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马援将军何故缺席“云台二十八将”龙虎榜?

马援将军何故缺席“云台二十八将”龙虎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沐子时尚的笔记 访问量:2903 更新时间:2024/2/12 6:58:57

马援东汉名将,早年丧父,但少时有大志,最终也得偿所愿成为一代良将。但他为何缺席云台二十八将龙虎榜?

东汉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春二月,光武帝刘秀崩逝,由他的第四子刘庄继位,是为汉明帝。

刘庄登基后,一切施政纲领都基本尊奉光武旧制。史载,刘庄倡导儒学,大兴文教,注重刑名之学,他大权独揽,一言九鼎,绝不容忍权臣干政。刘庄吸取西汉败亡的经验教训,严禁后宫干政,并下令后妃诸亲一律不得封侯赐爵,同时他对追随刘秀建立东汉的功臣勋戚们也十分忌惮,严加防范这些能人培植私人势力以致尾大不掉。汉明帝派大将军窦固远征北匈奴,欲一举消弭这支北方强邻给汉塞带来的致命威胁。后来,汉明帝遣班超出使西域,西域诸国纷纷遣子赴汉为质,表示与北匈奴划清界限。东汉政府重置西域都护府,汉军重兵压境,北匈奴被迫西逃。汉明帝在位期间,对外交往日益频繁,而早在西汉末年就沿着丝绸之路逐渐东传的印度佛教,在汉明帝统治期间开始壮大并流行,和本土宗教道教渐成鼎足之势。总之,汉明帝在位期间,吏治较为清明,社会相对安定、平和。

永平三年(公元60年),夯实帝位的汉明帝刘庄感念辅佐光武中兴的功臣,于是命画工描绘28将形象悬挂于南宫云台阁供人瞻仰。这28位将领为刘秀东征西讨,浴血奋战,为东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云台28将以大司马邓禹居首,其下依次为马成、吴汉、王梁、贾复、陈俊、耿弇、杜茂、寇恂、岑彭、冯异、坚刹、傅俊、王霸任光、朱佑、李忠景丹、祭遵、盖延、邳彤、万修、铫期、耿纯、臧宫、刘植、刘隆、马武等二十八人。看来,两汉三国时的人大都喜欢取单名。

云台二十八将的地位等同于开国元勋。据说,汉明帝命人图画28位功臣的仪形,悬于云台阁后,经常去祭祀、供奉。后来,意犹未尽的他,又命人添上窦融、王常、李通、卓茂四将的画像,东汉开国功臣由28人变成了32人。

然而,仔细检索历史文献,却发觉云台二十八将序列里似乎遗漏了一位大名鼎鼎的虎将伏波将军马援。论名气,云台二十八将里似乎只有战功赫赫的大司马邓禹、淡泊名利的大树将军冯异能和他相提并论。马援自建武四年就为刘秀执鞭坠蹬,跟随他征战四方,立下许多功劳。马援有勇有谋,据说他曾经发明了用米堆成山岳河流的形貌,类似今天的军事沙盘,为刘秀演示进军路线,因而深得刘秀赏识,被誉为军事奇才。东汉草创之初,马援率军讨平岭南,兵锋所指,最远到达了交趾(今越南)中部。至今,岭南各地犹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时留下的诸多遗迹以及神奇传说。这样一位声名赫赫、居功至伟的虎将,却没能进入云台阁二十八功臣神位。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汉明帝刘庄无意间疏漏,抑或是另有玄机?

秦汉时,伏波的称谓是一种特殊荣誉,非得立有大功者才可获此殊荣。曾追随刘秀东征西讨、北击匈奴、南平百越,军功如此显赫的马援马伏波,却未入云台阁图画功勋榜,汉明帝刘庄此举显然对伏波将军不公。史料记载,当时就有人对此提出疑议。有大臣问明帝:何故不画伏波将军?明帝有些尴尬,却笑而不答。原来,马援的女儿嫁与明帝做了皇后,伏波将军是明帝的老丈人,为避翁婿嫌疑,同时也为不违背自己定下的规矩,避免前朝外戚专权的悲剧重演,不忘初心、言出必行的汉明帝刘庄只得委屈自己的老泰山了。

《资治通鉴汉纪三十六显宗明皇帝上》记载了此事:马援与椒房之亲,独不与焉。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瞬息间便是沧海桑田。随着时间的流逝,黯淡了多少刀光剑影,远去了声声鼓角争鸣,英雄们成王败寇的伟绩总被雨打风吹去,只留下一个个渐行渐远的模糊背影和一串串既熟悉、又陌生的姓名符号。

标签: 马援

更多文章

  • 陕西扶风县:马英九远祖马援将军之墓地

    历史人物编辑:科技达人不凡标签:马援

    探寻马英九远祖马援将军之墓地2005年前后,马英九对赴台同胞说:我的祖籍是陕西扶风,汉代的那位伏波将军马援是我的远祖,明朝末年,扶风马家的一支辗转到了湖南衡阳,我就是这一支的后人,所以,追根溯源,我的确是扶风人。据《后汉书》记载:马援南征五溪蛮,战死疆场,却遭奸臣梁松诬陷,被汉光武帝降诏追收一切印绶

  • 马援病死于军中,为何却遭光武帝责罚?遭到小人陷害

    历史人物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马援

    东汉建武二十五年(49年),已经六十二岁的马援主动请缨,领兵四万南征五溪蛮夷。因南方湿热,军中许多将士都感染疫病,马援也未能幸免,并在第二年病死于军中。然而在马援死后,他却遭到了光武帝的责罚,刘秀追夺了马援新息侯印绶。马援的家人也十分害怕,“宾客故人莫敢吊会”,将马援草草安葬。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马援:马革裹尸,忠君报国,为何最终兔死狗烹?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马援

    我们都知道马革裹尸这个词语,但很少有人知道它出自于东汉开国名将,伏波将军马援,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可能都知道,三国演义介绍刘备手下的五虎大将之一马超时,总会先说他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可见此人名声之响亮。我们也知道,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罕见的几个不杀功臣的皇帝,可是这位伏波将军马援死后,刘

  • 马英九将赴湖南祭祖,根据族谱记载,马氏祖先原是汉代名将马援!

    历史人物编辑:以史为鉴标签:马援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根据台媒披露的消息,前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将于3月27日至4月7日赴大陆祭祖,这也是自1949年以来,74年中首位踏上大陆的中国台湾地区卸任领导人。马英九,1950年7月13日出生于香港九龙,第二年才被父母带到宝岛,他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在宝岛完成。马英九虽然没有在大陆生

  • 西域一国,国名很容易让人误解,还传说曾被张骞用来欺骗汉武帝

    历史人物编辑:夜秦灵标签:张骞

    骆驼聊新疆,就是不一样。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凿空”了西域,他为西域和中原的交流,立下了不世之功。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编撰的《汉书》中,用“博望杖节,收功大夏”八个字,概括了张骞开通西域的壮举。汉武帝曾封张骞为博望侯,杖节说的是出使之意,收功二字是取得成功的意思,而大夏指的是当时的

  • 周穆王西游昆仑,是比张骞更早的西域之旅,还是美好的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冯志超标签:张骞

    骆驼聊新疆,就是不一样。近年来,在新疆南疆地区,发现了不少远古时代器物和人类活动的痕迹,由此证明,西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西域既然那么早就有了人类,那么为什么直到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建立丝绸之路,才实现西域和东土的交流融合呢?那么在他之前,就真没有人互通东西吗?《穆天子传》曾说周穆王曾经西

  • 开拓西域,揭开丝路之门,张骞,靠一张嘴成为民族英雄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临水座流觞标签:张骞

    张骞是汉朝时期的人,约公元前195年出生,公元前114年去世。他是一位著名的汉朝外交家和探险家,曾率领使团走过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他的功绩被后人誉为“开拓西域,揭开丝路之门”。张骞是在汉武帝时期,受到汉武帝的委任,率领一支使团去西域。当时汉朝与西域各国间的贸易往来不断,但是由于中间的交通路

  • 甘肃博物馆有尊张骞铜像,他的坐骑不简单,隐藏着“特殊”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胡文浩标签:张骞

    在甘肃博物馆有一尊张骞骑马铜像,看过这尊铜像的人,无不为这尊铜像精湛的雕工,非凡的气势所感染和震撼,可是有句话这样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看罢器宇不凡,威风凛凛的张骞,再看他骑着的马,一眼就可以判定,那绝对不是一般的马,因为它走的步子是一种“特殊”的步伐,您想要知道其中的秘密,那就让小编从头

  • 两千年前,张骞苦苦寻找的月氏国,究竟是怎么样的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张骞

    月氏真的神秘吗?其实神秘源于不了解,它和2000多年前那些定居在西域的国家一样,都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国家。下面就和大家简单的聊聊这个月氏国吧。1、月氏的起源关于月氏的来源现在依然存在争议,一个认同较多的说法是,月氏是吐火罗人的一支,其先祖就是迁徙到了世界各地的古印欧人。古印欧人原本居住在伏尔加河以及

  • 他是明朝张骞,经略南海十余年,还建立一国家,现在比咱们还有钱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张骞

    张骞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正是他的不懈努力,为中原王朝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将西域地区纳入了华夏王朝的版图,华夏文明凭借西域这块跳板,连通着西方世界。汉武帝时期,汉匈战争打了三十多年,其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争夺西域的霸主地位,西域长期被匈奴人掌控,汉朝崛起以后也开始染指西域事务,打服匈奴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