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霍去病射杀李敢,汉武帝却对众人说:李敢被野鹿顶死了!

霍去病射杀李敢,汉武帝却对众人说:李敢被野鹿顶死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黄毅 访问量:3917 更新时间:2023/12/7 0:11:09

公元前118年,猎场上,霍去病突然把弓箭瞄准李敢,“嗖”的一声箭矢飞出,正中李敢身体,李敢随机倒下,面对此情景,汉武却帝对众人说:李敢被鹿角顶死了!

李敢是大将李广的儿子,又跟随霍去病击杀匈奴,屡立战功,霍去病为何射杀李敢,而汉武帝为何还要帮他隐瞒呢?

这就要从李广之死说起了。

在漠北之战中,汉武帝打算一举收复匈奴,派出卫青和霍去病出征,卫青带领了李广,李敢则在霍去病麾下。

其实这次出征之前,汉武帝并不允许李广出战,一方面是他年事已高,不想他在战场上有什么意外;另一方面,李广总是在打仗的时候迷路,但汉武帝耐不住李广的苦苦哀求,这才允了李广随军出征。

到了战场上,总指挥卫青任命李广绕道匈奴后方,截断他们的退路,李广原本想着当先锋,去冲锋陷阵,但作为军人,他还是服从了指挥,谁料,他最终还是犯了老毛病,迷路了,错过了逃跑的单于。

卫青向朝廷述职,并未责怪他,可李广却因迷路贻误战机羞愤不已,自刎而死。

跟随霍去病一起冲锋陷阵的李敢,在作战中勇猛无比,满心期待回朝能够得到父亲的嘉奖,却怎么也没想到,回朝之后,得到的却是父亲自刎的消息。

他坚决不相信父亲会自刎,找到李广的部下,追问事情的原因,得知是卫青安排作战事宜,并非父亲的本愿,不禁怒火中烧。

年轻气盛的李敢固执的认为,汉武帝派父亲担任的是前将军,如果卫青没有派父亲去后方,父亲就不会迷路,也不会自刎。

气头上的他独自来到卫府,找到卫青将他暴打一顿。令人诧异的是,卫青不但没有还手,还吩咐附上的人不要说出去。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这件事还是被霍去病知道了。

虽然卫青不计较,可霍去病咽不下这口气,于公来说,李敢这种行为就是以下犯上,殴打自己的上级;于私来说,自己的部下殴打自己的亲舅舅,这传出去,指不定被有心人大做文章呢!

但是霍去病没有立即行动,只是暗暗在心里对李敢记上了这笔账。

终于等到机会了,霍去病、李敢众人陪同汉武帝外出打猎,瞅准时机的霍去病,突然把弓箭瞄准了李敢的后背,众人还没来得及反应,李敢就已中箭倒地。

令人意外的是,看到这一幕,汉武帝竟会对外宣称,李敢是死于野鹿的攻击。

其实稍微结合一下当时的形势就可以知道了,霍去病叫汉武帝姨父,两人本身就有亲戚关系,再加上收复匈奴还要倚仗卫青和霍去病。

如此一来,于公于私,汉武帝都不想处罚霍去病,才会出现了帮他遮掩的行为。

李敢身为李广最后一个儿子,骁勇善战,原本是可以建功立业封侯拜相的,但却因为一时的冲动,丧失了自己的性命,可悲可叹啊!

标签: 李敢

更多文章

  • 霍去病为什么敢在皇家猎场射杀李敢?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李敢

    霍去病之所以敢在皇家猎场杀李敢,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深受汉武帝的喜爱。他明白杀了李敢汉武帝也不会把他怎么样。要知道李敢那可是立过战功的人,他还因为打匈奴有功,被汉武帝封为了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杀人都是要偿命的,更何况是杀一个对于国家立有功的侯了。但是,霍去病杀了李敢之后,汉武帝却没有处罚霍去病。可见,

  • 霍去病射杀李广的儿子李敢后,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李敢

    汉将军李广曾历仕三朝: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作为三朝元老的李广,虽然以勇武刚烈著称,且还立下过无数战功,但这些战功都不是很大。成语“李广难封”,正是形容李广尴尬的做官经历。霍去病射杀李敢的原因,也是与李广有关。公元前119年,刘彻发动漠北之战。可以说此战,是刘彻有意在栽培卫青,霍去病。刘彻命卫青、

  • 曹操绝境中的都能笑得如此开怀,为何就容不下祢衡和杨修二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祢衡

    曹操,是曹魏政权的奠基者。曹操并不是一个不能容人的诸侯,相反的,他对于那些有才能的人,曹操都会怀有很大的宽容心。毕竟,有才能的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比较有个性的。除此之外,曹操也不是一个被打击就产生气馁,颓废心态的诸侯。相对的,曹操接受打击能力还是蛮强的。在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刘备和孙权联手所败。但是,在

  • 奇怪,曹操为何杀杨修,却不杀骂他的祢衡呢?明白这点你就懂了

    历史人物编辑:从保瑞标签:祢衡

    杨修很聪明,为什么曹操却把他杀了,那个朝他破口大骂的祢衡他却为什么不杀呢?先来说一说海瑞和嘉靖的故事,或许对同学们有启发。古代骂皇帝的不少,譬如商朝的比干骂纣王,商纣王没有想那么多,一挥手就把比干给杀了。到了明朝时,冒出一个叫海瑞的,这人是个驴脾气,谁也不听劝。眼看着嘉靖皇帝一心沉迷炼丹升仙,成天没

  • 揭秘三国演义:祢衡到底是大才,还是浪得虚名?孔融的死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老虫侃历史标签:祢衡

    《三国演义》当中的祢衡是个大才,起码在文学上是有很高的天赋和很深的造诣的。当时曹操想派人去劝降刘表,有人说刘表是个喜欢名士的人,要想说服刘表投降,必须派一个文学上有名气的人。曹操本人就是这样的人,不知道当时是不是想过让自己去?曹操问谁可以胜任呢?有人就举荐了孔融。孔融是孔子的后人,而且还当着北海太守

  • 三国排行第一的超级喷子竟然是他?眼高于顶的文人喷子祢衡

    历史人物编辑:忆三线标签:祢衡

    三国小人物志0041:眼高于顶的文人喷子——祢衡本文作者为黄昏深处,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祢衡,字正平,是汉末三国时代的名士,也是一个大大有名的喷子。尤其是在《三国演义》第23回中,祢衡将曹操麾下的几乎所有将帅谋臣,都一阵大损,将每个人都贬得一无是处。接着,祢衡又在大庭广众之下,在击鼓奏乐之

  • 杨修因为一句鸡肋而死,为何裸衣骂曹的祢衡却没被曹操杀掉?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祢衡

    杨修和祢衡,这两个人之死都是很有意思的——杨修因为跟主公耍了点小聪明,结果被曹操下令斩首;而祢衡骂了曹操骂刘表,骂了刘表骂黄祖,最后被大老粗黄祖推出去杀了。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会引起费解:祢衡明明把领导、包括领导身边的人(荀彧、荀攸等一众大臣)骂的狗血淋头,却能被曹操礼送出境;杨修只不过是玩了点小

  • 献帝说话的语气,让孔融和祢衡的听后,感到十分的讶异

    历史人物编辑:丁汉军标签:祢衡

    献帝看了一下场中,发现祢正平竟然是被绑着,立在了当场,这让他是大为惊愕,说道:“祢先生,怎么才一会儿不见,您就这副模样,这是怎么回事?”听献帝此言,倒好像他还见过祢正平,律香川心中正惊讶,却是忽然又有另外一人,从人群中站了出来,到了祢正平身边,惊讶地问道:“祢小友,怎么你忽然之间,就是落得如此的下场

  • 关于黄鹤楼你知道多少?通过祢衡了解鹦鹉洲与黄鹤楼的文化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姚姚时尚标签:祢衡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多少豪杰英雄登楼抒怀,抒发幽幽古意,奏响时代之歌。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范仲淹,辛弃疾等众多士子,他们与名楼之间的故事与传奇,给后人留下了令人津津乐道的千古佳话以及历久弥新的精神

  • 美男子荀彧,“三国第一喷子”祢衡怒喷荀彧:除了好看你还会啥?

    历史人物编辑:芸汐说历史标签:祢衡

    荀彧、荀令君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谋士之一,他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头号功臣,号称有王佐之才,这个人无论是才能还是品行都非常值得人尊敬。荀彧的死令人叹惋,他一心想光复汉室,反对曹操称魏王,结果和主公曹操在意见上产生了根本上的分歧,曹操就把他调离中枢,后来荀彧就死了,《三国志》中的说法是荀彧“以忧薨”,就是忧愤