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绝境中的都能笑得如此开怀,为何就容不下祢衡和杨修二人呢?

曹操绝境中的都能笑得如此开怀,为何就容不下祢衡和杨修二人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郭宁 访问量:4880 更新时间:2023/12/7 0:33:36

曹操,是曹魏政权的奠基者。曹操并不是一个不能容人的诸侯,相反的,他对于那些有才能的人,曹操都会怀有很大的宽容心。毕竟,有才能的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比较有个性的。

除此之外,曹操也不是一个被打击就产生气馁,颓废心态的诸侯。相对的,曹操接受打击能力还是蛮强的。在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刘备和孙权联手所败。但是,在败走华容道期间,曹操曾多次大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这不得不说明曹操当时的心态还是蛮不错的。

那么,绝境中的曹操都能笑得如此开怀,为何就容不下祢衡杨修二人呢?

祢衡VS曹操

祢衡并不是主动来投靠曹操的,而是经孔融推荐,然后又经过一波三折,曹操和祢衡才得以相见。但是,二人并不是君臣关系,而祢衡所担任的鼓吏一职,还是出于曹操想羞辱他才任命的。

在这一点上,祢衡和司马懿比较相似。两人都是对曹操很不屑,看不起曹操,不愿出仕曹操。但司马懿和祢衡不同的是,司马懿识抬举,懂地隐忍和讨好曹操。而相对的,祢衡就有点不识抬举了。

刚开始,祢衡骂曹操,以及击鼓讽刺曹操的时候,曹操还只是一笑而过。而且,看在孔融的面子上,曹操也没有过多的为难祢衡。当孔融说祢衡想要道歉时,曹操听到后也十分高兴。但是,曹操和孔融也没有想到,祢衡是想借道歉之机,再一次的羞辱曹操。

所以,当孔融再一次带祢衡来见曹操时,祢衡竟然坐在大营门口,大庭广众之下辱骂曹操。祢衡的这一番举动,不仅让曹操愤怒,也让孔融脸上无光。所以,最后孔融也没有再次请求曹操宽容,而曹操借刀杀人,把祢衡送给了刘表,刘表送给了黄祖,最后黄祖把祢衡给杀了。

所以说,祢衡的死并不怪曹操不能容人,而是祢衡一心作死。

杨修VS曹操

杨修是四世三公杨家的子弟,是杨震的玄孙。曾担任过曹操的主簿,当时曹操军国多事,而杨修负责内外之事,整理得有条有理,符合曹操的心意。而且,杨修的才学让曹操都自叹不如。从这不难发现,曹操对杨修的才华是很欣赏的。

而到后来,曹操之所以不喜欢杨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杨修太了解曹操的心思了。曹操是一位枭雄,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诸侯,而且,为了让自己不受到威胁,在外有典韦许褚两位猛将保护;在内,曹操更是声称自己“好梦中杀人”。而且,为了让自己这一缺点给人信服力,曾被一个给自己盖被子的内侍给杀了。

而面对如此多疑和没有安全感的曹操,杨修却每一件事都能够做得符合曹操的心意,在一些谋略上,也能够猜到曹操的心思。对此,曹操若是不杀杨修,其内心会很不安。

另一方面,就是杨修插手曹操的家事。作为臣子,杨修只要合规合矩,不轻易站队便好。但是,杨修不仅明确地支持曹植,得罪了曹丕;而且,在曹操对曹丕和曹植的考验上,杨修也曾多次的助曹植通过考验。所以,曹操对杨修也有气忿的心态在里面。

所以说,祢衡的死是出自于恃才傲物,不识抬举;而杨修的死,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懂为官之道,而且卷入曹丕和曹植的政治漩涡,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标签: 祢衡

更多文章

  • 奇怪,曹操为何杀杨修,却不杀骂他的祢衡呢?明白这点你就懂了

    历史人物编辑:从保瑞标签:祢衡

    杨修很聪明,为什么曹操却把他杀了,那个朝他破口大骂的祢衡他却为什么不杀呢?先来说一说海瑞和嘉靖的故事,或许对同学们有启发。古代骂皇帝的不少,譬如商朝的比干骂纣王,商纣王没有想那么多,一挥手就把比干给杀了。到了明朝时,冒出一个叫海瑞的,这人是个驴脾气,谁也不听劝。眼看着嘉靖皇帝一心沉迷炼丹升仙,成天没

  • 揭秘三国演义:祢衡到底是大才,还是浪得虚名?孔融的死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老虫侃历史标签:祢衡

    《三国演义》当中的祢衡是个大才,起码在文学上是有很高的天赋和很深的造诣的。当时曹操想派人去劝降刘表,有人说刘表是个喜欢名士的人,要想说服刘表投降,必须派一个文学上有名气的人。曹操本人就是这样的人,不知道当时是不是想过让自己去?曹操问谁可以胜任呢?有人就举荐了孔融。孔融是孔子的后人,而且还当着北海太守

  • 三国排行第一的超级喷子竟然是他?眼高于顶的文人喷子祢衡

    历史人物编辑:忆三线标签:祢衡

    三国小人物志0041:眼高于顶的文人喷子——祢衡本文作者为黄昏深处,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祢衡,字正平,是汉末三国时代的名士,也是一个大大有名的喷子。尤其是在《三国演义》第23回中,祢衡将曹操麾下的几乎所有将帅谋臣,都一阵大损,将每个人都贬得一无是处。接着,祢衡又在大庭广众之下,在击鼓奏乐之

  • 杨修因为一句鸡肋而死,为何裸衣骂曹的祢衡却没被曹操杀掉?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祢衡

    杨修和祢衡,这两个人之死都是很有意思的——杨修因为跟主公耍了点小聪明,结果被曹操下令斩首;而祢衡骂了曹操骂刘表,骂了刘表骂黄祖,最后被大老粗黄祖推出去杀了。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会引起费解:祢衡明明把领导、包括领导身边的人(荀彧、荀攸等一众大臣)骂的狗血淋头,却能被曹操礼送出境;杨修只不过是玩了点小

  • 献帝说话的语气,让孔融和祢衡的听后,感到十分的讶异

    历史人物编辑:丁汉军标签:祢衡

    献帝看了一下场中,发现祢正平竟然是被绑着,立在了当场,这让他是大为惊愕,说道:“祢先生,怎么才一会儿不见,您就这副模样,这是怎么回事?”听献帝此言,倒好像他还见过祢正平,律香川心中正惊讶,却是忽然又有另外一人,从人群中站了出来,到了祢正平身边,惊讶地问道:“祢小友,怎么你忽然之间,就是落得如此的下场

  • 关于黄鹤楼你知道多少?通过祢衡了解鹦鹉洲与黄鹤楼的文化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姚姚时尚标签:祢衡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多少豪杰英雄登楼抒怀,抒发幽幽古意,奏响时代之歌。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范仲淹,辛弃疾等众多士子,他们与名楼之间的故事与传奇,给后人留下了令人津津乐道的千古佳话以及历久弥新的精神

  • 美男子荀彧,“三国第一喷子”祢衡怒喷荀彧:除了好看你还会啥?

    历史人物编辑:芸汐说历史标签:祢衡

    荀彧、荀令君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谋士之一,他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头号功臣,号称有王佐之才,这个人无论是才能还是品行都非常值得人尊敬。荀彧的死令人叹惋,他一心想光复汉室,反对曹操称魏王,结果和主公曹操在意见上产生了根本上的分歧,曹操就把他调离中枢,后来荀彧就死了,《三国志》中的说法是荀彧“以忧薨”,就是忧愤

  • 三国第一喷子、狂人祢衡是被黄祖所杀?错!没有人愿意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维达说标签:祢衡

    三国看什么?看武将撕杀、给他们排个座次,那是看热闹;看群雄逐鹿、三国攻伐,这才叫看门道。但是,如果将战国那段历史拿来对比,你会发现极其相似,那是一个儒生纵横天下的时代。大家一开始实力相差不大,谁能得到更多、更有用的人才,谁就会立于不败。所以看三国,还是看三国的儒士谋臣更有味些。常言道:“君子动口不动

  • 孔融大力推荐祢衡,曹操为什么还要把他送给刘表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祢衡

    祢衡一鹗,路斯九龙祢衡(153年-198年),字正平,平原郡般县人 ,东汉末年名士。祢衡从小思维敏捷,口才出众,但个性张扬,恃才傲物,经常嘲弄权贵名流,因此一直不得志。建安初期,许都汇聚了很多名人贤士,祢衡也到了许都,但他基本上没把那些名人贤士放在眼里。他还扬言,除了孔融和杨修,其他的都是徒有虚名。

  • 祢衡:做人不可太“杠”,否则容易受伤

    历史人物编辑:米雅历史阁标签:祢衡

    前边讲过社会即是江湖,江湖即是社会。鱼鳖虾蟹混杂在一起,有了江湖;人情礼法掺杂在一块,就有了社会。庄子的学说和著作大多梦幻难懂,其实也好懂。庄子最大的爱好是“鱼”(哥们估计是“户外钓鱼者协会会员”),动不动给你整一句跟鱼有关的话。比如,前边我们都知道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还有“北冥有鱼,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