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穆王西游昆仑,是比张骞更早的西域之旅,还是美好的传说

周穆王西游昆仑,是比张骞更早的西域之旅,还是美好的传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冯志超 访问量:1009 更新时间:2024/2/12 7:30:45

骆驼聊新疆,就是不一样。

近年来,在新疆南疆地区,发现了不少远古时代器物和人类活动的痕迹,由此证明,西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西域既然那么早就有了人类,那么为什么直到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建立丝绸之路,才实现西域和东土的交流融合呢?那么在他之前,就真没有人互通东西吗?《穆天子传》曾说周穆王曾经西巡昆仑,是否又是真的呢?骆驼今天就来聊一下。

周穆王是谁呢他是西周的第五代君主,周武王姬发的玄孙,名叫姬满。姬发在兵家鼻祖、武圣、百家宗师姜子牙的辅佐下,推翻了残暴的商纣统治,建立了西周政权。姬发去世后,由儿子姬诵继位(成语“桐叶封弟”说的就是他),史称周成王。不过他继位的时候年龄尚小,当时天下初定,四方未平,站乱不止,于是由叔叔周公(姬旦)辅政(《周公解梦》里的周公就是指他)。

周公文韬武略不在姬发之下,所以当成王亲政时,天下基本已经大定,不过仍是百废待兴。在姬诵和儿子周康王姬钊)的努力下,“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史称“成康之治”。姬钊去世后,周昭王继位,他和儿子周穆王,史称“昭穆嬉游”,这对帝王来说绝不是一个正面的评价(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周穆王不光向他爹一样热爱四处迅游,还有好大喜功的坏毛病,特别喜欢四处征战(乾隆的西周版本)。据说他曾经去过西域,到过昆仑山,后人还把他的行迹写在了《穆天子传》中。不过秦汉之前的很多书,为了各种目的都掺杂了神话的成分,而《穆天子传》也例外,里面写了西王母等神话里的人物,一时被人认为是和《山海经》一样的东西。

不过后来经中外专家考证,也有人认为这本书虽有玄幻的成分,但很多东西有可能也是事实。因为当时西周国力强大,完全有西进的物质基础;而且当时的都城丰京和镐京,就在今天的西安长安区,西域的地理位置离丰镐很近;而且古人虽然喜欢写点玄幻的东西,但都是建立在一定事实为基础上的,比如《封神演义》等,日本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创始人小川琢治,就曾经在《穆天子传考》中认为,周穆王不光去了,而且西行的终点应“西北大旷原”应该就是新疆的准格尔盆地。也就是说,早在张骞之前,在西周时周穆王就已经带队去过西域,只是当时资料匮乏和后期发展的规模并不大,所以历史把荣誉给了“凿空”西域的张骞。

其实在史料中也有零散的记载,表明周穆王之前,中原和西域的交流就一直存在。《尚书·旅獒》中曾有“惟克商,遂通道于九夷八蛮。西旅厎贡厥獒,太保乃作《旅獒》,用训于王。”,意思是周武王伐纣功成,四方道路俱被打通,八方来朝,其中就有来自西域的人贡献獒犬,供武王消遣。武王的兄弟召公姬奭,就写文劝谏武王不要玩物丧志。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凡是给中原上贡的人,目的一般都是“欲通货市买,以献为名”,意思就献贡的目的是为了后面的商业买卖,因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而且由一国的君主代言,自己的土特产摇身一变,就可能风靡整个中原。

所以张骞也好,周穆王也罢,都不会是第一个来往西域和中原之间的人,是求钱逐利的商人的面可能更大一点,但张骞和周穆王是从国家层面,把这条涓涓细流,扩大扩宽了,这为更多的人往来西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很值得后人祭奠的。

标签: 张骞

更多文章

  • 开拓西域,揭开丝路之门,张骞,靠一张嘴成为民族英雄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临水座流觞标签:张骞

    张骞是汉朝时期的人,约公元前195年出生,公元前114年去世。他是一位著名的汉朝外交家和探险家,曾率领使团走过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他的功绩被后人誉为“开拓西域,揭开丝路之门”。张骞是在汉武帝时期,受到汉武帝的委任,率领一支使团去西域。当时汉朝与西域各国间的贸易往来不断,但是由于中间的交通路

  • 甘肃博物馆有尊张骞铜像,他的坐骑不简单,隐藏着“特殊”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胡文浩标签:张骞

    在甘肃博物馆有一尊张骞骑马铜像,看过这尊铜像的人,无不为这尊铜像精湛的雕工,非凡的气势所感染和震撼,可是有句话这样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看罢器宇不凡,威风凛凛的张骞,再看他骑着的马,一眼就可以判定,那绝对不是一般的马,因为它走的步子是一种“特殊”的步伐,您想要知道其中的秘密,那就让小编从头

  • 两千年前,张骞苦苦寻找的月氏国,究竟是怎么样的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张骞

    月氏真的神秘吗?其实神秘源于不了解,它和2000多年前那些定居在西域的国家一样,都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国家。下面就和大家简单的聊聊这个月氏国吧。1、月氏的起源关于月氏的来源现在依然存在争议,一个认同较多的说法是,月氏是吐火罗人的一支,其先祖就是迁徙到了世界各地的古印欧人。古印欧人原本居住在伏尔加河以及

  • 他是明朝张骞,经略南海十余年,还建立一国家,现在比咱们还有钱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张骞

    张骞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正是他的不懈努力,为中原王朝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将西域地区纳入了华夏王朝的版图,华夏文明凭借西域这块跳板,连通着西方世界。汉武帝时期,汉匈战争打了三十多年,其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争夺西域的霸主地位,西域长期被匈奴人掌控,汉朝崛起以后也开始染指西域事务,打服匈奴人后

  • 新疆库车的龟兹古城,在张骞出使西域前后,曾有这样的详细描述

    历史人物编辑:马海龙标签:张骞

    按照古丝绸之路的划分,现在就说说丝路中道上的库车市的历史。张骞向汉武帝说龟兹情况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返回长安后,将龟兹、温宿、姑墨等西域三十六国的情况汇报给了汉武帝。张骞的出使,疏通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交往。当时汉武帝很是高兴,因为他让张骞摸清了西域各城邦诸国的情况,这对大汉来说,

  • 张骞从西域带来了黄瓜,这位皇帝用它考核了一位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张骞

    汉武帝时期,汉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是为了打破匈奴的封锁,联合西域诸国共同讨伐。张骞被扣留匈奴长达十年之久,花费十三年时间,加强了对西域的了解,司马迁称其为“凿空”之举。第二次的再出使西域的时候,情况大为改观,匈奴已经被卫青、霍去病赶走,河西走廊被打通。这一次,更多的是出于文化和物质交流的目

  •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三次出击匈奴,还导致李广差点全军覆没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张骞

    一提起张骞,我们就会想起张骞出使西域,其实在历史上张骞曾经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的目的是联合月氏攻打匈奴,第二次是为了联合乌孙王国削弱匈奴。虽然两次出使的直接目的都没有达到,但是张骞为当时的中国人发现了一片非常广阔的新世界,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辟打下了基础,梁启超称赞张骞“坚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开幕第一

  • 张骞出使被囚13年如何过的?对得起汉武帝对得起爱情,结局感人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张骞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张骞归汉一段让人感叹无比。曾经的风流少年郎,在浪荡匈奴十余年后成两壁斑白中年人。这十余年风霜摧残艰难坎坷,让汉武帝不由想起曾经的意气风发。最后为郑重起见,按下心中激动,沐浴更衣后,才见了心心念的张骞。只见张骞破衣烂衫,由远至近,叩首无言,泪流满面。看完这段后,除了对于坚持者的钦

  • 张骞的成就离不开一个善良美丽的女人,她来自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太空科技芯发现标签:张骞

    长安夜寒,她所爱的人成就功名利禄的时候,她却没有福气享受这一切了!向北而望,目光中有着思念和不舍,或许远嫁女儿都一样,都是对故乡的愧疚对亲人的眷恋!她闭上眼,带着对丈夫的爱,对故乡的不舍,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她就是张骞的匈奴妻子,连一个名字也没有留下的女人,她美丽迷人,她又默默无闻,她的故事要从20

  • 美貌多情的西王母见过张骞?还见过穆天子和汉武帝?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圣标签:张骞

    大西北文化苦旅第一部分宁夏以西:民族、战争和生态的话题提示:我们的文化从来都是以汉族为中心的,但在所谓汉民族辉煌的背后,我却常常想起那些离我们已经远去了的,而且永远都不会回来的已消失的古代民族,匈奴便是其中的一个。今天,面对那屡次来袭的沙尘暴,在那苦涩的土腥味里,更多想起的是他们在蓝天白云下的诗意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