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域一国,国名很容易让人误解,还传说曾被张骞用来欺骗汉武帝

西域一国,国名很容易让人误解,还传说曾被张骞用来欺骗汉武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夜秦灵 访问量:2221 更新时间:2024/2/12 7:30:57

骆驼聊新疆,就是不一样。

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凿空”了西域,他为西域和中原的交流,立下了不世之功。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编撰的《汉书》中,用“博望杖节,收功大夏”八个字,概括了张骞开通西域的壮举。汉武帝曾封张骞为博望侯,杖节说的是出使之意,收功二字是取得成功的意思,而大夏指的是当时的西域古国,张骞出使西域三十余国,而大夏,为什么会被看作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标志呢?为什么又有人说,大夏是张骞杜撰的呢?我们今天就来聊聊。

大夏这个名字很容易让误解,因为历史上,被称为上大夏的还有不少。十六国时期刘敖云(即赫连勃勃)建立的政权,就叫做大夏。而我们经常说的西夏,是由拓跋元昊(李元昊)所建,国号其实是“大夏”,只是因为其在西方,才被称之为西夏。在元朝末年,红巾军将领明玉珍,曾在重庆称帝,国号也为“大夏”。

而我们今天聊的大夏,是“在大宛西南二千馀里妫水南(今阿姆河)……其都曰蓝市城(今阿富汗巴尔赫附近)……其东南有身毒国(今印度河流域)”的一个西域古国。至于它的来历,有人认为它是我国,第一个朝代夏朝的余续,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西迁而建,也有的说它是独立的夏族所建,还有人说的它是当时吐火罗的汉译,之所以叫大夏,很可能是张骞的别有用心。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很多记录中,都少有大夏,多为吐火罗或吐火罗谐音(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有睹火罗),后来的史料中提到大夏,也多为引用张骞这一时期的文献。而夏族西迁一事,更是一直未曾找到明确结论。那么张骞为什么用大夏这个名字呢?骆驼推测可能有两种可能,一是大夏和吐火罗的汉译很接近,张骞用大夏这个名字,不算有错,而且可以增加汉朝内部,对西域大夏的认同,毕竟夏朝和汉朝算是一脉相承。(华夏子孙)

他这样做真的有意义吗?答案是肯定的。张骞曾“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有浓浓的思乡之情)”,而据《史记》记载“天子数问大夏之属”,还曾多次前往河东(传说是夏族故乡)慰问,从汉朝对于西域不遗余力的控制,也能看出一二,而且《史记》中描述张骞对于西域的功劳时,只说“使绝域大夏”,说明汉朝内部,大夏这个老乡还是很看重的。

二是张骞可能并没有欺骗汉武帝,这种说法,本就是他和汉武帝共同商定的。汉武帝是一代雄主,深谋远虑,认为掌控西域,无论从开疆扩土,还是开通中西贸易的商路,抑或削弱匈奴的实力,都是必须要做的。但是这种可能动摇国本,而且看不到短期利益的主张,并不被国内的既得利益者所认同。所以想要执行自己的计划,又要获得各方势力的支持,需要有说服力的理由。

张骞曾从西域带回了良马,优质饲料苜蓿等西域特产,并且说西域”其兵弱,畏战”,这是让人难以拒绝的“利”,还有等着大汉拯救,身在异域“慕中国”的大夏老乡,这是“名”,名和利组成了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所以骆驼认为,以张骞的忠诚,他不会去骗汉武帝,但是如果为了君王社稷,他也一定不介意撒一次谎。而有关大夏真正的由来,依然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

标签: 张骞

更多文章

  • 周穆王西游昆仑,是比张骞更早的西域之旅,还是美好的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冯志超标签:张骞

    骆驼聊新疆,就是不一样。近年来,在新疆南疆地区,发现了不少远古时代器物和人类活动的痕迹,由此证明,西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西域既然那么早就有了人类,那么为什么直到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建立丝绸之路,才实现西域和东土的交流融合呢?那么在他之前,就真没有人互通东西吗?《穆天子传》曾说周穆王曾经西

  • 开拓西域,揭开丝路之门,张骞,靠一张嘴成为民族英雄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临水座流觞标签:张骞

    张骞是汉朝时期的人,约公元前195年出生,公元前114年去世。他是一位著名的汉朝外交家和探险家,曾率领使团走过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他的功绩被后人誉为“开拓西域,揭开丝路之门”。张骞是在汉武帝时期,受到汉武帝的委任,率领一支使团去西域。当时汉朝与西域各国间的贸易往来不断,但是由于中间的交通路

  • 甘肃博物馆有尊张骞铜像,他的坐骑不简单,隐藏着“特殊”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胡文浩标签:张骞

    在甘肃博物馆有一尊张骞骑马铜像,看过这尊铜像的人,无不为这尊铜像精湛的雕工,非凡的气势所感染和震撼,可是有句话这样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看罢器宇不凡,威风凛凛的张骞,再看他骑着的马,一眼就可以判定,那绝对不是一般的马,因为它走的步子是一种“特殊”的步伐,您想要知道其中的秘密,那就让小编从头

  • 两千年前,张骞苦苦寻找的月氏国,究竟是怎么样的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张骞

    月氏真的神秘吗?其实神秘源于不了解,它和2000多年前那些定居在西域的国家一样,都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国家。下面就和大家简单的聊聊这个月氏国吧。1、月氏的起源关于月氏的来源现在依然存在争议,一个认同较多的说法是,月氏是吐火罗人的一支,其先祖就是迁徙到了世界各地的古印欧人。古印欧人原本居住在伏尔加河以及

  • 他是明朝张骞,经略南海十余年,还建立一国家,现在比咱们还有钱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张骞

    张骞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正是他的不懈努力,为中原王朝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将西域地区纳入了华夏王朝的版图,华夏文明凭借西域这块跳板,连通着西方世界。汉武帝时期,汉匈战争打了三十多年,其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争夺西域的霸主地位,西域长期被匈奴人掌控,汉朝崛起以后也开始染指西域事务,打服匈奴人后

  • 新疆库车的龟兹古城,在张骞出使西域前后,曾有这样的详细描述

    历史人物编辑:马海龙标签:张骞

    按照古丝绸之路的划分,现在就说说丝路中道上的库车市的历史。张骞向汉武帝说龟兹情况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返回长安后,将龟兹、温宿、姑墨等西域三十六国的情况汇报给了汉武帝。张骞的出使,疏通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交往。当时汉武帝很是高兴,因为他让张骞摸清了西域各城邦诸国的情况,这对大汉来说,

  • 张骞从西域带来了黄瓜,这位皇帝用它考核了一位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张骞

    汉武帝时期,汉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是为了打破匈奴的封锁,联合西域诸国共同讨伐。张骞被扣留匈奴长达十年之久,花费十三年时间,加强了对西域的了解,司马迁称其为“凿空”之举。第二次的再出使西域的时候,情况大为改观,匈奴已经被卫青、霍去病赶走,河西走廊被打通。这一次,更多的是出于文化和物质交流的目

  •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三次出击匈奴,还导致李广差点全军覆没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张骞

    一提起张骞,我们就会想起张骞出使西域,其实在历史上张骞曾经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的目的是联合月氏攻打匈奴,第二次是为了联合乌孙王国削弱匈奴。虽然两次出使的直接目的都没有达到,但是张骞为当时的中国人发现了一片非常广阔的新世界,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辟打下了基础,梁启超称赞张骞“坚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开幕第一

  • 张骞出使被囚13年如何过的?对得起汉武帝对得起爱情,结局感人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张骞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张骞归汉一段让人感叹无比。曾经的风流少年郎,在浪荡匈奴十余年后成两壁斑白中年人。这十余年风霜摧残艰难坎坷,让汉武帝不由想起曾经的意气风发。最后为郑重起见,按下心中激动,沐浴更衣后,才见了心心念的张骞。只见张骞破衣烂衫,由远至近,叩首无言,泪流满面。看完这段后,除了对于坚持者的钦

  • 张骞的成就离不开一个善良美丽的女人,她来自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太空科技芯发现标签:张骞

    长安夜寒,她所爱的人成就功名利禄的时候,她却没有福气享受这一切了!向北而望,目光中有着思念和不舍,或许远嫁女儿都一样,都是对故乡的愧疚对亲人的眷恋!她闭上眼,带着对丈夫的爱,对故乡的不舍,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她就是张骞的匈奴妻子,连一个名字也没有留下的女人,她美丽迷人,她又默默无闻,她的故事要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