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过谷道,破陈仓,出汉中,抢占有利地形,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实现了战略目标。

章邯与韩信的较量,以章邯完败结束。而楚汉争霸的序幕才刚刚拉开,紧接而来的,是更加惨烈的楚汉战争,四年时间里,中原大地,江淮地区,伏尸百万,大地染血,各路诸侯不断征招百姓参军,可以说为天下一统,百姓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标签: 章邯

更多文章

  • 为什么章邯当将军的时候可以横扫六国,后来却打不过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章邯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极为复杂的,不是像打游戏那样,各种数值满足了就一定能获胜。章邯在楚汉战争前后阶段判若两人的表现,恰恰从正反两方面验证了秦帝国的雄厚家底。陈胜吴广起义后,周文率领号称百万的大军攻破函谷关,进逼关中,他是以财政大臣(少府)的身份被临时任命为秦军统帅,统领一群刑徒来抵抗张楚军。从这点来

  • 被汉文帝问得“汗流浃背”的周勃,是怎样一个人,后来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周勃

    《史记·陈丞相世家》有这么一段文字: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穀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这段文字的意思是:汉文帝在熟悉了一段时间的国家大事之后,在一次朝的时候就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中判决的案件有多少啊?周勃

  • 周勃灭了诸吕以后,手握天下兵马,为何不学司马懿篡汉自立呢

    历史人物编辑:东观校书郎标签:周勃

    周勃是汉朝太尉,吕后活着的时候,他各种献殷勤,这才保住了自己的职权。等到吕后挂了以后,周勃就发力了。汉文帝就是周勃和陈平接回来的,他们认为汉文帝老妈薄姬不厉害,是好欺负的对象,所以才会选汉文帝刘恒做皇帝。万万没想到,刘恒不是个孬种,你们会装,难道我就不会装?一向懦弱的刘恒,当了皇帝以后,便夺取了权力

  • 周勃拥刘恒赴京即位,城外请求私谈!文帝的反应,太有帝王范!

    历史人物编辑:杨子豪标签:周勃

    周勃、陈平等人在诛灭吕氏一族后,最终决定拥立代王刘恒进京即皇帝位,这批庙堂宿将老鬼之所以一致赞同拥立刘恒,主要是看中了这几点:第一、代王刘恒为人宽厚仁孝,且又是高帝刘邦现存诸子中年岁最长的;第二、刘恒的母亲薄姬,素来温良恭谨,虽已为王太后,却从不干预政事,这就避免了朝堂上再出现一个“吕后”的危险;第

  • 刘邦说周勃是老实人,可就是这个老实人,杀了刘邦的八个孙子

    历史人物编辑:三阿哥侃历史标签:周勃

    刘邦说周勃是老实人,可就是这个老实人,杀了刘邦的八个孙子——杀光四个嫡孙,杀了四个庶孙。汉太祖刘邦多么精明的一个人,怎么会让这样的人当托孤大臣?这不科学啊!其实是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有问题,所谓的托孤大臣,“安刘必勃”的“安刘侯”是一场杀戮和夺权下的一个美丽谎言。一、周勃假装很老实,其实很可怕!11

  • 周勃、陈平杀了汉少帝和汉惠帝的其他儿子,为何能成为忠臣典范?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周勃

    成王败寇,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不可违抗的规律。在这场争夺中,如果诸吕取胜,那么周勃、陈平之流就是犯上作乱。周勃、陈平等功臣不但战胜了诸吕,而且还正确挑选刘恒为皇帝继承人。刘恒没有辜负功臣派,让西汉从乱世中走出来,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所以周勃、陈平等人因为刘恒的成功,成了功臣典范。如果刘恒失败,周勃、陈

  • 吕后死后诸吕在作乱,周勃陈平杀了汉少帝为何还能成为忠臣典范?

    历史人物编辑:史飞卿标签:周勃

    功臣作乱的概率更大一些!公元前180年,吕后驾崩。吕后死前特地交待赵王吕禄、吕王吕产说:“吕氏之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乱。必据兵卫宫,慎毋送丧,为人所制。”咱们吕家称王,大臣们都不服,我就要死了,皇帝却还十分年少,恐怕大臣们会起来做乱。你们两个守卫皇宫就好,不必出来为我送丧了。吕后约

  • 周勃陈平拥立代王刘恒为帝,是因为刘恒贤明还是另有小算盘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周勃

    拥立代王刘恒当皇帝,是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功臣集团权衡过后的选择周勃和陈平,在讨伐吕氏的时候已经杀红了眼,这两个人的背后,是大汉的功臣集团,手握兵权的他们,实际上拥有了废立皇帝的大权!有资格当皇帝的刘氏子弟为数不少,例如刘襄、刘章、刘交等,但是能够让这两个人放心的,只有代王刘恒。刘恒的母家没有任何势力

  • 刘邦生前预言很准:将来安定刘氏天下者,必定是周勃百家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科技小法标签:周勃

    #百家故事#01刘邦16岁的儿子,太子刘盈即位当了皇帝,就是汉惠帝,刘邦的皇后吕雉成了皇太后。吕雉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刘邦打下江山之后便开始诛杀功臣,这其中吕雉出了很多坏主意。首先被她选中的目标是为打败项羽建立汉朝立下最大功劳的韩信。趁刘邦在外征战之际,吕雉与萧何合谋,将已被贬为淮阴侯并被监视居住

  • 陈平周勃实力强劲,为何非等吕雉死后才平定诸吕之乱?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周勃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逝,陈平、周勃等元勋迅速诛灭了吕姓诸侯王,并秘密迎奉刘邦四子代王刘恒入京,废黜了少帝,把刘恒推上了皇位。这一系列举措,可谓干净利落,令人拍手称快。显而易见,即便是吕后在世,以陈平、周勃等人之力,要废掉吕后及一班外戚,倒也并不费事。那么,这些诛杀吕姓诸侯王元老们,为何非要把吕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