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为何只有孙坚和曹操卖力?孔融陶谦在干嘛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为何只有孙坚和曹操卖力?孔融陶谦在干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徐晓林 访问量:2522 更新时间:2024/1/15 16:39:48

导语:

所谓十八路诸侯,简直就是一个笑话。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倒不是为了铲除董卓,而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很悲哀地跟大家说一个事实,董卓才是维护汉室一统的那个人,而袁绍、曹操这些人,全部都是搞分裂的家伙。

当时董卓手握汉献帝,天下诸侯都要听从朝廷的命令。就这么一点,让十八路诸侯眼红,其实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东汉的皇帝,有几个是真正有独立自主权的呢?政权还不都在权臣手里握着吗?

东汉的政局很有意思,要么是外戚集团主政,要么是宦官集团主政。反正就是轮不到皇帝来独自做主。所以董卓和其他主政的权臣,没有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的就是,他既不是外戚也不是宦官,他是军阀集团的代表。

01十八路诸侯,都是军阀集团的代表人。

东汉政权除了最初俩皇帝自主了一把,后面的皇帝全都要依靠其他势力。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的你来我去,组成了东汉集团两百年的历史。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集团存活着,那就是士族集团。所谓士族集团,那就是世代在朝中做官的家族。他们是外戚和宦官两边都不敢得罪,也不敢去触碰最高权力,一直在社会中层苟活着。直到董卓入京以后,这些士族们忽然发现,原来除了外戚和宦官,军阀也可以主政。所以很多士族摇身一变,就成了军阀集团的代表人物。十八路诸侯当中,基本上全都是士族集团转变成的军阀集团代表。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曹操。曹操这个人比较复杂,你可以说他是宦官集团的后代,也可以说他是士族集团的代表,他是哪儿都沾了点边,所以他最特殊。这么多军阀为什么要针对董卓一个人呢?因为他们认为,董卓实力弱小,居然也能够称霸天下,他们这些实力强大的诸侯,为什么不能呢?

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谋诛诸阉官,太后不从。进乃召卓使将兵诣京师,并密令上书曰:"中常侍张让等窃幸乘宠,浊乱海内。昔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臣辄鸣钟鼓如洛阳,即讨让等。"欲以胁迫太后。卓未至,进败。中常侍段珪等劫帝走小平津,卓遂将其众迎帝于北芒,还宫。时进弟车骑将军苗为进众所杀,进、苗部曲无所属,皆诣卓。---《三国志》

而且他们不想听从董卓的安排,因为他们想在自己主宰自己地盘上的所有事情。也就是说他们想要搞独立了,但是必须要有一个理由不听朝廷调遣才行,所以董卓成了汉贼。

02十八路诸侯都是为了各自利益,几乎无人愿意真正对付董卓。

出兵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争权夺利。能够在出兵的过程中,消耗其他诸侯的力量,让自己的力量变得充实,这是最好的。

一旦出兵,那么这些诸侯就有机会和办法,在全国各地招兵买马。因为他们是代表正义的那一方,自然是要得到支持的。

所以能够趁此机会招兵买马,对他们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至于挑战董卓的事情,我们会发现,没有谁愿意去做,为什么呢?

首先,他们没有哪一个人单独会是董卓的对手,就算是他们真心实意去对付董卓,可离心离德情况下,也未必能够打下董卓来。其次,挑战董卓,势必需要动用本部的兵马。一旦出现损兵折将的情况,那么对自己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毕竟你损失了,人家未必损失。再说,十八路诸侯都想着要争权夺利呢,哪有时间真正为了讨伐董卓而卖力呢?占领地盘、夺取粮草、招募兵勇,这些事情实在是太多太麻烦了。由此可见,他们没有哪个人是真心实意会帮助汉献帝脱离苦海,甚至汉献帝当时的处境,其实也只是某些阴谋家刻意描绘出来的,汉献帝到底过得怎么样,他们压根就不知道。

馥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谏馥曰:“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奈何乃欲以州与之?”馥曰:“吾,袁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让,古人所贵,诸君独何病焉!”从事赵浮、程奂请以兵拒之,馥又不听。乃让绍,绍遂领冀州牧。---《三国志》

当然,话也不能说那么绝对,还是有那么几个是忠于汉室的。有些人愿意扶持汉室江山,但是没什么能力,比如说徐州陶谦、北海孔融。有些人则真正为讨伐董卓事业做出了贡献,比如说兖州曹操、长沙孙坚

03曹操和孙权的确是为了大汉江山努力过。

在十八路诸侯当中,当然也有一股清流,比如说曹操和孙坚就是其中两个。这两个人为了讨伐董卓,的确是做出了不小的努力和贡献。

曹操曾经带着大军追击董卓,结果可笑的是,他的人马都出动了,可其他人的人马却纹丝不动。这让人给气的,结果曹操中了吕布的埋伏,自己差点也被人给宰了。他跑回来痛斥袁绍兄弟,却依旧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他只能寒心离开联盟。

卓遣步骑数万人逆坚,轻骑数十先到。坚方行酒谈笑,敕部曲整顿行陈,无得妄动。后骑渐益,坚徐罢坐,导引入城,乃谓左右曰:“向坚所以不即起者,恐兵相蹈籍,诸君不得入耳。”卓兵见坚士众甚整,不敢攻城,乃引还。---《三国志》

而孙坚更是作为十八路诸侯的先锋,击败董卓的所有战役,几乎都是孙坚打下来的。华雄前来挑战,也是孙坚将其斩落马下。

攻陷洛阳城,也是孙坚的功劳。可惜因为孙坚的功劳太大,能力太强,所以遭到了袁氏兄弟的妒忌。袁术为了阻止孙坚再建功,所以故意不给孙坚粮草。

孙坚无奈之下,只好负气离开了十八路诸侯,结果在回江东的路上,被刘表的人马给伏击射杀了。实在是可惜。

坚移屯梁东,大为卓军所攻,坚与数十骑溃围而出。坚常著赤罽帻,乃脱帻令亲近将祖茂著之。卓骑争逐茂,故坚从间道得免。茂困迫,下马,以帻冠冢间烧柱,因伏草中。卓骑望见,围绕数重,定近觉是柱,乃去。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三国志》

所以说曹操和孙坚这两位,至少在那个时候,还是心向大汉的。至少他们是愿意奋勇杀敌的。所以十八路诸侯不全是草包,曹操和孙坚这样的英雄,至少可以成为那个时代的楷模。

总结:孔融和陶谦这些人,心有余力不足。

说老实话,把孔融算进十八路诸侯,的确是抬举他了。因为这个人不善于打仗,只善于治理地方。陶谦也是一样,他们虽然都是大汉朝的忠臣,可是他们手里的人马非常少。除了有一颗报国之心外,压根就没有什么实力跟董卓相抗衡。而有实力的比如袁绍,他作为盟主,想着的不是如何击败董卓,而是如何夺取冀州和幽州的地盘。他这个盟主虽然手握十多万人马,目前还没有落脚的地方。

再比如说袁术,坐拥南阳郡这么一个人口众多,粮草众多的地方。他所想的是不让其他诸侯建功立业,以此盖过自己的名声。因为袁术家族四世三公,他又是嫡子,当时在天下属他的名望是最高的。

由此可见,当时除了少数真诚辅助汉室江山的人,压根就没有人愿意为这件事出钱出力。以刘备的视角来看:十八路诸侯,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参考资料:《三国志》

标签: 陶谦

更多文章

  • 陶谦很太阴险,其内心太厚黑!他作为徐州土皇帝,为何要让徐州给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陶谦

    本文为百家号历史红馆原创首发,商业转载须授权!“三让徐州”是《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情节,这件事情的始末是因陶谦杀了曹操之父,曹操以为父报仇攻打徐州,后被刘备等人所救,于是陶谦就“三让”徐州牧给刘备了。这件事情导火索就是,曹嵩的死亡,而曹操报仇。想当初曹操逃离洛阳到陈留起兵,最后在外创业、打天下,当然在

  • 捋一捋三国初期两大阵营,袁绍、曹操、刘表VS袁术、公孙瓒、陶谦

    历史人物编辑:东观校书郎标签:陶谦

    东汉末年,董卓裹挟着汉献帝西迁长安之后,所谓的关东“义军”开始撕破脸皮,狗咬狗互相争夺地盘,兼并割据。从公元190年~公元199年,十年时间中原大混战,最终北方只剩下曹操、袁绍。今天来捋一捋,三国初期的两大敌对阵营——袁绍、曹操、刘表VS袁术、公孙瓒、陶谦!把这个关系捋清楚了,能够理顺很多关系。比如

  • 同样是主人想让,刘备为什么接了陶谦的徐州却不肯接刘表的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道史说雅标签:陶谦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陶谦让徐州时,刘备接手了,但刘表让荆州时,刘备却死活不肯接手,同样是别人送地盘给自己,刘备为什么能接徐州却不肯接荆州呢?和徐州相比,荆州的地理位置更为重要,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么一个军事要地,多少人想抢都抢不来呢?如今刘表情愿把荆州让给刘备,刘备却不要,

  • 陶谦自己有两个儿子,为什么把徐州让给刘备,他是出于真心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陶谦

    说起“三让徐州”这个故事,很多人肯定都不陌生。《三国演义》里曹操为报父仇,东征徐州时,徐州牧陶谦向北海孔融、青州田楷求救。此时恰逢管亥率黄巾军进犯北海,刘备率军前来解围,孔融就邀请刘备同往徐州,救援陶谦。到了徐州以后,陶谦见刘备仪表轩昂,语言豁达,大为欣赏,就要把徐州让给他,刘备谦辞。等到曹操撤军,

  • 曹操为何与徐州牧陶谦结仇?一为杀父之仇,一为征伐之恨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陶谦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到处讨伐不归附自己的势力。当时徐州牧为陶谦,因不服曹操而屡次遭到曹操攻打。陶谦频繁被攻打,对曹操生出了无限恨意。但曹操势大,陶谦没有能力报仇。不久之后,曹嵩和儿子曹德在琅邪躲避战乱,曹操命令泰山太守应劭迎接曹嵩到兖州。这里的曹嵩,便是曹操的父亲,而曹德则是曹操的兄弟。至

  • 刘备的魅力: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都待为上宾!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陶谦

    仁义道德,似乎在当下的社会不值一提,快节奏的生活压力步步紧逼,人们所有的行为都只围绕利益。但仁义真的没有用处了吗?我们看看三国时期刘备和吕布天差地别的遭遇,就会明白,做人还是要讲仁义!刘备和吕布二人身上其实有很多共同点,比如他们二人都是边地出生、长大,都比较勇武善战。对,你没看错,刘备也是勇武善战的

  • 陶谦、刘表多次相让徐州和荆州,刘备总是推脱不受,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陶谦

    曹操的父亲路过徐州,在徐州被陶谦的手下杀害。曹操以此为借口攻打徐州。各路皇子大都在一旁看火,不愿出手相助。刘备率领张赵领2000人前往徐州,帮助陶谦解围徐州。看到刘备的堂堂正正,陶谦多次将徐州让给刘备,但刘备一直不愿接受。陶谦病逝后,刘备代为领衔徐州,后又让给吕布,最终被曹操占领。后来,刘备又求助于

  • 公孙瓒给予刘备不少帮助,刘备弃公孙投陶谦,为什么没人骂他

    历史人物编辑:王增涛标签:陶谦

    刘备年轻的时候,曾经拜名士卢植为师。《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刘备这个人“不甚乐读书”,不是很喜欢读书,他在卢植这到底学了多少东西,颇值得怀疑。不过刘备为人豪气,“好交结豪侠”,在此期间结识了公孙瓒,这对于他后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公孙瓒出身官宦世家,不过因为他的母亲只是个婢女,身份低微,因此在族中也

  • 陶谦三让徐州,不久后为何神秘去世,学者:你看谁是最大受益者

    历史人物编辑:孙建安标签:陶谦

    导言陈寿《三国志》:陶谦昏乱而忧死,张杨授首于臣下,皆拥据州郡,曾匹夫之不若,固无可论者也。在三国演义中,陶谦是一个老好人,为了徐州百姓,跪求刘备收下徐州,到最后刘备推辞不了,才勉为其难地收下徐州。都说陶谦是担心曹操才忧虑而死,但是陶谦打算逃回老家丹阳时,陈留太守张邈背叛曹操,与其弟原广陵太守张超迎

  • 徐州牧陶谦自己有两个儿子,他为什么还把徐州让给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陶谦

    陶谦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不论是正史还是演义故事,都是因为:陶谦和曹操交恶,导致曹操二伐徐州,屠杀了大批的徐州军、民。陶谦打不过曹操,便去向青州田楷求援,田楷带了刘备等人前来支援。即便如此,刘备也打不过气势汹汹的曹操军,一连串的败仗打击下来,困守在郯县的徐州牧陶谦惶惶不可终日,甚至准备弃城而逃。但是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