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赵括与东汉马援、三国马超,他们会有血缘关系吗?真实情况如何

战国赵括与东汉马援、三国马超,他们会有血缘关系吗?真实情况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叶公说史 访问量:2614 更新时间:2024/2/12 6:56:17

国时期,秦赵两国在长平对峙。后来,赵国派赵括代替原来的主帅廉颇,主动出击中了秦军白起设下的埋伏。断绝粮道,没有援军,突围不成,以致45万赵军在此战役中全军覆没,只有少数年纪幼小的被放回去报信。因为此战的失利,后世人们把赵军主帅赵括冠以“纸上谈兵”的典型代表。此标签就成了赵括的人生标志。

赵括和马姓有什么关系?赵括之父赵奢,因战功而被赵王封为“马服君”之爵位,赵括在父亲去世后承袭此爵位,世人也称其为“马服子”,后代便以马服为氏。按春秋战功时期的惯例,一般第三代后,便会有后世子孙以“马服”作为氏,传统的说法,他们仍然是姓赢,氏为“马服氏”,单独立祀。后来又去掉服字,只称马氏。赵奢就是中华姓氏马氏的始祖。在西汉武帝时期马家后代从马服迁到了当时的右扶风茂陵定居下来,所以《姓谱》书中有记载说,扶风是“马”姓的发源地。至于,后来其它少数民族中也有改姓马的,却和他们没什么关系。

东汉初期,汉光武帝刘秀称帝时,马援还在陇右隗嚣的阵营中,很受器重,在其麾下效力,参谋军机政务。曾力劝隗嚣不要投入在蜀地称帝的公孙述,而选择向东方的刘秀政权归服。隗嚣想割据陇右称王于汉分廷抗立时,马援多次写信劝说无效,最后只得向刘秀献计攻伐隗嚣。公元32年,汉光武帝刘秀亲征隗嚣,经过几番苦战,消灭了隗嚣的军事集团,平定陇右,收复天水16县。战争中,马援对当地的地理很熟知,指点山川形势,用米堆成山川河谷的图示,引导汉军的进攻与行动路线,对战局的分析也相当透彻。

之后的马援继续为东汉帝国建功立业,先后平定羌乱,平定岭南,北击乌桓。在第二次平定岭南的叛乱时,年纪已经62岁的他,向汉光武帝请命出征,染病死于军中,诠释了将军就当“马革裹尸还”的豪迈气概。然而,在他去世后,却遭致小人诬陷。不明就理的刘秀相信了那些诬告之人,马援被封的爵位被收回,死了也只能草草下葬。汉明帝时,公元60年,马援的女儿被立为皇后。为避嫌,云台画像为光武帝功臣战将立传时,并未将其列入。汉章帝时,追谥马援为忠成侯,基本上恢复其名誉。

三国时期,白袍银枪将马超的形象,喜爱三国的人们是众所皆知,其勇武堪与吕布相当。曹操对他的评价是,“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马超的身世在《三国志》中,描述也很简单,但他有一点和马援是相同的,就是他们祖籍都是扶风人,也就是今天的陕西杨凌。史书中并未提及马超与马援的关系,在《三国志平话》这本书中,马超为东汉光武帝马援十世之孙,但它不是史书,只是民间传说。不过,从其袓籍与马援相同这一点来分析,马超为马援的后人这一说法,可靠性还是比较高的。而他们的来源,都源起于东周战国时期,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

后世中,马姓名人辈出,当代也有不少。你能举出他们来吗?

标签: 马援

更多文章

  • 老当益壮,马革裹尸,东汉名将马援为何没有位列“云台二十八将”

    历史人物编辑:姜亮亮标签:马援

    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讨伐西南得胜而归,在朋友前来庆贺的时候,马援跟他谈起了自己的志向:"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这便是典故"马革裹尸"的由来。马援将军为东汉立下了不朽的功劳,可有人就不解了,为何劳苦功高的马援,不在东汉的"

  • 创业明星:成语“老当益壮”源于刘秀名将马援

    历史人物编辑:宪刚说车标签:马援

    话说更始帝刘玄被赤眉军和更始政权叛将联合绞杀后,虽然之前因为政治利益多有冲突,但听到族兄的死讯,很是宽厚仁爱的刘秀还是大感悲伤,所以便诏令大司徒邓禹将其安葬于霸陵(今陕西西安附近),算是以德报怨。之前,刘秀曾用怀柔政策劝降了杀兄仇人朱鲔,朱鲔也因刘秀的宽宏大量把自己反绑起来去见刘秀,刘秀亲解绳索,让

  • 马援将军何故缺席“云台二十八将”龙虎榜?

    历史人物编辑:沐子时尚的笔记标签:马援

    马援东汉名将,早年丧父,但少时有大志,最终也得偿所愿成为一代良将。但他为何缺席云台二十八将龙虎榜?东汉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春二月,光武帝刘秀崩逝,由他的第四子刘庄继位,是为汉明帝。刘庄登基后,一切施政纲领都基本尊奉光武旧制。史载,刘庄倡导儒学,大兴文教,注重刑名之学,他大权独揽,一言九鼎,绝不

  • 陕西扶风县:马英九远祖马援将军之墓地

    历史人物编辑:科技达人不凡标签:马援

    探寻马英九远祖马援将军之墓地2005年前后,马英九对赴台同胞说:我的祖籍是陕西扶风,汉代的那位伏波将军马援是我的远祖,明朝末年,扶风马家的一支辗转到了湖南衡阳,我就是这一支的后人,所以,追根溯源,我的确是扶风人。据《后汉书》记载:马援南征五溪蛮,战死疆场,却遭奸臣梁松诬陷,被汉光武帝降诏追收一切印绶

  • 马援病死于军中,为何却遭光武帝责罚?遭到小人陷害

    历史人物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马援

    东汉建武二十五年(49年),已经六十二岁的马援主动请缨,领兵四万南征五溪蛮夷。因南方湿热,军中许多将士都感染疫病,马援也未能幸免,并在第二年病死于军中。然而在马援死后,他却遭到了光武帝的责罚,刘秀追夺了马援新息侯印绶。马援的家人也十分害怕,“宾客故人莫敢吊会”,将马援草草安葬。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马援:马革裹尸,忠君报国,为何最终兔死狗烹?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马援

    我们都知道马革裹尸这个词语,但很少有人知道它出自于东汉开国名将,伏波将军马援,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可能都知道,三国演义介绍刘备手下的五虎大将之一马超时,总会先说他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可见此人名声之响亮。我们也知道,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罕见的几个不杀功臣的皇帝,可是这位伏波将军马援死后,刘

  • 马英九将赴湖南祭祖,根据族谱记载,马氏祖先原是汉代名将马援!

    历史人物编辑:以史为鉴标签:马援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根据台媒披露的消息,前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将于3月27日至4月7日赴大陆祭祖,这也是自1949年以来,74年中首位踏上大陆的中国台湾地区卸任领导人。马英九,1950年7月13日出生于香港九龙,第二年才被父母带到宝岛,他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在宝岛完成。马英九虽然没有在大陆生

  • 西域一国,国名很容易让人误解,还传说曾被张骞用来欺骗汉武帝

    历史人物编辑:夜秦灵标签:张骞

    骆驼聊新疆,就是不一样。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凿空”了西域,他为西域和中原的交流,立下了不世之功。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编撰的《汉书》中,用“博望杖节,收功大夏”八个字,概括了张骞开通西域的壮举。汉武帝曾封张骞为博望侯,杖节说的是出使之意,收功二字是取得成功的意思,而大夏指的是当时的

  • 周穆王西游昆仑,是比张骞更早的西域之旅,还是美好的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冯志超标签:张骞

    骆驼聊新疆,就是不一样。近年来,在新疆南疆地区,发现了不少远古时代器物和人类活动的痕迹,由此证明,西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西域既然那么早就有了人类,那么为什么直到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建立丝绸之路,才实现西域和东土的交流融合呢?那么在他之前,就真没有人互通东西吗?《穆天子传》曾说周穆王曾经西

  • 开拓西域,揭开丝路之门,张骞,靠一张嘴成为民族英雄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临水座流觞标签:张骞

    张骞是汉朝时期的人,约公元前195年出生,公元前114年去世。他是一位著名的汉朝外交家和探险家,曾率领使团走过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他的功绩被后人誉为“开拓西域,揭开丝路之门”。张骞是在汉武帝时期,受到汉武帝的委任,率领一支使团去西域。当时汉朝与西域各国间的贸易往来不断,但是由于中间的交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