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丙吉:一个无所作为的宰相,为何能进麒麟阁?

丙吉:一个无所作为的宰相,为何能进麒麟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刀白眉 访问量:3638 更新时间:2024/1/9 6:28:01

今天我们来说一下,西汉王朝传奇丞相——丙吉。他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监狱长,却在汉宣帝时期被一举提拔为国家首席宰相,其升迁速度堪称是传奇。

更有意思的是,这位丞相上任之后,不关心国家大事,反而关心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当时他所乘坐的车辆是一辆牛车,他隔三岔五就要给那头拉车的老牛检查身体,看看老牛的舌苔有没有发白,有没有生病。

别人不解,问他:“你这是干什么?”

他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牛是农民的命根子。”

就是这么一位宰相,一生碌碌无为,也没有什么显眼的政绩。可他死后,皇帝却嚎啕大哭,亲自为他服孝,把他评定为麒麟阁11功臣之一。

那丙吉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能让皇帝如此厚待?

活命之恩

其实丙吉跟汉宣帝之间的渊源极深。公元前91年的时候,汉武帝整出了一个巫蛊之祸,说是汉武帝做梦的时候,经常被巫蛊小木头人追着打。

所以皇帝一口断定有人在诅咒他,然后在皇城挖地三尺,发誓要把这个无辜的小木头人给找出来。其实这只是汉武帝放出的一个烟雾弹,他真正的目的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剑锋所指,是他的亲生儿子太子刘据

果不其然,后来真的在太子的家里搜出了巫蛊小木头人。而且汉武帝还拒绝给太子申辩的机会,直接把人家给逼反了。这件事情之后,太子一家,卫青卫子夫家族,公孙贺家族以及跟太子有关系的朝廷大臣,通通被收监,整个太子党的势力被连根拔起。

这个汉宣帝就是太子刘据的小孙子,当年还不满周岁,只是襁褓中的婴儿。

汉武帝这件事情做得非常不厚道,借助这种神神鬼鬼的手段去杀人,有失光明正大。大家都是聪明人,哪能看不到其中猫腻?所以在当时遭到了举国上下的激烈反对。

面对群情激奋,汉武帝也只好把执行者江充苏文拉出来当替罪羊顶罪,然后假惺惺留了几滴鳄鱼的眼泪,说自己冤枉了儿子好后悔。

但是在实际行动上,汉武帝一点都没有后悔的意思,死活不给儿子翻案,把他的家眷继续收监,还要把这件事情继续追查下去,把太子党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但是这件事情明显是冤案,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在走正规司法程序的时候,老是通不过。史书说是连年不决,可见反对的声浪之大。

这个时候,汉武帝又开始故伎重施。有一个江湖骗子说:长安的监狱里头有天子气呀。

汉武帝一听:什么?有天子气?这还得了,都杀了吧。

当时长安监狱收押的大多数人,正是巫蛊之祸的受害者。

而长安监狱的典狱长就是这个丙吉,他是太子的同情者。

看到皇帝又要借助这些神神鬼鬼的手段来杀人,其他的典狱长都顶不住汉武帝的压力,最后还是把人杀了,唯有丙吉掌管的监狱誓死抗争,不仅保住了小皇孙的生命,还把其他太子党成员都给保存了下来。

汉武帝其实也知道,这件事情他并不占理。现在丙吉的态度这么强硬,以死抗争,真的把事情闹大了,反而不好收拾。所以只好也只好无奈地说了一句:天意如此。

这也恰好证明了他就是在借故杀人,要是真的有天子气,哪能那么轻易放过啊。

史记:巫蛊事连岁不决,武帝疾,来往长杨、五柞宫,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于是武帝遣使者分条中都官,诏狱系者,无轻重,一切皆杀之。内谒者令郭穰夜到郡邸狱,吉闭门拒使者不纳,曰:“皇曾孙在。他人无辜死者犹不可,况亲曾孙乎!”相守至天明,不得入。穰还,以闻,因劾奏吉。武帝亦寤,曰:“天使之也。”因赦天下。郡邸狱系者,独赖吉得生。

首倡之功

后来,丙吉就把这个小皇孙,交给了一个内廷太监叫作张贺的人抚养,两人之间就再也没有交集。

过了17年,等到了公元前74年之后,汉昭帝刘弗陵去世,大权臣霍光立的昌邑王刘贺做天子。由于君臣之间闹了矛盾,仅过了27天,霍光就把天子给废了。

这样一来,新的问题就摆到台面上了,到底由谁来当皇帝呢?这个时候,又是丙吉这个不入流的小人物跳了出来。

他告诉霍光:您老人家受汉武帝临终托孤,现在废立皇帝都是为了国家社稷,天下大事都由你一言而决。当年巫蛊之祸的时候,汉武帝有一个襁褓中的曾孙活了下来。现在已经十八九岁了,是个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大好青年。我觉得他挺好的,你要不让他来算一卦,看看合不合适当天子。

史书记载,霍光听从他的劝告,把这个刘病已提名为皇帝候选人。

其实这件事情怎么看都不对劲。你想啊,废立皇帝是何等的大事。霍光他们在准备废掉昌邑王刘贺的时候,怎么可能不提前准备好皇帝人选呢?

所以笔者认为,丙吉这些人是早就已经在霍光那里走了关系,人选早就已经敲定下来了。只不过是霍光要借他的口,在公开场合把这番话给说出来而已。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表明霍大将军选皇帝是公平、公开、公正的。

因为他发动政变,打的旗号是为了江山社稷,大公无私。如果早在政变之前就已经敲定好人选,那岂不是说明他是私相授受吗?

谦退之德

无论如何,丙吉这些人拥立汉宣帝的功劳是跑不掉的。按理说,古往今来最大的功劳莫过于从龙之功。现在他们成功地扶领导上位,是不是应该大块吃肉、大秤分金、大碗喝酒啊?

实际上汉宣帝上位之后,丙吉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也没有得到任何的封赏,甚至汉宣帝都不知道这个人曾经为他做过这么多的事。

直到过了13年之后,有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才在皇帝的耳边提起这些事情。皇帝这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位大恩人存在。

丙吉这么做,其实也是为了汉宣帝着想,因为那件事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废立皇帝的事件。对当时人来说,震撼还是有点大的,所以一举一动必须要小心翼翼。

丙吉作为第一个提倡者。如果他在汉宣帝上台之后就升官发财,那只能说明他们两个人之间早就已经结党营私,他之所以举荐汉宣帝,完全是出于私心。皇帝上位并不是众望所归,举贤任能,而是私相授受的结果。

反之则说明他是出于一片公心,心底无私天地宽。

面对这么一位不求回报、一心为自己着想的大臣,汉宣帝又怎么能不感动呢?

标签: 丙吉

更多文章

  • 吕后心狠手辣却没敢杀刘章,致使吕氏被灭族,背后的原因令人难料

    历史人物编辑:耿金涛标签:刘章

    公元前182年(高后六年),刘邦的老婆吕雉正在西汉长安城内的长乐宫举行一场家宴,此时,距刘邦去世已经13年了。参加宴会的人员为刘、吕两姓。吕家人耀武扬威根本不把刘邦的后代子孙放在眼里。刘家人虽忿忿不平,但恐于吕雉的心狠手辣,都忍气吞声,场面有些尴尬。宴会前,吕雉指名让18周岁的刘章担任酒吏。刘章有勇

  • 唱着《耕田歌》,刘章对吕后说到,我是将种,我懂耕田

    历史人物编辑:郭飞龙标签:刘章

    如果要给大汉的流行歌曲排个名,那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绝对稳坐榜首,荣获金曲奖第一名。如果还有第二,那绝对是朱虚侯刘章的《耕田歌》。这爷孙俩,一脉相承。他们一个建立了一个大汉王朝,他们一个把快要坠入悬崖的大汉天下又重新拉回岸边。《大风歌》,大汉第一歌刘邦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确会唱歌,一首《大风歌》,

  • 吕后权力滔天,刘氏备受打压,为何诸吕却畏惧朱虚侯刘章呢?

    历史人物编辑:刘帅说历史标签:刘章

    百官侍坐莫敢违,诸吕諠阗笑声起。御史中丞不纠仪,叔孙制作成虚礼。朱虚奉敕起行觞,手提三尺昆吾钢。汉惠帝早逝后,太后吕雉为了保全吕氏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强行干涉朝政、提拔诸吕、打压刘氏,引起了刘氏集团和功臣集团的极大不满。可是吕后的手段向来毒辣阴狠,这两大集团的核心人物也不愿意拿自己的性命和宗族安危当成

  • 刘章在铲除吕后势力中有大功,为何没有登上皇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陈建标签:刘章

    刘章(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77年),西汉初年宗室,汉高祖刘邦的孙子,齐悼惠王刘肥的次子。吕后称制期间被封为朱虚侯,后来由于在诛灭吕氏的过程中有功而被加封为城阳王。第一:他哥哥齐王刘襄比他更适合做皇帝,而他自己意在拥立兄长齐王即刘襄即帝位高后吕雉病死后,遵照吕雉的嘱咐,吕禄和吕产各自子北军和南军不

  • 汉朝铁血藩王刘章,为匡扶汉室,诛杀了吕氏满门

    历史人物编辑:陈艳爱历史标签:刘章

    朱虚仕汉,功大策长。汉高祖刘邦有个叫刘章的孙子,在吕后称制期间被封为朱虚侯。和其他刘氏宗室畏惧吕氏不平,刘章勇武过人,对吕氏当政非常不满,因此对吕氏一族向来不假辞色,有一次酒席,刘章担任酒吏监酒,他对主持酒席的吕后说,我是武将的后代,我想用军法来监酒。对于刘章的要求,吕后答应,其他人也没有什么意见,

  • 刘章:为何在汉文帝即位三年内突然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刘章

    中国古代的帝制决定了男人处于主宰地位,同时也规定,后宫不得干政。但偏偏就有这么几位女性不信邪、不服输,非要和那些大男人们PK一番,结果还赢了,让自己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声。而巧合的是,当她们处于权利顶峰时,偏偏那时的皇帝要么弱小无志,要么优柔寡断,所以,也可以这样说,是历史造就了她们的出类拔萃。但回过头

  • 朱虚侯刘章:宗室英雄,为何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乔群能标签:刘章

    阴虹贼虐,诸吕扰攘。朱虚来归,会酌高堂。雄剑奋击,太后震惶。爰锄产禄,大运乃昌。功冠帝室,於今不亡。这是唐朝大诗人,诗仙李白为汉朝初年宗室英雄朱虚侯刘章写的《朱虚侯赞》。李白一生自视甚高,朱虚侯能够入他的法眼,定然不是池中之物,世人都知道朱虚侯刘章在平吕家叛乱的过程中立下赫赫功勋,救汉室于倒悬。可是

  • 作为反吕先锋,诛吕功臣,刘章竟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刘章

    刘章是刘邦的孙子,作为汉朝宗室,在面对吕后专权中,敢于出头借机杀吕家后人为刘氏出头。吕后死后,在灭吕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大作用,最后吕氏被诛,刘家重新回到统治天下的位置,刘章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汉文帝刘恒即位后没几年,刘章就郁郁而终,着实令人叹息。为刘氏出头,借口杀吕家人,立威朝廷汉高祖十二年(

  • 曹操崛起道路上后悔的三件事:曹嵩遇害,兵败宛城,刘备逃离许都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曹嵩

    曹操的崛起过程,可以将这个时间设定在曹操自189年陈留起兵,到208年赤壁之战。下面就来说说,我个人认为的曹操最感到遗憾的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我认为是公元194年,曹操的父亲曹嵩在投奔曹操的途中,被徐州牧陶谦的部将张闿杀害。如果没有曹嵩,那曹操也无法举孝廉,更是无法一进入官场,就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

  • 明明是张闿杀了曹嵩,曹操不找他报仇却攻打陶谦,背后都是算计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曹嵩

    导语:说到曹操相信大家一定都他不会陌生,这位乱世奸雄在东汉末年平定了北方,成为当时实力最为强大的诸侯。当年打下基业之后,也第一时间准备将自己的父亲曹嵩接到身边享福,但是曹嵩却被张闿所杀,为此他大动肝火,发兵征讨徐州,还屠城十余座。但是当时他的杀父仇人张闿并不在徐州,他这么做其实暗藏心机。当年曹操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