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谁说好人没好报?西汉这位丞相的经历告诉你,善良是最大的美德
文/有疾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摘要:汉武帝在自己统治的最后时期,突然爆发了一场巫蛊之祸。这一场祸事牵连之广,斩杀人数之多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实数罕见。不过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是在这场祸事之中,自缢身亡的戾太子刘据有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孙子幸存了下来,后来成为了汉朝的皇帝。而汉宣帝能够幸存下来,可以说是完全是靠着一个人的功劳,这个人就是丙吉。而丙吉从鲁国狱史一路成为大汉丞相的经历对现在的我们仍然有很强的启示作用,值得我们不断思考和借鉴。
(汉宣帝像)
丙吉是一个专业型人才,和张汤一样,他也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研究学习法律,并且也可能显现出一定的能力和天赋,从刚开始起步的鲁国狱史一路做到了廷尉右监。
廷尉监可不是小官,它是九卿之一廷尉的属官,主要负责逮捕,俸禄也不低。但是后来因为犯了法,就被贬到地方做官。
人生本来就是这样,有起有落。这次贬官也间接保护了丙吉没有收到巫蛊之祸的牵连,毕竟在爆发之前他已经远离了长安那个无底的坑洞。
(丙吉画像)
没过多长时间,丙吉就因为自己的专业能力再次受到汉武帝的召唤——让他还是以廷尉监的身份去郡邸狱中继续追查有关巫蛊的事情。郡邸狱是各诸侯王、郡守等人的住处设置成监狱,其中关押的人自然不会是泛泛之辈。
由此可见丙吉的能力也曾经给汉武帝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就是在郡邸狱中,丙吉见到那时尚在襁褓之中的汉宣帝。汉宣帝那个时候还是一个婴儿,本身并没有罪过,只是因为他是卫太子的孙子就被关进监狱之中。
丙吉虽然是一个法律从业者,而且汉武帝时期也是以酷吏横行而闻名的时代,但是丙吉本人却并不像一般酷吏一样喜欢斩草除根。他一看到这个婴儿便「见而怜之」,并且「心知太子无事实,重哀曾孙无辜」,想要保全这个婴儿的心思就在他心中悄悄生根。
不论是奶妈还是住处,甚至在是生病的时候,丙吉都无微不至的照顾,供给医药,还经常拿出自己的俸禄给汉宣帝改善衣食。并且因为这件事情实在是牵连太广,无辜的人又很多,硬生生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拖延了四、五年的时间都没有进行判决。
这也给了汉武帝醒悟和反悔的时间。
(汉武帝插画形象)
后来汉武帝病了,找来一个望气者给自己看病。这个望气者一看,就说长安监狱里面有天子之气。你想想,一山还不容二虎呢,一个国家怎么能容得下两个皇帝?汉武帝就觉着自己的病一定是和突然出现的天子之气有关,下令将监狱之中的犯人名字一一抄录清楚,然后一个不留全部杀掉。
这个时候又是丙吉挺身而出。当汉武帝的近侍郭穰到达郡邸狱的时候,丙吉拦在门口,说:“皇曾孙在,他人亡辜者尤不可,况亲曾孙乎!”法律从业者的操守和对于皇曾孙的尊敬使得丙吉一步都没有让,一直守到天明。
不要认为郭穰是个软绵绵的角色,其实他心里可狠着呢。丞相刘屈氂和李广利就是因为他的告发而被族诛。可想而知丙吉拦他的门得受多大的压力,说不定回去之后就向汉武帝告一状,让丙吉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事实上郭穰也是这么做的。回去报告事实之后趁机弹劾了丙吉。但是汉武帝却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开了,只是一个劲的说:“天使之也。”是老天爷让他这么干的啊。
(影视剧中的汉武帝)
但是很奇怪,按照《汉书》中的说法,汉武帝早在征和三年就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和刘据的无辜,专门为他修建了两座宫殿,一座名叫思子宫,一座名叫归来望思之台。而丙吉拦门这件情事却是发生在后元二年,汉宣帝竟然还在郡邸狱中,仿佛汉武帝已经忘记了他这个曾孙子。
还是丙吉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汉武帝才大赦天下,汉宣帝才得以从监牢中逃脱。
不管怎么说,丙吉幸运的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并且凭借着自己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品行得到了霍光的赏识,一路升官,做到了光禄大夫给事中。
(霍光像)
在汉武帝死后,皇位成了一个大麻烦。汉昭帝早逝,昌邑王仅仅当了二十七天的皇帝就被赶下台。立谁为皇帝成了霍光等大臣的头等大事。
当时汉武帝的儿子只剩一个广陵王还在世,但是这个人行为昏悖,根本就不是当皇帝的料。众大臣一起商议了半天也没商议出个结果。
这个时候丙吉想起了自己曾经救过的那个孩子,正统的汉武帝血脉,年龄也合适,并且在民间口碑也不错。于是他就向霍光上书举荐。后来因为自己举荐的功劳而被封为关内侯。
汉宣帝能够当上皇帝,丙吉功不可没,甚至可以说是头一号功臣,后来丙吉也果然名列汉宣帝麒麟阁十一功臣名单。
(影视剧中的汉宣帝)
但是在汉宣帝继位之后,丙吉似乎就忘记了自己曾经救助过皇帝的事情,一个人默默无名的埋头干着自己的工作,从来也没有向人提起过这码事情,所以几乎没有人知道。
后来还是一个名叫则的婢女可能是想让自己家庭过得更好一些,就上书汉宣帝说是自己曾经对皇帝保育有功。汉宣帝自然不会怠慢自己的恩人,但是也决不允许浑水摸鱼的人存在。将这封奏章发给掖庭令去调查这件事情。
丙吉这个时候已经是御史大夫了。当掖庭令和这个婢女一同到达他府邸的时候,丙吉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婢女,并且指出她曾经在养育皇曾孙的时候因为不谨慎受过罚,不能算有功,真正有功的是胡组和郭征卿这两个人。
(丙吉像)
丙吉敏锐的意识到,如果这件事情不彻底尘埃落定的话,说不定以后还会出现像则这个婢女一样浑水摸鱼的人。于是就上书说胡组和郭征卿二位的功劳,丝毫没有提起自己。
还是在之后对有关人等论功行赏的时候,汉宣帝亲自查问,这才知晓了丙吉曾经对自己的恩德。汉宣帝想要报答丙吉对自己的恩情,就加封丙吉为博阳侯,食邑一千三百户。
但是丙吉却一个劲「上书固辞,自陈不宜以空名受赏」。
在他看来,自己曾经救过皇上这件事情竟然是一个空名!不论是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还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丙吉都认为自己在做应该做的事情。似乎是谁在自己当时那个形势下都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电视剧中,曾经照顾过汉宣帝的两位奶妈)
从丙吉的事迹中就可以看出,“善良”这个词是有多么重要。他在抚育尚在襁褓之中的汉宣帝时,并不知道将来他会当皇帝,又哪里能够想到携功求报?但是他依旧是尽心尽力地照顾刘病已,每月拿自己的俸禄给汉宣帝。自己病了还专门遣人去日夜照看,以保证汉宣帝能够快乐健康的成长。
当然,丙吉能够一步一步做到丞相,除了自己的善良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己过硬的专业能力。假如丙吉没有过硬的专业能力,那么他还会得到汉武帝的赏识而负责郡邸狱吗?一定不会。
丙吉更聪明的是自己从来不会居功自傲。霍光在世时权倾朝野,家族中人遍布朝廷,甚至让汉宣帝都感觉如芒在背。但是当他一死,家族瞬间灰飞烟灭。
而丙吉自己平时行事低调,人缘非常好。自己的儿子因为犯事被削去封国,却因为丙吉本人的恩德而让汉成帝念念不忘,在三十二年之后又恢复了丙吉的封国,一直到王莽时期。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我们却可以选择自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心怀善良,好运便会到来。
更多【不易君子】精彩内容请参见:
怕老婆是一种“文化传承”,说说我国古代社会中的“惧内”现象
美国海军:任何伟大事物的诞生,最初目的可能就是小小的一个需求
人有多飘,就有多惨:汉武帝托孤大臣上官桀身首异处的皇帝梦
“大佬中的大佬”:揭秘魏晋易代时期的“都督中外诸军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