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华民族一路奋进,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班超:听说你不服?

中华民族一路奋进,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班超:听说你不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青年史观 访问量:3283 更新时间:2024/1/22 3:14:59

如今的中国蒸蒸日上,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而且中国人也越来越自信,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也越到越大,可有些人就是眼皮浅,见不得别人好,总喜欢找事情,惹是生非。中华民族强大了几千年,什么风雨没有见过,强敌一个接一个都化成了灰土,唯有中华长存。

中华民族是这个世界上传承最悠久,历史最深厚,文化积淀最丰富的民族,纵观世界历史,强大的帝国不止一个,诸如罗马帝国、匈奴帝国、奥斯曼帝国等等,这些强大的帝国都曾是一方霸主,领土跨越几大洲,但是这些帝国最终都难逃时间的魔手,最后大厦倾塌,只剩下一些残兵游勇,再也没能重新崛起,甚至有些帝国毁灭后,文化传承也就断了,彻彻底底成为了历史。

放眼全球,纵观上下五千年,也只有中华民族能一直屹立不倒,文化传承有序,历史流转少有断层。中国有句老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活得时间长,也是一种优势,中华民族历经诸多苦难,见识了无数兴衰往复,风里雨里,什么妖魔鬼怪没见识过?

中华民族一路走来,尸山血海,京观无数。汉朝时期,陈汤灭杀北单于,之后上书告知汉元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中华民族一直都是和善的民族,然而要是有人胆敢对中华不敬,那就另当别论。东汉初期,国力有限,朝廷无多余兵力组建西域都护府,汉光武帝特派班超出使西域,让其在西域打出一片天来,当时匈奴的使臣也到了西域。

西域之主鄯善在匈奴和大汉之间摇摆不定,就连对待班超等人的态度也发生了极大改变,当班超得知情况之后,连夜带着属下三十六人,袭杀了匈奴的使臣,并将匈奴使臣的首级丢给鄯善王,班超就靠三十六个属下,便征服了西域,汉族使臣所到之地,尽皆王土。

唐朝时期,王玄策代表唐王出使天竺,当时有位天竺国王对王玄策不尊敬,还用言语侮辱唐朝,王玄策听后十分生气,为了维护国家威严,王玄策一人骑着一匹马到吐蕃借兵,吐蕃王一听汉族使臣要借兵,立马出借五千精兵,还奉上诸多粮草,随后王玄策带着大军杀回天竺,将不尊敬唐朝的天竺小国灭国。

这个世界上,只要有兴盛,便会有衰败,强如中华民族也不能列外,历史上中华民族不止一次遭遇灭顶之灾,五胡乱华时期,汉族差点被杀绝,文化典籍十不存一,可两三百年之后,我们又再一次站起来了,并且变得越发强大,近代中国,抗日战争之后,中国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急需人才,当时温饱都成问题,然而经过短短三十年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富裕了,手里也有钱了,中国俨然崛起。

但是在晚清时期曾劫掠过中国的那些西方国家,接受不了现实,不愿相信自己的衰败,更不愿相信中国真的崛起了,出于惧怕,他们千方百计阻碍我们崛起,在国际社会上拉帮结派,打压中华,制造不友好的话题,别有心机的报道负面消息,各种小动作不断。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的那个中国,风雨飘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朋友来了有酒,敌人来了有猎枪。

标签: 班超

更多文章

  • 班超为啥能凭一己之力,降服偌大的西域?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班超

    在东汉时期,出现了两个非常出色的人,一个是班超,另外一个是班固。这两个人都是非常出色的。他们一个凭借出色的能力降服西域。另外一个则是《汉书》的作者。可是有一个问题:班超为啥能凭一己之力,降服偌大的西域的?张骞通西域其实,班超并不是凭借一己之力降服偌大的西域的。提到汉朝和西域的渊源,有一个人就不得不提

  • 班超是谁呢? 班超的功纪有哪些? 继承父志的少子班勇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班超

    班超(32~102),扶风平陵(今咸阳市东北)人。班彪之少子、班固之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居家孝谨、执勤劳苦,有辩才而涉猎群书。31岁时仍家贫为官佣书以供养,尝投笔叹曰:“大丈夫……犹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此后由汉明帝派遣到西域,效力沙场,常以少击众,征战31年。他曾“不入虎

  • 李广故事汗血宝马破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烟花谈历史标签:李广

    西汉年间,匈奴频频骚扰边关。这年匈奴大军压境,兵锋直指飞狐关(保定境内,今称飞狐道)。汉景帝,即刻调李广为将,驻扎飞狐关,抗击匈奴。单于得到消息后,即刻跟手下商议。一位手下禀报,探听到汉军一条重要消息,汉天子命一将领,将30匹大宛的汗血宝马,送往飞狐关李广处。单于一听,顿时眼就亮了,叫:“汉军不是我

  • 李广墓前一副对联34字,却道尽一生荣辱,专家感叹:只有他配得上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李广

    在汉代汉武帝手下,有很多开疆拓土,为汉王朝赢得江山和天下的战功赫赫的武将,他们为汉代全盛时代的强盛奠定了强大的基础,正是在四方安定的情况下,中国汉代才进入了经济,社会,乃至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其中,李广是汉武帝手下最为悲情的臣子之一。古代中国有李广难封这一说法,就是后世的人感叹李广虽然功勋卓著

  • 李广战绩不如卫、霍,为何很多唐诗称赞李广,却鲜少提及卫霍

    历史人物编辑:箫吹明月标签:李广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贵。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不封缘数奇。唐朝的边塞诗,很多都在称赞李广,令人不解的是,李广的战绩远远不及霍去病和卫青两人,为何

  • 李广心声:厄运如风,伴吾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李广

    -壹-李广难封。早在文帝当政时,就曾这样评价过刚参军不久的李广:“可惜你生不逢时,如果在汉高祖时期,万户侯岂在话下!”就这无心之语,却似一个魔咒伴随了李广一生。其实文帝所言也并非完全正确。因为此后景帝、武帝之时,虽然国内整体升平,但局部战乱却时有发生,作为军人的李广,本是可以有用武之地的。但坏就坏在

  • 声誉下的李广,与自己过意不去,才是莫大的不幸

    历史人物编辑:澜阅史记V标签:李广

    自古文人墨客抑郁不得志,常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愤之情。作为流传千年的名句未必句句符合客观的历史事实,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此话虽然不中听,可用来形容一生不得封侯的李广,却有着七分恰当之处,李广的点背有着必然的原因。政治敏感度低李广的悲剧最早源自年轻气盛。汉景帝时期,爆发西汉历史

  • 幸亏霍去病死得早,不然也要步卫青和李广的后尘了,霍家得以保存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李广

    霍去病天生军事奇才,在虚岁24岁的时候因病去世;从17岁被汉武帝封为骠姚校尉出道,因功封冠军侯;19岁就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北出匈奴,降服匈奴浑邪王;22岁封狼居胥达到人生巅峰,因功加官为大司马,与舅舅卫青平起平坐,舅甥俩掌管大汉天下所有军队,显赫一时!但是两年后,霍去病就因病去世,陪葬茂陵。谥封“景

  • 李广真的没打过一场胜仗吗?为何还被文人吹上天?

    历史人物编辑:等闲读史标签:李广

    胡说!谁说李广没打过胜仗的?李广的“飞将军”外号,根本是匈奴人起的: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西汉武帝时期,国家最大的安全威胁就是匈奴,李广一生也主要是跟匈奴作战。如果真的“没打过一场胜仗”,匈奴会给对方的“百败之将”送上“飞将军”的美称,还“避之数岁

  • 霍去病一箭射死李广的儿子后,不到一年就死了,纯属巧合

    历史人物编辑:李亚冲标签:李广

    霍去病一箭射死李广的儿子李敢后,不到一年就死了,死得不明不白,不少人都认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让我们掀开历史的日历,打开时空的导航,回到2140年前的集野生动物园、疗养院、陪都行在的皇家园林甘泉宫。此甘泉宫非彼甘泉宫,彼甘泉宫原来是秦太后的寝宫,宣太后芈月在此诱杀义渠王,秦始皇在此原谅并迎入老妈赵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