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马援病死于军中,为何却遭光武帝责罚?遭到小人陷害

马援病死于军中,为何却遭光武帝责罚?遭到小人陷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纵横五千年 访问量:4404 更新时间:2024/2/12 7:10:25

东汉建武二十五年(49年),已经六十二岁的马援主动请缨,领兵四万南征五溪蛮夷。因南方湿热,军中许多将士都感染疫病,马援也未能幸免,并在第二年病死于军中。然而在马援死后,他却遭到了光武帝的责罚,刘秀追夺了马援新息侯印绶。马援的家人也十分害怕,“宾客故人莫敢吊会”,将马援草草安葬。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得罪驸马

马援字文渊,是陕西兴平人,他曾经得到王莽堂弟王林的推荐,担任过新城大尹。王莽政权灭亡后,马援逃到了凉州避难。一年后,马援得到了陇西军阀隗嚣的器重,担任绥德将军。公元28年,马援归顺了光武帝刘秀,他虽然投奔刘秀的时间较晚,但却得到了刘秀的重用,多次领兵出征,并且屡建战功,因此被封为新息侯。

马援性格耿直,得罪了当朝驸马梁松。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马援卧病在床,驸马梁松前去探望,并在床前施礼,可是马援并未还礼。梁松走后,马援的儿子们说道:“梁伯孙帝婿,贵重朝廷,公卿以下莫不惮之,大人奈何独不为礼?”马援解释道:“我乃松父友也。虽贵,何得失其序乎?”马援的做法合乎古代的礼仪,但却引发梁松的不满。

二、家书惹祸

马援的侄子马严、马敦喜欢议论朝政,品评人物,还“通轻侠客”。马援在南征交趾时,曾经给他们写信训诫,并举了越骑司马杜季良的例子。结果这封书信被杜季良的仇人利用,他向光武帝刘秀告状,说杜季良“为行浮薄,乱群惑众,伏波将军万里还书以诫兄子,而梁松、窦固以之交结,将扇其轻伪,败乱诸夏”。

光武帝刘秀很生气,当即召见了梁松、窦固,“以讼书及援诫书示之”。梁松、窦固吓得叩头流血,才没有被光武帝降罪。马援并没有批评梁松、窦固,而是在教训自己的侄子,但他的这封书信被人利用,结果得罪了梁松、窦固。这两个人可不一般,梁松是东汉功臣梁统的儿子,娶了刘秀的长女舞阴公主;窦固是窦融的侄子,娶了刘秀的女儿涅阳公主。

三、遭人陷害

马援在南征时与蛮夷进行对峙,牟平侯耿舒给兄长耿弇写了一封信,说马援“类西域贾胡,到一处辄止,以是失利。”耿弇立即将这件事上奏,光武帝很生气,就派梁松去军前问责。梁松还没有抵达军前,马援就病死于军中。正所谓墙倒众人推,马援得罪过的人就开始诬陷、诋毁他,比如梁松、窦固等。

马援在交趾的时候,经常服用一种叫薏苡的植物果实,用来“轻身省欲,以胜瘴气”,班师回朝的时候,马援特意装了一车薏苡的种子,朝中的权贵们认为这是南土珍怪。马援死后,梁松、窦固等人就说“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马武、侯昱也证明有此事。光武帝勃然大怒,下旨追责马援。马援的妻子“上书诉冤,前后六上”,刘秀这才同意将马援安葬。由于这件事,马援的小女儿断绝了与窦家的婚姻,进入宫中,后来成为汉明帝的皇后。

参考资料:1.《后汉书》;2.《资治通鉴》

标签: 马援

更多文章

  • 马援:马革裹尸,忠君报国,为何最终兔死狗烹?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马援

    我们都知道马革裹尸这个词语,但很少有人知道它出自于东汉开国名将,伏波将军马援,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可能都知道,三国演义介绍刘备手下的五虎大将之一马超时,总会先说他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可见此人名声之响亮。我们也知道,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罕见的几个不杀功臣的皇帝,可是这位伏波将军马援死后,刘

  • 马英九将赴湖南祭祖,根据族谱记载,马氏祖先原是汉代名将马援!

    历史人物编辑:以史为鉴标签:马援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根据台媒披露的消息,前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将于3月27日至4月7日赴大陆祭祖,这也是自1949年以来,74年中首位踏上大陆的中国台湾地区卸任领导人。马英九,1950年7月13日出生于香港九龙,第二年才被父母带到宝岛,他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在宝岛完成。马英九虽然没有在大陆生

  • 西域一国,国名很容易让人误解,还传说曾被张骞用来欺骗汉武帝

    历史人物编辑:夜秦灵标签:张骞

    骆驼聊新疆,就是不一样。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凿空”了西域,他为西域和中原的交流,立下了不世之功。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编撰的《汉书》中,用“博望杖节,收功大夏”八个字,概括了张骞开通西域的壮举。汉武帝曾封张骞为博望侯,杖节说的是出使之意,收功二字是取得成功的意思,而大夏指的是当时的

  • 周穆王西游昆仑,是比张骞更早的西域之旅,还是美好的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冯志超标签:张骞

    骆驼聊新疆,就是不一样。近年来,在新疆南疆地区,发现了不少远古时代器物和人类活动的痕迹,由此证明,西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西域既然那么早就有了人类,那么为什么直到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建立丝绸之路,才实现西域和东土的交流融合呢?那么在他之前,就真没有人互通东西吗?《穆天子传》曾说周穆王曾经西

  • 开拓西域,揭开丝路之门,张骞,靠一张嘴成为民族英雄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临水座流觞标签:张骞

    张骞是汉朝时期的人,约公元前195年出生,公元前114年去世。他是一位著名的汉朝外交家和探险家,曾率领使团走过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他的功绩被后人誉为“开拓西域,揭开丝路之门”。张骞是在汉武帝时期,受到汉武帝的委任,率领一支使团去西域。当时汉朝与西域各国间的贸易往来不断,但是由于中间的交通路

  • 甘肃博物馆有尊张骞铜像,他的坐骑不简单,隐藏着“特殊”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胡文浩标签:张骞

    在甘肃博物馆有一尊张骞骑马铜像,看过这尊铜像的人,无不为这尊铜像精湛的雕工,非凡的气势所感染和震撼,可是有句话这样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看罢器宇不凡,威风凛凛的张骞,再看他骑着的马,一眼就可以判定,那绝对不是一般的马,因为它走的步子是一种“特殊”的步伐,您想要知道其中的秘密,那就让小编从头

  • 两千年前,张骞苦苦寻找的月氏国,究竟是怎么样的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张骞

    月氏真的神秘吗?其实神秘源于不了解,它和2000多年前那些定居在西域的国家一样,都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国家。下面就和大家简单的聊聊这个月氏国吧。1、月氏的起源关于月氏的来源现在依然存在争议,一个认同较多的说法是,月氏是吐火罗人的一支,其先祖就是迁徙到了世界各地的古印欧人。古印欧人原本居住在伏尔加河以及

  • 他是明朝张骞,经略南海十余年,还建立一国家,现在比咱们还有钱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张骞

    张骞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正是他的不懈努力,为中原王朝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将西域地区纳入了华夏王朝的版图,华夏文明凭借西域这块跳板,连通着西方世界。汉武帝时期,汉匈战争打了三十多年,其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争夺西域的霸主地位,西域长期被匈奴人掌控,汉朝崛起以后也开始染指西域事务,打服匈奴人后

  • 新疆库车的龟兹古城,在张骞出使西域前后,曾有这样的详细描述

    历史人物编辑:马海龙标签:张骞

    按照古丝绸之路的划分,现在就说说丝路中道上的库车市的历史。张骞向汉武帝说龟兹情况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返回长安后,将龟兹、温宿、姑墨等西域三十六国的情况汇报给了汉武帝。张骞的出使,疏通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交往。当时汉武帝很是高兴,因为他让张骞摸清了西域各城邦诸国的情况,这对大汉来说,

  • 张骞从西域带来了黄瓜,这位皇帝用它考核了一位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张骞

    汉武帝时期,汉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是为了打破匈奴的封锁,联合西域诸国共同讨伐。张骞被扣留匈奴长达十年之久,花费十三年时间,加强了对西域的了解,司马迁称其为“凿空”之举。第二次的再出使西域的时候,情况大为改观,匈奴已经被卫青、霍去病赶走,河西走廊被打通。这一次,更多的是出于文化和物质交流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