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第一喷子、狂人祢衡是被黄祖所杀?错!没有人愿意杀他

三国第一喷子、狂人祢衡是被黄祖所杀?错!没有人愿意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维达说 访问量:4656 更新时间:2023/12/7 5:04:52

三国看什么?看武将撕杀、给他们排个座次,那是看热闹;看群雄逐鹿、三国攻伐,这才叫看门道。但是,如果将战国那段历史拿来对比,你会发现极其相似,那是一个儒生纵横天下的时代。大家一开始实力相差不大,谁能得到更多、更有用的人才,谁就会立于不败。所以看三国,还是看三国的儒士谋臣更有味些。

常言道:“君子动口不动手”。这是文人为自己的孱弱找的借口,因为动口是强项,虽不一定会赢,但他们知道,动手肯定输。所以,儒生们喜欢打嘴仗、放嘴炮。当然,即使放嘴炮打口水仗,也还是有风险的。会玩玩死别人,如诸葛亮骂死了王朗;不会玩就玩死自己被,如三国狂人祢衡,就是喷着喷着嘴炮炸堂了,结果作死了自己。诸葛亮是大家普遍吉愛的三国人物,而祢衡巩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因为,在《三国演义》中你看不到。我们今天就单说祢衡。

祢衡(173年-198年),字正平,三国时平原郡般县(今山东德州临邑县)人,东汉末年文学家。祢衡颇有才气,但性情狷狭,不光不能容物,而且目中无人。他视天下人皆为废物,瞧不起就瞧不起吧,也从来就没有人跟他较劲,可他跟自己较劲,偏要特才侮人,往往让人不不来台,诸侯群雄都狠得咬牙,但因其才气,谁也不愿杀他,最后死于黄祖之手。但千万不要以为是黄祖要杀他,黄祖才不希得杀他,那纯粹是个意外。

要说这祢衡也确实了不起,他既无钱也无势,从一个纯粹的土包子修炼成一位才华横溢的才子,那得需要多大的道行啊!祢衡幼时聪明,很早就以名人自居,史书对其身世生平记载颇少,总不会是无师自通吧(我也不相信),要不他凭什么么狂?

汉献帝初年,祢衡为躲避战乱来到了荆州。荆州当时是刘表的地盘,要说这刘表也是非常地了不起,在乱世之中硬是将荆州打造成了世外桃源,也成了乱世士子的避难所,诸葛亮、徐庶裴潜等许多名臣谋士都在这儿隐居过,可谓藏龙卧虎了。可让人奇怪的是,刘表为何一个都没有得到?

祢衡在荆州期间,我猜想肯定是闭关修炼了,要不之后的功力会那么高,而且,在史料中也没有记载有在此期间与刘表的“绯闻”?那年祢衡23岁,他破关而出,离开荆州游学到了曹操的地盘——许都,此时的他已是名满天下,我说的是他的才气,而不是他的为人。不过他和刘表的缘分未尽,注定他是还要回来的。

祢衡信心满满地夹到了许都,写了个名帖揣在身上,然后整天在许都溜达,想找个门路投出去,也像大多数读书人的梦想一样,将自己的“文章卖与帝王家”。那时,祢衡23岁。可是,那封名帖揣在身上都快要摩烂了还没有投出去。祢衡的人缘太差了,说他没有朋友也是不冤枉他,除了孔融杨修这样尖酸刻薄的同类外,还真没有人瞧得上他。有人就给他出主意,让他找找陈群司马朗(司马懿之兄)试试,也许是清高,也许是解嘲,他不但瞧不上人家,还骂陈群、司马朗是“杀猪卖肉的小儿”。也罢,人家大概是想直接找曹操吧!好吧,于是孔融亲自出马。

孔融写了一个荐表,先将祢衡推荐给了汉献帝,结果未被录用。孔融便又去找曹操,说的次数多了,还真让曹操动心了。于是,曹操决定招聘祢衡,可这家伙却摆架子,躺在床上死活不起来。三番五次得曹操也烦了,便决定羞辱一下他,便强行征召他为鼓吏。这鼓吏是干什么的?其实也就和乐队中的角色差不多吧,总之,就是大型宴会上给别人逗乐子的艺人。你祢衡不是击鼓、会唱曲吗?

看来这祢衡也不是想专心做官的人,他还是想借机出个风头火一把。建安二年(197年)8月的一天,曹操大宴群臣。祢衡既然是鼓吏,宴会上肯定是少不了他的。前面的演奏完了,该祢衡上场击鼓了。按规定,鼓吏们要脱掉原来的衣服,换上专门的服装演奏和晋见曹操之后,再击鼓演奏。祢衡出人意料,进场时他不换,来到曹操跟前后,才将衣服全部脱去,赤身裸体面对曹操,然后从容更衣演奏。曹操本来想羞辱祢衡,却反过来被祢衡羞辱,心中已是暗藏杀机,但他却引而未发,反而是一阵大笑。

孔融感觉到了笑声中的杀气,赶紧替朋友打圆场,谎称祢衡得了狂病,等他清醒后再登门谢罪。当然还得回头劝说祢衡,但他自己已经内外不是人了,为日后被杀埋下了伏笔。人家曹操也是大度,当时就原谅了,只等着祢衡前来谢罪。可祢衡却不知死活,来了个更绝的。他半夜来到相府,不仅穿着布单衣、粗布鞋帽,还拿着三尺长的木杖,坐在曹府大门口,用木杖捶地,将曹操骂了个体无完肤。你说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你说你骂曹操就骂曹操吧,这也能理解,当时曹操不是被称为“汉贼”吗?可他还赚不过瘾,连带曹氏阵营里的所有的重要人物挨个都骂了一遍。他说:荀攸只配看坟、程昱当守门人、郭嘉是个教书匠、张辽上阵必输、徐晃屠猪杀狗……其余不值得他指名道姓的,都是衣架、酒袋、饭桶!这一节其实就是著名的“击鼓骂曹”故事。当时曹操已动杀心,也可能是因为祢衡是个名人吧,曹操不愿损害自己“求贤若渴”的名声,将他捆绑押送给了刘表,想来个借刀杀人。

由于祢衡“击鼓骂曹”的美名,一开始,刘表和荆州的士大夫们对他待若上宾,不管是文书还是议论常常让他拿主意。一次,刘表和众臣们竭尽才思起草了一份奏章,祢衡当时外出不在,回来见到这份草奏后,暴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打开后还没仔细看就咔嚓一声扯坏丢在地上。面对一脸惊骇的刘表,他要来纸笔一挥而就,文笔和文义相当精妙。刘表见他的确很有两把刷子,正好补了自己的短板,反而更加器重他。

可是,祢衡乃是一个记吃不记打的主,本以为他在受到惊吓之后能消停些,可没有多久这老毛病就又犯了。在一次宴会上他居然又借着酒劲辱骂刘表,刘表的手下个个面露怒色,要让刘表杀了他。但是,刘表明白曹操是想借刀杀人,他同样也是不愿背这个名声,所以,来了个如法炮制,又将祢衡转送到了江夏黄祖处,想借脾气暴躁的黄祖之手来杀掉他。

这祢衡大概真的是鬼迷心窍了,他这样被转来送去的都成什么了,可他自己却一点也不清醒,确实是不知死活。黄祖是个武夫、粗人,他也希望能有自己的团队,手下有个谋士、名人什么的这不挺好吗。所以,对祢衡也是相当地客气,也非常尊敬的。可是,祢衡也就消停了两个月吧,在一次宴会上又借着酒劲撒泼,大骂黄祖。

黄祖可没有曹操、刘表等人想的那么多,他也不想刘表将祢衡送给他什么意思,反正当时是翻脸了。黄祖大怒:“将这个口出狂言的家伙给我拉出去,勒死他……”一会功夫,手下果然恶报说已经勒死了。黄祖倒是有点吃惊:怎么回事啊?我并没有想杀他啊,怎么就给弄死了呢?

其实黄祖并没有想杀祢衡,只是祢衡太狂,他偏偏得罪了黄祖手下的一个师爷。既然黄祖发话了,这个师爷也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实打实地给勒死了。黄祖后来非常后悔,也很惋惜,就厚葬了祢衡,那年他26岁。

标签: 祢衡

更多文章

  • 孔融大力推荐祢衡,曹操为什么还要把他送给刘表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祢衡

    祢衡一鹗,路斯九龙祢衡(153年-198年),字正平,平原郡般县人 ,东汉末年名士。祢衡从小思维敏捷,口才出众,但个性张扬,恃才傲物,经常嘲弄权贵名流,因此一直不得志。建安初期,许都汇聚了很多名人贤士,祢衡也到了许都,但他基本上没把那些名人贤士放在眼里。他还扬言,除了孔融和杨修,其他的都是徒有虚名。

  • 祢衡:做人不可太“杠”,否则容易受伤

    历史人物编辑:米雅历史阁标签:祢衡

    前边讲过社会即是江湖,江湖即是社会。鱼鳖虾蟹混杂在一起,有了江湖;人情礼法掺杂在一块,就有了社会。庄子的学说和著作大多梦幻难懂,其实也好懂。庄子最大的爱好是“鱼”(哥们估计是“户外钓鱼者协会会员”),动不动给你整一句跟鱼有关的话。比如,前边我们都知道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还有“北冥有鱼,其名

  • 曹操一生求贤若渴,为什么还要残杀孔融,杨修,祢衡这些文人

    历史人物编辑:小贾体育标签:祢衡

    曹操喜爱有才华的人,求贤若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其实不光曹操求贤若渴,在当时那个社会所有的君主都求贤若渴,因为只有得到了人才才可以继续壮大发展下去,但是曹操却杀了孔融杨修这些文人让很多人不理解,其实这是很正常的,既然不能为我所用或者与自己唱反调,留下来的话只能是成为自己一统天下的绊脚石,还不如杀了一

  • 陶谦手下有三员良将,两人为曹操赴汤蹈火,一人连孙策也惧他三分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圈瓜王标签:陶谦

    三国诸侯都有优秀的将领。荆州刘表有黄忠、文聘、霍军等劲将,益州刘璋有张任、颜衍等老将,徐州陶谦有很多将领,其中有三位良将:臧霸、孙观,还有陈登。臧霸、孙观、陈登公元188年,陶谦被朝廷任命为徐州刺史,主要目的是消灭黄巾叛军。陶谦一到任,就大胆任用臧霸、孙贯两位将领,一战平定叛军,恢复徐州太平。臧霸、

  • 墨说三国:三国演义中“三让徐州”的陶谦真的是一个老好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好旺角V标签:陶谦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欢迎继续关注《墨说三国》,本期我们聊聊三国故事中一个重要的配角:徐州牧陶谦!说起陶谦,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陶谦临死前给刘备“三让徐州”,让屡败屡战,四处飘零的刘备刘玄德总算有了一个大本营。而陶谦则是通过这一件事,成功成为大家印象中的”老好人“,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以史为鉴认为

  • 陶谦三让徐州给刘备,却被吕布钻了空子,为何刘备忍住没生气?

    历史人物编辑:小袁带爸妈旅游标签:陶谦

    陶谦误杀了曹操的父亲曹嵩,曹操以替父报仇为名出兵拿下徐州。陶谦知道自己被曹军打败了,就给诸侯上书求救,诸侯都不愿意出兵相助。只有刘玄德的一小部分人没有得到消息就前来相助,最终劝退曹操大军。陶迁十分感动,最后将徐州托付给了临终的刘备。曹操攻打徐州,用尽兵力,兖州空虚。在陈宫的帮助下,吕布决定攻打兖州,

  •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为何只有孙坚和曹操卖力?孔融陶谦在干嘛

    历史人物编辑:徐晓林标签:陶谦

    导语:所谓十八路诸侯,简直就是一个笑话。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倒不是为了铲除董卓,而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很悲哀地跟大家说一个事实,董卓才是维护汉室一统的那个人,而袁绍、曹操这些人,全部都是搞分裂的家伙。当时董卓手握汉献帝,天下诸侯都要听从朝廷的命令。就这么一点,让十八路诸侯眼红,其实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东汉的

  • 陶谦很太阴险,其内心太厚黑!他作为徐州土皇帝,为何要让徐州给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陶谦

    本文为百家号历史红馆原创首发,商业转载须授权!“三让徐州”是《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情节,这件事情的始末是因陶谦杀了曹操之父,曹操以为父报仇攻打徐州,后被刘备等人所救,于是陶谦就“三让”徐州牧给刘备了。这件事情导火索就是,曹嵩的死亡,而曹操报仇。想当初曹操逃离洛阳到陈留起兵,最后在外创业、打天下,当然在

  • 捋一捋三国初期两大阵营,袁绍、曹操、刘表VS袁术、公孙瓒、陶谦

    历史人物编辑:东观校书郎标签:陶谦

    东汉末年,董卓裹挟着汉献帝西迁长安之后,所谓的关东“义军”开始撕破脸皮,狗咬狗互相争夺地盘,兼并割据。从公元190年~公元199年,十年时间中原大混战,最终北方只剩下曹操、袁绍。今天来捋一捋,三国初期的两大敌对阵营——袁绍、曹操、刘表VS袁术、公孙瓒、陶谦!把这个关系捋清楚了,能够理顺很多关系。比如

  • 同样是主人想让,刘备为什么接了陶谦的徐州却不肯接刘表的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道史说雅标签:陶谦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陶谦让徐州时,刘备接手了,但刘表让荆州时,刘备却死活不肯接手,同样是别人送地盘给自己,刘备为什么能接徐州却不肯接荆州呢?和徐州相比,荆州的地理位置更为重要,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么一个军事要地,多少人想抢都抢不来呢?如今刘表情愿把荆州让给刘备,刘备却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