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窦太后会偏爱梁王刘武,甚至希望他可以登上皇位?

为什么窦太后会偏爱梁王刘武,甚至希望他可以登上皇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话笑侃 访问量:2324 更新时间:2024/1/19 4:53:36

偏爱小儿子,这仿佛是自古以来,母亲们都无法逃离的一个“标签”,比如当年汉景帝就经历过这样的母亲。

汉景帝母亲乃是太后窦氏,窦氏当年因为一系列的阴差阳错,被吕后“分配”到了刘恒所在的代国,本来窦氏十分排斥前往代国,可一去到了代国后,立马被刘恒所宠爱,算得上无心的人生赢家。

在代国,刘恒早已有了正妻,而且正妻还生下了四个儿子,但命运就是这么凑巧,仿佛幸运之神降临到窦氏身上一般,刘恒的代王后和四个儿子先后离世,而窦氏生下的长女刘嫖,儿子刘、刘武,全部都完整地长大了。

公元前180年,吕后逝世,吕后在逝世前安排了侄子吕禄吕产摄政天下,掌管文武权力,而吕家的势力,就想趁机“篡夺”刘汉江山。

这个时候,刘肥之子刘襄刘章挺身而出,联合朝中大臣剿灭了吕家势力,而本来刘襄是成为新君的首要人选,却被陈平周勃等人给“排除”了,最后在代地的刘恒,被选为新君。

过了不久,刘恒登基,就连刘恒自己也许都想不到,自己竟然能成为大汉的新皇帝。

此时刘恒的正妻已经逝世,正妻之位空缺,又特别宠爱窦氏,于是窦氏就这样被立为了“皇后”。

刘恒是幸运的,窦氏更是幸运的。

如此一来,窦氏成为刘恒正妻,嫡长子刘启,自然成为了“太子”,窦氏的三个子女,彼此的关系非常地好,不管是刘嫖还是刘启、刘武两兄弟,相处都非常和睦。

在汉文帝一朝,不存在夺储的荒谬剧情,刘武在第二年被汉文帝封为了“代王”,也算是继承了刘恒之前的“王位”。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刘启登基即位,是为汉景帝。

汉景帝乃是“文景之治”的重要缔造者,也为他的儿子汉武帝的“汉武中兴”提供了巨大的基础助力。

不过汉景帝登基的时候,一开始没把皇位继承人想着给自己的儿子,而是想着给自己的好弟弟:刘武。

刘启和刘武关系很好,而在汉文帝逝世后,窦皇后成为了窦太后,窦太后更加偏爱小儿子刘武,所以刘武在汉景帝一朝地位极高,要比太子的地位都还要高。

在一次喝酒的时候,汉景帝喝到兴起,说等他驾崩后,皇位就要传给弟弟刘武,刘武一听自然是大惊,连连拒绝,但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人很难知道。

也有可能汉景帝这番话,就是说给自己的母亲窦太后听的,窦太后知道这件事后,不仅没有反对,还特别开心。

“兄终弟及”,这时当时和大汉并列的北方匈奴才有的继承习惯,对于大汉朝而言,这是非常荒唐的,即便汉景帝和刘武关系很好,即便窦太后元不阻止,可这就是坏了祖制,注定就是一个说法罢了。

公元前154年,刘汉皇族爆发了最大的内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众多刘汉宗室因为汉景帝的“削藩”政策起兵,想要谋反。

在这个时候,刘武展现出了巨大的才能,还有和刘启深刻的兄弟情谊,帮助刘启抵御了吴楚的主力部队,当时的刘武已经是梁王,在七国之乱的战争中,创造的成绩不亚于太尉周亚夫。

汉景帝对于有能力的弟弟十分疼爱,也十分感谢,兄弟二人的情比真金是真的,而窦太后看到两兄弟这么和谐,而且小儿子也这么有能力,对于刘武继承汉景帝的皇位这件事,潜意识里认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了。

平定了七国之乱后,刘武的名望达到了巅峰,在他的封地里,他的宫殿还有他的仪驾、威势都已经不亚于天子之礼。

但这样的刘武,却不是一个“飞扬跋扈”的人,他深谙人才的道理,建立了“梁园”,招纳天下人才,当时的梁国,可谓是人才济济。

因为汉景帝和窦太后的偏爱,梁王刘武的财富曾一度号称比长安城的天子还要多,对此,汉景帝没有意见,窦太后乐得如此场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窦太后。

在西汉,太后的地位普遍极高,几乎平行于皇帝,所以刘武过得滋润,和母亲有着更大的关系。

七国之乱的次年,刘启的庶长子刘荣被立为太子,这个时候,刘武没有想着当“皇太弟”,窦太后也还没有真的想着让自己的小儿子当储君,因为刘荣乃是窦太后非常宠爱的孙子,所以对于刘荣被立为储君,大家都没有意见。

直到三年后,刘荣因为一系列事件被废“太子”之位,此时的刘彻还不是嫡长子,因为王娡还不是皇后,所以刘启的“太子”之位,没有什么最合理的继承人。

也是这个时候,窦太后动了心思了,她想让汉景帝立刘武为储君,成为“皇太弟”。

这件事情,最让人感到惊奇的是,汉景帝没有剧烈反对过,而是一众大臣剧烈反对,所以才作罢,其中袁盎就因为反对得太过出头,后来被刘武安排人给刺杀了。

但在当时,大量高级官员的不同意,让汉景帝、刘武、窦太后三人都不再提此事,可见刘武想要当皇帝,在礼法上,在人心上,他的根基是十分薄弱的,就连窦太后都只能沉默作罢,不再提起此事。

同是公元前150年不久,王娡被立为皇后,又过了几个月,晋升为了嫡长子的刘彻成为了太子。

从这个时间节点上来看,王娡被立为皇后,极有可能和刘武“立储”的事件有关,因为只有当汉景帝有了嫡长子的时候,这件立弟弟为储君的事情,才能够真正地按压下去。

但从这个时候起,汉景帝和弟弟刘武的关系出现了“裂痕”,根源并不是立太子之事,而是刘武派人刺杀了袁盎之事被汉景帝调查出来真相。

汉景帝曾经因此发怒,还是刘武通过姐姐刘嫖和母亲窦太后在一旁劝解,才让汉景帝压下了怒火,但汉景帝损失这么一个大臣,对弟弟的态度也不比以往了。

可即便是汉景帝不疼爱他了,刘武也还是极为受宠,因为他还有爱他的母亲窦太后。

在杀害袁盎事件之后,刘武想要进京向汉景帝赔罪,顺便搞好兄弟关系。

当到了半道上的时候,刘武身边就有人建议刘武“换车”进京,就这样竟然闹出了一个巨大的“乌龙”,后来窦太后看到了留在函谷关外刘武的马车,立马大声哭喊说是皇帝(汉景帝)杀了她的儿子。

这可把刘启弄得十分尴尬,急忙地澄清了这件事,窦太后也知道这是一场乌龙事件,最后也没有再刁难刘启了。

但是由此可见,刘武的保护伞可是非常地强,甚至已经到了“蛮不讲理”的境地了,所以说自古以来母亲都是宠爱小儿子,即便是窦太后也逃不过这个定理。

见到刘武后,刘启和刘武“相拥而泣”,二人仿佛昨日的兄弟情深一般,实际上,兄弟二人都知道,因为太子已立,而刘武也已经做出过了伤害大臣的事情,两人已经渐行渐远了,都还是兄弟,但比不上往日的亲切,多了一份“虚伪”。

公元前144年,刘武因病去世,在去世之前,刘武其实都没有放弃“储君”之位,但和历史上大部分篡位的人不同,刘武是属于“尽量争取”,不是强行抢夺那一类人,有野心,但是也守规矩,终究是不枉母亲和兄长的宠爱。

刘武去世后,汉景帝给他追谥“孝”,汉以“孝”立国,可见刘武得到这一谥号,和他对母亲很好也有一定程度的关系,窦太后钟爱小儿子,必然也是有着这样的因素在内的。

反正汉景帝一朝,没有闹出“兄终弟及”这样的笑话,虽然刘武是一个有能力的人物,但始终不符合数千年的礼法传承,所以关于他登基为帝一事,只能说是一种命运之下的悲哀遗憾罢了,相信窦太后也不会纠结此事。

标签: 刘武

更多文章

  • 恃宠而骄的“梁王”刘武:为何郁郁寡欢,悲惨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吴林利说历史标签:刘武

    汉景帝轻易许诺,梁孝王铭记在心公元前144年六月的一天,天气闷热,梁王刘武带领几个随从,出门狩猎散心,由于长途跋涉,又正值夏季,他已经有点疲惫。不过,在连续射杀两只小鹿后,刘武感觉精神大爽。正欲继续向前走时,突然看到手下抬着一个东西走过来,刘武一看,是一只怪牛,有一只牛脚长在了牛背上,奇丑无比。刘武

  • 历史上的窦太后为何那么偏爱梁王刘武?

    历史人物编辑:智慧美食标签:刘武

    窦太后,原名窦漪房,古代窦太后出身于草根家庭,阴差阳错之间,窦漪房这个原本上贫困的女子,竟然称为了一国之中万人之上的皇后,历史上的许多史实都记载着窦漪房对自己小儿子刘武真的是偏爱有加,是因为在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皇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皇后窦漪房也成了皇太后,景帝刚刚即位时,朝中局势并不稳

  • 除了岳武穆,古代还有李武穆、曹武穆、马武穆、高武穆、刘武穆

    历史人物编辑:孙悦说历史标签:刘武

    大家都知道,抗金名将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直到宋孝宗时期,才被宰相韩侂(tuō)胄平反,追谥武穆、忠武,追封鄂王,因此许多人直接称岳飞为岳武穆,“武穆”作为的谥号,除了岳飞,还有哪些人的谥号也是武穆呢?一、李武穆李武穆名叫李光弼,是契丹族人,唐朝中期人物,曾担任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等

  • 历史上的窦太后为何那么偏爱梁王刘武,甚至希望他能够登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刘武

    如果你是一位母亲,面对刘启和刘武两个儿子,我相信你也一定会跟窦太后一样“偏心”。因为刘启是阴冷可怕的皇帝,刘武是纯粹可亲的儿子。首先声明,本文仅从窦太后母子的恩怨角度分析,并无意否认汉景帝的历史贡献,拍砖留情。历史上有两位“偏心”的太后,一个叫“武姜”,是郑武公的妻子,郑庄公寤生的母亲。武姜在生寤生

  • 班超,率36人使西域,楼兰火烧匈奴,和田斩巫师,疏勒擒国王!

    历史人物编辑:青年史观标签:班超

    班超,率36人横绝大漠,用31年臣服50国,再通西域!中国历史上不乏一些超现实的人物,他们拥有巨大的能量建功伟业,拥有奇思妙想或超前的眼光,让世人怀疑其是穿越过去的。比如两汉之间的王莽,宛如天外飞仙,一系列超前思想至今仍然闪烁的光芒。再比如卫青,霍去病,张骞或迸发出巨大天才创造力,或以自己惊人的毅力

  • 班超离开西域之后发生了什么?为何汉朝要放弃对西域的统治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班超

    班超在西域经营三十年时间,彻底将将西域纳入汉朝的统治。班超回朝之后,任尚接任西域都护的职务。可惜任尚的水平远不及班超,没多久西域诸国就起兵反叛。公元106年,西域诸国率兵大举进攻任尚,任尚紧急上书求救。接到任尚的求救,朝廷立即派遣梁慬率领五千羌胡骑兵前往救援,顺便召任尚回国。当梁慬赶到的时候,却发现

  • 班超在西域工作共计三十一年,年已七十一岁,提出回到内地!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班超

    班超是东汉时人,年少时孝敬父母,很爱劳动,读书多而广,说话有辩才。家里穷,常做文书工作赚点钱,供养母亲,他胸有大志,有一天对文书工作不耐烦了,忽然把笔扔下,叹口气说:大丈夫就是没有别的雄心壮志,也应该学习张每为祖国开辟吸域,建立功助,怎能长期干这无脚的笔里工作呢?后来他随大将窦固出击匈奴,勇敢善战,

  • 中华民族一路奋进,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班超:听说你不服?

    历史人物编辑:青年史观标签:班超

    如今的中国蒸蒸日上,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而且中国人也越来越自信,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也越到越大,可有些人就是眼皮浅,见不得别人好,总喜欢找事情,惹是生非。中华民族强大了几千年,什么风雨没有见过,强敌一个接一个都化成了灰土,唯有中华长存。 中华民族是这个世界上传承最悠久,历史最深厚,文化积淀

  • 班超为啥能凭一己之力,降服偌大的西域?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班超

    在东汉时期,出现了两个非常出色的人,一个是班超,另外一个是班固。这两个人都是非常出色的。他们一个凭借出色的能力降服西域。另外一个则是《汉书》的作者。可是有一个问题:班超为啥能凭一己之力,降服偌大的西域的?张骞通西域其实,班超并不是凭借一己之力降服偌大的西域的。提到汉朝和西域的渊源,有一个人就不得不提

  • 班超是谁呢? 班超的功纪有哪些? 继承父志的少子班勇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班超

    班超(32~102),扶风平陵(今咸阳市东北)人。班彪之少子、班固之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居家孝谨、执勤劳苦,有辩才而涉猎群书。31岁时仍家贫为官佣书以供养,尝投笔叹曰:“大丈夫……犹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此后由汉明帝派遣到西域,效力沙场,常以少击众,征战31年。他曾“不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