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说一下,西汉王朝传奇丞相——丙吉。他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监狱长,却在汉宣帝时期被一举提拔为国家首席宰相,其升迁速度堪称是传奇。
更有意思的是,这位丞相上任之后,不关心国家大事,反而关心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当时他所乘坐的车辆是一辆牛车,他隔三岔五就要给那头拉车的老牛检查身体,看看老牛的舌苔有没有发白,有没有生病。
别人不解,问他:“你这是干什么?”
他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牛是农民的命根子。”
就是这么一位宰相,一生碌碌无为,也没有什么显眼的政绩。可他死后,皇帝却嚎啕大哭,亲自为他服孝,把他评定为麒麟阁11功臣之一。
那丙吉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能让皇帝如此厚待?
活命之恩
其实丙吉跟汉宣帝之间的渊源极深。公元前91年的时候,汉武帝整出了一个巫蛊之祸,说是汉武帝做梦的时候,经常被巫蛊小木头人追着打。
所以皇帝一口断定有人在诅咒他,然后在皇城挖地三尺,发誓要把这个无辜的小木头人给找出来。其实这只是汉武帝放出的一个烟雾弹,他真正的目的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剑锋所指,是他的亲生儿子太子刘据。
果不其然,后来真的在太子的家里搜出了巫蛊小木头人。而且汉武帝还拒绝给太子申辩的机会,直接把人家给逼反了。这件事情之后,太子一家,卫青卫子夫家族,公孙贺家族以及跟太子有关系的朝廷大臣,通通被收监,整个太子党的势力被连根拔起。
这个汉宣帝就是太子刘据的小孙子,当年还不满周岁,只是襁褓中的婴儿。
汉武帝这件事情做得非常不厚道,借助这种神神鬼鬼的手段去杀人,有失光明正大。大家都是聪明人,哪能看不到其中猫腻?所以在当时遭到了举国上下的激烈反对。
面对群情激奋,汉武帝也只好把执行者江充、苏文拉出来当替罪羊顶罪,然后假惺惺留了几滴鳄鱼的眼泪,说自己冤枉了儿子好后悔。
但是在实际行动上,汉武帝一点都没有后悔的意思,死活不给儿子翻案,把他的家眷继续收监,还要把这件事情继续追查下去,把太子党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但是这件事情明显是冤案,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在走正规司法程序的时候,老是通不过。史书说是连年不决,可见反对的声浪之大。
这个时候,汉武帝又开始故伎重施。有一个江湖骗子说:长安的监狱里头有天子气呀。
汉武帝一听:什么?有天子气?这还得了,都杀了吧。
当时长安监狱收押的大多数人,正是巫蛊之祸的受害者。
而长安监狱的典狱长就是这个丙吉,他是太子的同情者。
看到皇帝又要借助这些神神鬼鬼的手段来杀人,其他的典狱长都顶不住汉武帝的压力,最后还是把人杀了,唯有丙吉掌管的监狱誓死抗争,不仅保住了小皇孙的生命,还把其他太子党成员都给保存了下来。
汉武帝其实也知道,这件事情他并不占理。现在丙吉的态度这么强硬,以死抗争,真的把事情闹大了,反而不好收拾。所以只好也只好无奈地说了一句:天意如此。
这也恰好证明了他就是在借故杀人,要是真的有天子气,哪能那么轻易放过啊。
史记:巫蛊事连岁不决,武帝疾,来往长杨、五柞宫,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于是武帝遣使者分条中都官,诏狱系者,无轻重,一切皆杀之。内谒者令郭穰夜到郡邸狱,吉闭门拒使者不纳,曰:“皇曾孙在。他人无辜死者犹不可,况亲曾孙乎!”相守至天明,不得入。穰还,以闻,因劾奏吉。武帝亦寤,曰:“天使之也。”因赦天下。郡邸狱系者,独赖吉得生。
首倡之功
后来,丙吉就把这个小皇孙,交给了一个内廷太监叫作张贺的人抚养,两人之间就再也没有交集。
过了17年,等到了公元前74年之后,汉昭帝刘弗陵去世,大权臣霍光立的昌邑王刘贺做天子。由于君臣之间闹了矛盾,仅过了27天,霍光就把天子给废了。
这样一来,新的问题就摆到台面上了,到底由谁来当皇帝呢?这个时候,又是丙吉这个不入流的小人物跳了出来。
他告诉霍光:您老人家受汉武帝临终托孤,现在废立皇帝都是为了国家社稷,天下大事都由你一言而决。当年巫蛊之祸的时候,汉武帝有一个襁褓中的曾孙活了下来。现在已经十八九岁了,是个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大好青年。我觉得他挺好的,你要不让他来算一卦,看看合不合适当天子。
史书记载,霍光听从他的劝告,把这个刘病已提名为皇帝候选人。
其实这件事情怎么看都不对劲。你想啊,废立皇帝是何等的大事。霍光他们在准备废掉昌邑王刘贺的时候,怎么可能不提前准备好皇帝人选呢?
所以笔者认为,丙吉这些人是早就已经在霍光那里走了关系,人选早就已经敲定下来了。只不过是霍光要借他的口,在公开场合把这番话给说出来而已。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表明霍大将军选皇帝是公平、公开、公正的。
因为他发动政变,打的旗号是为了江山社稷,大公无私。如果早在政变之前就已经敲定好人选,那岂不是说明他是私相授受吗?
谦退之德
无论如何,丙吉这些人拥立汉宣帝的功劳是跑不掉的。按理说,古往今来最大的功劳莫过于从龙之功。现在他们成功地扶领导上位,是不是应该大块吃肉、大秤分金、大碗喝酒啊?
实际上汉宣帝上位之后,丙吉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也没有得到任何的封赏,甚至汉宣帝都不知道这个人曾经为他做过这么多的事。
直到过了13年之后,有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才在皇帝的耳边提起这些事情。皇帝这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位大恩人存在。
丙吉这么做,其实也是为了汉宣帝着想,因为那件事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废立皇帝的事件。对当时人来说,震撼还是有点大的,所以一举一动必须要小心翼翼。
丙吉作为第一个提倡者。如果他在汉宣帝上台之后就升官发财,那只能说明他们两个人之间早就已经结党营私,他之所以举荐汉宣帝,完全是出于私心。皇帝上位并不是众望所归,举贤任能,而是私相授受的结果。
反之则说明他是出于一片公心,心底无私天地宽。
面对这么一位不求回报、一心为自己着想的大臣,汉宣帝又怎么能不感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