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机密》历史上刘协和伏寿真的那么伉俪情深吗?并没有!

《三国机密》历史上刘协和伏寿真的那么伉俪情深吗?并没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的小前沿 访问量:4177 更新时间:2023/12/20 22:20:47

说起《三国机密》里面最让人喜欢的cp,非帝后莫属了。刘平从一个普通的贵族少年成长到一代帝王,少不了皇后伏寿的帮助,伏寿也在两人共患难的相处中渐渐喜欢上了刘平,而刘平也喜欢上了自己的嫂子。两人生死与共、不离不弃的感情实在让人羡慕,但在历史上,汉献帝和皇后伏寿的感情果真如此伉俪情深吗?未必。

伏寿出自大儒之家,才貌双全,性格刚毅。年仅15岁的伏寿便嫁给了汉献帝,两人懵懵懂懂,毕竟是原配夫妻,感情也是有的。战乱时代,生死不过一线之间,即便是身为皇子的刘协也是朝不保夕。后来被扶为皇帝,依然没有摆脱被人控制禁锢的命运,从西躲到东,辗转反侧。一直被人控制在手上的滋味并不好受,于是,汉献帝刘协一直密谋能够夺权,把曹操处之而后快!于是,便有了衣带诏的事情。衣带诏的事情如你我在历史上看到的那样,完完全全失败了,不仅如此,刘协还赔上了自己的老丈人、老婆和即将出世的孩子。事儿菌觉得,此事密谋策划一定和皇后伏寿脱不了干系,不然她也不会战战兢兢,落到了自己悲惨的下场!

伏寿生平做过最勇敢的事,就是为了自己的丈夫刘协和自己的父亲伏完密谋反曹。尽管伏完没有自己女儿的胆量,此事并没有实际促成,但此事却不知怎么落到了曹操耳中。虽然没有立即处理伏完,一直到了四年后,曹操手下突然杀到了宫中,将这事儿抖落了出来。当时抓伏寿的时候,汉献帝刘协就在外殿,伏寿披头散发的哭着抱住刘协的腿大喊,“不能再救救我吗?”献帝没有其他反应,只是悲伤的答道,自己的性命也不知能到何时,并没有其他求情的动作。甚至到了最后,伏寿被曹操幽禁而死,甚至汉献帝和伏寿所生的两个皇子都被曹操一一杀害,伏皇后的族人基本被杀,余人流放。可怜所谓的帝后深情,远远不如保住自己的性命来的重要。

倘若历史真实和三国机密里刘平那样的保护伏寿,伏皇后会落得惨死在深宫这样的下场吗?而且最终陪着刘协走完余生的,是曹操的女儿曹节,即便是仇人的女儿,相伴一生,刘协对她不能没有感情。相比伏寿这个故人,刘协显得着实冷漠了些。

标签: 伏寿

更多文章

  • 曹丕忘情伏寿想跟甄宓和好,甄宓的这个举动和这句话让他吐血!

    历史人物编辑:生活要笑标签:伏寿

    《三国机密》已经收官,在最后曹丕为了自己所谓的野心做了他父亲曹操没有做到的事情,就是逼刘平退位,刘平主动退位让给了曹丕,还有两天曹丕就登基为帝了,所以曹丕两日闲来无事就来到被自己冷落许久的甄宓了,曹丕在院外抚琴念着诗,仿佛曹丕又回到以前的魏文了,甄宓听见抚琴的声音就走出来看见是曹丕在抚琴,甄宓微微笑

  • 曹操为何诛杀汉献帝的皇后伏寿?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鉴知标签:伏寿

    伏寿案确实是汉末历史上一件重大政治事件。按照史书上记载的事件本末,是说:建安五年(200年)正月,曹操在官渡与袁绍对抗时,查办了“董承密谋反曹案”(也就是“衣带诏案”),这个案子我就不细说了,熟悉三国故事的人知道。曹操将董承的所有亲族屠戮殆尽,当时董承有一个女儿是天子刘协的贵人,已经有孕在身,刘协为

  • 曹丕美人在怀娶了甄宓后,还去撩拨伏寿皇后,说刘平坏话,太渣了

    历史人物编辑:生活有点累标签:伏寿

    昨天一更新便达到一十八点二亿的《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太精彩了因为在32集中落难的甄宓终于如愿以偿嫁得曹丕,可已经美人在怀有了甄宓的曹丕却仍心系那高高在上的伏寿皇后甚至枉做小人向伏寿告状还表示自己才是她可以依靠的可靠男人,像曹丕这样的男人都是吃着碗里惦记着锅里的若是不爱甄宓就不要情话说得那么溜让甄宓失

  • 汉朝最悲惨的皇帝:汉少帝刘辩即位130天就被奸臣毒死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刘辩

    刘辩的父亲是汉灵帝刘宏,母亲是宫女何氏,所以刘辩是庶出。皇子刘辩出生以后,何氏母以子贵,被封为贵人,两年后又晋升为皇后。灵帝一开始不喜欢刘辩,而喜欢王美人所生的皇子刘协。因此灵帝想立刘协为太子,但是因何皇后在宫中受宠,国舅何进任大将军,并在朝中位高权重。直到灵帝驾崩,刘辩才当上皇帝。汉朝最悲惨的皇帝

  • 董卓为何要多此一举,废掉刘辩改立刘协为新帝?和凉州的经历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观察馆标签:刘辩

    野心大、残暴无疑已经成为三国时期董卓的标签。而也正是他拉开了三国乱世的大幕。即使没有董卓入京,汉室也不会恢复昔日的鼎盛,这是因为汉灵帝刘宏在重用宦官的同时,还动过废长立幼的念头。百姓民不聊生,诸侯起兵谋反,差的也只是一个借口,而董卓正是那个借口。国舅何进采纳袁绍之计,招董卓进京诛灭十常侍。董卓当机立

  • 董卓入京,为何就能号令群臣百官,又为何要废少帝刘辩改立刘协

    历史人物编辑:军史园林标签:刘辩

    自古废立皇帝都没有好下场,都会被认为是要篡位自立。这从霍光与董卓的下场就可以看得出来。但霍光与董卓废帝却有着本质的不同。霍光是辅政大臣,有这个“资格”。而董卓则不然,作为一个外臣,刚刚坐上司空之位不满三天的董卓,敢冒天下大不韪行废立皇帝的事情,而且少帝刘辩懦弱无能,而刘协则是有胆识有主见的人,对比之

  • 董卓为何废少帝而立刘协?并非是因刘协比刘辩聪明,却是这个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南风一史标签:刘辩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是因黄巾之乱而起,却从董卓进京开始。何进立少帝刘辩后,以皇帝舅舅的身份位居大将军,欲除“十常侍”而出了一个昏招,既得罪了天下英豪,却让董卓这条狼趁机进了京。董卓在京城外与少帝等人相遇,便行礼之后问及情况,少帝刘辩则哭哭啼啼的,一直不说话,倒是身旁的陈留王刘协面无惧色,口齿伶俐地给

  • 同是心怀旧主,为何关羽封神,沮授被杀?可能是这几个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沮授

    《三国演义》里有这么一种情况,同是被曹操俘虏,又同是心怀旧主,关羽却可以安然身退,而沮授则被曹操处死,这是为什么呢,小编觉得可能有这几个原因。第一,关羽最突出的优点就是武艺与忠义,这两个优点不管是在哪里打工都会得到重用,但是呢由于他的花花肠子不多,所以呢,作为一代枭雄的曹操能够驾驭这样的人才,即使投

  • 曹操没有犯的错误,孙权袁绍却犯了,沮授十八个字直接点明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沮授

    纵观各朝各代,立储之事乃是国本,可以随时影响到一国根基。正如汉武帝晚年,因一场巫蛊之祸,戾太子刘据一党尽数被诛,从而导致朝堂急剧动荡。即便雄才如汉武帝,也花费了很大力气才将此事压下,但不可否认的是,西汉王朝的盛衰,一度受到此案影响。而在三国时代,关于立储之争引发的悲剧,可谓数不胜数。甚至在有些时候,

  • 沮授:刘备之弟关羽杀吾大将!袁绍:大耳贼焉敢如此!推出斩之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沮授

    本文取材于罗贯中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上)袁本初败兵折将,与正史无关。作为三国时期的三大主公之一,刘备不仅极具人格魅力,其“洗脑”水平也是一流,他前半生虽一直寄人篱下,却不仅能与主人相谈甚欢,还能顺便拐走他们的得力干将。来到河北也是如此。小沛一战,刘备全军溃败,他单人匹马投靠袁绍,受到了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