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喜爱有才华的人,求贤若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其实不光曹操求贤若渴,在当时那个社会所有的君主都求贤若渴,因为只有得到了人才才可以继续壮大发展下去,但是曹操却杀了孔融杨修这些文人让很多人不理解,其实这是很正常的,
既然不能为我所用或者与自己唱反调,留下来的话只能是成为自己一统天下的绊脚石,还不如杀了一了百了。
东汉末年时局非常混乱,各大诸侯,都在争夺天下。
曹操之所以能够打败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最终成功脱颖而出,统一中原,纵横朝野,把持天下的政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实行了“唯才是举”的用人体系。广泛地吸收和笼络文人和名人,是曹操在用人机制上的一项重要举措,哪怕是曾经把曹操骂得狗血喷头、体无完肤的人,也会录用。
陈琳在发布的缴文里痛骂了曹操,用词极为犀利,历数了曹操“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窃盗鼎司,倾覆重器”的种种重罪
,怒斥了曹操的祖宗,并且还把曹操骂为“桀虏”和“人鬼”,可算是把曹操得罪死了。曹操看到这篇檄文的时候,不禁被陈琳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的笔锋所震惊,当时虽然卧病在床,但却忍不住一跃而起,连连称赞陈琳的文才好。
曹操对于陈琳这样的“仇人”都可以做到礼贤下士,不计前嫌,为之重用。
然而,曹操却先后辱祢衡、诛孔融、杀崔琰、灭杨修,上演了很多次的侮辱、屠杀文人名士的惨剧,让人不理解。有人说孔融“不满曹操雄诈,多所乖忤,被免官之后,后复拜太中大夫,退居闲职,好士待客,座上客满,奖掖极力建议,声望甚高,终为曹操所忌,枉状构罪,下狱弃市”。其实杀孔融还是因为他的不识时务,以及不知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