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广战绩不如卫、霍,为何很多唐诗称赞李广,却鲜少提及卫霍

李广战绩不如卫、霍,为何很多唐诗称赞李广,却鲜少提及卫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箫吹明月 访问量:2553 更新时间:2024/1/22 0:04:07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贵。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不封缘数奇。

唐朝的边塞诗,很多都在称赞李广,令人不解的是,李广的战绩远远不及霍去病和卫青两人,为何还能如此受诗人们的推崇,以至于因为这些诗歌的加持,名气远高于卫霍呢?

李广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典型的悲情人物,他生于汉文帝时期,一生经历了文帝、景帝、武帝三朝,正值天下未平、兵戈四起的“半乱世”,先有国内诸侯王的小股叛乱,后有七国之乱这样的大变局,内患不止,同时又伴有北方匈奴人连续不断的对汉朝边境的侵扰。

国家须用兵之时,正是良将为国效力,以表忠心、谋求功名,用垂后世的机会。期间出现了许多可歌可颂的名臣良将,他们的伟大事迹被一代代人传颂,至今仍被人们铭记,飞将军李广是其中最出类拔萃的一类。

李广之勇武

李广是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其家族生活在陇西一代,这个家族不是经农经商的普通家族,而是一个世世代代习武,世世代代拿着武器抵抗北方游牧民族侵略,把捍卫边疆作为家族使命的军事贵族。对于陇西李氏的男子来说,为国而战、以战死为宿命才是最光荣的事情。

李广生于这样一个家族,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军事教育,所以他武艺高超,箭术过人。据传年轻时的李广某天傍晚喝醉了酒,回家时见到一只老虎窝在路边,他举起弓一箭射了过去,猛虎当场毙命,第二天酒醒后想取走老虎,却发现自己当时射中的竟是一块神似老虎的巨石,半只箭都插进了石头,以至于拔不出来了。

李广十多岁的年纪就参了军,孝文十四年匈奴入侵萧关,与汉兵爆发大战,李广作为一个马背上的狙击手,让无数匈奴人命丧于他的箭矢之下,凭借战功被提拔为文帝的侍郎,开始在文帝身边做事,他的才能也得以被文帝发现,文帝经常感叹说:“李广真是生不逢时啊!现在国家没有战事,他无从立功,若是生在高祖(刘邦)的时代,封个万户侯也不难!”

在七国之乱中,李广奉命跟随名将周亚夫作战,在战斗中表现英勇,以至于全天下的酒馆,都在谈论李广在昌邑奋战的英雄事迹,人们都认为李广必能封侯。可因为李广私下里收受了梁孝王的赏赐,引得汉景帝不高兴,封侯之事就告吹了。

匈奴有一支“特种部队”,里面的勇士都是能从地面射下高空上大雕的射雕勇士。有次匈奴侵入上郡,李广当时是上郡太守,朝廷派来使者慰问上郡,护送使者的数十名精锐禁军骑士,竟被三个匈奴骑射打得大败,一半士兵被其射杀,余下的人落荒而逃。

使者把这件丢脸的事告诉了李广,李广听罢就知道这三人都是射雕勇士,便带着百名骑士去追赶他们,追到后李广要独自一人和三名射雕勇士单挑,令手下骑士们按兵不动看自己表演,骑士们都为李广捏了一把冷汗,这三名射雕勇士一个接一个被李广射杀,李广却毫发无损。

等百余人准备回师,斥候却报告附近有一支千余人的匈奴部队已经毕竟,将士们都震恐不安,以为自己要命丧于此。李广做了冷静的分析后,这里离大本营相距数十里,认为自己若率领部队飞速逃走,必定跑不过马匹优良的匈奴人,自己和手下只能被匈奴人的箭雨杀得一个不剩。

李广便将计就计,策划了历史上第一次“空城计”,他索性令将士们下马、解鞍,全都窝在草地上休息,将士们听此命令后都面色煞白、汗如雨下,却不得不听命。

将士们以为自己此次必定要入九泉了,他们却没料到,见此场景的匈奴将军满腹狐疑,李广的阵仗太离奇了,他们一时半会猜不透这支汉军到底想干什么,思来想去,就只有一种情况能解释了:这百余人是汉军的诱饵,自己若大军出击,定会中了汉军的埋伏!

匈奴的将军不知是该撤军,还是该进攻,一时拿不定,就令大军暂且在山上布阵,与李广的手下对峙着。

李广见匈奴军中有一个骑着白马的将军出了军阵,正在护军,李广料定此人地位特殊,就带着十多名勇士骑马冲向匈奴大军,在离匈奴军百余米地方停了下来,只见李广拿起弓射了一箭,那名白马将就倒了下去,李广又带着勇士回了军队,匈奴人对他无可奈何。

一直到半夜,匈奴人才肯离去,这百余名骑士才得以回驻地。

有一次李广带领军队出征,碰巧遇上了匈奴单于的主力,由于实力太过悬殊,汉军几乎全军覆没,李广也被俘了。单于一向欣赏李广,有生俘李广的命令,以故李广才得以活命。他被一支数百人的匈奴小部队押送回草原,他故意装死,被匈奴人安放在两匹马上。途中,李广突然翻起了身,骑上了一匹马,把看护他的匈奴兵杀死,纵马逃走,数百名匈奴人穷追不舍。李广手拿弓箭,把追他最近的几人全部射杀,其余匈奴兵便不敢继续追击,李广才得以逃脱。

李广用兵

李广当上郡太守时,与前来侵袭的匈奴人爆发了七十多场大小战斗,无一败绩,从此便有了百战百胜的美名,时间久了,匈奴人就不敢入侵上郡了。后来右北平被匈奴入侵得很严重,李广又被调为右北平太守,战胜几次匈奴入侵部队后,匈奴人又不敢入侵右北平了。从此李广在哪里当太守,匈奴人干脆就绕着这个郡走,避免与李广交战。一来二去,李广的名气可能就在匈奴内被神话了。

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名气大也不是好事,李广出征时,弱小匈奴部队刻意避开他,不敢与他交战,敢和李广交战的匈奴部队,必然是特别精锐、或特别庞大的,例如前面所说的与单于主力交战的那次,李广必定占不到便宜。

其实汉武帝是历史上最任人唯亲的君主之一,汉武帝从早期到晚期,共重用了三名将领:卫青、霍去病、李广利。卫青和李广利是他的小舅子,霍去病是他小舅子的亲外甥。像李广利那样的无能之辈,一次又一次地给汉军增耻,汉武帝依然让他当主力将军,可见汉武帝之不公平。

汉武帝最后一次大规模出征漠北就有一处记载,说每次出征,汉武帝都让霍去病最先挑选部队和将领,所以汉朝最优等的精锐全在霍去病手里。我们可以猜出,次等的部队在卫青手里,李广接手的,大概就是最次等的那批了。

李广和卫青、霍去病同处一个时期,在那个时期里他们三人基本上就是汉朝最主力的将军了,李广的地位其实不低。但相比于卫青和霍去病,他无尺寸之亲,与此两人相比他就是个外人,卫青和霍去病是嫡系,李广不过是个庶系罢了。

史书也记载卫青显赫之时,汉武帝有意让文武百官都居他之下。汉武帝重用卫青、霍去病两人是有深意的,难道你没发现,重用外戚的先例是汉武帝开创的吗?汉武帝刻意把立功的机会都留给了外戚将领,就是为了让自己的重用外戚有合理性。

那个时期因战功被封侯的是哪些人呢?除了卫青霍去病两人,就是跟随这两人出征的将领,李广何时跟随过这两人出征呢?他一直都是独当一面去作战的。

李广难封,是何等的不公平啊,卫青和霍去病因为外戚的身份,难免会为人质疑。

诗人们称赞李广,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反感这种不公平,把自己的怀才不遇,与李广难封联系到了一起。

再说李广用兵也是一等一的,或许远高于卫霍。兵者凶事也,为了不被敌人偷袭,将领们都主张严格治兵,这些将领的士兵一天忙到晚都在盖营地、修工事,军中的文吏光是处理军事也是累死累活的,没有半点闲暇。李广用兵就与之相反,他很善于利用斥候,很懂得随机应变,又很大胆,他的部队不需要这么忙碌,有很多娱乐的时间,他不那么注重防备,士兵们没有很多工作,他对将士们也很好,所以当时参军的士兵都挤破头要加入他的军队,因为李广名气太高,匈奴人也不敢偷袭他。李广之所以敢这么用兵,就是因为他的对手远弱与他,他的自信来源于实力。司马光在记载这些时还刻意提醒: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李广那样的能力,后世的将领们不应该效仿李广的做法,应该从严治兵。

标签: 李广

更多文章

  • 李广心声:厄运如风,伴吾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李广

    -壹-李广难封。早在文帝当政时,就曾这样评价过刚参军不久的李广:“可惜你生不逢时,如果在汉高祖时期,万户侯岂在话下!”就这无心之语,却似一个魔咒伴随了李广一生。其实文帝所言也并非完全正确。因为此后景帝、武帝之时,虽然国内整体升平,但局部战乱却时有发生,作为军人的李广,本是可以有用武之地的。但坏就坏在

  • 声誉下的李广,与自己过意不去,才是莫大的不幸

    历史人物编辑:澜阅史记V标签:李广

    自古文人墨客抑郁不得志,常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愤之情。作为流传千年的名句未必句句符合客观的历史事实,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此话虽然不中听,可用来形容一生不得封侯的李广,却有着七分恰当之处,李广的点背有着必然的原因。政治敏感度低李广的悲剧最早源自年轻气盛。汉景帝时期,爆发西汉历史

  • 幸亏霍去病死得早,不然也要步卫青和李广的后尘了,霍家得以保存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李广

    霍去病天生军事奇才,在虚岁24岁的时候因病去世;从17岁被汉武帝封为骠姚校尉出道,因功封冠军侯;19岁就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北出匈奴,降服匈奴浑邪王;22岁封狼居胥达到人生巅峰,因功加官为大司马,与舅舅卫青平起平坐,舅甥俩掌管大汉天下所有军队,显赫一时!但是两年后,霍去病就因病去世,陪葬茂陵。谥封“景

  • 李广真的没打过一场胜仗吗?为何还被文人吹上天?

    历史人物编辑:等闲读史标签:李广

    胡说!谁说李广没打过胜仗的?李广的“飞将军”外号,根本是匈奴人起的: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西汉武帝时期,国家最大的安全威胁就是匈奴,李广一生也主要是跟匈奴作战。如果真的“没打过一场胜仗”,匈奴会给对方的“百败之将”送上“飞将军”的美称,还“避之数岁

  • 霍去病一箭射死李广的儿子后,不到一年就死了,纯属巧合

    历史人物编辑:李亚冲标签:李广

    霍去病一箭射死李广的儿子李敢后,不到一年就死了,死得不明不白,不少人都认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让我们掀开历史的日历,打开时空的导航,回到2140年前的集野生动物园、疗养院、陪都行在的皇家园林甘泉宫。此甘泉宫非彼甘泉宫,彼甘泉宫原来是秦太后的寝宫,宣太后芈月在此诱杀义渠王,秦始皇在此原谅并迎入老妈赵姬,

  • 李广总是迷路,为啥霍去病能精确定位匈奴,闪电战胜!装了GPS?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李广

    匈奴之战,霍去病此次打胜仗,无一战败。立下了汗马功劳,匈奴兵节节败退,大汉的国力蒸蒸日上。大家都知道李广是赫赫有名的“飞将军”司马迁称他是“国士无双”,然而在这次战役中总是迷路。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霍去病能如此精确的定位匈奴,实行闪电战术?古代可没有GPS,没有导航!霍去病作战总是迅捷劲疾,士马强

  • 飞将军李广,三朝抗匈名将,为何落得含愤自杀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李广

    西汉初年社会经济衰败,老百姓食不果腹,将相连马车都坐不起,汉朝统治者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采取“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通俗的讲就是不要打扰老百姓的生活,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所以面对北方匈奴的入侵,汉朝采取的是“和亲”的屈辱政策,当然和亲的公主基本上都是山寨版,和亲政策并不能完全解决汉匈之间的矛盾,匈奴人并

  • 飞将军李广威震匈奴四十年,为何连个侯爷也混不上?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李广

    提起汉代的名将“飞将军”李广,人们往往会想起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的一句话: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但是,据史料记载,汉武帝这个人出手很大方,只要有足够的军功,汉武帝从不吝惜自己手里的帽子,仅公元前127年-前123年,就封了121个侯爵,甚至一日之内封24人为侯。那名声在外的李广为什么没有封侯呢?在说这

  • 卫青急责李广对簿,李广选择自杀,李广之死卫青是否有责任

    历史人物编辑:西北小生活标签:李广

    汉武帝当朝的时候,李广是汉军中资历非常老的一个将领。早在汉文帝当朝的时候,李广就因为参加对匈奴的作战,斩首颇多而获得封赏。李广一辈子先后担任了七个地方的太守,只要他镇守哪里,匈奴人就不敢骚扰哪里,他因此得到了“飞将军”的美名。李广防守方面做得非常好,但是在进攻匈奴的时候,表现就差强人意了。李广第一次

  • 为何说汉武帝欠李广一个侯爵?李广满门忠烈,汉武帝却辜负了李广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李广

    汉武帝是有愧于李广家族的,这么说吧,他不仅欠李广一个侯爵,还欠李广一条人命,更欠李广家族一个说法,毕竟他最后把人家全族都给灭了。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李广难封,冯唐易老”,其实李广难封吗?一点都不难封,只要汉武帝愿意,按照李广的苦劳,也确实该给他封侯。虽然李广的运气确实很背,用王勃的话来说,李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